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章節

人睜着一雙眼睛還稱一個男子為妹妹,最多也只是證明那人眼睛出了點問題,亦或是……腦子出了點問題。”

我轉頭向着楚煜說:“說起來,上次一個街邊瘋了的乞丐還拉住我叫哥哥來着。”

楚煜掩唇一笑,“那後來如何了?”

我笑了笑,“也沒甚,我從不與一個精神失常的糾纏,便讓他叫去,給了點碎銀子就快步走開了。”

“那下次上街還是小心為好,這種人惹不得,若不是你快些走了,說不準還能纏上你好一些時辰。”楚煜迎合着。

我瞥了一眼那邊氣的跟個熱包子似的四夫人,而後與楚煜說:“對了,城主昨日不是說今日會過來喝公子親自泡的茶麽,我看這時辰也快到了,公子是不是該進屋準備了。”

楚煜如夢初醒的形容,“你不說我還真忘了這事。”

那邊四夫人瞪着一雙眼珠子看着我們,我偏頭看了她一眼,“若是四夫人沒事便回去罷,你也不想城主大人來到這裏與公子相處還要對着你的這幅嘴臉不是。”

那邊四夫人一甩手裏的絲巾,然後惡毒的眼神掃過楚煜,恨得咬牙切齒,“那,妹……楚公子可要好好服侍城主大人,莫要出了差錯才是。”

楚煜微微攜笑,“姐姐慢走。”

等四夫人挺着大肚子離開了,我才松了一口氣,看着楚煜說:“日後她要是再毒舌你就回駁,把她說得無地自容她就會知難而退的了。”

楚煜一臉淡然,“罷了,這般鬥來鬥去也不知何時是個盡頭,随她去吧,反正,在我進這座府邸的時候,命數都已成定局。”

聽他的語氣似已經看淡了,其中沒了對天命反抗,只待順其自然。不過于他來說又能怎樣,他是昊國人,既然昊國的國君要将他送人,他自然不能違抗皇命的。

這禦河城到底有何能耐,能讓昊國都對他示好呢?

看來,還是要盡快将那幾本史書參詳透才行。

離開瀾園回到墨園,路過桃花林時正巧看到祈軒在練劍,距離上一次看他練劍已有十多天。因着十分精彩我便停下了腳步,光明正大地看。當然,我留下來看還是因為上次他練了劍之後吐了血,那個樣子若是旁邊沒個人着實可憐。

Advertisement

看着祈軒藍色的衣袂翻飛,我暗暗贊嘆,比武俠電視劇裏面的畫面還要好看。

“愣在這裏幹什麽,還不去幹活!”

身後一個冷冷的聲音響起,我下意識回頭,看到的是一雙兇狠狠的眼睛,這城主府惡毒的女人還真是多,方才才對付了一個四夫人,現在又來了個秋姐。

早上洗了衣裳之後我就沒了活,她現在明顯是在刁難。此時不适合争吵,只适合心平氣和,“我今日的活都幹完了,也沒甚可忙的了。”

“沒活幹?”秋姐挑眉,“若是沒活幹那要你這個丫鬟來做什麽?”

我正想說些什麽,旁邊一個好聽的聲音響起,“風月。”

我心頭一驚,偏頭看到提着劍的祈軒,連忙道了句,“公子。”

秋姐垂頭也道了句,“公子。”

祈軒對着我伸出手中的劍,“将它放回我房裏,等會再送一杯熱茶來書房。”

我接過他手裏的劍,看着他淺淺一笑,“嗯,知道了。”

祈軒說完便與我擦肩而過,向着書房走去了。

旁邊的秋姐取過我手中的劍,“還是我來罷,既然你今日的活都幹完了,那便去歇着,這些事我來做就好。”

我看着秋姐,“那麻煩你了。”

于是,我落得個清閑。徑直奔回房裏看書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去了爬山,各種累……唔……

11、禦河城

門口的臺階上坐了一個人,此人嘴裏叼着一根竹簽,百無聊賴地持着一根棍子在地上劃着。此人正是金銀。

我快步上前,問他一句,“你在這裏做甚?”

金銀驀地擡頭,似猝不及防那般,一雙腳使勁地擦着地上的塗鴉,而後慌張站起來,說:“我找你來有些事。”

我下意識去掃了一眼地上被塗抹掉的塗鴉,而後看着金銀,“說吧,何事?”

“我等會要出府一趟,你有沒有東西要我給你帶的?”

原來是這事,我想了想,“我倒是很想要一件東西,就是不知方不方便。”

金銀上下打量着我,臉微微泛紅,“女人的東西我也懂那麽一星半點,你想要什麽只管說,我都給你帶回來。”

金銀這個人思想比較偏,我看他這副形容不知又想到了哪裏,我正色道:“我想要文房四寶。”

金銀臉色僵了僵,眸中泛着驚訝之色。

“怎了?可是不大方便?”我問。

金銀搖了搖頭,“不是,很方便。”

我微微一笑,“嗯,那就好。”

金銀笑了笑,“那個,原來,你會寫字。”

“會寫字很奇怪?”我問。

金銀再搖了搖頭再點了點頭,然後摸了摸鼻子說:“闌珊那丫頭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出。”

我黑線,我曾猜想闌珊這丫頭文化水平不高,哪知會低到這個境界。作為一個公主在外人看來必定是知書達理,琴棋書畫無一不精的,而闌珊這丫頭竟然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出。雖說,闌珊這兩字筆畫确實較為多了點。

我左看看右看看,平時見到金銀一般都會見到淩佑小公子的,“對了,淩佑怎麽沒跟着你?”

金銀咬着竹簽說:“今天中午給他灌了點酒,睡到現在還沒起。”

我嘆了一口氣,無力地看着金銀,“你能對他好點麽?”

金銀反問我,“我對他不好麽?”

我無語,看來得找個時間跟金銀說說關于兒童教育以及撫養的問題。

金銀走後,我便拿出了借來的史書慢慢參詳。好在,這個世界的字體并沒多難看懂,不過就是中文的繁體。以前我也曾看過幾本繁體書,常見的繁體字我也都認得,所以看起這史書來便覺着十分輕松。

看了許久的史書,我竟忘了要吃晚膳。只因這史書竟寫的比風月小說還要精彩幾分!這書記載并沒多詳細,所以三本便記載完了關于前朝與當朝的歷史概要。

原來,這禦河城城主便是前朝皇室之後。五十年前,天下還是統一的時候,由宗政氏坐擁江山,國號為怳。

怳國經歷風風雨雨跌宕起伏的五百年,其中出過勵精圖治的明君,也出過昏庸無能的暴君,到了第二十七代皇帝時,便走向了衰落。因着怳朝末年天災不斷,民衆苦不聊生,路邊餓死者有之,因瘟疫病死者有之,貧苦地方橫屍遍野腐臭連天。朝廷官員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只知享樂。發下的饷銀一層一層下來便所剩無幾,惹得貧苦民衆對怳朝大為不滿,東南與西北兩處各有百姓揭竿起義,意欲推翻舊王朝,另起新朝!

君笙皇帝并非荒淫無度酒池肉林之徒,相反,君笙皇帝是個喜愛琴棋書畫的皇帝,壽命不過不惑之年卻留下詩篇無數,畫作無數。只是,人們往往忽略他的才華橫溢只記得他是亡國之君!

當初,兩路起義軍在短時間內便發展壯大,一路向着怳國國都禦河逼近。因着朝中腐敗不堪,君笙帝當時無能為力,為保宗政一氏,他下了一個重大決定。

便是将天下三分,東南一帶劃給起義的吳軍,與西北一帶都劃給了起義的嚴軍,剩下一部分便是現今的禦河城所統治的區域。

因着那時起義軍有兩路,鹿死誰手還難成定局,兩方起義軍接到君笙帝要割地平分天下的消息後便動了心,答應停戰,不再向着禦河城逼近。因為若是繼續打下去,吳軍和嚴軍旗鼓相當,而江山卻只有一個,說不定打到最後,一無所獲,所以對于君笙皇帝提出的三分只能順從。加之那時天災人禍高發,戰亂更是讓百姓怨聲載道,于是,也只能停戰。

當時,君笙皇帝将天下三分後便解散了王朝,遣走了那一幫狼狽為奸腐敗朝廷的官員,将怳國國號一并去掉,改成禦河城,自稱為城主。三年之後,剛過不惑之年的君笙城主自刎,留下遺書将禦河城交由長子宗政皓彥打理,宗政皓彥便是祈軒的祖父。

看似這是一場亡國鬧劇,但是後人才知道這正是君笙皇帝的過人之處,他留下給自己的那一份乃是當時怳國最富有,戶數最多的一部分,土地肥沃河流衆多,占有了這一塊風水寶地,日後卷土重來無疑就是一個優勢。而且,當時君笙皇帝将朝廷官員遣散,卻沒有遣散領軍将領,當時的軍力全數保留了下來。

所以,在以後的幾十年裏,自稱為城的禦河城在財力和軍力上都超過了昊國和郢國,禦河城雖為城,卻不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