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削藩集權,帝王之師

王媽媽得了喬微的回話後,就趕緊朝着正院而去。

“那丫頭怎麽說?”沈氏坐在榻上看着賬本,臉色不怎麽好。

明面上說是府裏是她管着賬,可這郗府算上她正經主子一共就三個,結果兩個不歸她管,她能管着的事實上就只有她自己和這滿府的仆婦開銷了。

王媽媽見沈氏臉色不好,趕緊道:“二姑娘對太太還是孝順的,一聽說是老太太的生辰,立時就答應了。”她是沈氏的陪嫁,對威北侯府老太太的稱呼還是和以前一樣。

“算她識相。”見喬微同意,沈氏面上強硬,實際上心裏長舒了一口氣,真到了她母親生辰那日,她一個人回去,她更丢臉。

王媽媽将沈氏心情好些了,對着下面的丫鬟擺擺手讓她們都下去,然後上前給沈氏揉了揉額頭,勸道:“這事兒實該您親自和二姑娘說,也顯着親近。”讓她一個管事婆子去傳話,到底是怠慢了。

“我不想見她。”沈氏撇了撇嘴,如果這世上有八字不合的人,她和這個繼女就算一對兒。

小時候她想趁喬微年紀小,将她壓住,結果反倒被這丫頭擺了一道,讓相爺從此不再信任她,後來一件件事更直戳她心窩,她實在是和這個繼女犯沖,能不見就最好不見。

“太太您何必和二姑娘過不去呢,她左右是個姑娘家,也留不了幾年了。”王媽媽也知道一些過往,之前沈氏想得太好覺得二姑娘不懂事就能随意糊弄,結果二姑娘早慧,她們沒占到半點便宜。

可這都多少年過去了,二姑娘也到了及笄的年紀,她們太太是越發連禮數都不願意做了。

“留不了幾年?她怕是惦記着要當承嗣女,想霸占着整個郗家呢。”沈氏說起這事來就生氣,她和喬微最大的恩怨就是這事兒。

她這麽多年沒生下一兒半女,她也給郗重納了好幾房妾室也都沒有半點喜訊,導致郗重年過四十卻只有兩個女兒,一個是已經成為太後的大姑娘,另一個就是喬微了。

沈氏覺得既然她生不了,妾室也生不了,那也不能讓郗重斷了香火,所以從郗氏選了一個父母都亡故的孩子從小養在身邊,準備過繼當嗣子,左右從小養到大的也和親生的沒區別。

這樣也讓郗重有後,讓她後半生有個依靠。

明明對大家都好的事情,可偏偏她那個繼女不同意,讓她這麽多年一直沒有過繼成功。

為着這事,沈氏更不待見喬微了,連面子情都懶得做了。

Advertisement

沈氏覺得喬微之所以不願意讓她養在膝下的郗勤過繼,就是喬微觊觎整個郗家,想要留在郗家招贅當承嗣女。

兩人的梁子就這麽越結越大。

“應該不會的,太太您想多了。”王媽媽勸道:“這承嗣女是要招贅的,這肯上門當贅婿的哪裏有好男子?二姑娘怎麽肯嫁那樣的人?再說相爺也不會同意的。”

“誰知道那丫頭怎麽想的?她從小到大的心思誰能猜得着?”沈氏哼了一聲,“相爺疼她疼得跟寶貝似的,還不是她說什麽就是什麽。”

王媽媽這次沒再說話,她是猜不準二姑娘的心思,或者說這滿府的人除了相爺估計沒人能猜得中二姑娘的心思。

至于相爺,确實疼二姑娘,不只是相爺,宮裏的太後娘娘也對二姑娘這個胞妹疼得如珠如寶,就連聖上也十分尊敬這位姨母。

二姑娘如果真的想要承嗣,怕是也有的是法子。

這下子,不僅是沈氏心煩,就連王媽媽也多了幾分惆悵。

沈氏的這點心思,喬微從小看得明白,她對沈氏的小心思并不在意,或者說她對沈氏這個人都不怎麽在意,她在意的只有郗家的未來,畢竟這是原主的心願。

喬微手中正拿着一本古籍看得有趣,她每到一個新世界都會去研究這些世界的歷史,歷史能夠折射出很多問題,這也是她的習慣。

“姑娘,相爺身邊的安北來了。”

竹萱上前說道。

“讓他進來吧。”喬微點點頭,并沒有放下手中的古籍。

安北只在十二幅的屏風前就停住了腳步,隔着屏風給喬微請安,“二姑娘安。”

“父親叫你來有什麽事?”喬微問道,說着将手中的書翻了一頁。

安北恭聲道:“二姑娘,此事機密。”說完後看了一眼旁邊的竹萱和蘭芮兩人,不再說話。

喬微聽到這話,對着竹萱兩人道:“你們下去吧。”

等兩人下去後,喬微才放下手中的古籍,正色道:“說吧。”

“太皇太後讓人攜懿旨出宮,我們的人發現的時候人已經出了京城了。”安北說到最後聲音越來越小,他不僅是郗重身邊的仆從更是郗重的心腹,才會知道這等機密之事。

安北以為出這樣大的事情,喬微會和郗重一樣生氣,結果喬微情緒并未有多大的起伏,語氣還是一如既往地溫和清潤。

“人去秦地了?”喬微神色不變。秦地駐紮着男主秦王褚肅,褚肅不僅是幼帝的皇叔,更是太皇太後的嫡親幼子,比起病弱的孫子,太皇太後更希望皇位上坐得是自己的小兒子。

安北趕緊應道:“正是。相爺現在正猶豫要不要派人出去将懿旨追回,所以想請姑娘去書房商議。”

喬微點點頭,“你先回去吧,我這就過去。”

“是。”

等到喬微到郗重書房的時候,郗重已經渾身上下冒着冷氣了,房間裏不只是郗重一人,還有幾個身穿朝服的官員以及一個宮人打扮的內官。

這些人見到喬微來了,都趕緊拱手,“郡主來了。”

太後疼愛幼妹,在幼帝年幼時又曾讓幼妹為帝王啓蒙,因喬微是女子之身不好封賞官位,只好賜下郡主爵位,另賜封地江都,所以在外喬微又被稱為江都郡主。

見到喬微過來,這群被郗重渾身冷氣弄得汗衫濕透的官員心裏總算松了口氣,江都郡主多智近乎妖,這種事別人沒辦法,江都郡主肯定有法子,特別是內官季斯,這事兒本就是他的職責範圍,要是處理不好相爺和太後第一個饒不了他。

“各位叔伯好。”喬微對着這些人點點頭,然後又看向上首的郗重喚道:“父親。”

郗重原本閉着的眼睛這才睜開,看向喬微,“你來了,坐吧。”

衆人這才随着喬微入座。

“事情郡主已經知道了吧。”吏部尚書嚴宏達看向喬微,“郡主覺得這懿旨追還是不追?”

“嚴大人覺得呢?”喬微笑着問道。

“老夫覺得還是追回來為好,太皇太後一直有意讓秦王入京攝政,如若秦王真的入京參與朝政,可是大不妙啊。”嚴宏達搖搖頭,秦王的狼子野心,太後愛幼子勝過幼帝,這京中誰不知道?

若是秦王進京,這京中必然會掀起一番腥風血雨,到時候對陛下對郗重都是大威脅。

“嚴大人說得十分有理。”喬微說道:“但我聽聞秦王這些年在秦地厲兵秣馬,秦地多年沒有戰事,秦王養了衆多雄兵又意欲何為?”

秦王的心思不用明說,在場的人都知道。秦王養兵衆人多少也知道一些,之前就有禦史彈劾秦王養兵過多,但都被太皇太後給混淆過去了。

“郡主的意思是?”嚴宏達皺眉。

“與其讓秦王在秦地做大,還不如讓他進京,在京都沒了大軍護身,就如同老虎沒了爪牙,再兇猛也傷不了人了。”喬微說道。

“郡主的意思是任由秦王入京?”嚴宏達雖然覺得喬微說得有理,但此事就這麽算了,他們心中也不痛快,這不是讓他們吃了個啞巴虧嗎?

“我的意思是,秦王入京可以,但只能帶三十親衛。”喬微說道。

說完後,喬微起身對着郗重道:“父親應上禀陛下,為加強朝廷對地方統轄,治理萬民,所有節度使屬下的各郡全部直屬朝廷,節度使不再管轄其他地區,各地知

州知府應由吏部統一派遣,節度使不再負責州內的政事。”

旁邊的人聽到喬微的話,都有些驚呆了,江都郡主這是要——削藩?

似乎還嫌不夠震撼,喬微接着道:“此外,各州設監察禦史,監察各地財務、政務、軍政,擁有直接彈劾地方節度使之權,并且各州府每年挑選精兵送入禁軍,由朝廷直接統轄。”

喬微的話落後,嚴宏達等人陷入沉思,秦王為什麽敢如此嚣張,不就是因為他是當地的節度使,身負王爵又手握秦地的軍政大權,如果真能像江都郡主說得一樣,那麽秦王和所有的節度使就是被拔了爪牙的老虎,再也翻不出什麽花樣了。

“相爺,下官覺得郡主所提可行。”嚴宏達贊同道,雖然執行起來會很艱難,但如果真能實行成功,絕對大大提升了朝廷對地方的統治,各地割據的局面也不會再有。

“下官複議。”下面的人都道。

郗重點點頭,“我好好想想,你們都先回去吧,季內官留一下。”削藩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歷代的帝王都想削藩但真正成功的又有幾個,他需要好好籌謀。

“是。”其他人也不再多說,退出了書房,屋內只剩下喬微、季斯和郗重三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