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劉俊華的謀算(求收藏求推薦票)
心中則是另外一番想法:眼前這麽一條現成粗大腿老子不抱着,又不用自己掏一分錢,還不冒風險,老子傻麽?
吳二娃其實想得很簡單,他不願意承擔風險。
幫劉春來賣褲子,利潤确實會少不少,而且受到的限制很大。
吳二娃本來就沒有太大的野心。
“他湊集了多少錢?”劉春來問吳二娃,“或是找到了願意先不拿錢就幫他加工的廠?”
改革開放後,國家逐步減少了計劃生産的訂單,确實很多不景氣、沒有競争力、觀念轉變不及時的廠已經無法生存下去,但是他們不會在日子本來就困難的時候,去欠更多的債務來冒險生産。
指不定別人拿着他們生産出來的産品,就這樣消失了呢。
“現在還不知道。我們也是從餘大嘴兒口裏聽出來的。當初那些褲子,劉俊華在你手裏拿貨,是以20塊錢分銷給餘大嘴兒他們的……”
吳二娃把當初劉俊華一夥人賣褲子的事情也給說了。
聽到這些,劉春來皺起眉頭看着這家夥。
這是給自己上眼藥?
劉春來這是冤枉吳二娃了,人家根本就沒考慮過這些問題。
此時,劉俊華正看着一衆手下,臉色滿是嚴肅。
其他人也都沒有了平日的那種鬧騰,安靜地看着他。
“目前,願意幫咱們加工的廠也找到了,原料雖然沒有找到他們那種的,有人幫我們打聽到哪家廠裏面有。對方跟制衣廠不同,需要先給錢拿貨。”劉俊華看着衆人,還是把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
“俊華哥,咱們是啥情況,大家都知道,即使家裏所有的前都拿出來,也湊不了多少啊。”一名小弟無奈地說道。
劉俊華找他們,意思很明顯——集資!
不是他們不願意,之前賣褲子,大家都掙了不少錢。
抛開這些天花掉的,根本就不夠。
“是啊,俊華哥,各家拿出上千塊,哪裏去找?貸款都貸不到……”
一衆小弟紛紛抱怨起來。
“俊華哥,要不,咱們去找建民哥?他有錢。”
餘博見劉俊華臉色越來越難看,再看看其他幾人,心中也是有些不情願。
劉俊華這是讓他們來分擔風險呢。
“不行,張建民那龜兒子P兒太黑了。”劉俊華直搖頭,“之前咱們跟着他幹,利潤大部分都是被他拿走了。”
“好像你也沒少拿!”一個個子矮小,尖嘴猴腮的黑瘦年輕人小聲地說了出來。
聲音雖然小,可所有人都聽到了。
劉俊華的臉色頓時黑了下來,騰地一下站了起來,看着他,眼神如同要殺人,“霍大嘴巴,你這話啥意思?今天不說清楚,老子弄死你!”
霍昱詠同樣站了起來,“啥意思?你龜兒子不曉得?劉春來是以15塊的價格出的貨,你收兄弟們20,而且你一個人拿下了九條,我們一個人都只分到5條褲子!你今天來弄老子塞!”
對于劉俊華,霍昱詠個子雖然小了很多,氣勢上那是一點都沒輸的。
其他人心中本來就不滿這事兒。
進貨價大家都知道,如果是劉俊華找到的渠道,進貨,當二道販子從中賺一筆,大家都不會有意見。
劉春來當初可是直接分成兩堆的。
吳二娃的人,一起賣,然後分錢,結果他們呢?
“這事情我解釋了幾次!如果你們能進群林市場擺攤,我也給你們!”劉俊華的話,讓其他人沉默了下來。
當初分地方以及褲子的時候,就說過這事兒。
“你龜兒子莫轉移話題!老子說的是你多拿那五塊!”霍昱詠沒想到,劉俊華直接轉移話題,避重就輕。“你龜兒子憑啥要拿五塊?”
“要沒有我給大家出主意,要不是我帶着你們,你們能有機會?那五塊,平時吃喝不要錢?”劉俊華臉色難看到了極點。
“說得我們誰沒給錢一樣!”霍昱詠冷哼一聲。
餘博看着兩人吵下去,再繼續人心都散了,“行了,大家都是兄弟,有啥話說開就是了……大嘴巴,少說兩句。”
“憑啥少說?他意思你們還不明白?大家出錢,這事情由他一個人搞。廠是他姨媽幫着找的,進貨也是他的人找的……”
這事情,一開始就是這樣。
大家也沒誰當回事。
可這會兒霍昱詠這樣一說,大家的想法就不同了。
餘博也不勸了。
“這麽多年的兄弟,老子一片真心,讓你當了驢肝肺!你信不信老子今天弄你?”劉俊華氣得直哆嗦。
他是這樣盤算的。
可特麽的別說出來不是?
“你弄老子塞!”
“你以為老子不敢邁?”
“來,來弄老子,今天你弄了老子,算你龜兒子有本事……”
“你真以為老子不敢?”
……
然後,一直循環。
餘博實在看不下去了,“大嘴巴,你不是說你媽喊你晚上回去吃飯麽?趕緊回去,你媽估計又在喊了……”
“要弄老子趕緊的!不弄老子就回去吃飯了。”見劉俊華不動手,霍昱詠一臉嘚瑟地挑釁。
“當着兄弟們的面,從今天開始,你霍大嘴巴就不是老子兄弟!你給老子等到,那天路上碰到了,哼!”劉俊華直接絕交了。
霍昱詠根本就不顧他的威脅。
“老子随時都等到!”
說完,就轉身走了。
看着他潇灑離去的背影,其他人都是神色複雜地看着劉俊華。
“既然這樣,咱們就不湊錢了。這事情我一個人擔着,如果願意跟我幹的兄弟,到時候我批發給大家!”劉俊華知道自己想要分擔風險的盤算落空了。
這會兒,真的想要弄霍大嘴巴了。
“俊華哥,我有兩百呢……”餘博皺着眉頭,這劉俊華狗曰的要吃獨食。
“俊華哥,我有150呢……”
其他人也不是傻子。
劉俊華看着他們,心中更是怒罵霍昱詠這狗曰的龜兒子,也知道如果不接受其他幾人的錢,最後事情就要黃。
他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再找這麽多代理商。
“這樣,咱們到時候按照比例來分,還是如同之前,以成本價分發……”劉俊華轉變了想法。
第44章 希望大家看看:見書圈有人說設定不合理,劇毒,葫蘆解釋一下吧
如題。
半夜突然醒來,其實剛睡,逛了下評論區,看到有人說設定太不合理了,有說村長家都賣女兒,太慘,太毒。
尤其有個說農村村官得威望最強的啥的,這說法沒錯,但是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認真看過書。
設定中,劉福旺這個大隊長兼支書,從抗日戰争末期打到解放戰争,再從解放戰争打到朝鮮戰争。這樣一個軍人,箱子低下,壓着七塊軍功章,在開頭就交代了,如果他不回來,就是首長了。
會威望不高?
設定中,村裏有參軍傳統,從劉八爺開始。劉八爺是啥人物?曾經方圓百裏的地主繼承人、袍哥扛把子、保路運動的參與者、川軍中級軍官、軍閥劉湘四川陸軍講武堂同窗、抗日戰争總是帶頭沖鋒……
老頭不愛當官,不愛管事,不過重情義。整個大隊,劉家占一半(目前還沒寫出來,先不劇透),老頭發話,老一輩的沒死光,誰敢反抗?
何況,劉大隊長的威望本來就夠高。
大家如果了解七八十年代農村情況的,或許不了解問問父母的,就會知道,那個時候,農村村官,幾乎都是退役軍人,尤其大隊長、支書、會計、文書這些職位,全部有軍人背景。
那個年代,哪裏有啥有錢人家?大戶人家?
不要把現在的村官背景代入到書中。劉大隊長從戰場回來,就當了大隊長兼支書,27年!農業學大寨,挑土在石頭上造田。這樣的土地,能種出什麽,大家也就清楚了。
村裏沒礦産資源,也沒別的資源,唯獨人多,這也是窮的根源。
吃大鍋飯時候,大家都窮,不明顯。包産到戶時候,各大隊各村民小組分田到戶,基本上都是按照自己所在區域範圍分田分土。至少葫蘆家的周圍是這樣。而且,葫蘆老爹家裏幾兄弟,老娘獨生女,所以老爹做了上門女婿(大家不用猜,葫蘆跟爹姓,當年爺爺,也就是外公跟老爹争姓還打過架*捂臉*),81年分田到戶,家裏三口人。爹媽是84年結婚,老爹來後,隊長把靠河邊的集體荒地,也就是書中石谷子地的一塊地劃給我家,家裏四個大人幹了半年,挑了一塊田出來,那是一個人的田,土也差不多這樣,開荒,改造出來的。葫蘆生得早,爹媽也給挑了一份田跟土來。妹妹生得晚,九幾年上交提留高,有人退田土,爹媽又給妹妹收了半個人的田土(所以葫蘆說老家有地,實在不行,可以回去種以後有機會,拍視頻給大家看)……
回歸主題,書中設定的,人多地少,而且土腳薄弱,幾十年不斷劫掠式地種植,沒有肥料,蓄水能力差,地裏産出可想而知。
而劉大隊長因為時代局限性,一直把精力放在地裏,自然搞不定了……這是一代人。
劉春來是另一帶,不多解釋。
再說說老劉家差點賣了老三的事兒。
這種事,在八十年代初期,絕對是正常的。即使在現代,很多地方也常見,比如有兒子的家庭,他們嫁女,會收高額彩禮,為兒子結婚而收。幾年前,葫蘆認識一個同為寫手的妹子,妹子四姐弟,她是老三,老四是兒子,結婚之前打工的錢,全上交爹媽,大姐二姐嫁人後,她給錢少了,大三十老娘罵她……她弟弟沒上過班,結婚,有娃,依然不上班,然後花十多萬彩禮娶的媳婦兒跑了……葫蘆朋友的老娘讓她出錢給弟弟買房子……
這是現代社會發生的,真事。事實比葫蘆說的更慘,就不多說。
只說說原因吧。
四川有個詞,形容丈夫的,很多人應該知道--耙耳朵(有部四川方言電視劇叫《幸福耙耳朵》,不熟悉的可以看看,挺有意思的)。
在很多地方,男主外,女主內。
書中也是這樣。
很多人覺得楊愛群很惡心,但是多少人去考慮過楊愛群受到的壓力?
劉福旺整天忙着整個大隊的事兒,家裏幾乎很少管,而且為了整個大隊,家裏欠了上千塊的貸款,欠公社書記嚴勁松的三百楊愛群還不知道(貌似這個劇情還沒更新?)。
楊愛群要種家裏五口人的地,劉春來以前是啥貨色?一個為了不種地複習了五年的人(慈母多敗兒),自然不會幹活。
大家罵楊愛群,卻沒想過,為什麽劉雪拿刀要砍劉春來,後面楊愛群還沒怎麽反對劉春來讓劉雪讀書高考?
楊愛群的設定,葫蘆也不想多解釋。一個母親,如果不是沒有辦法,怎麽會去選擇這條路?當然,她重男輕女的思想,确實很嚴重(偷偷透漏下,葫蘆媳婦兒也稍微有點,不過不嚴重,加上葫蘆喜歡閨女,鎮壓兒子,她也就沒那思想了)。
劉雪并不清楚兩個姐姐的具體情況,現在還沒出場,大家也不清楚,但是葫蘆清楚啊(就是不說,急死你們),她這事情是真的,也是葫蘆刻意安排的。因為當時楊愛群确實拿不出來錢給跳河的劉春來治病,對方許諾兩個糧站的可轉正臨時工才是楊愛群想要的。
或許現在大家對這個沒感覺了,一直到九十年代,鐵飯碗,非農業戶口,那都是無數農民想得到的。有人為了農轉非,鐵飯碗,付出的代價不比現在得到個好工作更多。
楊愛群一個人拉扯四個孩子,還得給敗家老公還債,她也撐不下去了。只想把孩子給安排了。
因為整個大隊,好幾年沒有新媳婦嫁進來,四隊更是有十年沒新媳婦嫁進來了!
另外就是,可能大家沒注意,去四隊的路上,劉福旺對劉春來說了一句,至少春來兩個嫁出去的妹妹能吃飽飯。
可能大家體會不到一個男人說這話的心酸。因為現在幾乎不可能出現這種。
一個男人,說這話,幾乎是絕望了。
如同劉八爺,為什麽把劉家旗手這麽重要一個職位交給劉春來?
因為所有人都絕望了!
楊愛群鬧騰,劉九娃一個五十幾的光棍下跪,還有其他光棍,因為劉春來讓他們看到了一點點希望。
那時候,他們相信劉春來麽?
并不信。
他們需要一個希望,如同劉春來說,折騰不起來,可以帶大家出去打工。
所以,他們選擇了希望。
說了這麽多,葫蘆希望大家看書的時候,多一些思考。雖然這是網絡小說,但是葫蘆還是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這或許是很多網絡小說時間長了的通病……
書中的設定,都是為劇情需要而刻意寫出來的,但是絕大多數源于真實加工而來。希望能看到這裏的兄弟姐妹們能多點思考。快餐文化,讓我們都逐步放棄了思考,懶得思考了。葫蘆希望自己的書,給大家帶來稍微一點的不同。
就說這麽多吧,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