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戲弄

24、

都是些無辜之人,大多奴籍,在風塵裏摸爬打滾,獻上自尊和身體,一雙玉臂千人枕,一點朱唇萬人嘗,賣笑賣唱,堪堪讨個營生。

卻要因将軍一句謊話,無辜受捉弄,戰戰兢兢,惴惴不安。

李固像是鐵了心要他難堪,翌日回宮,尚未下早朝,便聽魏公滿頭霧水地念叨:“陛下這是怎麽了。”

兩條腿發軟下不去床,天際翻出魚肚白時,被皇帝抱回紫宸殿,腳腕處重新挂上鐵鏈,一動不動地仰躺。隔一張碧紗櫥,聽魏公喋喋不休:“怎麽把小倌給請進宮了?”

自來風塵中,男子是比女子還不如的。小魚本就是奴籍,進了長安別無所依,便栖身南風館,得一遮風避雨處,茍且偷生。

就這麽八竿子打不着關系的庶民,陛下遣了聖旨去,親自派人請進宮,放進後宮深院。叫人不明就裏,這又是唱的哪一出。

魏公疑惑不解,殊不知碧紗櫥裏龍床上躺着的小将軍,悔得腸青。小魚躲進南風館,從來不問外事。不是沒人觊觎他,只是那份清高安寧,甫一靠近,便讓心懷叵測之輩消了欲念。

以前葉十一擔心他無法自保,便勸他,但凡有登徒子戲弄,便擺出葉家大公子名號。小魚只安靜搖頭:“怎敢再勞煩将軍。”

流落風塵的青年,眉清目秀,形單質弱,唯生清高意,紅塵不沾身。

葉十一怎麽能忍心,把小魚也拖下水。李固那樣狠心絕情的人,就連心心念念戀慕他的龐妃都不得善終,何況無權無勢無所依靠的小魚。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皇帝心血來潮,要玩誰弄誰,只消一句話的事,可那受盡折辱的人,誰又去關心他求救時嘶啞的哭聲。葉十一再明白不過。

或許只因他一句強撐臉面的戲言,強勢霸道的王權要把出身卑微的小魚也折斷。那樣他葉十一能心安?掙紮着摔下床,擡頭望向窗外,這會兒應該已經下朝了。

“李固…”磨牙砺齒,恨不得生食其血肉。

魏公聽見碧紗櫥裏小将軍撕破嗓子的粗吼:“我要見李固!!——”

魏公去了禦書房禀報。李固放下奏折,揉捏眉心:“新近的那什麽…叫什麽來着?”

魏公善知聖意,陛下記性一向好,記不住的,只有剛來的新人,他心下了然,抱了拂塵揖身:“回聖人,叫小魚,平康坊南風館裏的頭牌。”

“嘶。”李固扔了批完的折子,嗤笑:“頭牌。也難怪能得将軍青眼。”

盛夏炎熱,太液池的荷花開了,禦書房裏一片悶熱,宮人送來冰食,擱在一旁,尚來不及用上一口,冰化成水,奏折仍未批完。

一旁侍立的黃仲元,當了多年侍中,自先帝在時便坐到了今日地位,堪稱兩朝重臣。老侍中雖憂國憂民,不過面上從不見憂,一派和善。皇帝也視他為長輩。

黃侍中摸着胡子問:“陛下說的将軍,可是葉家那位?”

魏公退至一旁。

李固翻開下一份禦史臺呈的折子,擡眼望向老侍中:“瞞不過黃老,的确是他。”

黃侍中擰眉沉思,灰白胡子抖了抖,半晌,嘆口氣道:“葉家小将軍年少,血氣方剛時,出入那些個煙花柳巷,倒也不算大錯。”

皇帝撇了下唇角,不置可否。黃老話中有話,他等他開口。果然,黃侍中操心慣了,忍不住多嘴:“老臣前些時候聽聞,陛下因将軍頂撞,罰他禁足行宮。”

李固點了點頭,放下奏折,饒有興致地問:“黃老還聽說什麽了?”

李朝新帝年輕,但也不折手段,把帝王的狠心絕情淋漓盡致地演繹了個十成十。

盡管新帝一向尊重他們這些老臣,可面對城府太深的皇帝,難免心裏咯噔一下,疑心冷不防地,皇帝那把刀子落到自己頭上。

猶豫片刻,愛管閑事的黃老終究開口答:“說是葉小将軍不服管教,行刺陛下,如今關在宮裏,不知去向。”

宮內宮外的傳聞,大差不離。知道他把葉十一關進紫宸殿的,也只有北衙親信和魏嚴誠。李固颔首,低頭輕笑:“是關起來了,小将軍不知悔改,朕自然要給他教訓。”

黃老張了張嘴,揣摩聖意,皇帝不見惱怒,他便大着膽子說:“葉小将軍少年英才,不愧為葉家兒郎。他在邊塞這兩年,守邊關安生民,都護府屢次上書,誇贊葉将軍衷心勤勉。”

李固上身後仰,不見喜怒地望着他,手中湘管置于硯旁,一副洗耳恭聽模樣。

“到底…到底是,一員良将…”黃侍中斟酌着:“若未曾犯下欺君罔上的大過錯。不若将功折罪,遣其戍衛邊疆。”

黃老是個愛講道理的人:“前些時日,突厥又擾邊民,蠻族東西兩部不合,時局不明,東突厥有意納貢,西突厥不服我朝,這戰事,恐怕一時半會兒停不下來。”

老臣不是求情,而是心憂:“葉小将軍在安西能鎮蠻族。他是咱邊塞的定海針。吐蕃蠢蠢欲動,也因葉将軍守玉門而不敢輕舉妄為。”

“臣以為,不如邊關安寧,再秋後算賬。”

皇帝像是聽進去了,又像沒聽進去,玩笑一句:“黃老怎地學了拾遺大人的功夫。”

拾遺為文官,進谏言,查漏補缺上報聖聽。比禦史臺那幫筆殺人的文官還能唠叨。

拾遺從八品,侍中正五品上,皇帝把他比作拾遺,黃老感到一絲絲貶低意味,倒也不是他多想,畢竟這位聖人出了名的君心難料。

黃老趕忙立在中間,面朝皇帝深深一揖,一把老骨頭彎下去,久久沒聽陛下開口免禮。過了一會兒,才聽他幽幽道:“黃老,本朝兩百年,邊關豈有一日安寧?”

哪怕中原盛世,邊關也是打打殺殺,未曾得片刻消停,無非是能壓下去和不能壓下去的區別罷了。吐蕃虎視眈眈,東西突厥狼子野心,邊關最是兇險。

歷來遣去安西的軍隊,臨行前都要留名姓和家書,指不定哪日犧牲于大漠深處,連屍體都找不回。

胡兒擅騎射,能把他們壓下去,也全虧葉十一騎射天賦異禀。這兩年,三訓騎兵,葉十一把能教的都教了。

突厥忌憚李朝精銳鐵騎,故此不敢妄動。李固召他回來,也是料到突厥內部正亂,不至于這時候發起戰事。

誰曾料,那小将軍一回來,先是在朝堂上與他頂嘴,後又為個不懂事的孟家父子求情。皇帝終究忍無可忍。

黃老不言。

李固站起身,負手而立,自上由下地注視他,沉聲道:“還是黃老覺得,朕這江山,離了姓葉的人,便保不住了?”

黃老不僅沒把腰杆直起來,還撲通跪下去,深深叩首:“老臣妄言,請陛下責罰!”

“黃老一片忠心,朕曉得。葉家的事,朕自有分寸。未查明刺客身份前,不能放走他。”李固不耐煩地揮手:“黃老若沒有別的事,便退下吧。”

“是。”黃侍中顫巍巍起身,弓着腰,抱着手,面朝皇帝,一步步退出禦書房外。

魏公等了一會兒,方才遲疑地問:“小将軍那邊…還去看看麽?”

李固想了想,站起身:“走。”

葉家那小祖宗,說他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複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到底從小不是個省油的燈。牛脾氣沖上來,拆了龍床,砸了黃花梨木矮幾,又吵又鬧:“我要見李固!”

胡拔山抱着劍守在門外,也沒敢進去瞅一眼,左右侍衛面面相觑,誰也不敢把葉小将軍怎麽着,也沒誰敢去打擾陛下,只好在心底默默祈禱,魏公倒是快些把陛下帶回來。

李固推開門,就聽葉小将軍咆哮:“姓李的王八犢子臭癟三!”

皇帝嘴角微抽,魏公假裝沒聽見,趕忙轉身走出去,自外間帶上紫宸殿大門,留那兩位主子盡情折騰。

胡拔山好奇詢問:“魏公,這到底是怎麽了?”魏公瞪他:“不該問的別問,走走走,離這兒遠點。”生怕引火燒身,衆人退出宮院外。

“葉将軍,看來精力旺盛。”皇帝繞過碧紗櫥,人高馬大地橫在他身前,居高臨下,面無表情:“那麽今夜還能接着侍君。”

葉十一橫眉怒目,看那模樣氣昏了頭,恨不得上來咬他一塊肉,磨牙砺齒,兇狠得像頭小狼:“李固,你欺辱我,我認了,小魚何辜?!”

“将軍不是心儀他麽。”皇帝伸手,食指貼着他面頰,沿細嫩肌膚滑下去,指尖溫熱觸感,一徑拂過肩胛,沿臂膀落至手腕,狠狠一撈:“葉十一,就這麽想保一個賤奴。”

“看來小将軍處處留情,對誰都肯施舍三分真心。”皇帝冷嘲熱諷,抓起他下颌,逼迫人仰長脖子擡頭,與他對視。兇惡的野獸虎視眈眈。

取出袖口中掌心大的錦盒,掀開讓他聞,濃香蝕骨。皇帝彎身附在他耳邊,幽幽低語:“太醫院新釀的好東西,只一厘,便可銷魂奪魄,縱使天下最清高的人,亦要跪求聖恩。”

葉十一渾身顫抖,太醫院怎麽盡弄這些上不得臺面的玩意兒?!

陳明敲門道:“陛下,南風館的小魚已進宮了,暫且安置在蓬萊殿。”

又是蓬萊殿。葉十一瞪向皇帝:“你想怎樣。”

“放心,這東西不是用給你的。”李固合上蓋子,閑閑收回袖中:“朕聽聞你那位朋友清高不屈,不為富貴折腰。那樣的人,用這藥才有意思。”

皇帝扔開他,活像個淫.靡無恥的暴君,帶着逼良為娼的惡意,威脅葉十一:“将軍那麽喜歡他,朕自然要嘗嘗,能得将軍青眼之人,又是何種滋味。”

李固甚至惬意微笑,拿着刀愉快地往他心上紮:“将軍要是喜歡,朕心好,允你侍立旁觀。”

“你那位奴籍友人,恐怕千算萬算也想不到,他能得聖恩,全虧了葉小将軍這張無遮攔的嘴。”

這種人。葉十一怒火驟燃,這種無恥皇帝!

“将軍若是真心疼他,”皇帝轉眼,似笑非笑,“就不該為他做點什麽?”

李固彎下身,四目相對,邪氣溢肆:“不如…你求朕…賞你…”附在他耳旁,沙啞輕笑:“說…要為朕生兒育女…哄得朕高興了,這東西…都給你。”

作者有話要說:

葉: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李:哼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