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換米

◎知青林舒◎

“吳大姐,你中午先別急着走,到拐角那等我下。”蘇曉燕趁着吳芳那邊櫃臺空出來些沒人過來了,這才抓住機會說話。

吳芳一聽就明白是怎麽回事了,她眼底閃過喜色,小聲點頭應下:“哎好,曉燕你辦事就是快。”

秋收後沒多久村裏按照規定的份額上交了糧食,又是火急缭繞地分了糧。

本來應該是到了年底再分糧的,但這幾年村裏人的日子一直不好過,一個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餓得面黃臘瘦,大隊長是個幹實事的,和其他幾個村幹部商量後決定秋收後就發放糧食。

各家自己去安排,全都是按照公分來的,多了也沒有,如果實在是過不下去就得去賒欠隊裏糧食,來年再還。

蘇樂松也算是下地幹了幾個月的活,每天賺六個公分,在同年紀的孩子裏面算是能幹的了。分糧食是按照人頭占七分公分占三分的法子來分的,總的算下來,她們家也算是分到了五六十斤糧食和十幾塊錢。

就這也把蘇樂松也樂得高興了幾天,他覺得自己終于算是為家裏貢獻出力量,為大姐減輕負擔了,整個人眉目明朗起來,也多了幾分這個年齡的笑臉。

三個人肯定是不夠吃的,村裏人盤算得清楚,靠蘇曉燕在供銷社的工資,肯定還得像村裏買糧。誰家有多餘的糧食願意賣,也都有上門主動問過。

為了掩人耳目,蘇曉燕挑了家看起來比較友好實在,記憶中也沒有欺負過蘇家兄妹的,直接買了二十斤糧食。

這事後來傳出去,村裏人心底也有數了,這再買上二十斤糧食估計這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可見這蘇家丫頭哪怕是去供銷社工作了,蘇家的日子也還是不好過。

就這樣,蘇曉燕再次避過了村裏人的打探。她這樣同時也解決了明年糧食的事,不用擔心別人瞎想些什麽;再就是和吳芳換糧食也有了借口,畢竟她是真的有和村裏買過糧食。

她還特意和吳芳說,村裏人說要等稻谷脫谷後才願意換。對此吳芳也是願意的,直接買了稻谷回來反而麻煩,她自然是更希望直接買到處理好的米。

吳芳怕買不到,還特意交代蘇曉燕:“曉燕,你回頭幫我多問幾家,家裏老人小孩都想吃精米,如果沒有糙米也行,我想要四十斤,再多點也行。”

所以這回蘇曉燕準備了三十斤的精米和二十斤的糙米,倉庫空間拿出來的米自然是品質好點的,她又另外摻和上從村裏人那買來的處理好的米。吳芳是個謹慎心細的,就怕她發現些什麽。

中午蘇曉燕下班後就先進拐角那,掏出一個麻袋來,裏頭有五十斤米。

她昨晚趁着半夜自己進了倉庫空間,用上回村裏買糧食送過來的那種麻袋重新裝了三十斤精米和二十斤糙米,又把這兩袋套進一個麻袋裏,這樣也方便吳芳提回家。

她等了沒多久,吳芳就過來了,她是個謹慎的,還一直注意着拐道口那邊的動靜。等看到這滿滿的一麻袋米,她高興極了:“曉燕這回可真是辛苦你了,還得幫忙從村裏把這米提過來。”

話說着,她從衣兜裏掏出好幾張大團結來遞給蘇曉燕,這是事先就說好的,她也一早就準備好了錢。至于這一麻袋米沒有上稱就給錢,也是吳芳對蘇曉燕的信任。

倆人都在供銷社裏工作,蘇曉燕這個老實人不可能為了這麽點小錢破壞了她們之間的關系,相反蘇曉燕還會再三檢查這五十斤夠不夠稱。

等回到家她自然是要再稱一下斤量的,所以不怕。

蘇曉燕知道這會兩人站在這裏都危險,要不是沒有其他合适的時間點,她也不會冒這個風險。她利落地接過錢揣進衣兜裏,善意地提醒:“沒事能幫到吳大姐我也高興,那你路上小心點,這五十斤米有點重。”

“沒事我還是可以提得動的,你從村裏提到城裏來才叫累。”吳芳是知道蘇曉燕今早提了米過來放着,中午再拿出來的。

被這麽一說,她也想起家裏老人孩子還在等着吃飯,這一麻袋東西走在路上也顯眼。吳芳也不耽擱,她笑着說:“那我就先回家了,提着這一麻袋太顯眼了,咱下午再聊哈。”

蘇曉燕說:“行,那吳大姐你回去小心點。”等吳芳率先離開一會,她再走到那個不顯眼的角落開始吃午飯,接着回供銷社裏休息。

村裏秋收過後暫時不用上工,大多數人都窩在家裏休息,很明顯每天來供銷社買東西的人也變多了,不過蘇曉燕這邊的櫃臺依舊很清冷,無人問津。

傍晚回到村裏,恰巧碰上林舒笑着打招呼:“曉燕你回來了,今天還順利嗎?”

“都是那樣,下班就趕着回家做飯。”蘇曉燕笑着應道,她和林舒也是上個月才熟悉起來的。

村裏有不少的知青,十幾年前來得最頻繁,一次分配到大隊裏的能有三四個,這些年下來大多都和村裏的人結婚生孩子了,當然也有還能熬住的住在知青點裏,盼着回城的那一刻。

近幾年倒是一年只來那麽兩三個,林舒是去年來的女知青,長相秀麗,目前還住在知青點裏。

蘇曉燕之前一直沒和知青點那邊的人接觸過,哪怕是原主也沒有的。和林舒說得上話,還是上個月的休息日在村裏河邊碰上。

那天林舒蹲在河邊洗衣服,水流有點湍急,一不留神衣服就順着往下漂。正好蘇曉燕從另一頭走過來,衣服漂到岸邊,她順手給撿起來還給林舒。

為了這事,林舒還特意拿了五六顆大白兔糖上門道謝。她其實也不過十七八的年紀,和蘇曉燕同齡,就不得已下鄉來到陌生的地方生活。

那天之後,蘇曉燕偶爾回來碰上林舒,對方都會主動打招呼搭話,也聊過幾句她發現其實林舒真的人和善又不嬌氣,很多想法都挺像的,很有話題。

又是一個休息日,蘇曉燕也沒閑着,趕着上縣城去逛逛,想着說去看看有沒有什麽新奇的路子。

鎮上的各個家屬片區她基本上都去過,暗地裏也碰上一些在交換東西的,但基本上都是兩人在那一對一地換,或者喊上些鄰裏一起來換,沒有傳說中的地下市場。

從三裏屯到鎮上需要半小時,到縣城的時間翻了又翻,蘇曉燕走到有點腳疼了,才見到縣城的大門。

這邊的氛圍顯然是要比鎮上的活躍點,沒走幾步就見到人潮洶湧的供銷社以及對面的百貨商店,國營飯店裏坐着不少人,吵雜熱鬧地吃着飯,還能瞧見裏面煙火氣冒出來。

這些都不是她的目标,蘇曉燕走到一條小巷子裏簡單化成之前的裝扮,挎上熟悉的竹籃子就往附近的家屬片區走去。

縣城這邊不僅有肉聯廠、紡織廠,還有鋼鐵廠等,家屬片區更是比鎮上的要大上不多,這些糧食需求更大。

她先是拿了兩三斤雞蛋打頭陣,剛拐進一棟家屬樓樓下,就碰見兩個大嬸高興地把所有雞蛋全買了回去分,還期盼地問蘇曉燕有沒有細面,家裏的孩子想吃。

倉庫空間裏細面都是有很多,不過蘇曉燕也不急着賺錢,她壓低嗓音說:“細面暫時還沒有,等有了我會再過來這邊的。”

“哎好好,那要是有細面了,你直接上我家去找我也行,我家就在那。”其中一個大嬸有點激動,指着對面那棟樓的第三層說着,“你到時候在樓下喊一句老李,鄉裏的表妹來了,我就知道趕緊會下來的。”

“這細面可就拜托你了,我家孩子天天嚷着說想吃餃子。”

她會這麽積極,也是因為今天從蘇曉燕這買到九毛錢一斤的雞蛋,想着說在她這買細面說不定也會便宜點,更何況這交代了就是費嘴皮子不費錢的事,先交代了再說。

這倆大嬸實在是太熱情,蘇曉燕好不容易走出那片家屬區,又往另外一片家屬區走去。每回都是挎着個竹籃子,裏頭裝上兩三斤雞蛋,很快就轉手出去,順便把裏頭的情況摸了個大概。

她會特意過來縣城這邊打探情況,一是為了找到個更大的市場,鎮上的人畢竟有限,雞蛋米面這些買一回能吃挺久的了;二來也是怕她經常去家屬片區那和人交換東西,惹人懷疑。

這樣折騰下來,也耗費了兩三個小時,倉庫空間的小櫃子裏也多了将近十塊錢。蘇曉燕重新找了條沒什麽人的小巷子把臉上的東西給卸掉,再次走出巷子就和來時一樣了。

天色還早,蘇曉燕也不急着回家,她走到供銷社裏逛了一圈。

裏面人擠人,一個個都熱情得很,搶着和售貨員說自己需要什麽,售貨員更大聲地吼回去。

不變的是,賣農具和種子飼料的那個櫃臺依舊冷清。

想着上回林舒給的大白兔糖,蘇曉葉這丫頭嚷着說好甜好吃,蘇曉燕在這邊供銷社裏正好看到了,也就買了半斤。

這丫頭最近勤勤懇懇洗碗,就當時獎勵她吧。蘇曉燕的倉庫空間裏有紅糖白糖,就是沒有這些小朋友吃的糖果。

那時囤貨一分錢都是珍貴的,倉庫空間裏的每一寸空間都是無價的,她舍不得買這些相對較貴又無用的糖果。

要不怎麽說不能瞎念叨人,蘇曉燕前腳剛邁出供銷社大門,就聽到有人在喊自己:“咦曉燕好巧啊,咱又碰上了。”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1-11 08:57:36~2022-01-12 08:57:0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女王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26095737 20瓶;如初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最新評論:

【一天三頓飯,一家好幾口人,這個幾十斤,怕是吃不了幾個月吧????】

【按爪】

【按爪爪】

【打卡】

【撒花撒花】

【加油(???_??)?】

【撒花】

【花花】

【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呵呵噠】

【好看】

【打卡】

【打卡麽麽】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打卡】

-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