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53章
繡花在家照顧孩子,吳松動作很快,很久就把之前的家收拾好了,等屋內燒熱了,炕也暖烘烘的,繡花才帶着孩子回去。
二人回來,也是帶了不少禮物,繡花準備好了,就讓吳松去送禮了,吳母的娘家人也上門了,紛紛詢問吳母什麽時候回來,吳松只說了年前,就把人打發走了。
二人送給親戚的禮物,基本都是布匹,茶葉和糖果,繡花分裝好了,吳松在一一送過去。
“之前都不知道家裏居然這麽多親戚”。
吳松在屋內看書,想到什麽看着繡花說到。
繡花聞言,想起來上輩子的事情,家裏之前窮,那些人從未幫過忙,後來吳松有了功名,倒是經常來往了,人都是和現實的。
“舅母居然還給帶了那麽多雞蛋來”。
不過想到吳母,吳松便覺得也很正常,吳母今時不同往日,郭舉人雖因為郭文的事情被連累,可他也沒丢官啊,照例是縣衙的文書,三把手,還是縣老爺的親家。
“也正常,日後說不定三兩日的就要來”。
繡花看着吳松說到,一旁的孩子已經熟睡,繡花正在做繡活,吳松則是在看書。
事實證明,繡花說的沒錯。
三天後,看着院裏的臘肉臘腸,吳松有些發愁,确實太多了。
繡花娘送的,還有村裏人給的,他們一家三口哪裏能吃完這麽多。
“先放在地窖,日後回去的時候帶着就好,眼下冰天雪地的也不會壞的”。
“好,馬車一直在大哥家裏,這幾天喂馬也辛苦,一會我裝上一些,給大哥他們送過去”。
Advertisement
“好”。
相較于吳松,吳大家裏就沒多少人,眼見吳松帶了不少東西,臘梅一臉的笑意。
“嫂子過幾天去趟鎮裏買些東西,你們還缺什麽不,嫂子給你們都帶回來”。
吳松聞言搖了搖頭:“我之前都準備好了,沒什麽缺的”。
“好”。
二十八那天,吳母跟着郭舉人回來了,進村那刻,吳母感到了從未有過的風光。
村裏大大小小的婦人都出來了,拉着吳母姐姐妹妹的叫着。
原本在馬車還跟郭舉人因為弟弟的事情,鬧了不愉快,現下什麽煩惱都沒了。
身後的婆子看着吳母,早已經習慣了。
“這都一年多沒見了,我也想大家,王婆子把那些吃的給大家都分一分”。
王婆子随後立馬拿了糕點出來。
“我啊,回來看看我這幾個孫子,正好也跟大家聊聊天,過幾天我小孫子百日,大家都來吃酒啊”。
吳母看着村裏人,樂呵呵的。
“肯定回來,老姐姐你放心”。
繡花在家看着孩子,完全不知道吳母在外的風光,臘梅倒是在不遠處看了個清楚。
什麽時候,她也能有這待遇。
想到這裏,她心裏更加堅定了要送自家小寶去讀書,等她成了舉人親娘,一定比這還風光。
外面寒風呼嘯,吳母披着特質的皮披風,完全擋住了外面的寒風,村裏人哪怕是凍得手腳哆嗦,也要拉着吳母說話。
吳母從頭到尾都是笑意滿滿的。
直到下了大雪,村裏人才回去,吳母帶着婆子直接回家了。
“有段時間沒見了,我這小孫子又長大了不少,跟吳松長得真是一模一樣”。
小家夥五官出顯,跟父親很像,吳母看着懷裏的人,十分開心。
晚間,吳松特意去叫了吳大和臘梅一家子過來吃飯,一家子也算是提前吃了一個團圓飯。
“還是這鄉下的臘腸好吃,好久沒吃了”。
吳母嘗了一口,一直在稱贊。
郭家是有自己的廚子的,每日飯菜跟酒樓差不多,一開始對吳母來說,那可不就是大餐嗎?可吃多了,就會覺得膩,吳母現在反而喜歡這些鄉下的飯菜多一點。
以前覺得這菜團子澀澀的,如今拿着菜團子配炒的臘腸,吳母覺得比大米飯還好吃,還有野菜粥。
吳母一開心,吃了三個菜團子。
小寶端着米飯,一直在吃炒臘肉,吃的也是津津有味。
繡花回來後,她娘就給拿了不少東西來,在縣裏,二人雖沒有吳母吃的好,但也都是白粥白米飯,如今換了個口味,二人也沒有不習慣。
“小寶讀書,就送到女婿那個書院去,也在縣裏,那個書院還可以,內裏有熟人,也能照顧孩子”。
吳母突然看着吳大說到。
吳大聞言看了臘梅一眼,随後搖了搖頭:“娘,這孩子讀書,書院是很重要,那個書院是不錯,條件也好,但不适合咋家小寶,小寶從小嬌生慣養,也該鍛煉鍛煉,還是別了”。
吳大這麽想,吳松能理解,畢竟之前吳大靠着郭舉人分光無限,轉眼間莊子沒了,他什麽都沒了,如今他靠着手藝和臘梅生活的也不差,自是想兒子吃點苦的。
“這書院都是讀書認字的地方,一樣的也沒什麽差別”。
吳母這話一出,臘梅開口道:“娘,我跟夫君已經給孩子看好了,那家書院離的也遠,我們日常接送也不合适,還是先別去了,眼下他開蒙讀書,年紀小,等大了,或者過了童試以後在看”。
臘梅則是覺得郭宏那個書院束修高。
那個一年下來,得五兩銀子呢,家裏在縣裏也不是沒開銷啊,她也打聽過,她給兒子看的則是一年只要二兩銀子的,孩子讀書,書院好壞也不重要,官學一年也沒五兩銀子啊,臘梅想吳松和郭宏就是個例子。
郭宏從小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可頂破天也是個秀才。
吳松還是在村裏,隔壁的私塾,縣裏的官學讀書的,也是秀才啊。
可見,讀書還是得靠自己。
“你們兩口子看好了,那我就不管了”。
吳母說完後,專心吃飯,也沒說什麽。
第 53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