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搬家

藍家又有了大新聞, 剛分家不久的藍老三批了新地基了。

在鳳爹幫着鄭隊長和會計一人買了一個暖壺內膽之後,地基的面積大了兩層不止。

反正那處地基都屬于村外頭了, 關注的人少,也沒左鄰右舍會互相攀比, 所以鄭隊長才敢這麽還人情。

多了這些地方, 種上菜一家子都盡夠吃了。

鳳爹喊了藍大伯、二伯去了藍奶奶的東屋。

商量房子的事兒。

藍奶奶對鳳爹沒啥好臉色, 嗔他把地基選的那麽遠。

鳳爹直接問, “大哥,二哥, 我這房子你們誰有興趣?”

藍大伯咳嗽了兩下, “老三, 你也知道我想換過來,以後也好照顧爹娘。可是家裏那個敗家娘們把錢借給娘家了,也沒還錢,現在手裏是真不湊手,你看這樣行不, 我用土坯還你, 這房子大概用四千塊土坯,我用五千塊土坯做價買成不?”

鳳爹噎了下, 沒想到大哥會提這樣的意見。

之前他還想大不了打欠條,他大伯如果真要的話也可以給他, 每年還點就可以。

可是現在他大伯提出用土坯來買房,真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不管答應不答應他之前的打算都沒辦法進行了。

本來是親兄弟,他蓋房子的話, 藍大伯、二伯肯定要幫忙的,這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現在藍大伯提出用土坯來買房,他答應了,那就不可能讓人家再幫忙做土坯了。

不答應,更加不好意思讓人家幫忙了。

Advertisement

更讨厭的是,不能用藍大伯做土坯了,那藍二伯呢,白用……太欺負人了,不白用他可沒另一個房子了。

可是給錢,鳳娘肯定要生氣,另外一個兄弟之間也生分起來了。

都不用藍大伯藍二伯幫忙做,這土坯缺口又太大了,他得花錢找外人做,錢就不寬超了。

“大哥,讓我想想。”鳳爹準備回去和鳳娘商量一下。

房子的事兒暫時擱置下來了。

藍大伯走了,藍二伯磨蹭到最後,才和鳳爹說了兩句,那意思他和孩他娘都能幫着做土坯。

本來是招娣讓藍二伯嘴勤快點,同樣是幹活,別得不了好。

招娣覺得三叔家日子起來了,現在多上趕着點,以後有需要幫忙的也好開口。

可是現在情況有變,藍二伯也不知道說的對不對,準備回頭再問問招娣去。

藍奶奶也聽出關竅來了,不過剛才她不适合開口,不論偏袒誰,另外一位都會有怨氣。

最後兄弟之間也好不了。

不過小兒子蓋新房子,她和老頭子肯定要支持的。

錢她們沒有多少,可是土坯啥的她和老頭子都能幫着做。

鳳爹回屋一和鳳娘說,就把鳳娘氣夠嗆。

“你說他咋那麽多心眼呢,竟會占便宜。”鳳娘在心裏暗罵了幾句。“那咱們咋整?”

“二哥和爹娘那我都說幫忙了。”鳳爹将顧慮說了一遍,“就怕這麽區別,二哥以後琢磨明白會不樂意。”

鳳娘哼了聲,“要是房子五千塊土坯就賣,我認可賣給二哥。”

就是不願意大房占便宜。

“大哥開口了,二哥哪裏敢和他争啊。”鳳爹其實也這麽想過。

可是鳳爹對藍二伯太了解了。

兩人一時沒有啥好想法,憋屈在那了。

“回頭問問閨女,她鬼主意最多了。”鳳娘覺得以閨女聰明的腦瓜,肯定能想到好主意,為她出口氣。

藍鳳經過這麽長時間的努力,終于得到了爹娘的肯定,得以勝任“狗頭軍師”這一職務。

藍鳳考慮了下,又綜合了她娘不讓大伯家占便宜的要求,給出了建議。

“很好辦啊,不想賣大房,二房不敢出手,不是還有我爺奶麽,可以送給我爺奶,要是她們給錢也不要,但是可以作價從以後的孝敬錢裏扣。不給就算了。”藍鳳聳聳肩幫。

鳳娘給閨女使眼色,意思這樣太虧了。

藍鳳看到鳳爹在琢磨,只能單獨給鳳娘解釋的更清楚,“爺奶不會讓咱們吃虧的,只會比大伯做的多,而且說不定還會免孝敬錢。”

鳳娘又問,“那你大伯那兒?”

“大伯那兒怎麽做跟咱們關系就不大了,他要是想幫忙,就和二伯一樣,咱們也領着情兒,以後還人情就是。如果他不願意,那也無所謂,以後跟他家就慢慢別摻合了,反正以後咱們家住遠了,你又和大伯娘不對付。”這難道不是好事麽。

“那要是你爺奶把房子給老大他們住呢?”這最後還不是便宜了大房。

那便宜更大了,都不用五千塊土坯了。

“到時候房子就是爺爺奶奶的了,他們怎麽使用咱們就管不着了。”藍鳳覺得她娘想的太多,“放心,我奶一定不會白給大房住的,肯定好多要求。如果咱們收了那五千塊土坯,那房子就是大房的了,他們怎麽住都有理,可是房子送給了爺奶,大房住就會心虛,少不得要恭維着爺奶,最後受益的肯定是爺奶。”還有一句話藍鳳沒說,她奶用房子拿住了大房,她們這兩房就輕松了。

她頗有些“嫁禍于人”的趕腳。

不愧是母女,鳳娘這回反應的快,而且也想到了藍鳳的未盡之語,越想越滿意。

鳳爹卻是從事實出發,“可是這樣一來,我們土坯的缺口都些多啊,花錢買麽?”

這樣家裏的錢可不夠啊。

“爹,你開春就出手了一次布是不,很多人想找你買布,可以賣人情啊,誰送來幾百塊土坯,下次就給他弄布。”誰讓現在是賣方市場,誰有貨誰就說的算。

這個要求她們家是受益,但對很多村民來說卻是好事兒。

以前沒有交情不好上門,現在有了借口。

這會子拿着土坯理直氣壯上門,所以也算互惠互利。

“到時候通過別人嘴往外說,你別承認也別反對。只要有第一個送的了,你趕緊給買布,之後大家就有參照對象了。”藍鳳這麽教鳳爹,也怕他被拿住把柄。

“就是有可能上門幫忙蓋房子的人會很多,得多預備一些吃的。”農村人淳樸,別看又送土坯又花錢,她們還會覺得是不是欠人情了,到時候她們家蓋房子,肯定要來幫忙的。

“那是好事,人多幹活快,咱們也能早點住進去呢。”鳳娘頗不以為然。

人多了,蓋房天數就少了,裏外裏還是那些糧食。

藍鳳一愣,然後想起來,現在蓋房子可絕對是“環保材料”,蓋完了燒兩天火,就能住進去了。

完全不用通風除甲醛,也不用怕膠水致癌啥的。

所以住土坯房的好處還挺多呢。

那邊鳳爹已經領會了閨女的意思,伸手揉揉閨女的,“我閨女心眼子這個多!”

藍龍撓撓頭,他有些聽不明白,算了,還是看她的連環畫。

鳳娘逗閨女,“平時傻點,心眼子太多長不高,把個頭都墜住了。那時候不長個頭,竟長心眼兒了。”

藍鳳翻了個白眼,剛用完就丢啊!

不久,也不知道誰傳的,說是藍老三缺土坯,如果能送些土坯,肯定搭人情,以後想買布可不就好開口了嘛。

就有人真送了不少,鳳爹先是不收,後來鬧吵給錢,最後卻是在三天之內幫着人家買了十尺的布。

之後上門送土坯的就更多了。

另一邊鳳爹和藍奶奶講好了房子的事兒,藍大伯雖然沒說啥,可是臉色陰沉。

藍大伯娘卻站在門口指桑罵槐的罵了小半天。

被藍奶奶拿着燒火棍捶了兩下消停了。

晚上又鬧妖子,追着藍彪一頓打罵。

藍鳳聽着大伯娘罵的話,“你是老大有啥屁用!以後我們可靠不上你”“也不用多用用腦子,你看人家多少心眼子……”

這是說誰呢?!

不管大房再怎麽不情願,也不管藍大伯娘怎麽作,結果還是沒變。

房子最後還是“送給了”藍奶奶。

大房最後只幫着做了百十塊土坯,鳳爹沒收,只說土坯盡夠用了,而且還多了,實在用不着。

還說讓藍大伯留着,以後也把院牆起了。

晚上鳳爹娘開“卧談會”。

鳳爹終于說實話了,“百十塊土坯都不值當搭他一份人情。”

鳳爹覺得大哥還不如啥也別做呢,做個百十塊膈應誰呢。

鳳娘勸孩他爹,“這樣也好,咱以後日子越過越好,我還怕她們往上粘呢。”

鳳爹撇嘴,“就大嫂那樣的,有事肯定好意思張嘴的。”

“沒事,有我呢,我怼她。”鳳娘表示她對付馬菊花有經驗。

土坯差不多了,那邊地基也初步收拾出來了,草拔了,地上的石頭塊子檢出來了。

鳳爹和鄭隊長借了牛,拉着石頭碾子壓地。

要把土壓實,到時候才好蓋房子。

家裏沒買到碎石頭子,在蓋房子的時候,就只能用土打地基。

在壓實的土地上畫出房子的輪廓,然後劃線,根據線挖坑,然後再用土進行填充。

填充完要用牛蹄子慢慢的踩實。

藍鳳很是不解,覺得這不是多此一舉麽,就問鳳爹原因。

鳳爹也說不太清楚,只知道這樣好,說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老祖宗蓋房子都是這麽蓋的。

只不過以前牛很少,用的都是人力。

也就是人工夯實,兩個人拿着繩子綁着石頭喊着口號用力的砸,最終把土地夯實。

說是這樣做房子就不會下陷,能住好多年。

藍鳳還是沒太懂,不過也知道問不出啥了。

老百姓口口相傳的,很多都是知道怎麽做,但不知道為什麽要這麽做。

等蓋房子的時候來了好一群人,藍鳳覺得她很有神算的潛質。

不過卻把鳳娘唬一跳,要準備這麽多人的飯食,有些麻煩了。

可是人家主動來幫忙的,又不能攆人。

不得不臨時借了兩口鍋,就是把玉米面和野菜拿到人家去,借着人家的鍋蒸玉米面窩窩頭。

晚上的夥食是玉米面窩窩頭,湯是雞蛋野菜湯,一道硬菜,小雞頓土豆塊。

一只兩斤多點的雞被一分為二,剁成小塊,再加上土豆塊,炖了滿滿兩大鍋。

雞是拿高粱米在村裏換的公雞。

她們家蓋房子,半個村子都來看熱鬧。

因為人多蓋的老快,特別是地基打好了之後,開始摞土坯了,就一天功夫三間房子圍牆就出來了。

這還是白天大家夥該上工上工,找閑暇時間幹的,要不然更快。

曬幾天之後,牆兩面還要塗抹黑泥

不過晾曬這幾天,可以做雞圈、豬圈還有圍牆。

人們對藍家的圍牆啧啧稱奇,鳳爹娘那頭已經統一了口徑,就說在村子外頭,怕不安全,就把院牆起高點。

以前給房子上梁是一家的大日子,據說得選黃道吉日,還要找大錢兒壓邪,有很多講究的,可是現在破四舊這些都不敢弄了。

不過藍家上梁當天,又宰了一只雞,這次是家裏最肥的那個母雞,足有四五斤重,又加土豆炖了兩大鍋。

等房子徹底蓋好,居然沒用上十天。

很是體現了一把“華國農民速度”。

過兩天就能住新房子了,全家都很開心。

在商量哪天往新房搬。

“緩兩天,我再去借牛車,把行李一口氣搬過去,省得自己搬一趟趟的麻煩。”鳳爹癱在炕上直直腰。

雖然來幫忙的人多,可是他一點不清閑,不但要帶頭幹,還得關注方方面面。

身上累心也累。

終于蓋完了,看着新房子心裏美啊,想睡覺緩緩就是睡不着。

藍鳳分屋子,“我和小哥哥在西屋,爹娘在東屋。”華國傳統東為貴,家裏老人一般都是住東屋的。

而且太陽從東方升起,東屋會比西屋暖和點。

而且西屋裏面還有個小房間,那以後可能就是她的小閨房了,她們當然要住西屋了,省得以後麻煩。

鳳爹娘也沒異議,這事情定下來了。

搬新家肯定是大好事,但是鳳娘還是愁了,家裏的玉米面沒了,高粱米沒了,土豆、地瓜沒了大半。

這才夏天,離分糧食還得三個多月呢,家裏的糧食頂多能吃一個月。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再吃回天天菜瓜、野菜的,別說她不願意,就是倆孩子也受不了啊。

只能把事情和孩他爹說了,或是買或是借的。

咋地不能餓到孩子。

“家裏還剩多少錢了?”鳳爹爬了起來。

鳳爹一聽糧食沒了那些,也是躺不住了。

這年頭都是挨過餓的,對于糧食分在執着。

“哪裏還有錢,就二十多塊錢,還是你不讓動的,說是要給鄭隊長玻璃錢。”鳳娘也有些愁苦。

“我問問能不能和大隊借點糧食,實在不行我找宋哥借點錢。”宋哥知道他蓋房子,就和他打了招呼,他上班幫不上忙,但是錢不湊手吱聲,多了沒有百八塊的沒問題。

鳳娘點點頭,也只能這樣了。

當天晚上藍奶奶拎着半面口袋玉米面過來了,也沒多說,只說是給兩個孩子的。

鳳爹讓鳳娘收了。

很多事情只有經歷了才知道,就像家裏的玻璃。

原來玻璃也不是随意購買的,每個大隊每年都有一定量的玻璃數。

誰家蓋新房子都要提前和隊長打招呼開介紹信,然後申請玻璃片數,到時候拿票子去隊上領玻璃,這個是要給錢的。

還有一種不要票的便宜玻璃,老百姓管這種叫花玻璃。

藍家老房子就是用的這種。

其實就是玻璃的邊角料,不合格産品。

現在工業技術有限,也沒什麽好生産線,很多都是一些小作坊,所以出來的不合格産品要遠遠多于合格産品。

這種玻璃價格非常的便宜,但是它的內部有裂紋,透光性不好,也容易碎裂。

通透的玻璃數量有限,所以只能憑票供應。

再加上價格比較昂貴,所以一個大隊有那麽三四家是用透亮玻璃的就不錯了。

而且還不會奢侈的全用,這邊兒的窗戶分為上下窗,下窗戶多是大塊玻璃是固定的,上窗戶是可以打開的,用來通風通氣的。

就是有些錢的人家也是選擇把上窗戶用花玻璃,下窗戶用通透的玻璃。

這樣整個屋子就很亮堂了。

藍鳳家的新房子也是這樣的。

藍鳳和小哥哥幫着燒炕,都覺得新房亮堂多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新房子本身就比舊屋子亮堂些。

搬家是晚上搬的,沒辦法白天鳳爹娘都要上工。

沒糧食了,兩人現在可稀罕工分了。

鳳爹在大隊借了五十斤高粱米。

到秋收分糧食要扣的,這叫丁吃卯糧,她們能不着急麽。

賣布這事讓鳳爹停了,至少年前他不準備再做了。

整個縣城供銷社一段時間內的瑕疵布是有定量的,因為他要蓋房子還人情,這段時間從供銷社弄的布就有點多。

鳳爹知道這是人家在讓他呢。

可做人得要臉,他要是還那麽貪心,供銷社那些人對他沒了好印象,那就沒有以後了,也會讓宋哥難做的。

所以他得停手,而且時間還不能短,這段時間他還得繼續溜須人家。

其他來錢道還有賣鞋墊、賣雞蛋,現在天頭還熱呢,鞋墊也賣不太出去。

至于賣雞蛋也不行,家裏的母雞少了一只,蓋房子待客殺了,一天好的時候能收三個雞蛋。

看着挺多的,可是兩個娃愛吃煎蛋,幾乎隔一天就給她們做一回。

小龍小鳳還孝順,自己吃還不行,還得全家一起吃,那就要多煎一兩個,剩不下啥。

想來想去,只能老老實實掙工分,所以連搬家鳳爹娘都不舍得耽誤工。

家裏幾樣大件,木箱子、木桌子還有藍鳳的大草墊子。

墊子放最底下,不怕壓。

木桌子倒放,省得把桌子腿弄壞了。

木箱子要摞起來放,省得占地方。

被褥、衣服啥的盡量都裝進木箱子裏。

盆盆碗碗的也套着放,怕碎的只能用手拿着。

大鐵鍋也被鳳爹薅起來了,這也算家裏重要的大件,可不能馬虎。

因為鐵鍋已經是焗過的,鳳爹怕破了,所以都沒舍得放牛車上,自己一直捧着。

難搬的是活物,就是家裏的三只母雞,好在已經進籠子了,直接把籠子都帶走就好了。

這個是鳳娘拎着的,藍鳳有些不敢,主要是母雞叫的太凄厲了,她怕它們伸嘴叨人。

藍爺爺、藍奶奶也都幫着拿東西,別看平時覺得家裏挺窮的,這也沒有那也缺的,可是一搬家就發現零碎的特別多,家裏的柳條筐、蘆葦筐就不少。

好在人也多,再加上主力牛車,倒是一下子就搬完了。

“爹娘,大哥、二哥,明個準備準備,後個過來吃飯。”這頓飯就不請外人了,但也得請請家裏人。

讓家裏人認認門的意思。

“老三都住上大房子了,請客得有好飯,這些天真沒少耽誤活。”藍大伯娘給話聽。

這回鳳娘沒回嘴,畢竟大房後來天天過來幫忙的。

這讓鳳爹娘很是詫異呢。

畢竟就送了不點土坯,他們還沒收,就以為兩家慢慢關系就淡了呢。沒成想她們兩口子會主動來幫忙。

雖然這個幫忙不會耽誤工。除了她們兩口子,其他人都是趁早晚或是中午來幹活的,哪有老請假的,隊長那也不會批的,這多人都請假隊上的活誰幹。

主家請吃飯就是指晚上一頓,誰白天、晚上過來幹活,誰就可以吃。

有那種就幫着幹一早上,然後有事就不來了,一般要臉面的都不會過來吃飯的。

不過主人家得記得,多是要上門請請,實在不來就算了。

所以農村的人情往來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藍奶奶瞪了大兒媳婦一眼,懶得罵她,畢竟是在小兒子的新房裏,“別着急,都是家裏人,誰也不挑這個,你們好好安頓。”

“我知道,娘。”鳳爹應了。

他是有好多事,得了新房基地,他就有了新的自留地,家裏的自留地加上院牆裏的地,還有邊角旮旯,正經不少地呢。

他準備都種上白菜、蘿蔔,在上凍前能勉強收一茬。

自家吃不了,可以給宋哥他們送些。

城裏連吃大白菜也得憑票買,也是不容易。

明年就可以種黃豆、土豆、地瓜啥的。

種黃豆是因為可以換豆油,有了土豆、地瓜就餓不死人。

至于種菜就在邊邊角角就成,都給利用上。

作者有話要說: 美妞們晚安,我明白捉蟲啊。

花玻璃那個聽家裏老人說的,沒查到資料……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