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搶收

小河村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狀态。

在入秋的時候,這種忙碌給人帶來的是無限的幸福與安全感。

這一次草原聯合行動中,小河村以外的其它村子除了獸人之外,還帶了一些亞獸人過來。這些亞獸人被安排在空置的棚子裏,雖然地方小了一點,但是只是暫住加上儲存獵物的話,也勉強夠……很快就不夠用了。

族人們從來沒有想到過,食物的獲取是一件如此簡單的事情。哪怕是在食物最為豐碩的夏季,獵物的數量也從來沒有多到,這麽多亞獸人全力工作不停歇,還有點搞不定的。

秋天雖然森林裏各種果實最多,但是獸人們作為主要食物來源的中大型食草動物,都紛紛南遷。獵物的獲取并不容易,尤其是大量的捕獲,更是很少。

往年在這個時候,獸人們為了獵取盡量多的獵物,必須跟在南遷的動物群身後,一次捕獵就得花上十幾二十天時間,直到獵物走出他們的地盤。

草原的動物也南遷,但是數量實在太多了。而且現在這個時候,顯然還沒有到動物大批量南遷的時候。獸人們每天看着大量的肉從眼前經過,但是無法捕獲的時候,心頭都在滴血。

源源不斷的獵物,通過村級公路,從草原運輸到了小河村;随後在亞獸人的流水線操作下,被分割成皮子、肉、骨頭、內髒等等。

小亞獸和小獸人們在阿巫的帶領下,處理程序複雜的內髒、油脂等物。

廣場周圍和家家戶戶的空地上,一個個臨時制作的簡易晾衣架上,挂滿了各種各種肉類和皮毛。偌大的廣場上曬滿了從草原運回來的谷物和豆類,幾個技術牛人放下手頭的活,一邊注意翻曬,一邊将曬幹的谷物豆類裝進一個個陶罐中。

這些陶罐形狀大小不一,都是會過日子的亞獸人平時做飯的時候順手燒制的,和阿巫出品的完全不能相提并論,但是用來儲存這些谷物豆類倒是十分合适。反正這種陶罐,小河村家家戶戶多得是,完全不稀奇。

其它村子的亞獸人被小河村的富裕,瞬間震懾住了。

集市雖然虎頭蛇尾,但是事情解決完畢之後,在集市上交易的物品,各個村子還是抽空去搬了回來。

小河村帶去的陶器,本來是想狠狠賣個好價錢,結果出了龔總宰的果果家那一刀之外,并沒有其它收入。再交易的話,只能賣給部落中心。但是有着龔總那一刀在前,根本不會有多少人願意買。

村長非常有魄力地決定,将這些陶器送人,每個村子帶上兩三樣回去。咱們小河村就是這麽大方!

“精美”的陶器被帶回村子之後,幾乎立刻就被當成展覽品供人圍觀。

Advertisement

這一次來到小河村的這些亞獸人,顯然也是無數次圍觀過陶器的人。這些用來裝奇奇怪怪“草”的陶罐,雖然樣子大都沒有村裏的那幾個漂亮,但是這數量……亞獸人們看着眼暈極了。

龔總這個處于“休眠期”的小亞獸,并沒有完全扔下大生産,當然也沒怎麽參與進去。

他忙着曬菜幹、泡菜、做蜜餞幹果、果醬等等。

果酒也是個好東西。龔家有自己釀果酒的習慣,不過龔總十歲以後,這種習慣也越來越形式化。往往就是市場上買點白酒,再弄點随便什麽水果泡泡。

要說全村瓶瓶罐罐最多的,肯定是龔總家,阿巫一個夏天不知道燒了多少。工作室裏裝陶器的箱子都快堆到天花板了。

龔總安安心心地用大大小小的罐子瓶子搗騰,然後一個個搬進地窖。地窖黑漆漆的,這年頭顯然也不會有電燈,龔總倒是沒多大障礙。亞獸人的夜視能力和獸人不能比,但是在地窖裏進進出出拿放東西倒是沒多大問題。

這時候每個人都在盡量壓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而養生湯的概念,阿巫也有了進展。天天忙得不行的族人們,在每天三碗湯的調理下,非但沒有累瘦,反倒人精神了,臉色紅潤了,甚至還不耽誤貼秋膘。未成年們最明顯,有幾個歲數小的,雙下巴都出來了。

除了阿巫之外,技術牛人們竟然也拿出了一項重大研究成果——板車!

龔總看着他們,完全不知道他們哪裏來的時間搞發明創造。果然,人的潛力是壓榨出來的,連續加班一個月什麽的,完全不是問題。

因為板車的發明運用,小河村的整體生産力水平,又大幅度地邁進了一個新的臺階。

村級公路,如今已經大變樣了。在經過短時間內的密集踩踏之後,原本坑坑窪窪高低不平的山路,已經變得相對平整,至少能夠讓板車在保證一定速度的前提下,平穩地運輸大量的食物,從而節約出大量的人力。節約出的人力,又投入到無盡的生産中,草原迅速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糧倉。

臨近秋末,聯合行動大隊正式解散。其他村子的獸人和亞獸人陸陸續續地離開。他們還需要将積攢下的大量物資搬運回自己的村子。由于“路況”問題,他們顯然不能用板車運輸。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工作量。每個村子的獸人都必須往返多次,才能将全部的物資裝運完畢。

獸人們下意識地想,如果他們的村子之間,也有這麽一條公路的話就好了;不僅往來方便,還能節約出大量的時間,而且更加安全。

小河村的獸人們并沒有跟着回來。

草原上的大量獵物已經南遷的差不多了。小河村的獸人們安安心心地在草原上收割着大量的谷物和豆類。随着其他村子獸人的回歸,而空餘出來的板車,被全部投入到搬運工作中。

滿村的肉香還沒有消散,整個小河村又被鋪天蓋地的谷物和豆類包圍。

原始的加工工具迅速被發明出來,所有谷物和豆類都在經過粗加工後,填-滿了各家各戶的糧倉,堆滿了村子的倉庫。

不用精細地計算每一頓的食物,一天可以分三頓吃到飽,每天都有各種美味的食物,前所未有的富足将每個小河村民都包裹得滿滿。

龔府的儲備豐富極了。随着二期工程的竣工,龔府不僅有了更多的房子,還多了一個巨-大的地窖。大地窖裏堆滿了各種肉類,小地窖裏堆滿了龔總瞎折騰的瓶瓶罐罐。除此以外,還有糧倉和貨倉裏,滿滿的糧食和高高堆起的皮毛。

豆萁和穗杆成捆成捆地堆滿柴房,因為忙着處理獵物而減少的柴火數量,也得到一部分緩解。

亞獸們揮舞起石斧更有力氣了。

村長夫人忙着一家家奔走,詢問集體過冬的人數。

獸人的習慣是成年後獨居。人口少的獸人家庭不少。在接受龔總集約化管理熏陶的村民,顯然認識到了集體過冬的各種好處。

“是和工作室那樣一起過日子嗎?”

“一起做飯吃飯也ting好的。”

“對啊,我做飯完全不行。”

“一個人做飯”

做飯的問題顯然得到了大部分獨居獸人亞獸人的響應,還有一些則是人口簡單的兩個人的小家庭。

這些年輕的獸人捕獵的技巧大都還不夠高明,負責往來運輸貨物,時不時能回來看上一眼伴侶。

“我家伴侶有崽子了,得好好照顧。”

“嗯,阿巫說了。有崽子了不能累着。”

“以前沒條件,現在可不一樣了,不能再讓伴侶幹活了。”

村長夫人的感受是最明顯最直接的。這一聊開,發現村子裏有崽子的亞獸人竟然有好幾個,而且預期在入冬不久後就得生了。加上之前在初秋生下的幾個小崽子,小河村的人口有了顯着地提升。

村長夫人表示:“到時候一起生一起帶,這段時間多注意休息,其它的事情不用擔心。”

人多是好事。咱們小河村有的是食物和皮毛,養得起!村長夫人從未有過像今天這般有底氣,全村人也顯然非常有底氣。

山林裏的大部分樹葉已經掉得差不多了,一些果樹的枝頭還挂着一個個風幹的幹癟果子無人問津。天氣迅速地冷了起來,龔總有時候醒着,都能聽見誇張的嗚嗚風聲。

小河村的獸人們終于帶着最後幾板車物資回來了。

和狠狠長了一圈肉的亞獸人們不同,獸人們全都一個個累瘦了一大圈。亢奮的精神在看到迎接的親人的時候,也有點撐不下去了。

獸人們一個個扔下板車和身上挂滿的物資,圍繞着親人轉圈磨蹭。那麽大的個頭,撒嬌起來完全不違和,個個技能滿點,把亞獸人們心疼壞了。

大鍋大鍋的炖肉、炒肉、烤肉、肉湯端了上來,塞進獸人們無底洞一樣的胃部。在草原捕獵的一個多月來,獸人們為了節約時間,幾乎頓頓都是生食獵物。別說是經過亞獸人們精心烹調過的食物,就是熟食他們都沒吃上。

然後,獸人們感受到了來自宇宙的大惡意!

他們只是出去了一個多月,回來竟然都不讓吃飽吃撐!只能吃到半飽多一點也就算了,冬天他們經常連半飽都混不上,他們也習慣了。

可是!為什麽要洗澡?!

吃完飯,不應該美美地睡上一覺嗎?

洗澡什麽的,程序完全錯了!絕對是哪裏錯了!

耍賴打滾撒嬌講道理……亞獸人們完全不講任何道理,将負隅頑抗的獸人們一個個扔進澡堂子,有任何一根毛沒洗幹淨都不準出來。

獸人們表示,亞獸人們無理取鬧極了!

單身的獸人們格外糟心。被自家伴侶扔也就算了,被自家阿爹或者其他長輩順手一扔什麽的,簡直丢臉。

毛發沾濕後黏在皮膚上的感覺,分外糟糕。一多半獸人意思意思往池子裏一跳,不到一分鐘就爬上來,甩了兩甩就悄悄匍匐着準備出去,在門口對上嘿嘿陰笑的亞獸人組成的人牆。

獸人們夾着尾巴老實回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關于家庭地位

獸人是一家之主,這是衆所周知的事情。

獸人是家庭的支柱,需要承擔起家庭全部的食物來源,并且肩負起全部的生活保障。

除此之外,獸人也是非常多功能的。

譬如說,伴侶和小崽子冷了,獸人得貢獻出自己的肉體,以供取暖;譬如說,伴侶和小崽子不開心了,獸人得負責把人哄高興;譬如說,伴侶和小崽子想要玩耍了,獸人得負責陪玩。

獸人,你值得擁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