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楊林就像中了邪
上一世做出頂替程咬金的決定,秦瓊是經過一番痛苦掙紮的。他不能将兄弟交給楊林,但若是期限到了破不了案,自唐璧起所有濟南官員性命不保,靠山王說出來的話那是一定會做到的!
他也不能因程咬金一人害了這麽多人,無奈之下才塗眉染面自扮響馬,當時想着死自己一個救了許多,值了。
但此時盡知後事,哪怕被綁得死緊也沒有半點擔心,只是見到楊林心情很複雜。這個人,對自己是真的很好!
楊林無疑是仇人,程叔父死在他囚龍棒下,父親被他逼得自殺。但那是在戰場上,他們各為其主并非私怨。陳後主荒淫無道,楊家取而代之是正理,就正如李家即将結束楊家的大統,乃是順天應人。
從這一點上說,父輩以身殉國是為盡忠,楊林卻也是為了天下太平,他沒錯。
而隋朝建立之後,楊林更是赤膽忠心,他無妻無子,似乎沒有一點私欲,畢生為的都是朝廷,惜才愛才,恨不能将天下有才能者都籠到麾下。風雨飄搖的楊家朝堂,他和宇文成都就像大浪中的兩棵中流砥柱。你可以打倒他,可以指出他做的事根本無用,卻不能不敬佩。
。。。。。。無論怎樣還是應該恨楊林的,可他就是恨不起來。
靠山王首府屬官上官狄看着階下那響馬,越看越覺得眼熟。
有一年,他奉靠山王之令去給越王送壽禮,誰料剛到河北磨盤山就被響馬給劫了,他覺得辜負了王爺的信任,一時想不開便在樹林中上吊,半死不活之際被一個發配北平的囚犯給救了,那人還幫他找回了壽禮,好言勸導他不可輕起死念。
恩人姓秦名瓊字叔寶,山東人氏。上官狄心中,不但将他當成救命恩人,還當成兄長。現下這世道,肯為一個陌生人這般盡力的,除了秦瓊不會再有別人了。
眼見王爺問話那響馬一句不答,惹得王爺大怒,就要将人推出去斬首出衆,趕緊叫道:“王爺且慢!”
楊林不知他意欲何為,但上官狄是跟前得用的人,便令軍士将人又押回來。再次道:“兀那響馬,念在你一身武藝的份上,只要交出同夥,獻上皇綱龍衣貢,本王饒你不死!”
秦瓊還是不說話。
上官狄近前細看,忽然叫道:“你不是響馬,你是秦瓊秦叔寶!”抱着他哭道:“二哥,您這是為什麽呀?好端端的為什麽這般樣子?”
楊林驚問:“他就是你提過的秦叔寶?”
當年上官狄送完壽禮回來,向他禀報了路上遇到的險事,還說秦叔寶殺人是冤枉的,求他将人要到登州,他一聽此人武藝高強便同意了,下了文書給北平王羅藝,誰料羅藝說秦叔寶的确冤枉,審理清楚之後就放了人,現在不知到哪裏去了。只好做罷。
Advertisement
秦瓊便做出計謀被識破無奈露出真面目的模樣,也不梗着脖子斜眼看楊林了,跪下拜道:“卑職冒犯王駕,請王爺降罪!”
雖從未蒙面,但楊林從他救上官狄之事看出此人品格極高,心中早有幾分欣賞,此時便不怪他,只奇道:“為何假扮響馬?”
秦瓊長嘆一聲,道:“王爺令濟南大小官員兩個月內破皇綱被劫一案,過了期限則連罪家眷,衆位大人無不盡心盡力。卑職本在濟南府鎮臺将軍屬下任武功郎,唐将軍命卑職主辦此案,但查了月餘毫無線索,期限将至,卑職只好出此下策!”
上官狄連連頓足,道:“二哥糊塗了!別人再怎麽樣,我也會想法保你一命的!哪怕豁出這條命去,我也不會讓你死!”
楊林沉聲道:“秦叔寶,你可知道,若不是上官狄偶然認出你,此刻你已人頭落地了!”
說完忽想到,為何他方才一言不發?想必是看見了上官狄,擔心說話被他聽出。由此可見他無半句虛言,是真的想用自己一條命換衆官的活路。世上竟還有這等人!
秦瓊拱手道:“卑職若做為響馬被斬,王爺消氣,濟南府一百多名文武官員就能活下來了,也不用連累母親和大哥!”
楊林瞪了他半晌,忽然哈哈大笑着親自将他扶起來,贊道:“好個忠義兒郎!前番上官狄之事,本王還以為他言過其實,誰想世間真有叔寶這樣的好兒郎!”
見他這般賞識秦瓊,上官狄自然大喜。他的義子們則都在暗想依王爺義父的性子,我們大約又要多位兄弟了,只是秦瓊武藝遠勝我們,往後義父跟前還有我們說話的地兒麽?
楊林連贊了幾個“好”,喝道:“軍政司何在?速下文書給濟南府衆官,說明今日之事。看在叔寶面上,此番不再追究他們失查之罪!”
秦瓊心中暗嘆兩世都是如此,不過初見,憑自己半真半假的幾句話,他就能赦了濟南衆官,還讓他們欠自己一個天大的人情。
後來還有好幾次,只要是自己說的,再荒謬他也相信,還許諾讓自己在他百年之後承靠山王之爵。當日在潼關,自己已經不想再騙他了,明明白白的說了視他為仇人,還說了回山東之後就要大舉義旗造反,但他苦思之後竟然待己如初,明明暗暗的将自己放了回去。
自己唯一存心欺瞞過的人就是他,但他簡直中了邪似的拿自己當親兒子。以致死前回想起來,總覺得虧欠他良多。
楊林啊楊林,你若不是對我這麽好,幸許我就能親手殺你,無需成兒動手了。再次跪倒稱謝:“卑職代大人們謝王爺不殺之恩!”
楊林笑道:“別謝得太早!本王将此案全權交由你,不限時日,但你無論如何要将皇綱找回來!”
秦瓊肅聲道:“卑職領命!”
暗想這皇綱龍衣貢成就了瓦崗山的基業,你就別想了!況且你未必有功夫再想此事。你那親侄兒一朝得勢,随心所欲,弄的天怒人怨,各地造反的多不勝數,就指望着你四處救急呢。
晚上靠山王府設下宴席,專門款待秦瓊。
酒過三巡,楊林讓義子們各去喝酒,他專門找了秦瓊近前說話:“叔寶哪,雖說你我一無親二無故,不知怎的卻是一見生緣,我若有子如你,平生無憾了!”
秦瓊恭敬道:“王爺過譽了!十二太保個個孝順,卑職不及他們!”
楊林共有義子十二位,稱為十二太保,現下想收秦瓊為十三太保。嘆道:“我這十二義子,也只有仗着我的勢才能勉強稱上人物。當今少年英雄,能入我眼的原只有兩個,現在多了你。”
心想秦瓊實在厚道又細心。一般人誇武将,首先是誇武藝,其次才是品性。但十二太保都敗于他手下了,他若再說武藝高強之類的,便無異于諷刺了。
秦瓊裝做好奇道:“王爺指的是?”
楊林道:“頭一個是天下無敵大将軍宇文成都,宇文化及那老小子雖不是東西,生個兒子卻羨煞老夫!第二個是潼關守将魏文通。”
秦瓊遲疑了一下道:“卑職未曾見過魏文通,不好評論,不過這宇文成都麽,無敵二字有等商榷。”
楊林聽他話中有話,道:“叔寶何出此言?”
秦瓊便笑道:“卑職有位表弟,上年去長安賞燈會,巧遇宇文将軍,苦戰一個時辰,宇文将軍退避。”
天下還有人能和宇文成都戰成平手?楊林奇道:“真有此事?你表弟是誰?”
秦瓊道:“好叫王爺得知,北平王妃是我親姑母,我表弟是北平王世子、燕山公羅成!”
上一世他費了許多力氣隐瞞和羅家的關系,就怕楊林知道他的身份之後起殺意。但這一世寧願早點說明,絕了他的招攬之心,對自己少些維護,将來也免得左右為難。
楊林首先想到的是原來是親戚,難怪你的殺人案那麽好銷。然後便想到了北平王妃是秦彜的姐姐,叔寶又姓秦!
驚道:“你是秦彜的兒子?!”
秦瓊平靜地道:“正是!”
楊林皺眉,自己喝了幾碗悶酒,道:“你可知你父是怎麽死的?”
秦瓊垂眸道:“馬鳴關破,家父盡節。”
楊林又道:“你可知攻下馬鳴關的是誰?”
秦瓊低頭道:“是王爺。”
楊林喝道:“那你恨不恨我?”
秦瓊道:“恨,也不恨!”
楊林大聲道:“何解?”
這個問題上一世他也問過。秦瓊擡起頭來看着他,認真的道:“家父因王爺破關而死,自然恨;但王爺為的不是自己,而是想結束無道南陳,讓天下百姓過幾年好日子,秦瓊恨不得王爺!”
楊林呆了呆,連揮右手喝道:“退下!”
不能勸降秦彜,實為他平生憾事!萬沒想到人到老年,竟然會遇到秦彜之子,而這秦瓊明大理曉大義,仁義無雙大公無私,對自己又如此坦蕩,明知是自己害了他親生父親,卻沒說假話欺瞞自己,真正好孩兒!一夜翻來覆去,天明時下了決定。
卻說秦瓊剛退出花廳,上官狄就過來恭喜道:“二哥因禍得福!王爺青眼有加,再上一層也是易事!”
秦瓊苦笑搖頭,找了僻靜處将父輩恩怨都說了。
上官狄震驚得将一雙細眯眼瞪成了丹鳳眼,拉着他就往外跑,悄聲道:“二哥的馬我已叫人好生照料,趕緊上馬逃命去罷!趁天黑能跑多遠跑多遠!
秦瓊站住,道:“我若跑了,你豈不是要吃挂落?況且依王爺的為人,不會殺我的,最多只是冷落罷了!”
上官狄急道:“王爺的确大度,但你是有可能找他報仇的人!怎會任你逍遙?快走!我這裏無礙,到時只說錯眼不見你就跑了,他不會為難我的!好二哥,你快去罷!這是性命攸關的大事!”
這般重義,真不敢相信他和尤俊達是表兄弟。秦瓊安撫道:“賢弟莫急,我确信留下無事,若走了反而不妙。”
也不知怎的,楊林特別容易相信自己。留下來有什麽事也好分說一二,跑了則無法為自己分辯,那一群太保肯定撺掇着楊林找自己麻煩,此時隋朝雖已露敗像,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靠山王權傾天下,自己有名有姓住址清楚,往哪兒跑?
上官狄無法,帶秦瓊去了住處,提心吊膽的過了一夜,随時準備着一有聲響就拼命護着他逃跑。
天明,得知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消息。
靠山王于午時設下大宴,請了二十位登州有頭臉的人物,見證他收第十三位義子,請柬上特別說明收了此子之後再不收義子。
這是收前十二位時從沒有過的事情,如此鄭重其事,想必這位新義子極得看重!獲邀者人人好奇,一接請柬就來了,都想見識一下到底是何方神聖,能讓靠山王這般相待!
上官狄都懵了。王爺千歲,您葫蘆裏賣的到底什麽藥?別人不知,您還能不知道自己做過什麽?你逼死了二哥生父,又收二哥做義子?這根本不合常理啊!
作者有話要說:
叔寶很有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