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歸家永遠天真,永遠無邪
許多難民聽說是楊瑛在許昌,那些官員都未怎麽勸說,便是搶着報名,要到許昌做工。
一些官員望着蜂擁而來的難民,不由感嘆,“楊瑛仁義之名,天下無雙。”
将難民都收攏,分批次地送往許昌。這些官員也機靈。打聽了下,楊瑛以前收難民可不管什麽青壯不青壯的,只要是人就都收,便也未做挑選,只要願意跟着走的,統統帶走。
如此,在到了許昌,洗了個澡,吃了兩頓飽飯後,這些人便可以投入勞動中,而那些勞動力弱的也會被分配到一些輕便的活計。至于喪失勞動力的……
好吧,在逃難路上,喪失勞動力的基本已被淘汰,這樣的人幾乎見不着。即便有,楊瑛也會妥善安排,不但給吃給喝,還給檢查身體,給看病。
如此一番操作下來,前來投靠的難民更多了,甚至一些日子過不下去的普通百姓也賣了家當過來,只想着在許昌這兒能找個活路。
勞動力充足,辦起事來就快了。所謂大力出奇跡,在這多鄉民的參與下,半年後,許昌改造完成了。
楊瑛從空間裏拿出一些現代的小玩意來獎勵這些鄉民。水果糖,花生糖,酥糖、花生、瓜子、蜜餞這些可以增加人的幸福感,而這些東西系統獎勵了太多,她之所以沒拿出來售賣,便是想着作為獎勵使用的。
數量不多,但确保每一個人都分到了點。鄉民們得知這是楊瑛從山裏帶出來的,屬于個人私藏後,都感動得哭了。
有些孩子甚至冒出了一些大逆不道的想法:要是先生是皇帝就好了,這樣他們就能天天吃糖了。
發完糖,也臨近年腳了,楊瑛也該回去複命了。
走時女兒一百天未到,現在都該能吃輔食了吧?這一想,便是歸心似箭。她帶着人火速趕往兖州,只盼着交了差後,能早早回家與家人團聚。
五天後,楊瑛到了兖州。只是她皇命在身,還不得回家,只能将行禮都交給綠豆,自己則去向天子交差。
她先去了州郡府見了曹肅。兄妹倆半年沒見,也有許多話要說。但他也知楊瑛急着回家見女兒,所以詢問了一些情況後,便帶着楊瑛去見天子。
楊瑛交上建造圖紙以及述職報告後,又拿出一打畫紙,道:“陛下,我已經将許昌行宮畫下來了。除了行宮外,整個許昌城我也畫下來了。”
劉勰大吃一驚,“整個城都畫下來了?”
說着他便打開畫紙,見了上面的內容後,“這,這是畫出來的?怎如此寫實?”
楊瑛笑了笑,道:“這是我山中技法,叫彩鉛素描,追求的就是寫實。”
劉勰看着畫面*上的東西,仿佛親眼見到了許昌一般,連連感嘆道:“神乎其技的技法啊!天,朕好像親眼見到了行宮,這,這叫什麽來着的?”
“彩鉛。”
楊瑛道:“是我們山裏特有的産物。我們那書寫都是用硬筆,不用毛筆,故毛筆又稱軟筆。軟筆書法是要特別去學的,大家平常書寫都用硬筆。硬筆有鋼筆、簽字筆、圓珠筆、鉛筆等。
其中普通鉛筆為黑色,而彩鉛,顧名思義就是彩色的鉛筆。平日畫素描,可用黑色的鉛筆畫也能用彩鉛畫,彩鉛素描相對普通素描要難一些……”
楊瑛介紹了一番後,又道:“陛下若有興趣,等去了行宮,臣可以教您。”
劉勰連連點頭,“曹愛卿家裏有臺鋼琴,聽說也是你們山中特有,朕本想學下,但曹愛卿說,他家裏那臺不如你家的,且他只懂些皮毛,不敢教人。所以,若有機會,朕也想跟你學一學鋼琴。”
“哈哈!”
話音落,曹肅就笑了起來,“陛下,若是想學那鋼琴怕是要做好吃苦的準備。臣琴彈得也算可以,可那鋼琴着實複雜了些,臣到現在都迷糊着呢……”
楊瑛嘴角抽了下,忽然很想脫下鞋子往曹肅臉上拍。
這濃濃的凡爾賽氣息……
前文就說過,曹肅其實是個有文化的人。不光詩詞作得好,琴樂也是不差。自打系統獎勵了鋼琴後,他沒事便跟楊瑛學學。後來不靠譜的系統又獎勵過N次鋼琴,雖然不都是斯坦威,但也都是不錯的琴。
楊瑛哪裏用得了這麽多鋼琴?便給了一臺曹肅,其他的則存着,打算以後教學用。而得了鋼琴的曹肅,沒事就練練,然後他就讓楊瑛見識了什麽叫作天才。
幾年時間而已,他已經能彈《肖邦練習曲》了,就這樣還敢說自己很糟糕?我糟糕尼妹啊!
楊瑛不想理曹·凡爾賽。她躬身行了一禮,“陛下若不嫌臣才疏學淺,臣願意教。”
劉勰笑了起來,“那有勞先生了。”
談了一段閑話,又将話題轉回了許昌。
楊瑛介紹了自己在許昌展開的工作以及各種計劃,而劉勰時不時地提出一些問題與困惑,這讓楊瑛覺得,這天子其實很聰明,也很會抓重點。
在想想書裏他的結局,不由在心裏微微感嘆。
其實劉勰是個很好的人。後來禪位給曹肅的兒子曹邳後,便在封地安安靜靜地生活。給窮人看病,施藥,也從不搞事情。
而去年京中旱災,他也展示了自己的聰明與體恤民衆的心。所以,這人要不是生在亂世,或者再早個三十年當上皇帝,也許也能成為有為之君吧?
向天子報告完工作,楊瑛便能回去了。曹肅跟她一起從天子的暫居地出來,出來後便道:“囡囡會叫爹了,你趕緊回去吧。再不回去,孩子都快不認你了。”
“那哪能啊?”
楊瑛連連搖頭,“我是她娘,後面多親近,能不認我?”
說着便*又打量了下曹肅,道:“大兄,你清減了許多。”
曹肅嘆了口氣,道:“天子在哪,哪便是朝廷。以前能一人做主的事,現在得好些人同意才能做。”
楊瑛一下就明白了。她蹙眉,道:“阻撓你的人很多嗎?”
“倒也不敢明着阻撓,但免不了要費些功夫與口舌。這朝堂就是這樣。你鬥我鬥的,哪可能事事順當。”
曹肅語氣是平靜的,可那微微握起的手卻顯示出了他內心的不甘。楊瑛望着他久久後,道:“我們做的事是對的。大兄,若是我們不能成功,持續這樣內耗,外族就有機會了。”
曹肅一驚,道:“外族?”
“你争我搶幾十年,天下有多少人經得起這般折騰?此消彼長,我們的人少了,力量弱了,外族自是要進來。兄長,你知道什麽叫兩腳羊嗎?”
楊瑛想着書中的發展,神情略有些悲憤地道:“人不再是人,而是可以吃的兩腳牲畜……大兄,我不想看到那一天啊!”
曹肅的神情一下就難看了起來。他從小的志向便是想學史上那些驅逐外敵的聖賢,而現在楊瑛卻告訴他,若是他不能成功,他熱愛的這片土地就會淪為外族蠶食的煉獄,這如何讓他受得了?
他深吸了一口氣道:“不會有那一天的。你既然來了,又遇上了我,便注定了你我要阻止這場浩劫。為此……”
他目光堅毅了起來,“我不惜一切代價!”
楊瑛點頭,“我們一定要贏!輸了,贻害子孫!”
曹肅知道,楊瑛這是在暗示自己了。若是再內耗下去,恐怕他們都會成為歷史的罪人。
一個國家是容不起長期內耗的。想到這裏,曹肅忽然感嘆,“時勢造英雄,可英雄太多了也不是好事。”
楊瑛愣住了。
心中陡然升起一個疑問:這本書的作者到底要表達什麽?
英雄太多了也不是好事……
是了。
袁貞、劉輩、曹肅、孫冊以及孫冊的弟弟孫泉,甚至是袁樞,他們哪一個不是人傑?如果單獨拎出來,那都是很有個人魅力以及能力的人。
只是這麽多豪傑出生在一個時代,那注定便是悲劇。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誰又能服誰?
或許,這才作者寫這本書的真正用意吧。
他只想告訴大家一個道理:英雄太多,未必是好事。
楊瑛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多餘的英雄能用則用,不能用殺之,兄長你就當一個真正的奸雄吧!”
曹肅沉默了。
過了許久,哈哈大笑,“知我者,小妹也!”
說罷便是擺手道:“快歸家去吧,衛俊今日請假,做了一桌飯,等你回去呢。”
“兄長不去喝兩杯?”
“你們夫妻團聚我去作甚?去吧,去吧,時間長着,有的是機會。”
“是,那我就先回去了。”
望着楊瑛離去的背影,曹肅眼裏露出一絲哀傷。
初相見,楊瑛就像個二百五。不谙世事,天真無邪,有什麽說什麽。可在這*亂世幾年,世道将她的純真磨滅,便是她也變了。
以殺止殺,這在以前,自己若說這樣的話,恐怕還要遭她抨擊。而現在……
“能用則用,不能用殺之……”
曹肅微微嘆氣。
如果可以,他真希望楊瑛永遠是那樣的二百五。只有生活在滿是愛的世界裏的人,才會如此。
搖搖頭,将心中的傷感撇去,轉身朝着州郡府而去。
楊瑛付出了純真的代價換來了成長,而他也要将心中最後一絲軟弱磨滅。
他跟楊瑛都在做着自我厭棄的事。付出這樣的代價不為別的。只為了他們的下一代可以像以前的楊瑛那樣,永遠天真,永遠無邪!
第二卷 ·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