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利用

送蘇清朗回到尚書府,站在門口,梅柳生本欲告辭,卻聽蘇清朗道:“梅兄協審杜青雲的案子,可是遇到了什麽難處?”

梅柳生沉默片刻,才回答道:“不瞞蘇兄,确實如此。”

頓了頓,又試探的道:“我們已經查到,這個案子似乎與趙鄂趙大人有關。”

趙鄂,戶部尚書,蘇清朗的同級,亦是右相秦翦的左右手,前任戶部尚書許敬宗許大人。

因為兒子許瀚文,也就是蘇清朗昔日的同窗,涉嫌謀反落得個滿門抄斬,趙鄂便在秦翦的扶持下,升任戶部尚書一職,如今已有五個年頭。

杜青雲的案子,表面看只是一樁貪渎案,實際內裏牽扯甚廣,許多大臣都與這件事有關。

他與蔡鈞,一個新進後生,一個禮部侍郎,蝼蟻一般的人物,要想在雲詭波谲的權力漩渦裏,找出事情的真相,談何容易?

即便他們不怕得罪上司,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挖根刨底的調查下去,其他的人也不會配合,別的且不說,就單是他們今天跑到吏部,希望調出與此案有關大臣的冊籍,都被吏部的同僚好生刁難,連吏部的大門都沒進去。

這件事,蘇清朗早有預料,杜青雲的案子,其中一個重要的人犯,便是那個礦産的主人。

他不信杜青雲會為了袒護一個市井商賈,不惜欺上瞞下,買兇殺人,所以這裏面肯定是為了掩護更為重大的事情。

既是和礦産有關,那麽趙鄂這個戶部尚書,肯定有所牽連,為了不讓他們追查下去,自然要明裏暗裏的使絆子。

于是,無奈搖頭道:“吏部的那些老頭,向來沒什麽主見的,全都是些見風使舵的主兒,你且跟我來,我寫封書信與你,到時候拿給他們看,他們便不敢再為難你們了。”

聞說此言,梅柳生心中欣喜,卻仍是不解道:“蘇兄與此事并無關聯,何以出手相助?”

如果他所記不錯的話,那個趙鄂既然是秦翦身邊的一條狗,那麽與蘇清朗也是關系匪淺,算是一個陣營裏的盟友。

蘇清朗唇邊揚起微笑,回答道:“蔡鈞是我們禮部的人,出去代表的不僅是禮部,更是我蘇清朗的臉面,吏部的那些狗奴才不長眼,竟将你們阻在門外,今日我便要他們看一看,在這個朝廷中,究竟是誰說了算。”

“再說了……”

Advertisement

他頓了頓,又說道:“梅兄既是我的好友,這件事我也不打算瞞你,那趙鄂雖與我同營,但以梅兄的學識淵博,想來應該知道,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

梅柳生聞言,頓時了然,蘇清朗此法,表面上是幫助他和蔡鈞查案,實際卻是針對這個案件背後的趙鄂。

兩人同為尚書,又都是秦翦的得力助手,而趙鄂入朝多年,無論從資質還是經驗上,都比蘇清朗老道些,算是他的強勁對手。

若是借此機會除掉趙鄂,那麽在秦翦的跟前,從此以後,便又會依仗他蘇清朗幾分,再也沒有誰可以與他抗衡。

只是沒想到,為了争權奪位,他竟能做到如此地步。

想到此,他拱手施禮道:“如此,那就多謝蘇兄了。”

兩人走進府中,又來到蘇清朗的書房,蘇清朗在一旁寫信,而梅柳生則站在房中,打量着周圍的場景。

兩面靠牆的位置上,擺了一排的梨木書架,格間置着各種書籍古卷,珍寶古玩。

輕紗帷幕,鳳尾銀鈎,縛在紅漆的木柱上,依稀可見後面放着的絹缸。

絹缸之上,雕花彩繪,栩栩如生,畫卷丹青,整齊擺放,另有兩盆蘭花,擱在木柱旁邊的架子上。

一陣清風拂來,夾雜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梅柳生心曠神怡,移目望去,只見幾面窗戶臨湖而開,站在屋中,可見外面碧波綠水,奇石假山,一株杏樹嶙峋長在湖邊,掩在假山中間,傾斜的枝桠延伸到窗下,露出半個潔白如雪的花枝。

整個書房,雖擺了不少珍奇華貴之物,給人的感覺卻不奢侈,反而有種優雅清爽的意境。

“好了。”蘇清朗收起筆墨,順帶打眼查看了一番,擡頭卻見梅柳生正打量着自己的書房。

他擱下筆,才謙虛道:“我剛搬來此處沒幾年,一直忙于政事,只是簡單布置而已,疏于打理,讓梅兄見笑了。”

梅柳生收回目光,道:“哪裏,蘇兄涉獵廣泛,對園林設計很有研究,柳生自愧不如。”

蘇清朗笑了笑,道:“研究說不上,只是前些年與恩師學過一陣兒,淺嘗辄止,略通皮毛而已,若還能入得了梅兄的眼,等你宅子落成,我倒是可以幫上一二。”

說着,見紙上的筆墨已幹,便将信箋折疊起來,放入一個信封之中,道:“下次再去吏部,将此信拿出來,他們便不敢造次。”

梅柳生接過信箋,信雖是給他的,上面的首款卻是蔡鈞,稍有疑惑,又很快了然。

他很了解蘇清朗,既是如此安排,肯定另有打算,便沒有詢問,僅是道了聲謝。

又聽外面的如意來到書房,站在門口道:“公子,夫人來了。”

話音剛落,未見其人,卻聽外面傳來驚天動地的響聲:“蘇清朗,你給我滾出來!”

梅柳生驚了一下,看向蘇清朗,卻見他抖了一抖,手指抓着衣袖,竟有些畏懼的意思。

片刻後,才看向梅柳生笑道:“是我家二娘來了,梅兄,我先送你出去。”

兩人一同走出書房,恰與梁氏撞了個正着,梁氏怒氣沖沖,原本是為相親的事,找蘇清朗秋後算賬的,不想竟有客人在。

愣了愣,連忙斂住神色,壓下心中的怒氣,做出一副威嚴持重的樣子來。

瞪了一眼如意,頗有些責怪的意味:“有客人在,也不告訴我。”

蘇清朗很是了解二娘,若是有外人在,便是犯了天大的錯,也不會當衆教訓他。

于是故作淡定,向她說道:“二娘,這位是梅大人,我先送他出去,有事我們回來再說。”

梁氏打量了幾眼梅柳生,點頭嗯了一聲,率先邁步走進書房之中。

蘇清朗送梅柳生離開,站在尚書府的門口,梅柳生顯得有些擔憂,看了一眼府中。

又看向蘇清朗道:“蘇兄,你沒事吧?”

蘇清朗揚了揚唇,回答道:“二娘嘴硬心軟,頂多被她教訓一頓,能有什麽事兒?”

梅柳生這才放心,與他告辭,送走梅柳生,蘇清朗回到府中,邁步走進房中,卻見自家二娘在哭。

垂眸見她手中拿着那個筆筒,眼神定了定,才道:“二娘……”

梁氏聞言,趕緊背過身去,擦了擦眼淚,又不動聲色将那個筆筒放回原處。

她背對着蘇清朗,問道:“方才那個,便是今年的新科狀元吧。”

蘇清朗嗯了一聲,又聽她道:“青年才俊,看着倒也像個好人,你以後就該與這樣的人多些來往,別再跟着那些個什麽人,烏七八糟,讓人家暗地裏戳咱們脊梁骨。”

蘇清朗低下頭,道:“清朗無能,讓二娘受委屈了。”

“你這孩子,二娘好好的,哪裏有什麽委屈不委屈的……”梁氏嗔怪了一聲。

她轉過身來,通紅的雙眼正對上蘇清朗,又連忙別過了頭,伸手抹了抹淚痕,道:“杜大人的事,我已聽說了……”

她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聽蘇清朗道:“二娘,其他的事,我都可以依你,但朝廷中事,清朗自有安排,希望可以自己做主。”

梁氏被他堵了一下,接下來的話也說不出口,只能道:“那位杜小姐,倒是個好姑娘,你若當真不喜歡,回來告訴二娘便是,怎能如此對她,二娘平日裏就是這樣教你的麽?”

蘇清朗自知有錯,歉然道:“清朗承二娘教誨,凡事對人禮讓尊重,對待姑娘家更勝,然當日實在有難言的苦衷,請二娘見諒。”

想起他那幾位發生意外的未婚妻,梁氏隐隐覺着與此事有關。

沉默半晌,還是忍不住問:“杜大人的事,當真沒有回旋的餘地麽?”

蘇清朗搖了搖頭,回答的十分決絕:“沒有……”

梁氏一時語塞,最終嘆了口氣,道:“罷了,既是如此便算了,朝廷的事,我也不懂,先前同你爹打探過,此事似乎有些棘手,若非不得已,我也不想讓你為難,只是清朗……”

她頓了頓,擡頭望着蘇清朗,眉目間流露出沉痛之色:“都那麽多年了,你還放不下當初的事麽……”

蘇清朗一怔,複又笑了笑,道:“清朗愚鈍,二娘為何這樣說?”

梁氏心中悲痛,淚水一下子湧了出來,哽咽着道:“當初那孩子選擇犧牲自己,保全你的性命,二娘心中感激,便是要了我的命都可以,可是清朗,二娘不忍心看你受苦……恩情深重,記在心裏,自當勤志勉力,可若執着太過,只怕會傷了自己……”

蘇清朗聽着她的話,一時怔怔然,瞥了一眼放在案上的竹筒,良久的沉默無語。

他緩緩轉過身體,背對着自家二娘,閉上眼睛道:“開弓沒有回頭箭,當初既是如此選擇,身後便是萬丈懸崖,我沒有回首的時間,亦沒有回頭的機會,只能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話落,他睜開了眼睛,蒼白的唇角邊勾起些許冰冷的笑意,念着道:“二娘,一切,才剛要開始而已……”

夜晚,一座別院中,梅柳生持着匕首,端坐在書房的長廊下,面前擱着一塊墨黑的硯臺,正是蘇清朗命人送來的「滴水觀音」。

承影無聲無息出現在身後,向他施禮道:“公子,裴相爺來了。”

裴延穿着一件鬥篷,來到房中,亦向他施了一禮,正想說話,卻見他手中握着的匕首,大吃了一驚:“殿下,這是……”

梅柳生聞言擡起頭,幽涼的眼眸中,倒映着夜色的濃黑,喃喃道:“輾轉多年,終于又回到本王的手中,誰能說這不是天意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