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29章

“繡花啊,你爹走了這麽多年了,咋們一家子生活的還算是順利,你嫁的好,寶生也娶妻了,這都是你爹在天上保佑我們呢,要不我們那裏能生活的這麽好呢”。

繡花娘說到這裏潸然淚下,繡花和寶生連忙安慰她,爹娘關系一直是很和睦,唯一可惜的是爹爹早早的去了。

回家路上,繡花娘拉着繡花又說起了孩子的事情。

繡花有些無奈,不過她還是附和她娘,要不她娘越說越來勁了。

午間,繡花和繡花娘在廚房忙活,寶生則是在院裏編框子。

繡花本以為自己下午回去就好了,沒成想吳松中午竟然過來了。

“在家也沒事,我來看看娘”。

吳松也沒空手,還特意帶了一塊肉,繡花娘見女婿來了,笑的跟什麽似的,前幾天腌制好的肉她二話不說就給炖了。

“姐夫,在鎮裏讀書怎麽樣?還好嗎”?

以前,吳松和寶生幾乎沒什麽往來,也很少說話,驟然聽寶生開口詢問自己,吳松明顯的愣了一下,随後開口道:“還好”。

“那就好”。

寶生問完了後,便低頭編框,一言不發。

吳松則是坐在一旁喝水,直到飯菜上桌,繡花和繡花娘都來了,氣氛才活絡起來。

飯畢,繡花和吳松回家,吳松走到路上想到什麽看着繡花說到:“娘要去大姐家裏”。

繡花聞言有些不信,吳母要去早去了,還能等到今天。

Advertisement

“大姐說了,不會讓娘白忙的”。

吳松這句話一出,繡花瞬間理解了,吳母可不是白幹的那種人,不過好處夠了,她還是很樂意的,縣裏有個郭舉人就是隔壁村的,他名下挂了上百畝田地,他們村裏的人幾乎不用交賦稅,他們村的人日子過得還是很好的,大姐家裏有田地,但早租出去了,一年旱澇保收。

而且大姐的婆家也是姓郭,說來跟着郭舉人還有點親戚關系呢,幫他們家挂田,好處都沒要。

“大姐能給多少”?

“一個月一兩銀子還是有的”。

“那娘十有八九會去的”。

看孩子這事情,說簡單也簡單,對吳母來說,讓她白白幹活那是不可能的,家裏孩子日漸長大,越來越調皮,三個孩子有時候還亂跑,有婆婆在,天月不敢找別人幫忙,但沒有銀錢,就是她親娘都不願意幫她。

實在受不了了,她便想着暗中給吳母銀錢,這也是之前的小姐妹給她說的,有了銀錢什麽都好說,反正也是親娘,給就給了,一開始她出了三百文,以為吳母會立馬答應,誰成想,吳母聞言直接躺在床上,說自己不舒服,後來五百文,吳母眼睛一轉,還是一動不動。

她咬咬牙出了一兩銀子,吳母二話不說直接從床上坐起。

吳天月這才明白,自己還真是不了解這個親娘,表面對她們結果一樣,但內心裏肯定還是看重吳大,她可以肯定,大哥一家肯定不會給吳母銀錢看孩子的,但吳母還是心甘情願的幫他們看孩子。

要是她早開了這個口了,說不定吳母早就答應了,不過吳母真的是獅子大開口,不過她也沒辦法了,要是尋常人家估計也就收個幾百文,好歹也是自己的血親。

她夫君醉愛詩書,整日裏之乎者也,家裏銀錢什麽都是在她手裏,這方面她也能做主,傍晚,吳母收拾好包袱就跟着吳天月走了,臘梅把人送走後,回家路上,臉上都是止不住的笑意。

吳大也不傻,如何能不知妻子的想法,不過妹妹家裏過的好,願意暗中給吳母銀錢,他也沒什麽好說的,吳母也是自己想去的。

繡花和吳松第二天一大早的就去了鎮裏,二人都是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的,見繡花一大早的抱着兩大卷布就要出門,秋嬸子直接叫住了她。

“繡花啊,這布多錢一卷啊”。

“五百文”。

織完一匹布,繡花足足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她十分認真,織的布匹一點痕跡都沒有。

“嬸子要了”。

秋嬸子早就注意到了繡花賣布,也去布莊打聽過,哪裏這麽一卷細棉布怎麽也得将近一兩的銀子,從繡花這裏買還劃算。

如今開春了,她準備給兒子做上一床新被褥,到時候托熟人給兒子帶過去。

“好”。

繡花拿了銀錢,二話不說直接遞給了她。

繡花即便在家裏,也是早起晚睡,跟吳松差不多,不光要幹家務,她還織布,繡帕子,還要趁機練一下吳松每天教的那兩個字,一刻鐘都不得閑,有時候也會覺得累,但每次看着手裏的銀錢,繡花感覺自己沖勁十足。

天氣暖和起來,天亮的也早了,她能幹的就越多了,人能靠的還是自己,繡花是比誰都能明白這個道理的。

第 30 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