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59章
“娘”,繡花在一旁洗衣服,聽到小家夥不停的叫自己,眼裏都是笑意。
“不要放到嘴裏”。
見他又開始吃自己的布老虎,繡花連忙制止他,那裏面塞了不少棉花。
小家夥随後又伸手指着吳松的屋子,不停的叫爹,爹爹,直接把手裏的虎娃娃給扔了。
繡花在洗完了衣服,帶着小家夥去廚房了,恒哥早就習慣看着母親做飯了,他看了一會繡花,搖一搖手裏的布玩具,看着不遠處的雞蛋,嘴裏開始念叨,叽裏咕嚕說了一堆,繡花是沒聽懂。
恒哥八個月後,繡花就開始給他吃雞蛋了,一般都是蒸雞蛋羹。
或者是做一些白菜湯,給他喝湯,繡花娘之前說是一個半月後給孩子在喂這些,但自家孩子能吃,一天天大了,繡花也擔心他餓着,畢竟一餓他就鬧,便早晚會給孩子做點好克化的食物,或者喝各種蔬菜湯。
飯桌上,小家夥吃的津津有味,不停的笑,繡花忙着照顧他,吳松三兩下的吃好,立馬接過繡花手裏的碗筷,以前對這孩子,寵愛有加,能抱着就絕不會松手,但小家夥一天天的大了起來,吳松也淡定了不少,開始教育他了,慢慢的給他立規矩,孩子可不能嬌慣。
比如,前天吃飯,他不知怎的,當着吳松的面把吃到嘴裏的飯吐了出來,晚上,吳松說什麽都不讓他吃了,光喝奶,小家夥也吃不飽,哭鬧了很久,後來就老實了。
一看吳松喂自己,一點都不敢鬧,一口接一口的。
“娘子,過幾天就是娘的生辰了,明兒咋們出去給她買生辰禮”,吳松突然看着一旁的妻子說到。
繡花聞言點了點頭,從前吳母是從來不會過生辰的,可自從嫁給郭舉人之後,每年都要辦生辰,還要在那天去寺廟裏給自己祈福。
這個時候,吳大和吳松兩家都會陪着一起去,好在那天是吳松旬休的日子,倒也不耽誤他讀書。
如今,郭家是郭文的妻子周氏和管家協助吳母,郭舉人也是為了給自己的大孫子做準備,讓周氏重新參與進來,一個母親滿眼都是自己的孩子,但為了防止周氏做大,他還是讓管家一起看賬本。
兩個兒子都算是廢了,能靠的也只有這個大孫子了,郭平年紀不大,但在郭舉人的悉心培養下,比父親要好上不少,不論是讀書還是做人。
Advertisement
“祖母,今日生辰,孫兒祝祖母萬壽無疆”。
喜慶話吳母是最喜歡的,尤其是随着年紀的增長,她極其敏感,有時候做夢都夢到自己在村裏跟過着之前的日子,吃不飽,穿不暖的,跟之前一樣,日子十分難過。
緊接着,小寶明華都說了一堆的吉祥話,看着幾個親孫子,吳母別提多開心了,下午一行人照例去了郊外的寺廟,對着神佛,吳母十分虔誠。
郭舉人在縣衙裏很是忙碌,尤其是最近,晚上都很少回來。
他不甘心這輩子就當一個小小文書,想要更上一層樓,就一定得有所作為。
知府馬上就要調動了,五年任期一過,他就要去別的地方了,縣老爺想着升上去,已經開始打點京城那些人脈了,他則是是想趁機得到舉薦,從一個文書,變成一個縣的父母官。
等他成了知縣,屆時家裏的日子肯定更好了,之前失去的,也都能拿回來,但也不容易,畢竟其他幾個縣令都盯着那個位置,京城有人脈的也不是只有縣老爺一個,還是很懸的。
“郭兄啊,這位當初可是跟我一起讀書的同窗,才華斐然,當時可是二甲第三名,後來直接留在了翰林院,如今在吏部當差,管官員升遷之事”。
“下個月,是他小孫子的滿月,請帖我收到了,屆時會在京城辦理宴席,我離不開這縣城,但你可以替我去随禮,這是帖子,順便打好關系,這是我送的禮物,回去之後,你也準備好,事情成了,你我二人都能心想事成”。
縣老爺說完後,先是遞給了郭舉人一個包裝十分精美的盒子,在是一個厚厚的信封,順帶着一張大紅色的請帖。
郭舉人大概掂了掂,心裏也有數。
這怕是都有十萬兩了,不過能官升一級,帶來的好處,哪裏是這十萬兩可以比拟的,日後怕是百萬兩銀錢都不難。
知府有各地縣令的孝敬,各地商人為了做生意方便,變着法子的送錢,出手十分闊綽。
“大人放心,下官這就回去收拾,屆時快馬加鞭的去京城,絕不會耽誤”。
“好”。
郭舉人回去之後,已經是是傍晚,今日是吳母生辰,他也知道,打發人給吳母送了一些銀錢首飾過去,說自己有事情要去京城一趟,最遲三個月後回來。
吳松馬上要鄉試,他面上不顯,心裏也記着,等吳松考過了,家裏一定能更上一層樓,他是吳母的親兒子,跟自家也有來往的。
但鄉試也不是那麽容易的,這便是他一直按兵不動的原因,過了在說。
當晚,他就出縣城了。
吳大的飯館,生意越來越好,夫妻二人主打的是價格戰,賺的也是辛苦錢,早起晚歸的。
寶生和風琴也習慣了,說實話,吳大兩口子對他們也可以,從未拖欠過月錢的,眼見孩子越來越大,寶生幹勁十足,為了日後給家裏人更好的生活。
最近他又給自己找了一個碼頭的活計,有一批貨從外來來了縣城,剛好船都是在晚上到的。
飯館關門後,送風琴回家之後,他就去碼頭幫忙卸貨。
扛一麻袋的貨能掙三文錢,他十分有勁,肯吃苦,一晚上不少掙。
半個月後,繡花娘抱着自家小孫子,去了繡花家裏。
寶生和風琴住的地方離繡花家裏有些遠,但好在價格合适。
今年已經是繡花和吳松來縣裏的第三年了,去年過年,他們沒回去,今年是肯定要回去的,當初簽訂的協議,也要到時間了,吳松和繡花已經商量好了,若是這回中了,那明年三月要去京城參加春闱,肯定是不能回去,若是沒有,就得回去。
畢竟接下來三年,吳松還得繼續在官學讀書呢,束修,孝敬,房租,日常開銷,一樣都不能少。
若是吳松能中舉,夫婦二人倒是不用操心這些了,屆時,家裏肯定不會在缺銀錢,名下挂的田地也能翻一倍了,吳松和繡花商量好了,若是真的中了,好處就少要一些,畢竟村裏人生活的也不容易。
白日裏,書院先生看着吳松,十分滿意。
當初對吳松好,也是因着郭舉人的關系,如今他倒是發自內心的,這麽刻苦努力的讀書人,不少見了。
“以你現在的水平,只要正常發揮,不說頭榜,肯定是能上榜的”。
良久,先生看着吳松開口說道。
吳松聞言點了點頭,說實話,他對自己也不是很有自信,總是感覺會發生點什麽一樣,但最近風平浪靜的,也沒事啊。
“多謝先生指點,學生一定拼盡全力”。
“好”。
傍晚,吳松剛回去,天月和郭宏帶着幾個孩子來了。
“二弟啊,這還有幾個月你就得出發去考試了,姐特意去寺廟裏,給你求了一個平安符,你帶着”。
到底是自己的親弟弟,又那麽會讀書,天月自是希望吳松越來越好。
吳松要是中舉了,別的不說,他們以後跟郭家那也算是平起平坐了。
“我前幾天去看娘,娘說了,到時候給你準備好馬車盤纏那些,送你去府城貢院”。
天月這話一出,吳松搖了搖頭。
“大姐,不用了,我已經跟同窗約好了,屆時我們一起去,肯定是要提前的”。
“那就一起坐馬車去,也方便”。
“我們準備跟镖局的人一起走,安全一點,都已經聯系好了”。
“也好,那你注意安全,家裏不用擔心,姐沒事會過來的,争取拔得頭籌,咋們家日後也就出息了”。
郭宏随後又拉着小舅子說了許多,他有參加過鄉試的經驗,吳松也知道,哪怕先生已經講過許多回了,但不同的人經歷是肯定不一樣的。
“記住了,一定不要為了省錢住那便宜的客棧,還有千萬別吃太多,不餓就行”。
郭宏說到這裏,十分心酸,進了那貢院,大門一關,小門一拉,三天三夜都不能出,想到之前自己的經歷,十分難熬,吃得多,喝得多,也會影響答卷,可得謹慎。
這方面,先生到是還未講過,吳松聽的很是認真,生活方面也不能懈怠,可不能因小失大,那就不值當了。
“姐夫,我知道了,你放心”。
“好”。
“要是手頭不寬裕,別不好意思,我們這裏有,你考試最重要,你學問好,一定能過”。
“我知道了,謝謝姐夫”。
打心底裏來說,郭宏是很佩服吳松的,一直以來他都是靠着自己,之前郭舉人邀請他去家裏住,他就拒絕了,要知道這機會可難得,如果是他,肯定是會答應。
別的就不說了,那些跟郭舉人來往的人,都是縣裏有頭有臉的人,跟他們認識結交,打好關系,對自己一點壞處都沒有。
吳松哪裏能不知道這些,但他還是想靠自己,畢竟只有靠自己得來的,那才是自己的。
第 60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