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林景雲番外之孤雁北飛

作者有話說:今天更個哥哥的番外,交代一下私鹽的來龍去脈,以及哥哥其實是故意栽在楚衍手裏。

——孤雁向北飛,縱死無悔。

月色皎皎,屋外寒風凜冽,林景雲站于窗前,看屋外雲層密布,如片片魚鱗,壓得人心密不透風。

從發現楚衍與林青玉之事已有兩日,大年初二,炮竹震天響,卻無法驅趕他內心空洞洞的孤獨,其實他本該釋然的,總有一日他要放手,只是這天來得這麽快,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傍晚收到的密信已燃成灰燼,但宣紙所寫的一字一詞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南陵端王嫡次子,楚衍。

他為何來此,林景雲稍加思索便能猜測個八九不離十。

年輕的帝王登基五載有餘,早已不滿成為外戚攬權的傀儡,早在他同意為蘇氏造運私鹽那日起,他就已經為自己拟定了結局,無非是落得一個勾結外戚死有餘辜的罪名。

思緒漸漸如風散。

五年前曹縣的隔鄰南水鎮出了一樁駭人聽聞的大事,南水鎮一方富家趙家一夜遭賊人砍殺,趙府五十餘口人,上至家主下至兩月的嬰孩皆喪命,無一生還,聽聞趙府裏的青石板都被血跡染紅,此後下了兩日的雨都未能沖刷幹淨。

彼時的林景雲年方過十五,是曹縣人人口中的天之驕子,更有人斷言三年後的科舉狀元定會被他收入囊中,他那時心氣極高,對衆人說法雖未曾表态,其實心中亦有一番大作為,倘若來日上京,定要一舉在殿試大放異彩。

林景雲年少意氣風發,有鴻鹄之志,他痛恨外戚當道,一心向明,願為天子輔佐臣,為大明豁出性命。

只可惜,願與人違。

猶記得那是盛夏的午後,林府來了不速之客,三人皆穿錦衣,眉宇間戾氣暗湧,與汗流浃背的父親一前一後入了議事廳。

他未曾記得父親與這些陌生人有過來往,疑惑之中,悄然跟随,站在門外聽他們談話。

趙府血案真相猝然擺在眼前,原是遠在上京的蘇氏看中此地連通深海,找上趙家,恩威并施,脅迫趙家為蘇氏所用,造運私鹽大量斂財,豈知那趙家忠肝義膽,抵死不從,蘇氏一怒之下,派人趁夜色誅殺趙家滿門,而今,卻把目光放在了曹縣首富林家身上。

Advertisement

七月的天,林景雲入墜冰窖,出了一身冷汗。

他聽見父親跪地求饒,來人軟硬不吃,逼迫父親應下私鹽一事,否則趙家的下場便是林家的來日。

他躲在暗處,血液逆流,額頭上盡是冷汗。

當晚,林景雲未眠,十二歲的林青玉抱着被子撒嬌與他同睡,他看着酣睡的幼弟,想起跪地的父親,夢見了林家血流滿地,獨他一人坐于血海中。

夢醒渾身冷汗淋淋,唯恐噩夢成了真。

林青玉仍在睡夢中不知今夕是何夕,林景雲伸手去觸碰幼弟溫熱的臉頰,那樣的鮮活有生氣,他又何嘗能眼睜睜看着林青玉變成冰冷的屍身。

連着兩日未眠,終等到蘇氏的屬下再次登門。

林景雲一把推開紅檀木門,天光洩在他猶屬于少年人單薄的肩上,他看着屋內滿臉驚恐的父親和皺眉打量他的三人,不卑不亢,擲地有聲道,“我替父親應承下了,還勞煩諸位大人回禀。”

他明知自己在走一條死路,卻毅然決然前往。

從那日起,林景雲過往的抱負與願想盡數成空,他擔負起林家上下三十口人的性命,踏上了為虎作伥的道路。

他早算好自己的結局,總有一日,天子怒,他會死無葬身之地,但又何妨,不是他,還會有別人,與其讓心術不正之人與蘇氏勾結,不如由他來做這個亂臣賊子,保林家、保曹縣一方安寧。

仕途路斷,再難回首。

這五年期間,他為蘇氏斂財千百萬黃金,亦讓曹縣的子民得以溫飽,他是惡者,也是善人,是只身投入惡鬼滿盈阿鼻地獄中的凡人,日日受煎熬,但林景雲從未後悔過。

如今報應降臨,他未有一句怨言,只求得護在心中的林青玉能妥善脫身。

滅蘇氏,林家必倒,且得由他親手傾覆。

殘燭滴落,凝聚成紅蠟,林景雲緩步走到梨花木桌前,良久不動,執筆,行雲流水的行楷躍于紙上。

楚衍心細如塵,定已發覺林青玉房中那副字的筆跡,他明知此次再無退路,将密信系在信鴿爪上時卻依舊覺得可悲。

是惡是善又如何,千年後,無人會記得塵世有一個林景雲。

信鴿撲騰着翅膀消失于月夜中,再過不久,世人豔羨的林家會一朝覆滅,而禍害大明的蘇氏亦會随之傾倒。

運送上京的黃金底部皆動了手腳,屆時人贓俱獲,蘇氏縱是有翻天本領,也抵賴不得。

他助纣為虐五年,是時候遵從本心,亦付出代價。

只可惜,未能親眼見到林青玉弱冠時光景。

林青玉知曉他乃為虎作伥的賊子,又會如何看待他這個兄長?

寒風起,侵人心,林景雲眉目染上痛色。

他定會為林青玉謀得最為妥當的出路,楚衍并非全是虛情假意,卻不能為林青玉的良人,他想起大雨傾盆的撲進他胸懷痛哭的林青玉,想起寄信上京給魏臨的林青玉,他豈不知林青玉對魏臨有意。

林景雲閉了閉眼,猶如割下自己一片肉,已有決定。

青玉,我成全你,要你與魏臨雙宿雙栖。

如若是再有變故,那便讓兄長自私一回,你與我一同黃泉相見。

只是我舍不得你大好年華赴碧落,輪回路太冷,由我一人承受足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