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巅峰時刻 錢,就是編劇的尊嚴

四十五集!!!

在知道集數的那一瞬間, 什麽适合情景劇,什麽不是大女主的風格,什麽題材不适合的問題, 統統都被胡珊妮抛之腦後。

衆所周知,編劇是按集數拿錢的。

按照創夢幫她和及時雨簽的編劇合約, 這部劇的主筆必須是胡珊妮自己, 只有胡珊妮三次修改都達不到影視方的要求後, 影視方才能自己去找別的編劇或者編劇團隊一起參與改編。

及時雨給她的委托編劇報酬是按行內公道價來的, 但具體能支付多少,要看最後定檔的集數算。

胡珊妮的書是按情景喜劇的風格寫的,小體量小場景,她自己估摸着撐死寫個三十集就不錯了,再怎麽灌水拖時長三十六集撐死。

可紅河的人說什麽?

要做四十五集, 要做四十五集, 就等于她能拿到四十五集的錢, 四舍五入下來, 就算扣掉稅費和給創夢的代理費,這筆編劇費也是她這本書版權的兩倍了!

“呵呵, 集數是不是多了點?”

制片人大概和不少原著作者打過交道,想當然的以為這個一臉嚴肅的女作者是擔心這個,“要是有難度的話, 四十二集也不是……”

“不!四十五集剛剛好!一點難度都沒有!”

胡珊妮斬釘截鐵地答複, “集數一點都不多!我能做到!”

讓情景喜劇見鬼去吧!

窮了這麽多年,對方只要給她四十五集的錢,別說寫大女主逆襲劇,就算讓她寫豔/情/劇,什麽和劇組男明星不可不說的一二三四五件事, 她都能寫!

于是,一場原本該不歡而散的劇本會,最終變成胡珊妮打了雞血一樣渾身是勁的回去了。

回到家的胡珊妮,開始絞盡腦汁的思考,該怎麽才能把自己這個松散的架構改編成能成為四十五集的龐大格局。

Advertisement

雖然有“錢”作為最重要的動力驅動,但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普通電視劇一集時長在四十五分鐘左右,以編劇語言的字數來寫,一集至少要有一萬五千字的體量。

考慮到還要有删減和修改的餘量,寫到一萬七八是經常的事。

胡珊妮的原著總字數只有四十五萬。

既然原著的字數不夠,那就只能擴寫。

先增添轉場景,再增添出場人物,給重要人物加戲,增加新的劇情和沖突……

胡珊妮廢棄了自己原本花了半個月整理的劇情大綱和分集梗概,開始進入了不眠不休修改的模式。

作為原作者,她很容易進行這項工作。

畢竟這世上沒有人比她更了解自己的小說了,其他編劇拿到書可能還要研究下具體能在哪裏加哪些內容更容易引發戲劇沖突,只有她能立刻着手。

在她進行初步改編的工作期間,紅河影視那邊催的也很急,幾乎是每天都要問一下進度如何。

四十五集的劇集算得上“大項目”了,這本書原本寫的就是“大明星和劇組”在劇組的故事,很多演員都對這個項目表現出了興趣,只等着看劇本再确定要不要接。

明星的檔期都很緊,紅河那邊也急着要劇本大綱人物小傳和前五集去敲定演員。

“哎呀要不然你先趕緊出五集讓我去找演員得了,前面先把女主角劇情寫的高大上一點,人物性格鮮明一點,讓人一看就想接的那種!”

紅河那邊的選角副導演催的是最急的,“你不是說一個月就能出嗎?”

那也是一個月啊!

現在才一個禮拜呢!

“但是一部劇的節奏很重要,如果頭重腳輕,後面演員會不會覺得被騙了?”

“哎呀臺本改來改去很正常啊!”副導演不以為然地說,“你要是時間緊,我先找幾個助理攢個五集出來?”

胡珊妮聽到他的建議眉頭就是一蹙。

很多劇組的固定班子都有自己常用的編劇班底,這些有些頂着導演助理或者制片助理的名頭,是為了在現場修改和劇本錯誤和編輯臺本用的,并沒有署名權。

但有些“厲害”的助理,有時候能借着人脈關系,在劇本上給自己賺個署名。

四十五集啊!

胡珊妮要想賺到大部分錢,就必須為自己争取唯一署名的事實,既全劇本至少百分之七十的字數必須是她自己創作的。

“不必了!我可以,您再等我三天!”

不就是先出五集嘛,她拼了!

于是胡珊妮放下正在梳理的劇本大綱和分集梗概,抛棄掉什麽結構、劇情、伏筆,直接開始上手寫前五集。

三天寫五集,一集近兩萬字,等于胡珊妮每天要碼三萬字左右,而且還要保質保量足夠亮眼。

為了前五集足夠亮眼、足夠吸引演員的青睐,胡珊妮不得不将書中最精彩的“名場景”和最激烈的沖突盡量安排在前五集發生。

如此一來,這部劇的女主角一開始就仿佛被放進了“軋碎機”裏,在劇烈沖突的環境裏壓力越來越大,又一次又一次憑借自己的韌勁和智慧度過難關,并因此帶出更多的出場人物。

等劇本的前五集寫完,胡珊妮覺得自己像是只被丢上岸的魚,不停對自己吐着唾沫以免被曬死,結果吐到無物可吐,徹底被榨幹。

她那間小小的出租屋裏,滿地都全是即溶咖啡和功能飲料的鐵罐頭,她連起身泡個速溶咖啡的時間都沒有。

至于外賣送來的食物和泡面的紙盒,則亂七八糟地擺在玄關的走道上,有些盒子上面都已經爬滿了綠色的黴菌,它們在等待着胡珊妮下次出門的時候将它們丢出去。

但那是什麽時候?誰也不知道。

第五集 最後一個句號落定的瞬間,胡珊妮淚流滿面,不是累的,是激動的。

有很多人曾問過胡珊妮,為什麽要這麽“倔”。她明明只要接受安排回到老家,就可以過上足夠富裕、體面的生活,卻非要在在魔都這樣的地方像個普通畢業生那樣飄着,明明已近而立之年,卻從事着誰也看不到未來的不穩定工作。

答案很簡單,寫作是能帶來成就感的。

那種寫出自己滿意的橋段和劇情,那種“我靠,只有我能寫出這種東西”以及,“我居然也能寫出這樣的東西”時帶來的巨大滿足,是任何時候都難以獲得的幸福感。

那一瞬間的幸福感,足以治愈所有的焦躁、不安和疲憊。

更何況,當你的工作在你的心目中不但有意義,還能帶來生活品質上的提升時,那獲得就不僅僅是成就感,同時能帶來的還有尊嚴。

錢,就是編劇的尊嚴。

再三檢查過自己寫的五集裏沒有出現錯別字、語法錯誤和一些常見問題後,胡珊妮忍着長期熬夜後的頭痛,又閱讀了一遍。

非但沒有任何問題,胡珊妮還非常确定,這五集絕對是她從業以來寫出的最巅峰狀态,超越了她以前所有劇本的質量,沒有哪個女演員在看到這五集後不對這個角色産生心動。

于是胡珊妮按照流程,通過郵箱同時将這五集抄送給了項目負責人、制片人、劇本策劃和執行導演。

在陸續收到郵件“已到達”的回執後,胡珊妮關上了電腦,爬上自己那張簡陋的單人床。

在通過創夢得到這份版權合同和編劇合同之前,胡珊妮在狹小的出租屋裏埋頭寫作,獲得的只有自我感動式的成就感,并沒有“尊嚴”。

但她相信,當她夢醒後,她将獲得它們。

***

“問題出在胡珊妮的前五集。她的前五集劇本,寫得太令人驚豔了。”

辦公室裏,老袁對着連勝嗟嘆着,“那五集我們都看了,畢竟一部劇的開場是最重要的部分。但那五集,我們幾乎都挑不出什麽毛病。”

“那五集,劇情有張力,對白精彩,風格裏既有網絡作者獨有清奇腦洞,又有她獨有的合理邏輯。不瞞你說,那五集我是一口氣讀下來的,一開場雖然只是發生在幾個小人物身上的戲谑故事,可讀過後卻讓人笑中帶淚。”

老袁對胡珊妮劇本的開頭印象極為深刻,也極為贊賞,“那五集,只要是個演員,都能看出其中有極大的表演空間。”

正因為這五集太精彩,當選角副導演拿着這“前五集的草稿”去找那些知名演員時,幾乎人人都有興趣。

這些演員很多都是電視劇圈的成名人物,挑劇本是最基本的能力。

不難想象,只是幾天內匆忙寫出來去找演員的“草稿”都有這樣精彩的水平,那完成後的劇本該有多出色?

所以演員的敲定很是輕松,項目還沒啓動,就已經有三四個最難約到檔期的女演員表示,可以為這部劇空出檔期。

“你可以去問問胡珊妮,我們從未為難過她的寫作,我們所有的要求都是經過她同意的。她那五集一發過來,我們看完後,紛紛表示撿到寶了。”

“雖然她當時大綱沒出,小傳沒出,梗概也沒出,但就憑那五集,我們立刻就給打了百分之三十的編劇款,這些應該是在她第三階段的劇本全部完成才拿到的。”老袁為了表示他們不是苛刻的公司,很誠懇的解釋,“從簽合同到拿到百分之三十的合同款只用了半個月。哪怕是業內的知名編劇,也很少有這個速度,對吧?”

“是。”

連勝承認,“但也有很多編劇,在那之後,就再也拿不到一毛錢了。”

“那是因為很多劇在那個階段就被平臺或衛視拒絕了,整個項目就被斃掉了。但這部劇不同。”

老袁說出一個家喻戶曉的女演員的名字,“這部劇是和這位女演員簽了合同的,就沖着她的名頭和能帶來的觀衆數,誰都會給這部劇大開綠燈。”

這件事應該是對外保密,等着一個關鍵時刻再曝光的,所以連勝并不知道。

“是女演員帶進組的編劇要給她加戲份?還是你們覺得胡珊妮的名頭配不上這個女演員,所以要換編劇團隊?”

不怪連勝會這麽想,在聽到女演員名字的那一刻,很難不産生這樣的陰謀論。

這在業界也是常見的事情。

對連勝來說,只要是有原因,把原因說開了,一切都好談。

“都不是。”

老袁本想給大家都留下最後的一點體面,也給胡珊妮保留她該有的署名權和該得的報酬。

但現在連勝都來了,這件事注定已經不能這樣“不明不白”的收場了。

“就像這茶,如果它在茶館裏被熱水初泡,榨出了最濃烈的香氣,飲茶的人在茶館裏嘗試過這種清冽的味道,将它買了回去,當然就是希望它泡出來的茶都是這麽香的。”

看着連勝,老袁指着自己面前的茶盅,隐晦地打着比方。

“可要是那花了重金買茶的人,回家後泡出來的茶都寡淡無味呢?”

“如果那買茶人甚至為這茶辦了個茶局,結果那些慕名而來、準備和買茶人一起品嘗這極品茶葉的客人,也覺得這茶實在是寡淡無味呢?”

連勝挑了下眉,驀地明白了胡珊妮和他們的矛盾出現在哪兒。

“他們會覺得自己被騙了,回去讓茶館把最初泡的茶交出來。”

老袁點到即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