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抓獲 (1)
◎【二更合一】+【營養液500加更】◎
農歷十一月初下了場雨,天越發的冷,涼風不要命地吹。蘇曉燕天天一大早跑供銷社,還好有新做的外套擋風,就是那腳踝一陣冰涼。
一路上想着得再弄點毛線織襪子來穿算了,到了供銷社裏,她走到一個負責賣毛線的櫃臺後守着。
要不說怎麽巧呢幾天前負責毛線針線和雜七雜八零件櫃臺的售貨員快要生孩子了,就把這工作租給親戚來做。
租工作給別人這事在這個年代也很常見。像鋼鐵廠紡織廠各種廠、國營飯店、供銷社的正式員工就類似于現代國企的人,除非自願離開,一般都是幹一輩子的,那福利什麽的也都是一輩子。
這會城裏的工作吃香也是因為這份活不僅能自己幹,退休了還能傳給孩子接着幹,或者賣給別人。
像這個售貨員這種要生孩子休息的,還有家裏突然有急事短期內沒法來工作的,也可以把自己這份活暫時租給別人,每個月多少能拿到點錢,那些福利說不定也能拿到點。不過一般都是喊人來頂替自己原本的活。
蘇曉燕那天聽到供銷社經理說的話也是驚了。
那會新來的售貨員剛到,張着嘴就哔哔叭叭說了自己和李淑華的關系,得意洋洋地等着經理分配工作,想着說經理會讓她繼續去負責原先的櫃臺。
經理卻是突然指了指蘇曉燕的方向說:“你去負責這邊的櫃臺好了,蘇曉燕你去負責李淑華之前的櫃臺。”
新來的售貨員李玉萍是李淑華的侄女,好不容易說服她姨把這工作租給她,怎麽也沒想到一來經理就說這話。她順着經理指的方向望過去,那裏就一些田裏鋤頭耙子,一包包的種子,一看就沒人來買的。
那供銷社售貨員的威風還能在嗎?她還能像她姨那樣提前買下那些稀罕的東西呢。
小姑娘初生牛犢不怕虎,直接就那麽問了:“經理憑什麽?我是頂替我姨的工作,就該是負責我姨之前的那個櫃臺啊,這不公平!”
這會時間點還早,供銷社還沒正式上班,不過售貨員全到位了,在收拾自己櫃臺前的東西擺出來。
蘇曉燕也是這樣,她老早就把那些農具和種子飼料拿出來擺好,接着坐下,突然就聽到經理說這話,她也沒開口摻和,想着先看看情況先。
李淑華這話一出,整個供銷社自她和經理為中心向外擴散迅速安靜下來,一片沉寂。
經理的臉色也徹底黑下去,他直接就是硬氣說:“哪有什麽憑什麽?這就是安排。你要是不願意,那就回去,讓李淑華重新換了人來。哪怕是你姨現在在這,也是得聽安排的。”
這還是向來和善的經理頭次說話這麽狠,所有人都不敢開口,連李玉萍都被吓到了。
蘇曉燕倒還好,原本負責農具這邊的櫃臺她也沒有說不滿意,清閑得很相當于帶薪摸魚。
雖然說少了售貨員最為心動的福利,就是可以掌握稀罕的物資享受着顧客過來各種喊問,再就是可以擁有內購資格提前買到難搶的東西,便宜買到那些瑕疵品。
每個售貨員的隐形福利都是不一樣的,和負責的櫃臺有關。像原主之前被分到來負責這賣農具種子飼料的櫃臺,也是因為她是新來的,還是從農村來的。
這些蘇曉燕也不在意,她是有了倉庫空間萬事足,櫃臺這邊清閑一點也好。
這會兒經理突然說要換櫃臺,明面肯定是蘇曉燕獲得的好處多的。經理和李玉萍那些對話她也沒有去插嘴,眼神一側就見吳芳一臉雀躍,高興地示意她快應下來。
吳芳都快急死了,這換櫃臺的好事可不是那麽容易碰上的。要麽就是售貨員負責賣的櫃臺真的很不錯,經理為了供銷社長期發展好把人提拔去更好的櫃臺;要麽就是有人退休或者不幹這份活了,才會微調其他售貨員負責的櫃臺。
她拼命地眨着眼示意讓蘇曉燕趕緊上啊。
那頭經理就已經發話了:“要是沒問題的話,現在就換過來吧。”
這之前李淑華就是不靠譜,仗着老資格脾氣暴,經常和顧客吵起來,他一直沒找到機會整治。想着讓新來頂替的售貨員要是還行,那也就算了。
李玉萍一開始說的話就讓他不爽了,指着讓她和蘇曉燕換也不過是臨時起意。要是真做的好,以後再看看怎麽調整下。剛李玉萍那番話,就徹底抹殺掉經理做這個決定時為數不多的愧疚了。
李玉萍委屈地掉着淚珠子,見實在是沒有回轉的可能了,才不情不願地走過來蘇曉燕這邊的櫃臺,還橫了她一眼。
都怪這女的,回去一定要說給大姨聽,讓大姨來找她算賬!
好家夥!
原本蘇曉燕還覺得不好意思,雖然不知道經理為什麽會這麽安排,但目前來看也是自己占了便宜。結果這李玉萍橫了自己這一眼,幽怨欲泣還帶着恨,她突然就不想讓了。
人都是喜歡往上走的,越往上走越能見到不一樣的風景。原先的鹹魚是一種生活姿态,這會兒有機遇順勢抓住也是一種積極選擇。
蘇曉燕不再猶豫,她站起身就笑着謝過經理,自覺地把自己帶來的那點東西搬到李淑華之前的櫃臺去。
那天吳芳找着機會也提醒過蘇曉燕:“曉燕你可得小心點,李淑華可不是個心善的,那叫一個潑辣,李玉萍是她侄女,說不定還真會挺着個大肚子來鬧。”
蘇曉燕聽說過這位之前的事,也親眼瞧見過她和顧客吵起來。她現在既然接受了這調整,也就得面臨這調整帶來的後續各種風波。
“吳大姐多謝你提醒,我會小心的。這事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呸呸呸,肯定是天大的福氣,曉燕你幹得好,回頭經理說不定讓你去負責更好的櫃臺呢。”吳芳笑着說道。
在那之後,蘇曉燕就負責這邊的櫃臺,每天來的顧客雖然比不上那些賣布料賣香煙賣鍋碗瓢盆等的,但來的人也比之前守着農具種子飼料的櫃臺多。她把自己該做的都做的,慢慢地也熟練起來。
她說話态度正常,就算是動作慢點,來的人也不催。兩三天下來,蘇曉燕手腳麻利,哪怕一下子櫃臺前有很多人過來,七嘴八舌地說着要啥,她也能井然有序不錯漏地拿東西給東西收錢拿票了。
出乎意料的是,雖然每次見到李玉萍她都會瞪一眼洩恨,至于李淑華,不知道是騰不出時間還是覺得自己理虧,卻是沒有找上門來的。
因為就自己櫃臺負責賣毛線針線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蘇曉燕想要買點毛線來織襪子還是容易的。她直接按照內購價格把錢放進櫃子裏,挑了等量耐髒顏色的毛線回家,利用晚上的時間織襪子。
兩雙襪子工程量不大,三個晚上就完成了。因為做得寬松,毛線又松軟,蘇曉燕甚至想着說等真正冷了可以直接穿着睡覺。
蘇曉葉這丫頭還是頭次見到這玩意,小手摸着一只襪子驚奇喊着:“姐姐這真的好軟,穿在腳上會不會太浪費了?我覺得再大點都可以當衣服了。”小孩子對于覺得保暖的也就上衣和褲子那兩樣,這麽軟穿腳上太虧了。
“腳上穿暖點其實也很重要的,腳暖了全身都會暖一點。”蘇曉燕耐心解釋。小丫頭晚上是已經洗過澡的,這會兒倆人在床上聊天,她幹脆就把那襪子套到小丫頭的腳上,稍顯寬大。
她問:“葉子你感覺暖不?”
“暖啊,熱乎乎的。”葉子好奇地摸着腳上軟綿綿的襪子,還是忍不住說,“這要是穿在身上得多暖!”
蘇曉燕哭笑不得,她心念一動說:“等我有空再幫你們做身毛衣吧。”家裏的棉被已經打好了,葉子的棉襖也已經做好,她和蘇樂松的棉襖還沒開始做,到時候再多做三件毛衣也不算大事。
這針織毛衣确實是保暖,冬天早上去供銷社上班正好可以穿上。
日子有條不紊地進行,十一月底吳芳也帶來了好消息。某天早上她提早過來,走到蘇曉燕這邊壓低聲音說:“我在紡織廠那邊的朋友有消息了,明天中午我帶你過去看看有沒有想要的布,要是有的話就能順便買下來,曉燕你可以先備點錢。”
“好的吳大姐,那我明天中午下班後去拐道那等你。”蘇曉燕心領神會應道
吳芳見蘇曉燕這麽上道也是高興,她點點頭回自己櫃臺前掏東西出來擺着,很快供銷社就要開門了。
第二天中午,一到時間點蘇曉燕就把櫃臺上擺放着的各種東西收回櫃子裏上鎖,見吳芳還在收拾東西,她就先走出供銷社到拐道那邊等着。
很快吳芳出來,她領着蘇曉燕往右走。鎮上不大,彎彎繞繞的路還挺多的,走着走着,蘇曉燕發現到了一片自己之前喬裝過來換過東西的家屬片區。
“這邊一大片都是紡織廠的家屬樓房,我那個朋友正好在紡織廠裏負責處置這些瑕疵布。她們負責這個的都可以優先以低價買下這些布料,自家用也好換給別人也好沒人會管的。”吳芳邊走邊解釋着,還怕蘇曉燕想不通。
聽吳芳之前說的話,這朋友應該不是頭次賣瑕疵布了。也是,這年頭如果每個月都能分到瑕疵布,在紡織廠也應該不止是個小廠員,誰家都不會月月做新衣,能出手稍微換多點錢也是好的。
蘇曉燕點頭表示自己知道。
到了一棟樓房前,吳芳大聲往裏喊着:“王姐,我是吳芳,帶着妹子過來看您咧。”
“哎是吳芳啊,我這就來開門。”門內很快傳來稍微祥和的聲音,王姐開門而出。她打量了蘇曉燕幾眼,這才點頭說,“吳芳和妹子快進屋來坐,我可好久沒見你們了。”
蘇曉燕跟着喊了聲“王姐”,擡腿進屋,王姐家就在一樓,客廳不大,擺着一張長椅桌子就差不多了。她們坐下,雙腳都無處安放。
王姐進房間去拿布料,吳芳交代蘇曉燕說:“你待會看看有沒有合适想要的,要是沒有就直說,不用客氣的。”
“這些是我們廠裏這個月的瑕疵布,我這回拿了三匹過來,有桃紅色、藍色和灰色。這桃紅色搶手,我也是好不容易才拿到一點的。”王姐捧着三匹布料出來放在長桌上,邊解釋着。
顯然那桃紅色布料更少一點,應該是已經有人來買了點回去了,那藍色和灰色的布料還齊整着。
“哎要不怎麽說王姐你有本事呢?這尋常人怎麽可能拿得到這麽漂亮的布料?曉燕你看看這顏色和你不,小姑娘備一身靓點的衣服,以後總有穿得上的時候。”吳芳捧了王姐一句,又很自然地讓蘇曉燕自己看下布料。
“真是多謝王姐了,要不然我都還見不到這麽漂亮的布料。”蘇曉燕同樣是和王姐謙虛着,在她點頭同意後上手摸下桃紅色布料的材質。
柔軟性肯定是比不上倉庫空間裏那些純棉的布料,她仔細看了下,偏右側的布料有點上色不勻。不過這也沒關系,不勻的那一側用來做內裏就行了。
王姐看蘇曉燕這眼神就知道是看色了,她還挺喜歡小姑娘說話的客氣勁的,笑着說:“這桃紅色布料買回去肯定不虧,做一身衣服回頭穿着嫁人都行,這回也是湊巧了,平時可沒有這麽靓的顏色。”
吳芳在看另外兩匹布料,她家男人好歹是個小幹事,一年還是得換一兩身衣服的,孩子長大了總穿那一件也不行啊,這藍色布料看着問題不大,買回去做新衣也行。
問過價錢後覺得還能接受,蘇曉燕替顧大嬸和自家分別扯了六尺桃紅色布料,吳芳也跟着扯了六尺桃紅色布料和八尺的藍色布料。
這一下子那桃紅色布料就剩一點了,藍色布料也賣出八尺,王姐高興地應着:“你們等着,我去拿尺子出來裁布。”
雖然哪怕是瑕疵布,還是桃紅色這種靓色的布料肯定是不愁賣不出去的,但像這樣來一趟直接就全部賣完的,王姐也很高興,省得她費功夫。
臨走時,王姐還熱情地送到家門口,招呼道:“吳芳和曉燕妹子,你們有空就常來我這邊坐哈,姐我只要在家,就肯定是歡迎的。”
意思就是,下次如果拿到瑕疵布,記得過來看看。
吳芳又是說了幾句好話謝過,這才和蘇曉燕離開。等稍微走遠一點,她和蘇曉燕感嘆說:“曉燕你得記得,這些有門路的人啊好聲好話地哄着,以後咱想換點什麽東西才方便,得罪不得的。”
蘇曉燕颔首點頭表示贊同,她恰到好處地表現出自己買到這桃紅色布料的激動,眼神裏閃着亮光。她說:“多謝吳大姐你提醒,我真的學到挺多的。今天要不是吳大姐你幫着我,願意領我過來這邊,我還真買不上這布料。”
王姐剛才話裏的意思就是說,有需要的就來找她,相當于說以後蘇曉燕想要買瑕疵布,也可以自己來找王姐買。吳芳在領她過來不可能不知道這些,知道了還領她過來,這份心就足夠蘇曉燕感謝的了。
她擡頭就見遠處有兩人男人走過來,老遠的就覺得人很高,腰背筆直。等稍微走近一些,左邊的男人吸引住蘇曉燕的全部目光。
她一眼就認出來眼前人是那天在黑市小巷出來時碰上的剛毅男人,那個疑似警局的人。
蘇曉燕心一跳,目光如常,像是不經意間瞥過去,又随意地目光回轉側身和吳大姐說話。吳大姐拉着她正說到興頭,也沒注意看來人,倆人就這麽和那兩個男人擦肩而過。
“嗐沒事,咱都在供銷社裏頭幹活,就當是互相幫忙好了。”吳芳笑着應道,她也是有點小心思,奔着以後讓蘇曉燕幫忙買其他東西去的。剛在王姐那費了不少時間,吳芳趕緊說:“現在時間也不早了,家裏孩子肯定都鬧騰着,那我就先回家了。”
“好,吳大姐咱下午見。”蘇曉燕刻意沒去管身後的情況,只是笑着和吳芳揮手告別。她勁直離開這條巷子,确定身後沒有人跟着,這才自己挎着包裹回供銷社附近拐道吃午飯,再回供銷社裏休息。
因為平時她中午都有挎着個包裹出去,其他售貨員看到她這會兒回來也沒有多大的反應。
經過排查,很有可能這間諜就在南隆鎮中,陸沉帶着下屬過來調查,兩人一隊在各處找可疑人。陸沉和黃忠則過來紡織廠這邊家屬片區,據鎮上公安局檔案登記,這邊是人源最雜亂的,間諜可能與十幾年前的隐沒在這的人接頭。
剛一個年輕姑娘和中年婦女走過時,陸沉下意識地回頭望過去,就見那姑娘背影綽約,一頭烏發由小紅繩随意綁着垂在纖薄的肩膀上,最開始引起他注意的還是那沉穩的步伐。
他出任務時肯定是時刻保持警惕的,風吹草動都必須關注到,不錯過一絲一毫的軌跡。
“陸局怎麽了?”黃忠見陸沉回頭望着那兩個女人,他也跟着盯了幾眼,那兩人說說笑笑的很快分開一左一右往兩個不同的方向走,沒有什麽異常啊。
“沒事。”陸沉排查掉可能性,步伐沉穩這個特征不一定是練身手的人才有,如果是從小就在地裏幹活挑水,步伐也會穩的。而且自始至終,那姑娘的步子一直很穩,他這樣盯着也沒有任何錯亂。
兩人轉身繼續往家屬片區走,三天內必須把這個案子給結了。
傍晚回到家裏做飯,吃過飯後蘇曉葉那丫頭去洗碗,蘇樂松跟着在一旁幫忙。蘇曉燕開了門去隔壁喊顧大嬸過來。
顧大嬸家也是剛吃過飯,媳婦去洗碗了,大閨女也在那幫忙。她一聽到蘇家丫頭喊自己,就知道應該是那靓色布料有消息了。
“哎燕丫頭,嬸子這就過來。”顧大嬸立馬扯着嗓子應下,濕了水的雙手胡亂在衣擺那抹了抹,就跑過去。
顧月季反應過來,應該是自己的結婚穿的新衣布料有着落了,這嘴角也跟着牽起笑容。顧家兒媳婦手不停地在盆裏洗着碗,撇撇嘴不說話。
這婆婆讓隔壁幫忙給小姑子買新衣布料,她這個做兒媳的啥都說不上話,反正不能表現出不滿,還得高高興興地笑着。
她嫁進來之前,發現顧家對兒媳婦很好,對閨女也好。平時吃飯吃一樣的,這大閨女要結婚,突然又托人買肥皂買布料的。
那頭蘇曉燕領着顧大嬸到客廳,把六尺桃紅色布料遞給顧大嬸,她說:“顧大嬸你看這總共六尺布料,右側那裏上色不太勻,其他地方沒有什麽問題,要是不能接受的話我自己留着用也行。”
“中啊!”顧大嬸摸着這嬌豔的布料,手在上面輕輕撫摸着,生怕掌心的老繭纏到布料上的棉線。
她高興說:“燕子這布料嬸子簡直不能再滿意了,真是太感謝你幫忙了,要不然我家月月結婚肯定穿不上新衣。”
蘇曉燕點頭笑着:“那行,顧大嬸你覺得沒問題就好。”她報了價錢,顧大嬸也早有預期,甚至是比她想的還要便宜一點,高高興興給完錢,又是再三感謝蘇曉燕,這才拿着布料回家。
進入農歷十二月,蘇曉燕早上起床也艱難不少,喝上兩碗熱乎乎的粥後頂着寒風出門。從三裏屯到鎮上的路,四周沒有房屋遮擋,兩側都是樹蔭晃呀晃個不停,風吹過愈發冷。
到了供銷社時,她還算是數一數二到的。別的售貨員來得是越來越晚,大多是住在鎮上的,壓着點到供銷社再慢悠悠地把櫃臺裏的東西拿出來。有時候顧客性子好的就站在櫃臺前等會,性子不好的容易暴脾氣就罵起來。
經理為此沒少發脾氣,他是抓到一個罵一個。大家知道了,也都會提前一點,壓點到起碼不遲到。
這會經理到了在這等着,滿意地看着各個櫃臺前售貨員把東西準備好。他一回頭就瞥見角落那個櫃臺還空着,臉色一沉,正想發怒。
這時李玉萍急匆匆地趕緊來一屁股坐在櫃臺後的凳子上,還慢悠悠地攏了下棉襖,不緊不慢地從櫃臺裏掏出種子飼料那些來。
“李玉萍,我前天開會說的都是廢話嗎?今天整個供銷社就你一個現在才到,顧客來了難道要讓他們站在那幹等嗎?”經理走過去就是一頓訓,他是看這個李玉萍越來越不順眼。
好好的一小姑娘怎麽就手腳這麽不勤快,做什麽事情都拖拖拉拉做不好,說一句頂三句的。
李玉萍也委屈啊,她今天是真的想早點到的,結果路上踩水坑摔了,趕回家換了身衣服回來就到現在了。她明明是想解釋的,可是話到嘴邊一開口就是忍不住說:“我這櫃臺又沒有人,哪裏來的顧客幹等着?”
她之前回去找姨告狀,姨卻是說讓她先幹着,反正也清閑,那蘇曉燕是個有門路的不好得罪。
這話一出,經理氣得直喘氣,他手指了指櫃臺說:“不想幹可以別幹,回去讓李淑華重新換人來,明天你也不用過來了。”說完直接轉身回辦公室。
李玉萍徹底傻眼,連忙追上去找經理求情:“經理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
這場鬧劇中午徹底在供銷社售貨員間傳開,有看不上李玉萍這作态的,也有人想到自己前幾天老是這樣磨蹭着來臉色發白的。經理這一通脾氣,可算是讓供銷社裏的人更加勤快地幹活。
到了下班時間點,蘇曉燕把櫃臺上剩下的東西全部放回櫃子裏,然後上鎖。見吳芳還沒走,她就走過去搭話。
隔壁的李玉萍收拾好東西準備離開,人都已經邁出右腳了,見蘇曉燕走過來,還特意頓住在那瞪了蘇曉燕一眼再走。
“你別理她,整個沒長大的嬌小姐,要是在前幾年可是要拉去批鬥的,也不知道李淑華妹妹家怎就養了這麽個閨女。”吳芳瞧見這李玉萍這小動作,好笑地搖搖頭勸蘇曉燕,就怕蘇曉燕也因為這事不高興,這可就不值得了。
蘇曉燕搖搖頭說沒事,她好奇問:“對了吳大姐,我中午聽陳巧她們說過陣子咱供銷社就可以輪着來上班了是嗎?”
天冷路寒,過陣子可能還會下雪,大家都想窩在家裏不出來,別說售貨員犯懶不想來,就是顧客也跟着少的。
她也是中午聽陳巧她們在那八卦閑聊時說的,很快供銷社就會調整櫃臺上班時間,早上延後開下午提前關,櫃臺分成兩批隔天開這樣子。
來了供銷社這麽久她還是頭次聽說這事情,原主的記憶裏也沒有相關的內容,剛看到吳芳還在收拾東西就打算過來問下。
吳芳一聽恍然過來,她說:“哎對,這事是真的,你是初夏來的所以不知道也正常。咱這福利很好的,等開始下雪後就可以按照守着的櫃臺隔天來供銷社幹活了,工資和票證那些都是不會少的。”
“這樣子,那可真是太好了!”蘇曉燕聽了忍不住笑着,難得開懷。從三裏屯到鎮上的泥土路本來就不太好走,要是等雪天積雪了就更難走了。
這種事情放誰身上都高興,供銷社這份待遇在整個鎮上都是頭一個的。吳芳同樣也高興,不過她還是忍不住提醒蘇曉燕:“曉燕你得先備着些東西,過年的肉菜和穿的衣服那些都得先準備好,等再遲點下雪出來不方便不說,有些東西也已經被搶空了。”
“你可別看最近供銷社人多,全都是奔着攢年貨來的。”
這個年頭年貨其實很簡單,就一定肉蛋米面,有條件的做新衣,雜七雜八的買回家備着,就這麽盼着過年了。
這日子再苦,年還是得過。
“哎好多謝吳大姐你提醒,要不然我還真想不到這一層呢。”蘇曉燕也是被這麽一提醒才想起來還有很多事情要弄。她之前在末世早就沒有過年的儀式感,原主這兩年家裏日子難過,年不年的也沒啥區別。
今年她來了,家裏條件也跟着好了,該準備的東西還是得準備起來。
接下來的日子裏,蘇曉燕為這事沒少忙活。像豬肉、雞肉這些不好保存的肉類,她打算等晚點休息日時再借口拿回家放着。
精米細面雞蛋那些,還有紅豆綠豆各種零散的雜糧,蘇曉燕就陸陸續續地帶回家,過年窩在家裏時還可以蒸糕點吃。
蘇樂松對此已經麻木了,過年了大姐準備這些好像也正常,就是比尋常人家的要豐盛一些。
蘇曉葉想不了這麽多,她最近晚上跟着姐姐認了幾個字,勉強會寫“一二三”,看到大姐每天提東西回來想的就是,今年過年肯定有很多好吃的。
十二月十五,又到了蘇曉燕一月一次的休息日,這是正正經經的休息日,隔天上班的那個叫調休日。外面初雪紛飛,又很細碎,下一會停一會,但這泥路總歸不好走就是了。
她穿上新買的長靴子、自己做的棉襖和棉褲,勉強沒那麽冷了,才強撐着走到縣城。
簡單化成大嬸裝扮後來到熟悉的平屋前,蘇曉燕伸手有節奏地敲門三下,很快門開,陳老板見到這大嬸立即笑着迎進去:“大嬸你來的可真是時候,這要是再過幾天,我可就回家過年去了。”
蘇曉燕在上回初探了解這陳老板的門道後,也陸續拿過幾回東西過來換。有雞蛋,有肉,有鐵鍋鐵盆,有肥皂,每次數量還不少。陳老板也是敏銳地意識到這大嬸不簡單,一次比一次熱情,畢竟這可是財神爺般的存在。
陳三這人挺精明的,情商也高,要不然也不能從個農村小夥子一步步倒賣變成這所謂的陳老板。他也懷疑過眼前這大嬸,剛開始可能沒發現,那會兒大嬸也更像個大嬸,接觸過幾次就發現這其實是個年輕同志扮的。
能經常拿出這麽多稀罕東西,也不是個簡單的。陳三選擇了裝聾作啞,不管大嬸是誰,反正對他沒有危險,能夠給他帶來賺錢的門路就好。
蘇曉燕把提來的東西給他。陳三看到新鮮東西也不驚訝,飛速清點好東西然後數錢遞給蘇曉燕,還很客氣地說:“大嬸您看看這錢對不對?我大概二十就不做先回家了,年後估計初七後才過來,您可千萬別白跑一趟。”
怠慢了財神爺可是會遭天譴的。
蘇曉燕接過那把錢清點好放進衣兜裏,很是滿意。來這邊不像去家屬片區,一次總能收上幾十塊,她放在倉庫空間裏的存錢櫃日漸豐盈。
她點頭說:“陳老板這錢數目沒錯,我記住這時間了,那等年後我再過來。”
想起陳老板之前說的“什麽都收”,蘇曉燕心念一動忍不住問:“對了陳老板,你這裏有沒有辦法弄到自行車票?”
“自行車票?”陳三愣了會,忍不住重複問道。在他的印象裏,像眼前這大嬸能夠拿出這麽多稀罕東西,都是平時供銷社裏很難買到的,這自行車票雖然說難得,對她來說應該是小問題才是啊。
他直說:“我這邊現在還真沒有,這自行車票本來就難得,收來的那麽一張上個月也賣出去了。等年後我幫你問問,要是有的話我就幫你留着。”
這年頭自行車票難得,要麽是各個廠裏的領導幹事能分到,要麽就是有做什麽突出貢獻獲得的獎勵,後者都是少數的。
不過也有人家裏不需要買自行車,或者說已經有了留着這自行車票也沒用,幹脆就賣給親戚或者是私底下交換出去。
陳三這兩年來也就前陣子收過那麽一張自行車票。不過有些話還是得說在前頭,他說:“這自行車票也是貴的,大概一張要四五十塊,大嬸你能接受不?”
一輛鳳凰牌的自行車也就一百七八十,光是一張自行車票就要四五十,雖然說倒手的肯定會貴一點的,但這也說明了自行車票确實是需求大,很多人沒有就都想着說來買。四五十塊能夠收到一張自行車票都已經算好的了。
蘇曉燕點頭表示明白:“行,那就先提前謝過陳老板了。這自行車票的事你先幫我留意着,要是有消息了就和我說,我肯定是要買的。”她恰到好處地表達出自己對這自行車票的堅定。
“大嬸你放心,有消息我肯定幫您留着,第一時間和您說。”陳三心底明了,看來這事對大嬸還挺重要的,他記住這事想着還得盡快給辦成才行。陳三明白,這事要是能成,他和大嬸這關系鐵定會更牢固。
這段時間靠着大嬸來換的東西,他也是賺了不少錢,回家可以過個好年了。
青市市局副局長辦公室內,陸沉剛處理完新的案件文件,龍飛鳳舞地簽上自己的大名。辦公室門被敲響。
“進!”陸沉應聲,他合上文件稍微後仰靠在椅背上,修長的指節搭在鼻梁上輕捏着放松眼睛,灑下一片陰影。
黃忠進來報告:“陸局,李傑什麽都招了,十幾年前的拐賣案有七個孩子,涉及到京市、魔都、江市那邊的兒童拐賣案,需要申請調檔案才能進行比對确認。據李傑說,當年從京市那邊拐來的兩個女孩,其中一個因為生病難救扔掉了,一個留在家裏當女兒養。”
“知道了,把李傑所有東西都挖幹淨後就把他移交給部隊吧,他們那邊的間諜案還沒完。”陸沉點頭表示了解,然後接着交代。
他們費盡功夫調查排除,終于在南隆鎮找到了當年拐賣兒童的主謀,并且順藤摸瓜抓住了部隊那邊要抓捕的間諜。間諜立即移交給部隊去處理,李傑卻是扣留在市局裏等把這拐賣兒童案給供清楚了才行。
說起來也是叫人後怕,這李傑當年作為間諜在京市那邊暴露身份,一路往南邊逃亡,還順帶拐賣兒童作為謀錢的手段,想要把這七個孩子全帶到青市這邊賣給一個大型團夥。李傑拿到一筆錢後就在青市安定下來,混出了個人模人樣。
要不是這回的間諜案,怕是就這麽讓他安生地過完這下半輩子了。
公事說完就是同事之間的讨論,黃忠顯然是要放開很多的,他好笑地抓住李傑供詞中的邏輯問題說:“這李傑也是奇怪,從最遠的京師拐來的兩個孩子,一個生病扔掉,一個卻留在家裏當女兒養。剩下的那五個孩子賣了出去,現在如果還活着應該也長大了。”
“這是個可疑點,還可以再深入研究,說不定會有新收獲。”陸沉看了卷宗說,他轉着筆思索,“要是能再把當年的大型拐賣團夥給端了就更好了。”
“年關将近,估計這會兒正是渾水摸魚的時候,任何不對勁的地方都不要放過。”
黃忠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他說:“誰知道這些人幹什麽禍害人的勾當,要是喪盡天良地對孩子幹些什麽事情,那可真是……咱早點把這大型拐賣團夥老窩給端了,就少些孩子受到傷害,能救多少是多少吧。”
他受過正經訓練當上警官的,或許是年輕比較感性,說起這些總是燃起滿身熱血,守衛老百姓的責任感強烈無比。
相比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