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劉姨娘心裏門清, 她只有兩個女兒,女兒能靠的也只有娘家。

“好了,你回去吧。”

安氏看完之後把信封收起來,随後放到一旁, 她本來以為劉姨娘絕對不會同意, 沒曾想她答應的這麽暢快, 信中言辭懇切,這秦媛要是看了, 不給家裏拿點銀子,那都說不過去啊。

剛出正屋, 劉姨娘就碰到了秦安, 秦安看着她,有些詫異。

“是主母找奴婢有些事情,眼下已經辦完了, 奴婢先走了。”

秦安還未開口, 劉姨娘就告辭走了,見她也沒受着委屈, 秦安随後直接朝着正屋去了,胡夫人聽聞安氏回來,已經拖胡大人開口, 想給兩個孩子把婚事給辦了呢。

畢竟他們都到了年歲了。

“這再過幾天秦媛那丫頭就出月子了, 左家把請帖都送過來了,屆時咋們一起去。”

“這沒問題。”

她剛從外地回來,月子裏不去看,還說的過去,但滿月宴要是不去,安氏丢人就丢大發了。

秦安看着一旁的信, 拿起一看,直接站了起來。

劉姨娘的字跡他還是認識的啊。

“你這是做什麽,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你怎麽好意思讓她在貼補娘家?”

“嚷嚷什麽呢,嫁出去的姑娘怎麽就不能給娘家出力了,秦靈和秦煙為了家裏都出力了,怎麽她之前就不是家裏長大的啊?”

“咋家現在窮的連辦親事的銀錢都沒了?”

秦安自是不信的,家裏不至于窮到這個地步,那問秦媛要銀錢做什麽。

Advertisement

“我準備給咋家換個宅子,這地方不能在住了,就拿近的說,秦謙也要成親了,往後家裏人多,這也住不開,你之前不是也說我偏心嗎?沒給你那兩個還女兒分個院子,如今買個大宅子,日後她們回來不就有院子了嗎?”

安氏說完後拿起茶杯,喝了口茶。

“這都嫁出去了,怎麽可能還會在娘家住啊。”

“你這意思是往後都不讓你這兩個女兒回來了,那好,我把信撕了,順便在知會管家一聲,這往後就別來往了,你也說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安氏說完後直接站了起來,就要出去,秦安一把拉住她。

“這借錢可以,你把借條寫上。”

“是我要借錢嗎?你看看這信是誰寫的啊,你就讓誰去寫借條去。”

安氏說完拿起信直接出去了,秦安坐在椅子上,一時不知該說什麽。

晚些時候,秦謙回來,秦安立馬去找他去了,在說清楚了事情的原委之後,秦謙直接去了正院,結果沒看到安氏,聽聞安氏去了壽康堂,立馬過去了。

安氏趁機晚上請安的功夫,也跟秦母開口了。

“我老了,說不定哪天就要走了,你這也是為了孩子們好,這是母親的,你拿着吧,趕緊置辦了。”

秦母聞言直接答應了,還把榻上的那個小匣子拿了過來,打開後遞給了安氏,內裏果真是有不少銀錢,這麽多年,秦母手裏有銀錢但也沒奢靡過,就是想着把大頭日後留給兩個孫子用的,現在秦謙要成家了,她也可以直接拿出來了。

“這錢你都拿走,咋們都是一家人,也沒什麽,我就一個要求,宅子的名字必須落在兩個孩子名下,到時候宅子的契書你好好收着。”

“母親放心,兒媳知道怎麽辦。”

安氏也沒想着給秦安,倒是剛進來的秦安聞言心裏涼涼的,怎麽說秦家家主也是他啊,他還活着呢,就是給他,在給兩個孩子也說的過去,可秦母居然直接讓給兩個孩子,心裏是一點也沒他這個兒子了。

“祖母萬安,孫兒多謝祖母為孫兒考慮,只是這是您的養老錢,您還是自個拿着,家裏這宅子夠住了,不需要在置辦大的。”

這話一出,安氏直接瞪着秦謙,十分不滿。

“不,就給你們兩兄弟了,秦翰還小,我都一把年紀了,要這也沒用,本就是給你們兄弟留的,日後秦家都是你們的,你娘也是為了你們兄弟考慮,買吧,買個大宅子,到時候你們住着也體面。”

秦母招招手,眼神十分堅定。

“你看看你祖母,對你們兄弟多好,日後可要好好孝敬她才是。”

安氏随後抱着匣子,心裏也算了一筆賬,這些銀子加起來是夠夠的了,秦母這一開口,秦安也沒話說了,秦謙看了一眼父親,祖母,最後點了點頭。

“那您跟父親就別去江南了,只要父親辭官就好。”

“不,不,我們得去,這宅子買好了,你先住着就是,你弟弟讀書重要,你的仕途也重要。”

“母親,您的意思是要夫君辭官,然後新年一過咋們一起去江南?”

秦母聞言點了點頭,秦安看了一眼安氏,也點了點頭。

“母親,家裏眼下正是要銀錢的時候,秦翰還小呢,夫君在官場就是在不成器,可只要他在做事,這一年幾百兩銀子的俸祿那是有的啊,而且您都一把年紀了,還是別來回颠簸了。”

“江南好風景,這不是你來信說的嗎?母親也想去看看,你這夫君是我唯一的兒子,難道不該給我養老送終嗎?幾個孩子都在京城,往後我們也不是不回來了,在說了,這孩子也不是你一個人的,憑什麽要你一直陪着他讀書,你這個夫君也該操心起來。”

秦母拉着安氏的手,這一番話下來,安氏心裏多少也有數了,秦母都已經定好了,那怕是也不會在更改了,去就去,反正秦安不做官了,她就能做生意了,到時候讓他好好陪着秦翰讀書就是了。

“新年一過,咋們一起走,陛下突然改變了方向去了邊境那邊,你把辭呈寫好,直接送到吏部就是,如今二位皇子管理朝政,也不會卡你的,眼下咋家就這三件大事,一個是秦謙的婚事,不能在拖了,在就是趕緊買個大宅子,然後去江南。”

秦母思緒很是清晰,安氏也知道自家這夫君也拗不過秦母,看了一眼兒子,點了點頭。

“母親,其實這柳氏,兒媳覺得不太合适。”

“這孩子我見過,挺好的,也是一副旺夫相,出身清白,柳家姑娘是什麽樣子,你心裏也有數的,就說那胡夫人吧,你之前不是一直都說她人好嗎?她就是這孩子的親姑姑,可見這柳家家教不錯,他父親是官職不高,但跟咋們家也是門當戶對的,我知道你想給謙兒找個出身好的媳婦,想着他以後更好,但秦謙又不是不扶不上牆的,還需要岳家提攜啊,你看他如今做事多好。”

“這打鐵還需自身硬啊,要不就是被別人扶上去了,那日後也還會被人拉下來的。”

“你就說我,當初為什麽看上你,咋家也因為娶了你,家族興旺,孩子們都有了出息,這一切不都是有緣由的嗎?安氏若是你信任母親,那就同意了吧,秦謙的婚事不能在拖了。”

這一番話情真意切,安氏聞言也不好在說什麽了。

“母親,等兒媳見了這柳家姑娘,若是真的不錯,那就她了。”

“好,這時候不早了,你們都出去吧。”

出了屋子,秦安看了一眼安氏,在看着後面的兒子,也沒說什麽。

秦謙本來準備在休沐那天找安氏好好說說,但現在秦母開口了,他也就不用在說了,安氏見了柳雲蘭,就是在不喜歡,也不會厭惡她的。

至于日後婆媳關系,慢慢也會好的。

“你當真要娶那個柳氏。”

安氏還是有些不死心,看着兒子開口問道。

“柳氏兒子是見過的,端莊大方,溫柔賢淑,是個賢妻。”

安氏聞言随後轉身回了正屋。

秦媛兒子滿月禮,安氏和秦安一早就去了,秦靈抱着武兒也去了。

左夫人忙着招待客人,安氏趁機把秦媛拉到屋子裏,随後把信遞給了她。

秦靈認識自家親娘的筆跡,從小也是她教她讀書認字,看完之後,點了點頭。

“母親放心,女兒知道,日後一定會好好孝敬您和姨娘的。”

随後她直接去了內室,從匣子裏拿出了幾張銀票出來,就當是孝敬給了安氏。

安氏看了她一眼,點了點頭,孝敬這兩個字用的是真的很好,安氏很滿意。

“你如今也出嫁了,給人當媳婦呢,不是在家裏當姑娘,凡事壓學會忍讓,要孝敬長輩,體貼丈夫,還要教育好兒女,這才是一個合格的妻子。”

“多謝母親教誨,女兒謹記。”

別說有劉姨娘親筆寫的信,就是沒有,安氏要,秦媛也會給的,出嫁後,她才知道娘家給力有多好,她能有今天的舒坦日子,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家裏哥哥姐姐們的緣故。

娘家越好,她在婆家才能過的越好,大嫂就是在不喜歡,不待見她,也不敢苛待,婆婆對她更是不錯。

秦慧哪裏,安氏就沒想着,看她那樣子,就知道手裏沒錢。

“母親,前段時間,姨母過來找女兒,只是女兒當是有孕,身子不适,沒見姨母。”

今日安姨母也來了,左夫人是很會做人的,但凡是有一點親戚關系的,她都請了人來。

“我知道了,你姨母也是生養過得,自是知道懷孕有多難受,也不會怪你的,快開席了,走吧。”

秦媛随後跟着安氏一起朝着前面走。

安姨母在安氏回來後,幾次都想上門拜訪,奈何每次都有顧忌,後來左夫人送來了請帖,她立馬接了。

“妹妹,你這一年是去哪裏了,我幾次去你家,都說你不在家。”

安氏跟着左夫人是坐在主桌的,剛剛她其實也看到了安姨母,不過沒過去罷了,安姨母見她來了,咬咬牙,随後走了過去。

左夫人就在一旁,聞言直接看了過來。

“我啊,去南方哪裏了,家裏有事情呢。”

安氏盡量把語氣放平緩,裝作正常的樣子,她以為他可以,但一見安姨母,她又想到了,她詛咒自己兒女的話,心裏頓時有些不好受了。

“那忙完了沒?”

“還得一段時間吧,姐姐你這是有事?”

“沒事,就是好久沒見你了,想你了。”

“對了,大哥要來京城了。”

這話一出,安氏放下手中的酒杯,點了點頭,大哥來了就來了,她是跟大嫂有過節,可這都多少年沒見了,再者,如今她家裏早已經不是從前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