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記憶重合

這樣的書信往來, 對于裴如晝來說,就相當于他在寺廟躲清靜時候的消遣,亦或是一種放松。

然而對戚白裏來說, 意義或許更加沉重……

戚白裏雖然在征戰衛國,但他也不是不知道鳳城的事情,更不是不知道裴如晝現在的狀态。

在裴如晝不知道的地方, 每一天伴随着鳳城公務傳到戚白裏手中的,還有關于他的消息……

其中包括裴如晝現在的病情,甚至還包括他今天吃了多少藥, 又吃了多少飯菜。

而與此相反的是, 裴如晝本人雖然時不時的會像以前一樣咳嗽一下。但是擔心影響到他的心情, 周圍人卻從來沒有告訴過他,現在他到底是個什麽樣的狀況。

最重要的是, 裴如晝本人也并不在意這些事。

但是戚白裏就不一樣了。

他對裴如晝身體狀況的了解,比裴如晝本人更深。

更別說那群太醫,他們看到裴如晝的身體一直沒有恢複的跡象,擔心戚白裏回來的時候, 發現裴如晝狀況不對, 再遷怒于他們, 便直接在信中将事情寫得格外嚴重……俨然已經是不治之症的程度了。

這算是提前給戚白裏做心理準備, 當然更重要的是,未來要是裴如晝真的有個三長兩短的, 他們也好撇清關系。

衛國比較靠南,此時雖然已經是隆冬,但是這邊并沒有下雪, 除了蒙蒙的細雨以外, 一切好像都和其他的季節沒有什麽區別。

雖然戚白裏早就已經打點好這邊的一切, 甚至有時聽到他要帶兵來,那個城池會直接開門投降。但是衛國面積廣闊,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打下來的。

現在戚白裏仍舊在向魏國都城的方向進發,而路上看到這些東西,他的心情也一天天的壞了下來。

——從戚白裏的信件裏,裴如晝完全看不出來這些。

這些天,只要戚白裏閉上眼睛,他的腦海之中便會出現“時日無多”四個大字。

Advertisement

在此之前,戚白裏真的從來就沒有想過這件事情。

……裴如晝是那麽的年輕,甚至比自己的年紀還小。裴如晝征戰沙場,他做到了沒有人能夠辦到的事情。然後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身體卻在一天一天的壞下來。

戚白裏真的難以想象。

死亡對于他來說并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但是他卻無法将這個詞語和裴如晝聯系起來。

裴如晝怎麽會死?

戚白裏甚至不敢去深想這件事,然而每一天從鳳城寄來的信件,字裏行間卻又透露着這個意思。

明明是早就已經規劃了很多年的大計,但是每一次看到那些信,戚白裏都會萌生退意。

他甚至想要放棄自己的計劃,回到鳳城回到裴如晝的身邊……然而事已至此,戚白裏又已經沒有了退路。

他只能加快步伐,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自己的計劃。

至于那些寫給裴如晝的僞裝快樂的信……

戚白裏是一個實打實的悲觀主義者,他自小就不相信會有什麽好事在自己的身上發生。

所以雖然他一直告訴自己不能瞎想,裴如晝一定沒有事情。但是實際上,戚白裏卻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雖然他打心眼裏不願意承認這一點。

戚白裏曾經想過,他要與裴如晝一起走遍天下。

當初是裴如晝教他愛這世界,愛這世上萬物,從山川湖海到飛禽走獸……然而等到戚白裏真的像裴如晝想的那樣,開始嘗試着愛上這個世界的時候,他卻收到了這樣的信息。

戚白裏擔心裴如晝真的沒機會看到這些,于是他細細地将自己看到的所有東西記錄下來,甚至還在打仗的間隙,将那些風景畫了下來。戚白裏只為告訴裴如晝,原來這世間還有如此的美景。

因為那些太醫還在信中告訴他,裴如晝對種種治療雖然非常地配合,但是他們卻從裴如晝的眼睛裏看不到一個東西。

那就是求生欲。

裴如晝好像過一天是一天,他并沒有對未來的憧憬和向往,而且還不怕死。

看到這幾個字之後,戚白裏變得比得知裴如晝身體狀況的時候還要恐慌。

所以他将這些東西仔仔細細地告訴了裴如晝。

既然他那麽喜歡晝蘭關,那麽他會不會因為南地的風貌而留下來呢?

又或者是為自己而留下來……

戚白裏不知道裴如晝現在是怎樣的心情,但他自己卻是不甘心的。

為什麽在一切都向好走的時候,裴如晝卻變成了這樣?

戚白裏習慣了争鬥,畢竟他從小到大從沒有輕松獲得過什麽。

他和人争鬥,甚至還和自己的命運鬥。

然而這個幾乎屢戰屢勝的人,終于在這一次意識到,自己也有鬥不過的東西。

那便是裴如晝,以及命。

向來不認命的戚白裏,如今卻已被這命運打贏了一半。

……

衛國的土地上,又一場戰争拉開了帷幕。

和裴如晝運籌帷幄的戰法不一樣。戚白裏總是出現在軍隊的最前方。

一開始的時候,對方還想過殺了他直接終止戰争,但後來卻已經沒有人敢靠近戚白裏了。

原因非常簡單:他只要一提起劍,那便是殺人不眨眼,如同殺神在世。

今天這一仗也是如此。

随着隆隆戰鼓,戚白裏提着劍刺破了煙雨。黑色的駿馬向前沖去,接着便有鮮紅的血液灑落地面。将這煙雨染紅。

……

此時正在寺廟裏面休閑度日的裴如晝,完全想不到戚白裏過的是什麽樣的日子。畢竟戚白裏給他的信裏,寫的都是一些比較輕松的內容。

不過一轉眼,又到了裴如晝蛇毒發作的日子。

雖然他早已經習慣了時不時就要來這麽一下,但是這一次和其他時間的又有些不同……

具體的不同點,在于裴如晝暈過去之後所看到的景象。

依舊是九重天。

之前裴如晝一直看到永宵神尊生活在幽冥界,但實際上神尊是出生于九重天的。因此九重天上的生活,對方沒過多久就重新适應了。

所以從那一天之後,裴如晝看到的大多都是一些比較瑣碎的生活片段——永宵神尊基本都在喝茶,或者逗弄一下水池裏面的小魚。

再或者是九重天上,偶爾也會有人來拜訪永宵神尊。

永宵神尊是天生神族,而他的同族有許多人都在九重天。

他雖然因為不想當天帝而去了幽冥界,但本質上永宵神尊對于自己的族人還是很好的。

每次族裏的小輩來找神尊問修煉上的事情,永宵神尊都會很認真地回答。可以說是耐心、細心至極。

因此過了沒有多長時間,來找永宵神尊的人就更多了。而這位神尊,似乎也在借着這些瑣事,讓自己遺忘當初幽冥界的那場荒唐。

再到後來,就不只是永宵神尊的小輩了,九重天上的人都會來找他。

衆人逐漸發現,永宵神尊雖然一直在幽冥界,但他絕對不是一個不好相處的人。

沒過多久,永宵神尊身邊就變得熱鬧起來。

這樣的生活,看起來似乎也算不錯。

然而平靜的日子,總是不會持續太長時間的。

在此之前,裴如晝也曾想過一個問題——這群神仙好端端的,為什麽會忽然下來歷劫?

為此裴如晝也曾問過自己的母親,但是殊明郡主只是一個凡人,她所了解到的,也不過是成千上萬年前傳下來的那些神話,自然回答不了這個問題。

直到今日,裴如晝終于找到了這個答案。

裴如晝之前從永宵神尊和其他神仙的談話中,隐隐約約得到了一個信息——這世上有清濁二氣。神仙自然是以清氣而生,而濁氣雖然不能養出什麽魔神,但卻能夠引神入魔。

之前這天地間的清濁二氣,一直保持着平衡狀态。

可千百年前,因為星象運轉,兩氣之間的平衡遭到了破壞。

這樣的隐患埋了許久,終于等到了暴發的那一天。

濁氣逐漸混入清氣之中,而曾經以清氣為生的神仙們,在短時間內要不是走火入魔,要不然就是……原丹盡毀。

更有甚者理智全失,開始做出一些清醒時絕對不會幹的事。

只有少數修為深厚的神仙,勉強沒有受到影響。

裴如晝上一次去九重天的時候,一切還都正常。

但是這一次,等他的意識離開虛無,出現在那熟悉地點的時候,裴如晝發現九重天已經不是從前的那個九重天了。

白色的高殿不知什麽時候只剩下一片斷壁殘垣。

這裏四處都是血跡,裴如晝的耳邊還能聽到尖叫與靈氣相碰撞的聲音。

就在他一臉震驚的觀察周圍時……有人跑到了永宵神尊這裏。

“神尊大人!天帝他……他那邊出了一些事。”來人有些不敢将那邊發生的事情說清楚,而聽到他的話,永宵神尊便立刻從蒲團上站了起來。

——身為神尊的永宵,也是九重天上難得沒有受到影響的神仙。

聽到那人的話,他直接說:“好,帶我過去。”語畢,兩人就消失在了這裏。

而順着永宵神尊的視角,裴如晝又将九重天看了一遍。

也正是此時,他發現眼前的場景忽然與自己的另外一段記憶重合了起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