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36章
吳松長相似父,跟吳母樣貌性子沒半點是一樣的,郭舉人在看到吳松的那一刻,還以為是陌生人上門來拜訪呢。
“在下吳松,見過舉人老爺”。
“吳學子請坐,管家上茶”。
一聽是吳松,郭舉人立馬坐直了身子,面色也變得鄭重起來。
“有些事情想來你都知道了,吳學子覺得怎麽樣啊”?
郭舉人說完後拿起茶杯,不動聲色的問道,若是這回在上門,吳母在拒絕了自己,那他可是真的要沒臉了,可他思來想去又不能把自己的底牌告訴吳母,畢竟她一個鄉下婦人沒見識啊,要是那日說了出去,那自己還不定怎麽遭人恥笑。
“母親的事情自是她自己做主,作為人子,我當恪盡孝道”。
吳松說完後拿起茶杯,茶杯是上好的青花瓷,握在手裏很是光滑,樣式也好看,龍井茶更是清香,不過吳松可沒那個心情品茶,抿了抿他就放下了,郭舉人樣貌不差,濃眉大眼,即便上了年紀,但也比同齡人看着年輕許多,這樣一個人突然要娶吳母,要說這中間沒點什麽,那就怪了。
“初次見面,怎麽也該你送點禮物,你是讀書人,想來筆墨是最合适的,管家把東西帶上來”。
郭舉人随後看着一旁的管家說到,吳松的意思很明顯,主要還是看吳母了,他是不會有什麽意見的,同樣,更不會開口。
“吳學子才華斐然,這回院試一定能中,我就等着吃吳學子的酒席了”。
吳松聞言立馬對着郭舉人行了一禮。
吳松并沒有預想中的巴結乃至于奉承,不卑不亢的态度讓郭舉人心裏有些不滿,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沒過一會他便讓人送吳松回去了。
管家見狀,不自覺的嘆了口氣,看來這上好的廂房是不用在準備了。
出了府邸,微風吹過,吳松瞬間覺得神清氣爽。
Advertisement
接下來的時間,吳松更是鉚足了勁的讀書,繡花在娘家也沒閑着,三五日的就得去看一會吳母,好在如今吳母春風得意,她基本都是跟着臘梅一起去的,婆媳關系還算和諧。
七月底,繡花在家數着日子,就快要院試那天了,也不知道吳松在縣裏怎麽樣了。
吳母對吳松這回考試也是異常看重,親自去廟裏請了菩薩回來,每日香火不斷,夜間不念上兩個小時的佛經是不會休息的。
只要吳松能中,她日後可就是秀才親娘了,家裏能挂田,那好處可太多了。
八月裏,天氣更是炎熱,院試那天,吳松一大早的就去了貢院。
要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對于別人來說無所謂,大不了明年在考,但對吳松來說,白白多了一年,可是要花費不少銀錢的。
繡花的付出吳松也是看在眼裏,心裏也是記着。
繡花在家也沒閑着,娘家種了不少地,她一直幫着寶生在地裏幹活呢。
“這出嫁的女子還回娘家幹活,你說這繡花怎麽想的”?
一婦人在後面議論到。
一旁的婦人聞言立馬開口:“繡花娘也是有福氣,你看繡花一心向着娘家,我啊就沒那麽好的命了”。
“繡花本就能幹,之前在吳家,也是她一個人裏裏外外的操勞,如今這吳家眼看着就要發達了,她也是苦盡甘來”。
“那倒也是”。
身後人七嘴八舌的議論着,繡花全然不當回事,專心手上的活計,寶生和風琴倒是有些生氣,夏日裏本就燥熱,繡花見狀直接攔住了二人。
“嘴上在別人身上,說說又沒事,我們繼續幹,過幾天變天了,糧食可得收好”。
流言蜚語若是你在乎,那就是大事,會讓你心神疲憊,夜不能寐,但若是你一點都不在乎,不過是幾句閑話罷了,有時候人還是要看的開一點,繡花就是後者,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就行了。
貢院裏,吳松熱的滿頭大汗,但絲毫不影響他下筆,看完了考卷不到半刻鐘,他立馬開始下筆寫文章。
傍晚,考試結束,吳松在出貢院的那一刻,看着天邊斜陽,嘴角微微上揚,不出意外的話,他應該沒問題。
接下來就是等待放榜的日子,不過吳松也閑不住,他在縣裏又給自己找了一個活計
那邊,郭舉人也在等待,這幾天他琢磨明白了,等吳松有了功名他在上門,屆時別人都會想到自己是看上了吳松這個人,從而才求娶吳母。
時下,明面上沒幾個人相信鬼神,算命之說,大家都是私下琢磨,他還是讀書人,是舉人,自是不能給人知道,要不還不定怎麽被別人嘲笑。
他的幾個兒女在被他訓斥之後,倒是很少回來了,對這幾個不争氣的兒女,想到發妻,他更是心痛。
“這都八月中了,女婿估計也考完了,老天保佑啊”。
“娘,你放心,夫君十有八九是沒問題的,他讀書是很刻苦的”。
繡花看着一旁的繡花娘,理論上說是真的沒完問題,但不排除有意外發生,畢竟這一世,好多都變了。
本該去世的吳姑姑活了下來,如今兒媳有孕,一門心思的照顧她呢,繡花也知道,這是因為自己的緣故,但吳母在前世的時候壓根沒人求娶,但這一世郭舉人突然上門,這才是最匪夷所思的。
好在吳松是個明白人,她相信他。
第 36 章
秋收一過,繡花也閑了下來,日常沒事就是去看看吳姑姑,在看看吳母,在就是盼着吳松回來了。
繡花有時候會練練字,不過繡花娘總是念叨她,覺得她一個女子不應該這樣,該把宣紙那些留給吳松,繡花說是吳松教自己的,她娘這才不說話。
好在半個月後,從鎮裏傳回來了好消息,吳松中了,如今是秀才公了。
繡花娘得知了這一消息,開心的跟什麽似的,吳母面上不顯,心裏別提多得意了,走路把頭揚得更高了。
“繡花啊,改天你去一趟鎮裏,這女婿馬上回來了,多買些好的,給女婿好好補補”。
夜間,繡花剛躺下,繡花娘就開口了,繡花聞言點了點頭,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日後家裏的日子就要好起來了,她也能松快松快了。
名下能挂田,五十畝地,一年能收不少好處了。
眼見着從前那些不聯系的親戚一個個都上門了,長輩們,繡花還是得恭恭敬敬的,好在吳母沒兩天就回來了。
家裏繡花也收拾好了,吳母一回來,她也沒有名堂在娘家住了,立馬收拾東西回去了,眼下就等着吳松回來了。
吳松高中,吳母看她也更順眼了,畢竟二人在鎮裏,繡花把吳松照顧的也不錯。
繡花娘昨兒也拿了幾只母雞來,臘梅也帶了五斤豬肉豬肉和菜,村裏不少人都給他們送了禮物來,好的有布匹,再不濟也是不少菜,這些辦酒席都是夠的。
繡花忙着清點,吳母就在院裏招呼客人,這下來他們家的人,是更多了。
不過繡花也有煩心的事情,接下來吳松就要去官學讀書,官學在縣裏,吳母是肯定會跟着,屆時婆媳二人又得重新生活的在一起。
吳松成了秀才公,除了他家人歡喜開心以外,郭舉人也是很開心的,這樣一來吳母的身份又高了一些。
有這麽一個争氣的兒子,那也是給吳母貼金,他已經按奈不住想在次上門了。
“爹,即便就是他們家裏出了個秀才公,那還是窮酸人家”。
郭文一歸家,就被郭舉人叫過去商量,誰知這話還未說幾句,他就說了這麽一句,郭舉人聞言臉色立馬變了。
他當初不也是這樣嗎?人自己好歹還是舉人老爺,他這個不争氣的兒子,考了兩次了都還是個秀才公。
“人跟你有什麽不一樣的,你在書院得臉,不也是因為我嗎?沒有我,你還不如人家呢”。
奚落自家這不争氣的兒子,郭舉人經常幹。
郭文聞言立馬紅了臉,細想之下,郭舉人說的也不錯。
“你啊讀書是讀傻了,你二弟還算可靠,算了我還是找他去”。
郭舉人這話一出,就要出去,郭文連忙拉住父親。
“孩兒糊塗,一時亂說,父親莫要當回事,鄉下人樸實勤快,既然父親喜歡,孩兒沒意見”。
郭文這是表示同意了,郭舉人這才看了他一眼,哼了一聲。
話說,吳松得知自己上榜,二話不說就往回走,如今他是秀才公了,商隊更加願意帶着他,還給他單獨準備了一輛馬車。
吳松歸心似箭,好不容易到了鎮裏,又迫不及待的想回村裏,親自告訴繡花這個好消息。
不曾想,剛上牛車不久,居然碰上了郭舉人。
郭舉人家境殷實,家裏有不少好馬,他每次坐馬車,不到半天就能回村。
風吹開了簾子,見牛車上的是吳松,他立馬讓人停車。
“恭喜吳學子了,可喜可賀”。
牛車見狀立馬停了,吳松下車之後朝着郭舉人做了一禮,表示感謝。
“我這馬車還算是寬敞,吳秀才要不上來一起,正好我路過你們村”。
郭舉人這話一出,吳松搖了搖頭:“多謝舉人老爺,在下已經定了牛車,不好讓老伯白跑一趟,還是算了”。
“那就算了,我先走了”。
郭舉人說完就讓人趕車,他倒不是非得跟吳松一起,畢竟吳松不過一個小秀才,要是真跟自己一樣了,那才是有本事。
“他看上你娘了,孩子你該對他熱情一點,對你日後好處很多”。
劉老伯看着吳松說到,吳松聞言并未言語,只是示意吳老伯繼續趕車。
時下,有了科舉,他們這些出身貧寒的書生也算是有了出路,郭舉人也是一步一步考上去的,吳松想過了,不論吳母最後有沒有嫁給郭舉人,都不會影響他,他要靠的是自己。
郭舉人也并未去找吳母,而是回自己的村裏,找裏正商量事情去了。
吳松剛下牛車被人看到,不一會全村人都知道了,老秀才得知吳松上榜,心裏還是很開心的,畢竟是從他這裏出去的學子。
繡花和吳母也都出去了。
“夫君,你回來了”。
繡花算着時間,自己已經有兩個多月三個月沒見吳松了,吳母自是一樣,見吳松完好無缺的回來,二人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沒一會村長和裏正來了,吳大和臘梅也帶着兩個孩子來了,繡花去準備吃食那些,吳母倒是在院裏坐着,跟着一起聊天。
裏正笑的是最開心的,說來他跟吳家還是有親戚關系在的,吳松越好,那自己的小孫子小寶,将來就更好,這可是他的侄子。
吳松剛回來,家裏不停的來人,直到夜裏他才閑了下來,便拉着妻子說話。
第 37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