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正沉默間,在劇中扮演女主角孫皇後的梁夙萩忽然笑道:“現在的年輕人,跟我們剛出道那會兒真是不一樣了。”

她們剛出道的時候,但凡能在這樣的劇組裏接到一個有幾句臺詞的小角色,那都興奮的晚上睡不着覺,把屬于自己的那幾句臺詞翻過來倒過去的背,在鏡子面前不斷修正表情和身段,就怕拍戲的時候表現不好影響劇組的拍攝進度,給導演留下壞印象。

哪像現在的新人,臺詞不背劇本不看,拍戲的時候恨不得把一雙眼睛黏在提詞器上。

梁夙萩但笑不語,看着聞人砺的表情意味深長——知道你是陳導親自批準的關系戶,心血來潮過來玩票的富二代,但也沒必要表現的這麽明顯。

梁夙萩越想越替自家公司的新人打抱不平。她看好的那位只是在試鏡的時候表現的不符合陳導的期待,就連再試一次的機會都沒有。再看看狄砺,連試鏡都不需要就能直接進組。拿到劇本一下午,竟然連臺詞都沒背。晚上就要劇本圍讀了,他不背臺詞到時候去幹什麽?不會大家對戲的時候他拿着劇本照本宣科吧。

有這樣想法的顯然不止梁夙萩一個人。原本熱熱鬧鬧的氣氛開始變得微妙。陳導看了聞人砺好幾眼,心裏也有些不高興。他倒是沒期望聞人砺能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就把自己該背的臺詞都背下來,但他當着劇組其他人的面兒大大咧咧的說出來,就很不給大家留面子。

陳導忽然有些後悔。原本覺得自己撿到寶的心也慢慢涼了下來。他之前只顧着高興,沒考慮到這幫富二代打從心眼裏就沒把演戲這個行當當回事。如果聞人砺一直抱着這樣的心态在劇組混日子,他真能演好九皇子這個角色嗎?

一想到這些,陳導就覺得一盆涼水兜頭澆下來,讓他徹底清醒了。

聞人砺并不知道其他人的心路歷程,他甚至沒有注意到酒桌上的氣氛有什麽變化。在這種人情世故上,聞人砺的感官向來遲鈍。此時此刻,他全部心神依然沉浸在股市上。今天早上看好的幾只股票沒能在集合競價的時候搶到籌碼,以至于他今天一天的收益漲幅只有8.8%,明天早上一定不能錯過自己看好的股票。還有加杠杆的計劃也要盡快落實,否則他什麽時候才能賺到那三百五十萬……

聞人砺滿腦子都在思考自己的事情,根本沒看到陳導和六合的臉色越來越差。其他人倒是感受到這種氣氛了,不過他們也不敢多嘴,甚至還有人在暗搓搓的看好戲,等着看陳導的笑話。

劇組主創人員們的第一次聚餐就在這樣古怪的氣氛中草草結束了。甚至都沒有人張羅喝酒。

吃完飯,陳導一言不發的站起身,帶着所有人到了早就準備好的會議室圍讀劇本。大家按照事先擺放好的名牌落座。不知出于什麽考慮,陳導竟然在大家落座之後,收走了所有人的劇本。

聞人砺的座位在長桌左邊靠後,他下手坐着的是個二十出頭的男孩子,相貌清秀,身材偏瘦。

“你好,我叫楊不鳴,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那個不鳴,滬城影視學院表演系大三年級,我在劇中飾演如意。”楊不鳴說到這裏,微微一頓,看向聞人砺的眼神有點複雜。他就是那位想争取九皇子這個角色,卻在試鏡時被陳導直接pass掉的倒黴蛋。他跟在劇中飾演女主角孫皇後的梁夙萩是同一家經紀公司的。不僅如此,楊不鳴現在還是梁夙萩的男朋友。兩人秘密交往半年多了,只不過礙于梁夙萩今後的事業發展,兩人的戀情并沒有公開。

這次試鏡被刷,原本公司是想通過梁夙萩的關系跟陳導求個情,再争取一次面試機會,結果還沒開口陳導就把角色給了聞人砺。

剛剛在酒桌上發生的一切楊不鳴全程圍觀。從情感上,楊不鳴覺得聞人砺搶了自己的角色還不珍惜,但是從理智上,楊不鳴也知道聞人砺是投資商舉薦過來玩票的富二代,自己一個剛剛簽約影視公司的演藝新人,根本得罪不起這樣的人。

Advertisement

聞人砺倒是沒有那麽多想法,他看向楊不鳴:“你演我的侍衛?”

楊不鳴聞言一愣,看來這位也不是一點劇本都沒看。

正說話間,陳導拍了拍手,吸引所有人的注意,言簡意赅的說道:“就從皇帝開始吧。咱們先對一下明天上午要拍的這場戲。”

作為《帝王策》開機後的第一場戲,陳導選擇了新帝在登基大典的前一夜,與皇後和家臣夜宴的戲份。按照劇本的描寫,這位皇帝是篡位登基。他弑兄殺弟,逼父皇退位,在殺得人頭滾滾之後,終于自己坐上了皇位。登基大典之前,這位皇帝宴請群臣。受邀前來的臣子都是他的心腹,從他開府封王時就跟着他征戰天下,立下無數汗馬功勞,也是在這次争奪皇位中立下從龍之功的有功之臣。

今夜之前,這些人都是他的家臣,今夜之後,這些人亦是他要仰仗的朝臣。一朝登基,他自然是要大肆封賞提攜自己的心腹。君臣齊心治理好這個天下。然而新帝躊躇滿志之餘,亦有些擔心物議。擔心天下人會對他這位弑兄殺弟逼父皇退位的新皇心存不滿,擔心天下人覺得他的皇位來歷不正,擔心曾經效忠太上皇和其他皇子的朝臣不服自己,擔心那些世家不承認自己的皇位,更擔心自己的兒子将來也會有樣學樣致使兄弟阋牆……

出于這樣複雜的心境,新帝在宴會上感嘆道:“天下初定,本該休養生息,勸課農桑。然邊關卻傳來急訊。突厥各部無視我朝威嚴,趁我朝休養生息不欲大動幹戈,竟屢屢寇邊。邊陲百姓深受其害……”

在劇中扮演皇帝的男演員叫景夔,今年32歲,是滬城話劇團的副團長,同樣也是滬城影視學校表演系的老師。從事演員十餘年,奉獻出不少脍炙人口的經典作品。其臺詞功底自然不需多說。一段晦澀拗口半文半白的臺詞從他口中說出來,不僅铿锵有力,而且陰陽頓挫感情飽滿,讓人聽着都覺酣暢淋漓。

他這段臺詞說完,接下來就是謀臣孫無藥的臺詞。作為皇帝最器重的謀臣,同時也是皇帝發妻孫皇後的同胞兄長,孫無藥對這位皇帝妹夫的心态把握的十分到位。他知道新帝說這一番話是想利用外部矛盾轉移內部矛盾,同時也是想借此機會拉攏人才,穩定朝堂的局面。只是新帝不能主動向臣下示好,這個時候自然就需要臣下給他一個臺階。

于是孫無藥便道:“朝中諸位将領,若論起對突厥戰法的熟悉程度,必定以薛定芳将軍為最,其次便是陳楠将軍。這兩位将軍分別在永安元年和永安四年擊退過犯邊的突厥部隊。薛定芳将軍更是追擊突厥千裏,直到草原深處,打的突厥十年不敢冒犯我朝。”

十年過去,薛定芳也從當年的少年将軍變成沉穩的鎮國公。弓馬娴熟比之當年有過之而無不及,倘若鎮國公願意領軍出征,相信區區突厥必定土崩瓦解。

不過現在卻有一個尴尬的現實——鎮國公薛定芳乃前太子麾下。

新帝不由得感慨起三軍易得良将難求。群臣見狀,自然是要給皇帝一個臺階下。于是衆人贊嘆新帝求賢若渴,不拘一格。如今大業已成,新帝當然應該摒棄前嫌,重用人才。孫皇後也笑着說起鎮國公夫人進宮請安的瑣事。畢竟鎮國公薛定芳雖然是前太子麾下,但是前太子已死,薛定芳和他背後的薛家總不能跟着去死。

聞人砺從來沒有參加過劇本圍讀,此時聽着衆人一句一句的對臺詞,聲情并茂語氣激昂,竟然還挺有意思的。至少聞人砺聽的津津有味。

這段劇情講的是皇帝大宴群臣,本來沒有九皇子的戲份,當然也用不着聞人砺出來對臺詞。不過當劇本圍讀進行到一段時間後卻突然卡殼了。其中一位臣子的扮演者說着說着忽然忘詞了,半天想不起來。

聞人砺正聽到關鍵處,就像看電影看到殺人兇手出現的時候忽然停電了,真叫人不上不下噎的難受。

聞人砺随口提醒道:“陛下愛惜良才,不忍見明珠暗投。”

衆人聞言一愣,齊刷刷看向聞人砺。被提醒的那位演員恍然大悟,立刻接口說道:“陛下愛惜良才……”

幾句話說完了自己的臺詞。那人坐下來的時候還一臉新奇的看着聞人砺。接下來又有數人對臺詞,一旦有誰忘詞了,聞人砺必然提醒一二。他沒有學過表演專業,更沒有專門練習過聲臺行表,然而聞人砺的臺詞功底卻不像衆人想象中那麽拉跨,至少陰陽頓挫停頓得當,既沒有磕磕巴巴的窘迫也沒有斷斷續續的尴尬。半文半白的拗口臺詞從他口中說出來,簡直比暢銷小說還流暢。

陳導一臉驚喜的看着聞人砺:“你竟然把整個劇本背下來了?”

坐在聞人砺下手的楊不鳴也震驚的看着聞人砺,小聲問道:“你是怎麽做到的?”

他背自己的臺詞背了幾天都沒背下來。到現在還磕磕巴巴動不動就忘詞,聞人砺居然能在一個下午的時間背完整個劇本所有人的臺詞。求指教求背書方法啊!

聞人砺喝了一口茶水,随意說道:“沒有方法,我過目不忘。”

楊不鳴:“……”

其他演員也都表情古怪的看向聞人砺。終于明白聞人砺那句“劇本還要看很多遍嗎”究竟是什麽意思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