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布局鋪路
因為邵琛和方淳表現十分出色, 陳茉和陳梅姐妹倆這個年, 過的可謂是格外順暢。
徐桂芝仿佛從更年期的暴躁裏徹底走出來,每天都樂呵呵的, 等看到兩個帥氣出色的女婿,更是歡喜的難以自持。
老大結婚有了孩子,二姑娘三姑娘各自有個出色的男人,現在就剩下老四了。
可老四陳衛民今年剛成年,在念高一, 顯然談娶媳婦的事兒還尚早,更何況,在徐桂芝心裏, 老四以後也是要去上大學的,過早結婚,反而不好。
你看看家裏的兩個閨女,不都是出去見過世面,才能找到這樣的金龜婿?
這邊徐桂芝對陳衛民比較放心, 那邊兩個姐姐, 倒是沒這麽心大。
“這兩年我的事情比較多, 也不知道你的生意究竟做成什麽樣了,你現在年紀大了,大哥管不住你, 我和二姐又不經常在家。”
陳衛民的小卧室裏, 陳茉看着躺在床上的少年, 說道:“趁着這個時間, 你也說道說道,以後是想走哪條路,你倆姐夫也算是多少有些本事,不能說一定比你強,但好在比你大一些,能給你些建議和幫助。”
因為知道青春期的少年都有些叛逆敏感,所以陳茉說話很是注意。
陳梅在旁邊也笑:“實在不行,你跟我們透透底,我聽你三姐說,你這兩年也算是小有資産了。”
陳衛民瞥了一眼兩個姐姐,覺得很是頭痛,悶聲道:“沒啥資産,相當于二姐夫給咱媽的那個數吧。”
嚯,這口氣,還真不小。
陳梅不是太相信,倒是陳茉心裏多少有些譜兒,沒覺得太過于驚訝。
陳衛民這兩年,可不僅僅是在學校上學那麽簡單,一有時間,就帶着人四處奔波,收舊物件。
搞收藏這種事情,只要你有眼光,手段高明,絕對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可就是因為盈利額太高,反而讓陳茉有些擔心。
Advertisement
“我知道你自己主意大,我們也不是說一定要幹涉你的生活,但就是想知道,你以後是怎麽打算的。”陳茉斟酌着說道:“比如,這學,你還打算繼續念下去嗎?”
生意學業肯定不能兩邊兼顧,陳衛民在學校缺課不是一天兩天了,只是這事兒都沒讓徐桂芝知道罷了。
都是大哥陳衛國在後面給他擦屁股,現在過年兩個妹妹回來,他自然是要悄悄通個氣兒的。
不然以後若是弟弟長歪了,誰負責?
“你前兩年,不也是一樣事業學業兩邊倒嗎,也沒少曠課,有的還是我幫你兜着的。”陳衛民斜了二姐一眼,委屈道:“怎麽到我這裏就不行了?學肯定是要上的,我以是要去學考古的。”
這還學會犟嘴了。
陳茉氣的咬牙,可終究是自己不占理,索性換個思路,問道:“去哪個學校考古?”
陳衛民一仰頭,嘿笑道:“清華。”
“行,兩年以後,我在北京等你。若是到時候你沒本事考過來……”陳茉不懷好意的瞥了一眼他的床底下,說道:“我把你床底下藏得寶貝,全都給你砸了。”
陳衛民頓時露出了驚恐的表情。
然而讓他驚恐的還在後面。
陳梅聽到三妹這麽說,頓時兩眼光放:“啥?老四床底下有寶貝?讓我瞅瞅!”
“沒有沒有,二姐你快出去……媽,二姐搶我東西!”
少年的慘叫聲穿透到院子裏,徐桂芝聽到了也不以為意,反倒是說道:“你那床底下都是些破爛瓶瓶罐罐,有啥寶貝的,別說你二姐,連村口收破爛的四大爺都瞧不上,上次他路過家門口,我把你那東西給他瞧了瞧,他……”
沒等徐桂芝說完,就看到陳衛民一臉欲哭無淚的跑出來,慌張問道:“你把我床底下的東西當成破爛賣給四大爺了?”
陳茉和陳梅跟出來,也都有些揪心,緊緊的看向徐桂芝。
那可是動辄一件好幾萬的東西!
賣給收破爛的,可真是能耐呢!
“哦,他說都是些瓶瓶罐罐,不值啥錢,搬起來也不好搬,容易碎,就沒收。”瞧見兒子閨女都一臉緊張,徐桂芝有些摸不着頭腦,嘲笑道:“收破爛都看不上的,你們倒是還當寶貝了。”
陳衛民松了口氣,轉過身一臉哀怨道:“我就算是拼命也要考到清華去,這個家真是沒法呆了。”
兩位姐姐皆是一臉同情,一左一右捏住他的臉揉了揉,表示加油鼓勁。
陳茉在家呆了半個多月,等正月十五過完以後,她和邵琛就開始準備回京了。
方淳和陳梅也要回廣州,他們的公司,需要兩人回去把持。
成年以後,家就是個暫時的港灣,大多數人,都要為了生計,為了學業,天南海北的闖蕩。
徐桂芝雖然不舍,但也就是唠叨幾句。
1981年,大時代背景下的中國,是迅速騰飛的年代。
且不說別的地方,就北京而言,小商品經濟開始迅速崛起,街頭巷尾到處都是賣私貨的。
更有南北倒的倒爺們,把電子表等相對來說稀有的物件,大批量北上運到京城,狠狠賺了一大筆。
這個在當時被定性為投機倒把的行當,帶來的利潤是驚人的巨大。
陳茉對于這些并不感興趣,重活一世,她連陳衛民那種淘文物的事情都不願意做,怎麽可能沾惹這些說不清的行當。
這輩子,她穩紮穩打,清清白白,看似走的道路比較辛苦,但絕對能長久安穩!
她對這個行業不感興趣,但是對這個行業的人感興趣。
幾十年後,有個叫做微商的行業,無孔不入見縫插針,上線發展下線,成功的在無數消費者中間建立起了第一手消費渠道。
雖然這個行業被爆出來無數醜聞,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發展的很是成功。
将需要銷售的東西,無所不用其極的推出去。
陳茉現在看中的,就是倒爺們的銷售渠道。
現在在大街小巷售賣東西的這些人,其實都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微商下線,他們賣出去一件東西,就能得到相應的提成。
但是,這種大街小巷的叫賣,顯然是最低端的存在,只要上家斷了你的貨源,你就完蛋了。
于是陳茉私底下,悄悄聯系了一批倒爺。
她買下一些店鋪,以租賃的名義,把店鋪的使用權,轉給這些個體戶。
什麽?你說你沒錢,沒關系,我們再簽署個合同,我這鋪子先租賃給你,等你賣東西賺到了錢,利潤我們三七分賬!
你不知道該賣什麽?
愛賣什麽賣什麽,只要別賠錢就行!
這樣相當于白送店鋪的好事兒,讓京城裏很多有門路的倒爺下線們聞風而動,争相上門來尋求合作。
畢竟,只要有了店鋪,能拿到經營許可證,他們就能立刻翻身挂牌,成了正經生意人!
這樣的好事兒,何樂而不為呢?
最誘人的是,前期根本不用任何投資,誰都能開的起鋪子!
于是,從1981年的年初,到1983年的年末,這兩年間,陳茉幾乎什麽生意都沒做,在北京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砸錢。
前些年從上海帶來的百萬加盟費砸完以後,又從王馳那裏陸陸續續調過來了數百萬資金,單單是這兩年時間,她已經在北京砸了好幾百萬的真金白銀。
這些鋪子總體來說是盈利的,畢竟在這個商品經濟時代,只要開門做生意,就能賺到錢。
但是,盈利額遠遠比不上産出值。
王馳那邊的生意也要開展,陳茉不能過度剝削他,好在到1983年年底的時候,她在北京,大大小小已經買下來數百家商鋪。
這些商鋪,每個月的盈利額,已經到暫時能讓她積累啓動資金的時候了。
于是,在這個年底,所有商鋪的承租方,都接到了業主的指示:兩年合同已經到期,不接受續約,要麽搬走,要麽接受業主安排,關店等待新的安排。
且不管這些店面的承租方怎樣想,陳茉把意思傳遞出去以後,通知上海的王馳,示意他可以加快步伐,朝着北京挺進。
新的一年到來以後,去年的動亂風波徹底過去,1984年的街頭,沒有流氓混混,沒有打架鬥毆,整個國家,一片祥和美滿。
陳茉将搬走空掉的店鋪收歸,然後安撫接受安排的店主,以公司員工的形式,将這些店主們收歸麾下。
與此同時,水牛村裏生産的家具,開始源源不斷裝進綠皮火車,運進北京。
數百家店鋪停業半月,等再開業的時候,就已經裝修完畢,統一挂上時代家居的牌子,一夜之間攻陷整個北京城。
開張第一個月,桌椅板凳打折,櫃子箱子打折,整個北京城都陷入一場家具業狂歡。
平時舍不得換家具的人家,紛紛掏腰包購買。
單單這一個月,就給陳茉斂到了巨額的資金。
時代家居的名頭,以這樣強勢的姿态,在北京城一炮而紅!
但是,陳茉蓄勢三年,怎麽可能為的是這點蠅頭小利?
她要開始憋大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