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 一家有女百家求 二牛,有人搶你媳婦兒……
李二虎和鄭煜城都走了以後, 李朝陽并沒有安生下來,反倒是被李張氏使喚的團團轉,沒辦法, 這時候的婚禮真的是一件大事兒, 要準備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雖然在鎮上給李大虎買了房子, 但是這成親還是要在家裏的, 尤其是對李老爺子來說,這可是家裏的長子長孫,他并不知道這門婚事裏面的說道,只知道大孫子說了一門好親,專門把李大壯叫過去吩咐要大辦,起碼酒席上要四葷四素,在農村這已經算是十分上得了牌面的酒席了。
而且農村都是流水席,因為地方不夠, 很多都是吃了一撥下一撥繼續, 因為很是浪費人力物力,最後才是族親吃,但是這些幫忙的更是不能虧待了,一家子都連吃帶拿不說, 走的時候還要讓拿回去些東西意思意思。這也是習俗了。
眼看婚期就在眼前,李老爺子到底是怕大兒子錢不夠用, 畢竟在鎮上買了房子這件事兒,他也是知道的, 因此私底下硬是偷偷塞給了李大壯二兩銀子讓他別扣扣索索的讓人親家看不起。其實在農村,十兩銀子就能把婚事辦得體體面面的,再加上親朋好友随的禮金, 如果酒席弄得差一些,甚至弄個豆腐席,或者一桌子上只有一道葷菜這種,完全還可以餘下一些錢。但是李大虎這不一樣,先是買了房,聘禮又給的多,李老爺子還真怕李大壯他們沒錢辦婚禮了。
李大壯哭笑不得,但到底是收了老爺子這不知道藏了多久的私房錢,他也真不知道說這老爺子什麽,當初覺得他負擔重,幹脆利索的把一家子打發出去了,現在都走過來了,孩子們也都長大出息了,卻又覺得他日子不好過了,到底是隔輩兒親呢,當初對親兒子都沒操過這麽心。
很快,日子就這麽混亂又忙碌的過去了,就到了婚禮的前一天,這一天新娘子是要曬嫁妝的,按照禮節,所有的嫁妝都是要擡到李家來的,但是因為小兩口婚後是要住到鎮上,因此女方置辦的家具之類全都是按照那個宅子的尺寸所置辦的,所以兩家便商量家具之類的大件全都擡到新宅子裏去,只有一些随身的小物件兒擡到這邊來算是走個形式,畢竟也要曬嫁妝的嘛,當然了,新宅子裏也有李家本家的嬸子大娘已經長輩去迎接,之後才一起回到李家村。
回來的人自是贊不絕口,那一水的好木頭的家具,連恭桶都置辦上了,好幾箱子衣服,甚至還陪嫁了一百畝地,端的是體面非凡,他們李家村多少年沒見過這麽體面的嫁妝了,這哪裏是娶了個媳婦兒回來,簡直就是娶了個金娃娃呀,有知道一些內情的忍不住便有些酸溜溜的,說是給的嫁妝多,還不是指着大虎養老呢,這跟招贅也差不多了,只不過這話還沒說完便被呸了一臉,別說不是入贅,就算是入贅,人家這樣的情況等着入贅的人多了去了,就算是你想人家還不一定願意呢。
總之說什麽的都有,李大虎笑的眼睛都看不到了,全程都咧着嘴,用李四虎的話來說就是生怕別人不知道他要娶媳婦兒了似的。找了個理由也順便回來的鄭二牛更是怨念,也不知道他什麽時候也能穿上這麽一身衣服,別說這古代的婚禮雖然繁瑣,但是也挺有意思的。
第二天一大早,李家這邊便出去迎親了,因為考慮到兩方的差距,李二虎和鄭二牛都被請去接新娘子,雖然兩人還不是秀才,但到底是中了童生的,也算是個讀書人,已經是十分難得的體面人了。接親的走了,家裏更忙碌,一家子忙的腳後跟打後腦勺,李朝陽在廚房幫忙,洗菜切菜燒火什麽都來的,手腳利索的很,看的旁邊幫忙的嬸子大娘們直誇,“喲,你看二妞這手腳利索的,比當年大妞還要厲害咧,以後誰娶了我們二妞也算是有福氣了。”
李朝陽一把菜刀舞的虎虎生風,切菜切得幾乎能切出旋律來,被一屋子人圍着誇獎,不是假裝看不見然後就是尴尬的笑笑,誰說古人不開放的,這話題說出來跟當年他們家催婚的七大姑八大姨沒什麽兩樣,她一個未婚的小姑娘能說什麽,除了尴尬的笑笑就是我聽不懂我聽不見罷了。
李大妞倒是頗為興致勃勃,早在好幾天前她便回了娘家幫忙,現在聽着這些嬸子誇獎李朝陽,自是順着把李朝陽從頭誇到了腳,什麽廚藝不錯,什麽手腳利索,織布織的好,繡花能賣多少錢雲雲,那種王婆賣瓜的狀态,李朝陽聽了都有種不祥的預感,大姐這是在推銷她吧。
因為實在是聽不下去,找了個別的理由,李朝陽躲出來去忙別的了,家裏的活兒實在是不少,她又不是李四虎只知道瞎跑着玩兒,當然是能幹一些就是一些。當然這被有心人看在眼裏自是更加滿意了。
這一天繁忙又充實,等到酒席散了,李朝陽幾乎累的腿都擡不動了,但是還記得她娘交代的給新娘子去煮一碗面條,這婚禮從一大早上便開始折騰,新娘子怕出醜肯定沒吃什麽東西,因此肯定也是餓壞了。李張氏也是從那時候過來的,再加上對這個兒媳婦兒的觀感還不錯,便交代了李朝陽這麽一句,總不能讓她一個當婆婆的去給兒媳婦兒送飯吧。就算是再滿意這婆婆的态度還是要拿出來的。
李朝陽拖着疲憊的身子去廚房的時候,李大妞已經煮上面條了,李朝陽便識趣的蹲在那裏燒火,就聽李大妞說道:“今天有好幾個嬸子都看上你了,家裏都是有子侄的給我露了口風,你喜歡什麽樣的,告訴我一聲,在娘那裏我還能幫你說說話。”
李朝陽聽得目瞪口呆,她一直以為她跟鄭煜城的事是兩邊家長已經有了默契的,怎麽聽這意思不是這麽回事,她一緊張就有些結巴的說道:“大姐,那個,這個不是跟鄭家,”後來又覺得自己有些孟浪,不太符合未婚古代小村姑的人設,便把後面的話咽了下去,假裝是不好意思。
李大妞手腳利索的煮面條,然後特別淡定的說道:“一家有女百家求,如果有更好的,為什麽要吊死在鄭家小子那顆歪脖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