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七十九
079
“先王遺诏在此,誰敢造次?”
幽幽火光因嬴政出言而搖曳,好似是重若千鈞的話語迫使這為數不多的光芒為之低頭。
寝殿之外,一片寂靜。
趙維桢周身一震,猛然擡頭。
先王遺诏四個大字猶如撞鐘般錘進她的心頭。
她知道秦王子楚會死,并且沒多少時日,可趙維桢不論如何也沒想到,秦王子楚竟然是用最後一口氣硬撐着寫下最後的诏書。
寝殿之外一片漆黑夜色,寝殿之內卻仿佛比夜更黑。
最先回過神來的是華陽太後。
自知豪賭失敗的華陽太後阖了阖眼,而後她拎起衣袂,不待任何人準許,直接朝着寝殿邁開步子。
嬴政當即大喝:“你站住!”
華陽太後淩厲回頭:“我是秦王的母親,我去看看我的兒子,你憑什麽攔我?”
十餘歲的少年,面對既是長輩、又是政敵的太後,卻是寸步不讓。
他左跨一步,擋在寝殿正門之前:“不宣诏書,誰也不得踏入寝宮。”
華陽太後憤怒不已:“太子政,我疑你與呂不韋合謀害死生父,好謀權篡位!”
嬴政捏緊手中的诏書。
他冷冷盯着面前與之相對的老人,強壓下胸口怒火。
要冷靜。嬴政對自己說。
父王臨終前,死死抓着嬴政的手,要他向父王允諾:這封诏書必須在群臣面前宣讀,若是太後發難,嬴政不可後退半步。如若退後,便是愧對秦國數代先王,對不起寵愛、信任他的先昭王,也對不起父王本人。
其實不用父王說,嬴政也明白。
今夜,他但凡後退一步,便是王室向楚臣後退百步。
所以嬴政只是揚起嘴角,少年人鮮少會流露情緒的面孔,浮現出冰冷冷的笑意。他的鳳眸橫了過來:“是我篡位,還是你逼宮?”
“你——”
“我看誰敢再前行一步!”嬴政厲聲道。
他的話語落地,蒙武将軍立刻起身拔劍。
他的劍幾乎為一聲嘹亮的號角。帶來的兵卒整齊劃一地利刃出鞘,攔住了通往寝宮的去路。
而後,寝殿中逗留的其他人才走了出來。
呂不韋緩緩步出殿門,火光之下,拉長的陰影遮住了他的雙目,只看清隽面孔,還能稱得上一句平靜。
一國之相站定後,朝着寝殿內深深行禮,趙姬才走了出來。
趙姬一雙眼哭得通紅,胸口止不住起伏,顯然是處在極大的悲痛之中。
可她到底是繃住了作為秦國王後的尊嚴。趙姬壓抑着哭腔與哽咽,揚聲開口:“國君……薨了!”
剎那間,殿外官宦、兵卒,紛紛跪了一地。
“蒙毅。”
嬴政看向臺階之下的蒙毅開口:“你去通知群臣這事,先王有命,遺诏必須在朝臣面前朗讀。”
蒙毅立刻起身:“是。”
華陽太後卻是仍然在做最後的掙紮:“慢着!”
她死死盯着嬴政手中的帛書:“誰知道你手中的遺诏是不是真的?”
蒙毅擡頭看向嬴政,後者側了側頭,蒙毅當即領命,不顧華陽太後的言語,低着頭退下去。
待到蒙毅點了幾個兵卒離開,嬴政才蹙眉再次看向華陽太後。
“帛書為先王筆跡,亦蓋有秦王印。”他陳述道:“待宣讀結束,我可将遺诏公開,以證真跡。”
“我等趕來之前,寝殿之內只有你與呂不韋夫婦。”華陽太後咄咄逼人:“縱有秦王印,就一定是國君親自蓋的嗎?”
“大膽!”
嬴政直接擡手,指向華陽太後:“太後,你越距了。”
華陽太後大為震撼,她瞪着眼睛,仿佛不敢相信嬴政有這樣的膽量出言斥責她:“你一個小輩,敢如此同我講話?”
“有何不可?”嬴政又是冷笑出聲。
“父王清醒之後,第一句話便是要人請相國、太傅到來。二人深夜匆忙入宮,連半個護衛都沒帶。國君信任臣子,臣子同樣信任國君,因而父王才将最後的事情交代給他們。”
少年人銳氣風發,可不管華陽太後如何作想,他當着一幹臣工兵卒,絲毫不給當朝太後留情面。
“至于你華陽太後,未經宣召、帶兵闖入,乃不敬先王;太傅手持誡劍相攔還不停下,竟然要與之刀戈相向,乃不敬先昭王。”嬴政朗聲道:“我乃秦國王室嫡子,先王親定秦國太子,太後不尊秦王歷代先祖,我出面勸阻斥責,那你是楚臣的榮幸!”
說完他壓根不給華陽太後反應的時間,轉頭看向蒙武。
“将軍。”
面對及時趕到的蒙武将軍,少年嬴政緊繃的神情才稍稍放緩:“請你派人去把芈夫人帶過來,并駐兵看守公子成蟜的屋子。”
“太子政!”
華陽太後難以置信地擡頭:“成蟜是你弟弟,他自幼敬重你、追随你,你竟然冷血到要害他?!”
嬴政勾了勾嘴角。
搖曳的火光放大了他眼中的冷意,嬴政出言譏道:“太後誤會了,派兵把守,是為保護,免得你楚人趁亂擄走我的幼弟,後以秦國王室血脈相要挾。”
蒙武聞言一凜。
他聽到蒙毅說明情況,一路狂奔趕來,滿腦子都是攔住太後。
直至嬴政提醒,蒙武将軍才意識到鹹陽宮中還住着芈夫人。她不在場,證明宮中仍有其他楚人在。
盡管他以派兵把守住宮門,但趁亂行動,仍然有帶走成蟜公子的可能。
太子言及“要挾”,很有可能是他一個疏忽,放任楚人帶走年僅七歲的成蟜公子、離開鹹陽。
甚至是日後楚人都可能會支持他為“秦王”,領兵造反。
思及此處,蒙毅只覺得冷汗濕透了甲胄內的衣衫。
他當即行禮:“是。”而後揮了揮手,派人去看守嬴成蟜。
華陽太後頓時面如死灰。
眼下木已成舟,她有通天的能耐,也不可能在諸多兵卒的警惕下翻轉局勢。
“未曾料到。”華陽太後哂笑出聲,既像是在自嘲,又像是在攻擊:“邯鄲來的,竟然是只狼崽子。”
嬴政無動于衷地看向太後。
“我與你交談,是念及你為先孝文王發妻。”他冷淡道:“勸太後慎言,你做出逼宮之事,理應當殺。”
“你敢殺我?”
華陽太後嘲笑道:“你付得起這個代價嗎!”
嬴政當然明白她的意思。
維桢夫人早在他還不識秦國文字時就在反複念及其中關鍵。
秦、楚素來有聯姻歷史,連綿數代,已百餘年。縱然兩國之間紛争不斷,但聯盟尚在,大體算是保持着不松不緊的聯系。
縱然華陽太後逼宮為大罪,可她的背後仍然有一個楚國。
只是在這個時候,嬴政不能退縮。
因此,少年人毫不猶豫。
夜色之下,他徑直轉身,抽出身畔兵卒的佩劍!
冰冷冷的劍身折射着火把的光芒,嬴政一手持遺诏,一手持劍,劍尖直指華陽太後。
周遭之人皆是一驚。
少年人尚顯稚嫩,他連聲音都沒變,可所有人都毫不懷疑,華陽太後再多說一句,嬴政一定會以劍相迎!
在氣勢上,十二歲的太子,竟然是死死壓制住了太後一黨。
“昔年商君變法,權勢滔滔,最終卻以身殉法。”嬴政厲聲斥責:“楚國來的太後,你也想以身試秦法嗎!”
本來已平複下來的氣氛,再次緊繃到了極致。
沒人敢說話。
片刻之後,伫立在寝殿之前的呂不韋,無聲地邁開步子。
他走到嬴政面前,低着頭,擡手握住了嬴政持劍的那只手。
“太子。”呂不韋的聲音很輕,可在極致的寂靜下,卻也如鐘鳴般響亮:“太後不能殺。”
嬴政昂首。
夜色之下,君臣二人視線相對。
不用言語,嬴政也明白了呂不韋的意思。
出言歸出言,他拔劍的目的就在于等一個人“冒死”來阻攔。
他的表情已經緩和下來,卻還是堅持道:“相國是覺得,秦律不當真麽?”
呂不韋:“自然是當真的。”
嬴政:“那相國心理該清楚,阻攔秦律實施,亦應受到責罰。”
呂不韋:“臣明白。”
但他仍然拉住嬴政的手,擺出阻攔的姿态。
“然而此事重大。”呂不韋堅持道:“理應等到朝中群臣商議之後,再做決定。”
嬴政強硬地抽回了手。
他看似不滿,卻是把青銅劍交還給了身邊的護衛,一甩袖子,不再出言。
呂不韋對着兵卒吩咐:“先行把太後一黨押送下去。太子,請你到正殿外去等候臣工到來。”
太後一黨,以及其他兵卒,紛紛不約而同地長舒口氣。
如此便是要了結今夜,未見血跡、不曾動手,情況總是要比死一兩個人要好得多。
蒙武将軍親自押送太後等人離開,待到周圍人陸陸續續撤退,寝殿之外的死寂,才由趙姬一聲響亮的抽泣打破。
趙維桢抽出帕子,遞給她。
趙姬接過帕子直接捂住了臉:“太,太可怕了!”
趙維桢放緩聲線:“你先随侍人下去休息。”
而後她才看向嬴政。
兵卒的火把消失,夜色之下只留着幾處熒熒火燭,驟然暗了下來。
在晦澀的光線下,趙維桢仍然敏銳地捕捉到嬴政的目光。
少年人的眼睛依舊清亮,視線交接,不用趙維桢多言,他就自行開口:“我曉得,我出面之後,太傅就不能再出言。”
趙維桢欣慰地勾了勾嘴角,但沒有任何笑意。
他做得很好。
今日與華陽太後對峙,幾乎奠定了未來秦廷的局面:嬴政必須讓在場所有人都明白,他雖然年幼,但絕非呂不韋、趙維桢的傀儡,而是一名手段雷霆、說一不二的秦王。
所以,趙維桢不能開口,呂不韋也不能開口。
從此之後,沒有任何人能夠再以“保護者”的身份站在嬴政面前了。
嬴政做得真的很好——言語清晰、寸步不讓,以王室嫡子的身份駁斥到華陽太後啞口無言。
可是,他才十二歲啊。
趙維桢知曉他未來會是了不起的秦王,會是奠定大一統的秦始皇。
但他也是趙維桢親自教導長大,還沒完全走入青春期的少年人。
即使放在當下,這個人均壽命還不到四十歲的時代,十二歲的少年,也遠不到扛起一個國家的年紀。
然而這些趙維桢無法同嬴政訴說。
因為今夜過後,他就是王了。
所以趙維桢盯着嬴政的眼睛,也只是擡手指了指自己的臉頰。
嬴政這才意識到,他臉上幹涸的淚痕還未擦去呢。
“謝太傅提醒。”少年也不講究了,幹脆用衣袖蹭了蹭臉。
趙維桢點了點頭:“走吧,到正殿外。”
…………
……
天已蒙蒙亮。
熹微光芒于地平線緩緩擴散,太陽還沒出來,但宮中人已經熄滅了火把。
身在鹹陽的臣工、貴族,悉數趕來。
所有人在來到鹹陽宮正殿前,看到的都是太子政手持帛書伫立于高高的臺階之上,他的身後,呂不韋、趙維桢位列兩側。
這樣的場面,壓根無需多言。
待到群臣來齊,高高的臺階之下數十位公卿站立,偌大的庭院竟是鴉雀無聲。
“太子。”呂不韋開口:“讀吧。”
嬴政颔首,展開帛書。
然而就在他剛準備出言之時,鹹陽宮沉重的大門,再次打開。
“我王啊——”
蒼老卻有力的聲音萦繞在正殿上空。嬴政一凜,阖上帛書擡頭:“蒙骜将軍!”
竟然是出征數月的蒙骜将軍回來了!
嬴政想也不想,收起帛書,拎起衣袂徑直走下臺階。
群臣自然而然地為蒙骜将軍與嬴政讓開道路。
老将軍摘下頭盔,白發之下,一張寫滿皺紋的面孔老淚縱橫。他朝着嬴政奔來,于三步遠的位置直接跪下,對着少年太子手中的遺诏行了一個極大的跪拜之禮。
“老将軍!”
嬴□□身攙扶,蒙骜卻是不肯起來。
“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就是為了把得勝的好消息帶回給王上。”老将不顧儀态,哭得仿佛孩童:“怎就,怎就晚了一步——”
“老将軍快快請起。”嬴政安慰道:“父王都看着呢!”
“太子……不。”
蒙骜老将軍擡頭。
老者與少年對視,他到底是為嬴政拉了起來,蒙骜将軍單膝跪地。
“我軍凱旋,大敗六國聯軍,護送東周文公至陽人地。”蒙骜壓着哭聲禀告:“請王上犒賞将領、兵卒,以祭先王在天之靈!”
嬴政一頓。
少年人深深吸了口氣,維持住平靜的心情。
“老将軍請起。”
他托起蒙骜将軍,擲地有聲:“我……寡人定不負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