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英魂

=====================

“與蘇轅書。”

“賢弟左遷數年,不聞朝中,女皇崩逝,三王争位,今新帝已繼位三年,天下初穩,上有意請賢弟回京,官拜丞相,主持變法,十日之內,聖旨将至,兄先書于弟,願子轅早作綢缪。”

“兄黃伏霖親筆。”

蘇轅将那信件拿在手中反複看,差點讓火燭燒到了頁角,他只覺得手都快僵了,心卻躁如擂鼓。

那的确是黃伏霖的筆跡。

黃伏霖本人是他的同門,兩人科考時相識,又同年金榜題名,一同入朝為官,政見相合。

只是黃伏霖更加圓滑,懂得明哲保身,從不做出頭鳥,在他出事兒後更是不聞不問,甚至将從前蘇轅相送的書法畫作均退還給他。

然而朝中唯有黃伏霖知他宏圖偉志和變法思路,因此左遷後,他給黃伏霖寫了很多信,懇求他繼續主持變法,皆無回音,直到後來成為了與長生的通信。

眼下黃伏霖态度陡轉寫這樣的信來,必然是朝中風向已變,他幾乎不懷疑那封書信的真實性。

“先生?”長生給他端來果盤,有些局促地開口:“對不起先生,這些年,我騙了您。”

真黃伏霖的書信送來,長生不可能藏着不給蘇轅,可一旦給了他,自己這麽久以來的欺瞞怎麽也藏不住了。

他一邊氣自己當初怎麽就選了這個人冒充,一邊還是把信遞到了蘇轅手裏,早早做好了蘇轅生氣的準備。

蘇轅卻偏頭對他說,“長生,如果我離開這兒……”

長生腦子轟隆一聲被震懵了,撲通跪在地上,打斷了蘇轅的話,“長生錯了,長生不該冒充先生的朋友跟先生寫信,求先生不要走!”

他低着頭,沒看見蘇轅溫柔的眼神,只自顧自道:“我如今內力不穩,尚不能離開本體太遠,先生如果走遠了我就不能追着先生了,所以先生,您怎麽懲罰我都可以,千萬不要丢下我!”

蘇轅的目光變了,那句尚未出口的“你要不要和我一起走”被他硬生生咽回去,他藏起眼中的落寞,牽着長生的手扶起他,“我沒有生氣,長生,”他看着眼前人幹淨的眼睛,“過兩日,我帶你去榆林大街上玩兒,好不好?”

榆林大街是這片兒最熱鬧的地方,集市客棧都在那兒,還有不少零嘴兒小玩意兒,旁邊還有個鏡面兒似的湖和臨湖一路大片大片的梅花,美不勝收。

長生瞬間高興起來,“真的?”他握住蘇轅的手,“正好我給先生做了件披風,那日先生一定要穿上!”

蘇轅看着他眼眸輕顫,最終唇邊化開笑意,“好。”

到了約好的日子,蘇轅見長生小心翼翼地把披風捧出來,驚道:“這是你縫的?”

湖綠藍的披風上繡着蘭草,格外精致。

長生摸了摸鼻尖,“用法術縫的,算數麽?”

蘇轅聞言啞然失笑,終是在長生略帶委屈的神色裏道:“自然算的。”

集市上熙熙攘攘,兩人來的次數都不多,看什麽都還新鮮着。蘇轅給長生買了不少新衣裳,長生愣愣地湊近了蘇轅耳邊問:“我是妖,我自己可以變出衣裳。”

蘇轅便強硬地把包好的衣裳遞到長生手裏,“既是我送的,你便穿上,若是偶爾能想起我……這衣裳也不算是白送給你了。”

長生的心猛然跳了一下,可看着蘇轅平靜得如同只是随口開了個玩笑,他便又低下頭,小心翼翼地把那些衣裳收着了。

新鮮的玩意兒,好吃的零嘴兒,但凡他多看了一眼的,蘇轅全買給他,長生捧着一堆東西一邊開心,一邊不踏實地問:“先生你的錢都花了,往後怎麽過日子?”

他是妖,可以不食五谷不愁吃穿,可蘇轅一個凡人,處處都要用那黃白之物。

蘇轅卻只是瞥了他一眼,“喜歡麽?”

長生點點頭。

“喜歡便買着。”

他租了一條游湖的小船,恰好船夫生意紅火,他便自己攬了劃船的活兒,船家還給他省了些銀子。

昨夜剛下過一場雪,南方的雪格外潮濕,手指尖碰到,頃刻間就融化成了水。

泛舟湖上,兩岸的雪景盡收眼底,霧凇沆砀,純白無暇。淡黃的臘梅裹了雪色,香氣冷幽,沁人心脾。

“可惜沒有紅梅,”長生道:“紅梅白雪對比相稱着才更好看。”

“誰說花一定好看才行,要有這樣超凡脫俗的香,就算不如紅梅打眼,臘梅也不輸半分。”

“花好不好看不打緊,”長生滿嘴的俏皮話,“反正先生定是好看的。”

蘇轅轉過身來,嗔笑着橫了他一眼,卻被長生一把拽住袖口,“先生快看,下雪了。”

蘇轅正要擡頭,長生卻又一驚一乍地嚷道:“等等,先生,你先別動。”

好脾氣的蘇先生無奈地看着他,眼神裏含着幾分縱容,“長生,你到底要我如何?”

柔軟而細碎的雪無聲無息地落下來,沾在蘇轅的發冠之上,連帶着新披風的領口上也落了些,長生伸手去拂他衣裳上的雪,眼神卻落在他那雙眼睛上。

大抵是知好色則慕少艾,又或許是一點兒情腸在懷中放了太久,終難自禁。就要說出口的解釋悄沒聲息地被咽了回去,他只能看見那雙溫柔的眼睫上落着濕潤的雪,仿佛要把那雙眸子都染濕,臘梅的寒香恰到好處地飄進他的鼻子裏迷了他的心竅,他就那麽直勾勾地看着蘇轅,鬼使神差地湊了上去。

“咚”得一聲,蘇轅手中的木槳從手中滑落,在船上掙紮着磕碰了一下,徹底彈入了水中,蘇轅偏頭去搶也無濟于事,倒是硬生生,躲過了那個暧昧過頭的吻。

長生猛地清醒過來,重重地捏了捏手指,裝作關切地去撈那漂在水上的木槳,卻不敢去看蘇轅。

“先生,撈不到了。”長生望着逐漸漂遠的木槳,他如今初化人形不久,靈力法術尚不純熟,不然倒是能用法術把那木槳弄回來。

蘇轅從身後遞給他一方帕子,“袖口都濕了,擦擦。”

長生接過去,看了蘇轅一眼,他的臉上依舊挂着淡淡的笑,沒有責備,也沒有尴尬,于是他擦了擦袖子,亦心照不宣地裝作無事,仿着慣常的樣子笑道:“謝謝先生。”

蘇轅收回帕子,看着半個衣袖都濕透的長生,冷不丁道:“長生,我要走了。”

長生一瞬間僵住了,他望向蘇轅,有些局促地捏着發白的指關節,小心翼翼顫着聲道:“先生……?”

他害怕是自己的冒昧唐突驚擾了蘇轅。

蘇轅沒給他誤會的時間,飛快地解釋道:“那日伏霖兄來信,今上召我回宮,施行變法。”

“變法?”長生似是有些懵了,愣了半晌,又像是突然明白過來似的,頃刻間由悲轉喜,眼裏滿是震驚,震驚落下,滿盛着喜悅,“先生!”

他激動地都快跳起來了,“先生,你終于可以一展你的抱負了!”

蘇轅被他感染了情緒,眼底的笑意也深了些,任由眼前人攔腰抱住過于清減的自己,在搖搖欲墜的船上蹦跶,直到“噗通”一聲,另一支木槳終于也被晃進了水裏。

長生不好意思地松開手,心虛地摸了摸鼻尖,就聽蘇轅帶着幾分親昵道:“模樣像個大人了,心裏頭還是像個小孩兒,一點兒都不端莊。”

許是聽了這句話,又或許是雀躍後他再次鮮明地意識到了什麽,他沒有急着回答蘇轅的話,而是沉默了半晌,而後低低道:“先生,你且先去。”

再擡眸,那本就被藏起來的傷感,全然換作了堅定,“再過二十年,等長生能夠離開本體,必定來尋您。”

蘇轅望着眼前面容年輕的長生,不動聲色地嘆了一口氣,而後拍着他的肩道:“好,我等着你。”

可他終究還是沒有等到他。

回到朝廷後,皇帝對他禮遇有加,給了他無盡的權力去将他前半生心血畫就的藍圖在南陳的土地上一點一點實踐。他位極人臣,無數人懼他怕他,亦有更多的人對他感恩戴德,黃伏霖身為他的副手,與他宵衣旰食,天子身為他的國君,為他掃清障礙。

對于一個心懷救國之心的謀臣而言,能毫無牽絆地實現胸中抱負,實乃平生第一大幸事。

因而被下旨賜死的時候,他回顧這一生,其實已經了無遺憾了。

——除了沒有等到……長生。

于他有知遇之恩的聖上在支持他半生後驟然崩逝,無數被變法壓制蟄伏的權貴,終于向失去庇護的蘇轅露出了獠牙。

他動了太多人的利益,他也太明白,皇帝死了,他濃墨重彩攪弄風雲的一生,也就結束了。

做了十幾年的太子太傅,他絲毫不懷疑新帝會将他的變法繼續貫徹下去,他也和新帝一樣明白,只有他的鮮血為祭,這條變革的路才能走的更遠,更徹底。

新法絕不能動,那便只能以他的死,平息權貴之怒。

他的罪名是貪污,理由是從他的府裏,搜出了三百萬兩雪花銀。

臨刑前,新帝來見他,獄卒正在為他梳頭,這是死前才有的待遇,他在這牢中待了太久,倒是許久沒有像這樣,通過銅鏡看見自己了。

“朕有幸做先生的第一位學生,聽先生傳授新法之思想,受先生之教導,是上天賜與朕的無限殊榮。”新帝對他的态度依舊恭敬。

蘇轅偏頭看了他一眼,卻沒有告訴他,其實他的第一位學生,是在他落魄至極時,坐在銀杏樹下點亮了他雙眼的荒野鄉童。

“先生,你會怪朕麽?”新帝問他。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蘇轅淡淡地開口。

他沒有給新帝行禮,也沒有偏頭看他,“刑房污穢,罪臣實在不忍髒了陛下的貴足。”

“先生……”新帝欲言又止。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蘇轅回頭看向他,“臣子功績自有後人評說,罪臣從不懼怕聲名狼藉,萬人唾棄,只盼陛下務必護好新法,否則罪臣此番身死,九泉之下亦不能瞑目。”

于是新帝終于心安了,掉了兩滴眼淚一步一回頭地離開刑房。

皇帝一走出去,宣旨和端鸩酒的太監便進來,畢恭畢敬地守在一邊。

蘇轅掃了他們一眼,又看了看銅鏡中的自己,他的鬓角上已經有了白發,恰似當年泛舟湖上,鬓角落上的霜雪。

在許多個疲倦卻無法入睡的深夜裏,他也曾想過,倘若當時木槳沒有掉落在地上,他會縱容長生吻他麽?

這是他最後一次想這件事了,可他依然沒有答案。

于是他終于還是站起身,走到小太監身前。他并未特意擺什麽架子,可短短的幾步,盡管穿着囚服,卻依然不掩其風華氣度。

——到底是手握無限權柄,攪弄了南陳朝堂風雲,引無數權貴為之駭然變色的蘇相國。

那太監瞄了他一眼,在心中低低地嘆了一聲,卻不得不拿出手中聖旨,卻不料蘇轅擡手擋住他的動作,從他的領子後面拈出一片泛黃的銀杏葉。

“把這個給我,行麽?”

他的聲音溫和有禮,面上平靜得看不出是将死之人。

“您喜歡便拿着吧。”宣旨太監不明白蘇大人為何會在意這一片黃葉,大抵是文人孤傲,睹物便愁及自身,顧影自憐。

卻不知道,他曾在那貶谪苦寒之地,遇到過一棵叫做長生的銀杏。

蘇轅握着那片葉子的梗,在手裏轉着,那金黃的葉片兒便旋轉起來,像一只飛舞的彩蝶,也像長生。

秋天了,他掐着手指算。

他離開郢州的時候是冬天,熬過這個秋天,就是二十年了。

不知道長生的本體,如今是否也金黃一片……

他想起臨行前,他想給長生留一個住址,長生卻說:“先生此去都城,二十年後,必是南陳的英雄,到時我若想尋先生,不必地址,恐怕路邊随便問一頑童小兒,他也必知先生姓名。”

他猜得沒錯,的确街頭巷尾人人知他名姓,只是如今的頑童小兒,或許只會唱着從權貴安排的人口中,學來奚落和辱罵他的童謠。

“得污了你的耳朵了。”蘇轅對着那片小葉子說。

“先生……您說什麽?”端着鸩酒的小太監小心翼翼道。

“沒什麽。”蘇轅對他笑了笑,就如同第一次見到長生時一般,溫和而平靜。

他端起毒酒利落地一飲而盡,尚未打開的聖旨被內宦攥在手裏,卻再也沒有了翻開的必要。

瓷杯被摔碎在地上,砸出清脆的聲響,蘇轅對天拱手,恣意揚聲道:“臣,叩謝皇上聖恩!”

一百年前,蘇丞相死于變法的第十九年,一個鋪滿銀杏葉的秋天。

一百年後,夏将軍死于一個黃沙飛揚的夜晚,勇猛戰馬的嘶鳴聲中。

南陳蘇轅是寒冬裏燒盡的一塊滾滾熱炭,北周夏瑛是黑夜裏一把絢爛璀璨的煙花。

——最終都歸于沉寂,成為一把黃土揚沙,落在了生前心心念念的國土之上。

漂浮在空中的夏瑛也無從知曉,若是木槳沒有掉下,會是什麽樣的結果。

他只是終于明白,當一百年後的蘇轅轉世成夏瑛後,他究竟為什麽在見到長生的第一眼,便沒有理由,也無法自拔地愛上了他。

那是蘇轅不能說,也不能念,只能埋葬在靈魂裏的情意。

全部交由夏瑛來訴說。

--------------------

作者有話要說: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孟子 ·滕文公下》

開了個現耽,感興趣的寶可以康康,雖然雙開不過不用擔心坑,這篇會日更到完結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