第78章 Just like Pr……

跟游頌爆完料, 周月斐沒忘記交待一句別往外說。

“你別看SVG和LU知道一點眉目,沒參加洲際賽的隊伍肯定沒消息。”周月斐說,“知道的人越多越沒好處。”

游頌本來也沒這個打算, 點頭鄭重應下, 說好。

在這方面, 周月斐對他很是信任, 聽他說了好, 便放了心,擺手讓他出去了。

之後一直到賽季重啓那幾天,兩人都沒有再聊起這事。

或者說得更準确一點, 是根本沒空聊這事,因為随着游頌卡爾瑪的熟練度一點一點上升, 周月斐的确開始考慮把這個英雄納入後半個賽季的備選BP之內了。

于是數據組又開始跟着他加班,他也仿佛回到了一個多月前,在每天複完盤加練的時間裏備受折磨。

用羅鑫羽的話說就是吃飯睡覺都在反思。

“真的,昨晚還聽到你說夢話了。”羅鑫羽說得一本正經。

這話一聽就是玩笑話,可惜游頌現在根本沒心情跟他開玩笑,聽到也只是嘆氣。

羅鑫羽讨了個沒趣, 本該去忙自己的事, 但看他坐床邊長籲短嘆,本能地覺得有點不對。

沉默片刻後,羅鑫羽試探着問他:“你是沒睡好還是咋,黑眼圈好重。”

游頌嗯了一聲,說昨晚确實沒睡好,不過現在也睡不着了。

“你這是沒睡好還是沒睡着啊?”羅鑫羽越看越覺得不對。

“……差不多。”游頌說。

“不是吧?”羅鑫羽吓到了,“練個卡爾瑪給你這麽大壓力?”

Advertisement

“卡爾瑪不是重點。”他搖頭。

“那什麽是重點?”羅鑫羽歪着腦袋想了想,“……明天下午要打的AMG嗎?”

聽到這個隊的名字, 游頌又嘆了一口氣。

夏季賽重啓在即,AMG是重啓後他們即将迎來的第一個對手。

這幾天他在苦練卡爾瑪之餘,也在跟着數據組一起分析AMG的比賽。

AMG這個隊,說起來其實跟他們挺像。

或者說得更準确一點,兩個隊的打法都有點接近去年的LU——下路有不錯的打團能力,中路技術偏弱,但風格穩健,上野兩個位置則是BP的核心。

這種風格相近的隊伍,研究起來是最費時耗力的。

因為你能用的戰術,對面一樣能用。

可如果因着這個讓這場常規賽全憑選手的操作和手感來打,那就太不負責了。

所以只能盡可能深入、再深入地研究這個對手。

但如果只是這樣,游頌也不會這麽緊張。

他這麽緊張,主要還是來自于他的勝負欲。

AMG的上單鞠雲楓和他一樣,都入選了洲際賽陪練陣容。

他們倆當時一個A組一個B組,雖然一直到解散都沒有對練的機會,但鞠雲楓和李青炜在的B組,與春季賽四強打訓練賽的勝率,要比他的A組高一點。

誠然這裏面有兩個組中野的差距在,但當時的游頌還是多少有被刺激到。

無奈洲際賽不是他們那群陪練的主場,他就算打到後面和李青炜一樣,也生出了跟另一組打上一場的想法,卻沒有實現的機會。

這是他陪練期間最大的遺憾,但他從沒跟人說起過。

就連陪練團解散後回到基地,其他人問起來李青炜舊話重提時,他也只是笑笑表示,沒辦法嘛,我們十個都是工具人。

如果讓CNG隊內成員選一個勝負欲最強的人,游頌覺得中下輔三人應該都會選李青炜。

可他心裏比誰都清楚,相較于遠赴異國打職業的韓國打野,他的勝負欲只強不弱。

他只是習慣了不說。

究其原因……可能還得怪游川。

游頌還沒接觸英雄聯盟這款游戲的時候,其實是個讀書非常認真的小孩,上課專心聽講,考試穩定名列前茅,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對他非常滿意。

但他自己不滿意。

因為跟大了他十歲的親哥相比,他所謂的優秀實在是太不堪一擊了。

生在同一個家庭的兄弟,要說生不出半點比較之心,那簡直是在癡人說夢。

偏偏那會兒游頌的班主任還正好是教過游川的,本着對他的欣賞,經常跟他聊起游川,話裏話外都是你哥哥當年怎麽怎麽樣。

班主任本意是兩個一起誇,他卻只在這誇獎裏認識到了他跟游川的差距。

之後他一度學得非常刻苦,就連放寒假的時候都把自己關在房間裏惡補奧數。

少年人努力是好事,可努力得過了頭,難免反常。

父母盼着他跟游川一樣成才,對此樂見其成,不覺有異,還是回家過年的游川發現了不對。

游川不明白他為什麽努力到這個地步,也不贊成他這樣壓榨自己本該用來休息的時間。

兄弟倆因此聊了一聊,最後他一個說漏,叫游川發現了他別扭的症結所在。

游川先是哭笑不得,再又鄭重地告訴他沒必要這樣。

倒不是否定他的勝負欲,只是作為過來人兼兄長,游川總自帶一種“我努力打拼就是希望你能活得輕松一點”的自覺。

游頌後來認識到了這一點,再加上不想被持續念叨,幹脆不再表現。

每次游川有假回家,他就什麽課本都不碰,就看看電視打打游戲。

英雄聯盟就是在那個時候進入了他的人生,讓愈漸沉默的他找到了一個新的出口。

那時他媽看他日漸沉迷,問過他一個問題:“游戲到底好在哪?”

他沒有回答,但他很清楚這個問題的答案。

游戲到底好在哪裏?它好就好在所有玩它的人都可以理直氣壯地追求勝利,也沒有人會勸一個打游戲的人放下勝負。

打游戲,就是該奔着贏去的!

不過習慣了不将勝負欲宣之于口後,就算是進了電競行業,他也從沒有把“想贏”或“想打敗誰”挂在嘴邊。

畢竟在游戲世界裏,操作永遠大于表達。

但此時此刻,羅鑫羽一臉擔心地望着他,卻是叫他久違地想說點什麽了。

游頌擡手揉了揉酸澀的眼睛,說:“AMG不好打,鞠雲楓也真的強,不想輸給他。”

他直接說名字,搞得羅鑫羽反應了一下:“鞠雲楓……Distance嗎?哦對,他之前也去陪練了吧。”

“當時他和Cosine那組勝率比我們組高。”游頌的語氣很平靜,“雖然我們兩個組沒對練過,但這也挺說明問題的。”

“嗐,臨時組的隊不确定性有多大你知道的啊。”羅鑫羽能明白他的謹慎,但到底沒有親眼目睹當時陪練B組的比賽,現在反而挺有信心,“你要相信周神,相信你自己,好吧。”

兩人還在二隊的時候,羅鑫羽就是這個性,比賽麽當然是盡全力打的,但不管打誰,他都不會在賽前糾結或緊張。

用他的理論來說,就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賽前消耗太多情緒,不利于賽時發揮。

這道理其實誰都懂,無非是每個中小學老師都說過的那句,放平心态才能考得好。

但卻不是誰都能做得到。

至少游頌在這方面的修行還不太夠。

但怎麽說呢,能把自己的壓力和糾結說出來,本身已算是一種排解。

……

隔天下午,閑置了半個月的戰隊大巴再度派上用場,載着他們去往比賽場館。

打了半個賽季,就算是羅鑫羽和李青炜這樣徹頭徹尾的新人,也已經熟悉了賽前的諸多流程。

四點多,五點場的兩隊選手化完妝,各自上臺調試裝備。

調試完準備回休息室繼續等待的時候,舞臺另一側的鞠雲楓走了過來,跟游頌和李青炜打了個招呼。

游頌當陪練那一周跟他接觸并不多,這會兒只能簡單地點個頭,倒是最近中文突飛猛進的李青炜跟他聊了好一會兒。

其他人都回到休息室坐下好幾分鐘了,李青炜才聊完回來。

伍全很是驚奇:“你跟Distance關系不錯嘛。”

李青炜聽懂了,笑着用不太标準的中文回:“之前,合作。”

“陪練的時候。”游頌幫他補充。

“那才幾天。”伍全當然是知道的,“但剛剛他倆不是一副老鄉見老鄉的架勢嘛。”

就算李青炜的語言天賦再好,也聽不懂這句老鄉見老鄉。

于是他久違地轉向游頌。

游頌:“……”

游頌只能努力用英語解釋一番。

李青炜聽完,恍然道:“他配合很好。”

雖然語序和主謂賓都不太對勁,但這種程度的話,大家也不至于聽不懂。

伍全也點點頭:“噢,你跟他當時配合得很好?”

南朝鮮打工仔狂點頭。

“那是跟他配合得比較好,還是跟頌寶配合得比較好啊?”商舟忽然問了這麽一句。

李青炜應該是聽懂了,答得也很快,當場表示當然是跟游頌配合得更好。

他這麽回答,大家也不意外就是了。

只是商舟不知道哪根神經搭錯,又問道:“那不談配合,你覺得Distance這個選手怎麽樣?”

怎麽樣這個問題太過寬泛。

此時問出來,李青炜直覺隊長想聽的是他對鞠雲楓游戲表現的評價。

但以他現在的中文水平,這依舊不太好順暢表述。

他只好再度朝游頌投去拜托的目光,等游頌點了頭,他便用英語答了起來。

他答得很詳細,語速也很快。

好在游頌還跟得上,聽着他說了一堆,從鞠雲楓的對線細節優點,對視野的重視,到這位上單選手對其他路局勢的關注程度,每個方面都不吝誇獎。

而且不是瞎他媽誇,是那種游頌聽了都覺得的确如此的誠懇評價。

直到最後一句——

“Just like Praise!”

游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