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農集市

◎買魚◎

這蓋蓋子焖着煮最少一個小時,熬到肉質松軟,湯汁入味才算是成功。

蘇曉燕也不講究什麽三菜一湯,有一鍋紅燒肉的話,就再簡單炒個青菜,煮上一鍋白米飯就夠了。

她從米缸裏掏了一碗糙米,又舀了一碗精米,摻和着來煮。這還是上回蘇樂松提醒的。

他很有建設性地說:“姐,咱這天天□□米太浪費了,還不如每天在糙米裏摻和點精米,這樣也沒那麽硌喉嚨,也能吃久點。”

蘇曉燕想了想覺得還挺有道理的,她确實沒有那麽多理由去解釋家裏源源不斷的精米來源。只不過蘇樂松話裏的意思是八分糙米兩分精米,她真正做飯時卻是五五分。

原本還想着說五五分煮看會不會太硌喉嚨,如果會的話,就按着四分糙米六分精米的比例來摻和算了,倒沒想到煮出來的米飯軟硬還行。

用蘇樂松和蘇曉葉的親身體會來說,稍微煮久煮軟些,也是很香的。

他們兄妹倆能接受,蘇曉燕自然也沒有再說什麽,從那之後家裏煮飯熬粥都是這樣按五五分的比例摻和着來。

傍晚等蘇樂松回來開飯,姐弟仨人吃到滿嘴流油。

特別是蘇曉葉這丫頭,小手拿着筷子在那鍋裏夾紅燒肉,半天都夾不上來。

蘇曉燕坐在旁邊,直接伸手幫忙挑了塊肥瘦相間的紅燒肉塊給她:“好好吃,待會想吃姐姐再幫你夾。”說完她又是拿勺子舀了點湯汁幫小丫頭撒在白米飯上。

湯汁濃稠泛着香甜,鋪在白米飯上格外誘人,香味直往鼻間裏鑽。

蘇曉葉高興地點點頭,張大嘴巴咬了一大口肉,嚼完又是馬上拌了口飯,咽下去後感嘆道:“好吃!這肉比之前的都好吃。”

在這個年代,肉對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有絕對的吸引力。蘇樂松也吃得很香,他這輩子沒想過能吃上這麽好吃的肉,聽大姐說這是紅燒肉,那可是國營飯店才有的菜,還是她在供銷社裏聽人說了方法回來做的。

十二歲的半大小子頭回忍不住大膽想着,大姐聽人說了方法回來做出來的紅燒肉都這麽香了,那國營飯店做出來的紅燒肉該得有多香?

蘇曉燕對自己的手藝挺滿意的,她自己也好久沒有吃過紅燒肉了,對這個味道一直惦記得很。松香軟糯的紅燒口入口輕輕一咬即散,湯汁濃郁入味鹹淡适宜,吃上一口賽過活神仙。

吃過飯後她和蘇樂松說:“我明天休息,打算一大早去農集市一趟,中午不知道能不能趕回來,你煮完就先和葉子吃飯好了。”

“哦好,那大姐你小心點,也不要太累。”蘇樂松點頭答應道。大姐要去農集市應該就是要去買東西,既然她沒說要去幹嘛,自己問了也沒用,那就不問了。

他對大姐的信任是一天比一天多一點。

這天晚上蘇曉燕特意早睡,第二天早上還是和往常一樣早起,省去鍛煉的時間,簡單吃過早飯後,她把面條那些蓋在鍋裏,挎上個包裹和竹籃子就出發了。

包裹是為了回頭帶東西回來,竹籃子上鋪着層薄布則是為了回頭拿食物什麽的擺出來給人看的。當然這會裏頭都是空的。

蘇曉燕打算等去集市看了大家都在換些什麽,再找個沒人的地方從倉庫空間裏拿東西出來。

農集市雖然說大家都默認存在的,但人們自發選的地點還是比較偏僻,是不會放到明面上來的。昨天吳芳也和蘇曉燕說了這個地點,她直接摸索着走過去。

大概是七點半左右,蘇曉燕走到了那個地方,是個臨時簡易搭起來的農集市。遠遠地就瞧見不少人挎着籃子往這頭走,因為來得比較早,還不算很擠,大家全都各自選好地方坐下來,把手中的籃子直接放到地上。

他們是有拿東西過來換的,至于那些單純要來買東西的人則在四處搜尋着自己要的東西。

蘇曉燕倒也不急,她先沿着稍顯狹窄的路走下去,兩邊陸續擺出了不少東西。

也算是長見識了,有自家攢的雞蛋、地裏收上來的菜、河裏撈上來還活着的魚,連雞這些都有;城裏人也有來湊熱鬧的,主要是難得的票證,他們更主要的目的是來買東西的。

逛了一圈之後,蘇曉燕繞到個無人的邊角落,從倉庫空間裏拿出兩斤雞蛋來放到竹籃子裏,而後眼疾手快地搶占了最近的一個位置。

她還是覺得農集市的作用太小,僅能夠換一些明面上能夠流通的東西,喬裝打扮又怕引起人懷疑,拿出來的東西實在是有限。要不然碰上個熟人,都能問上個一二三來。

雞蛋果然是緊俏物,蘇曉燕剛坐下沒多久就有人過來買了一斤雞蛋,剩下的一斤雞蛋她也不急,這東西都不愁沒人買的。

但她也沒想到農集市這麽大,有緣的人總能夠碰到,下一個出現在她面前的是吳芳。

“哎曉燕是你嗎?我還以為是我看岔了。”吳芳笑着走過來打招呼,她今天來的時候從入口那一路瞧過來,也買了不少東西,這會兒看到眼熟的人還以為是自己太高興眼花了。

蘇曉燕眼皮跳了跳,果然不能念叨,越是想避開熟人就越是會碰上。她面上看不出什麽,只是笑着招呼道:“哎吳大姐真的是好巧,你今天買這麽多東西嗎?”

“嗐我也肉疼啊,我家幾個孩子都是長身子的年紀,家裏又兩個老人在,每天吃的是嘩啦啦地沒了。”吳芳說起這個就停不下來,她低頭看到蘇曉燕面前的竹籃子裏頭的雞蛋,個頭圓滾滾的,一看就是好貨色,下意識地問,“哎曉燕你這雞蛋要不我買了吧。”

她也是這會兒才靈光一閃,覺得以前真是腦袋瓜呆住了。自己天天為了幾個雞蛋在那找人,這現成的人可不就是在眼前嗎?

蘇曉燕家在農村,那肯定是能養雞的,每天都能攢雞蛋,直接找她買就是了。

賣誰不是賣,既然都被吳芳給看見了,又知道吳芳私底下沒少和人買東西,蘇曉燕也就索性放開了。她點頭應道:“可以啊,吳大姐你買了我這雞蛋,我還能早點回家呢。”

吳芳高興啊,等聽到這雞蛋一斤九毛錢時,她這心底更舒坦了。倒也不是為了那一毛錢的事,而是覺得這蘇曉燕會來事,家裏那麽缺錢,居然還願意少收這一毛錢。

她也沒有多說什麽,接下了這份好意,利落給完錢後把那雞蛋一顆顆裝到自己的籃子裏。又是一邊唠嗑道:“曉燕,我家裏你也知道,這雞蛋每天都吃,你要是家裏還有,回頭攢了直接拿給我,咱倆都方便點。”

這多少是條門路,認識的人私底下換東西其實更方便更安全,蘇曉燕當然不會拒絕。

她點頭應道:“吳大姐那可真是太好了,等回頭您需要雞蛋了和我說,家裏全都給攢着呢。”至于其他東西以後再慢慢透露給吳芳也不遲。

她向來是有耐心的,為了鋪長線釣大魚減少風險都是值得的。

吳芳還以為蘇曉燕這話說得,是家裏雞下了蛋舍不得吃全都攢着,就為了等農集市的時候換錢換票,莫名心頭一酸。

好好的一閨女啊,她自覺做了件好事,體貼說道:“哎行,曉燕你家裏要是還有什麽攢着要換的,可以先問問我。我家裏缺得東西可多了。”

“好的好的,那可真是多謝吳大姐你了。”蘇曉燕知道她是誤會了什麽,但也沒有多去解釋。送走吳芳後,她也沒有多逗留,挎起已經空了的竹籃子和包裹繼續去逛着。

賣完雞蛋就輪到她來買需要的東西了。

空間倉庫裏是有很多糧油米面,肉的話豬肉占大頭,雞鴨牛羊也有一點,但這活魚卻是沒有的。蘇曉燕直接鎖定目标去了早先看到賣新鮮活魚的攤位,桶裏面還有兩條活魚在那晃悠着。

“你好,請問這魚一斤多少錢?”蘇曉燕直接問。

這村裏來的男人比較拘謹,在這坐了半天倒是有幾個人來問價錢,但他一說全都扭頭就走。這會見又有一姑娘過來問,他猶豫了會還是說:“這魚一斤兩毛錢,都是昨天新鮮從河裏摸上來的。”

見這姑娘不像先前的人一樣扭頭就走,男人自覺還有機會心中一喜,他撓撓頭嘴有點笨拙地解釋:“現在河裏基本上沒有魚,難得碰上個頭這麽大的,所以會貴點。”

蘇曉燕點頭表示自己知道。在原主的記憶裏,當時家裏一直在吃紅薯,還是那種省着來吃的。葉子鬧着說肚子絞痛想吃肉,蘇樂松去連着兩三天去河裏摸魚,最終也只是摸到了一兩條小魚仔。

早在饑荒年代,村裏附近那些河的魚蝦就被人摸光了,這些年陸續只要有人閑着就去河裏摸魚,是越來越難摸到。畢竟誰都想不花錢就能夠沾點葷腥,哪怕是這魚腥味很重。

她說:“行,那我買這條大點的魚吧,你看下多少斤。”

這話可把男人給高興得連連應道:“哎哎好,我這就來稱一下。”他是沒有稱的,特意找旁邊常年來換東西有稱的人借了把稱過來稱下。

那條魚個頭算大的魚其實也就一斤半,蘇曉燕利落付了錢,把那魚放到竹籃子裏。她又去看了其他的,比較感興趣的是城裏人拿來的換的票證。

不過多是一些糧票肉票工業券,沒有她想要的,就直接回家了。

臨到三裏屯時,她又是從倉庫空間裏拿了一只個頭小三斤重的雞出來,還有一斤紅糖,一點雞蛋之類的放進挎在手上的包裹裏,繼續走回家。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1-07 08:59:39~2022-01-08 08:26:1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清冷落地霜64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最新評論:

【加油】

【撒花撒花】

【好看!!!】

【加油!】

【大大沖!多更點】

【好看】

【加油加油】

【打卡打卡打卡打卡打卡】

【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撒花】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