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削藩集權,帝王之師

景祐帝聽到這話就更不明白了。

“既然是朝廷給他的權力,那朝廷不能收回嗎?”景祐帝不懂,他現在還沒有接觸朝政,對這些還沒有了解,所以想法還很天真。

在他看來,既然是朝廷讓秦王有了這麽大的權力,朝廷能給賜下權力自然也能夠收回。

“陛下是君主,可禦令卻不出紫宸宮,這是為什麽?”喬微問道。

景祐帝說到這不服氣,“那是因為朕年紀尚幼還未親政,等朕親政了禦令會令天下聞。”

喬微沒有理會景祐帝的小脾氣,直言道:“幼便是弱,弱者如何能令人臣服?同樣,朝廷政令不出京都,自然也是因為地方強而朝廷弱。”

“可朝廷有十六衛兵馬千萬,強于地方軍百倍。”景祐帝不明白喬微所說的朝廷弱是指哪個方面,明明這些兵馬都是聽令于朝廷的,還比不上一個地方諸侯嗎?

至于喬微說他弱的話,他并沒有生氣,他從小就知道自己的處境,知道有些話雖然不好聽但卻是真話,當初姨母給他上的第一節課,沒教會他別的,就告訴他要聽真話實話,能聽進去真話才能做出正确的決策。

外面的人的奉承他聽得太多了,能給他說真話實話的人,才難能可貴,很多人一輩子不明白的道理,景祐帝很小就懂了。

“可朝廷的十六衛兵馬聽命于陛下嗎?”喬微看着景祐帝皺眉,接着道:“陛下尚未主政,這些兵馬只有在收到兩宮女主鳳印和閣部蓋有玉玺的诏書才會被調動,缺一不可,可太皇太後心向秦王,若真到了最後時刻,怕是不會用印,陛下自然也調不動十六衛的兵馬。”

“于秦王在秦地的心腹一呼百應相比,陛下對十六衛的掌控就弱太多了。”喬微說道:“陛下弱便是朝廷弱,朝廷弱地方強,又如何收回地方權力,說不定最後就會造成藩鎮割據甚至是謀逆犯上之事。”

景祐帝聽後有些洩氣,不過他很快又鼓足精神,對着喬微道:“姨母,朕該如何做,才能改變現在的局面?”他不想只每天上課讀書,他想要參與進朝堂中去,他不想自己最後的命運交給別人。

“局面已經在改變了。”喬微對着景祐帝道:“從秦王入京的那一刻,局面就發生了颠倒。”

“秦王離開了秦地,離開了對他俯首聽命的軍隊,就像是老虎沒了爪牙。”喬微對着景祐帝道:“陛下以為秦王離開秦地後,對秦地處置應該如何?”

景祐帝知道這是喬微在考他在教他,這種事情聞太傅不會教他,他母親和外祖父又覺得他尚小,總想要為他遮風擋雨,也都瞞着他,其實比起躲在長輩後面他更想要自己闖一闖。

“秦王自然離開了秦地,自然也不能是秦地的節度使了。”景祐帝還記得之前喬微告訴他,秦王最大的倚仗是朝廷此封的節度使的權力,之前秦王仗着秦地雄兵他沒法收回,如今秦王入京,一個不在地方的節度使自然就能名正言順地去掉節度使這個官職了。

Advertisement

“陛下,當節度使入朝或者是宰輔遙領節度使之職時,可在地方上設節度使留後替自己處理政務。”喬微知道景祐帝對朝政還不熟悉,一點點耐心講道:“陛下其實說得沒錯,秦王進京卻是要卸任河西節度使。”河西自古為秦地,河西節度使才是秦王真正的官職。

“陛下對河西的軍政有了解嗎?知道當下秦王會留誰擔任節度使留後嗎?”喬微對着景祐帝問道。

景祐帝搖搖頭,他連朝中的情況都不清楚,更何況是遠在千裏之外的河西道。

“無論是誰擔任節度使留後,只要朝廷再派一個節度使過去,最少能在名聲上占據大義。”景祐帝雖然不清楚河西道的情況,但是他記得喬微交給自己的東西。

“姨母之前說過,大義是朕和朝廷最大的倚仗。”景祐帝道:“秦王若想上位,大義反倒是他最難的阻礙。”

喬微點點頭,孺子可教,景祐帝确實

有成長為帝王的潛質。

“陛下說得對,只要朝廷新派節度使過去,那麽節度使留後也必然要聽從新節度使的命令,不然即是犯上忤逆,到時新任的節度使做什麽也都是師出有名。”喬微說道。

“新上任的節度使姨母有人選了嗎?”景祐帝聽到喬微的話雙眼亮晶晶的。

喬微笑着問道:“陛下覺得呢?”

景祐帝有些垂頭喪氣,他尚未入朝,如何知道哪些官員的能力強,他看着喬微有些惋惜道:“若是姨母是男子,朕一定任命姨母為新的河西節度使。”

“哈哈哈哈哈,陛下此話深得我心。”喬微沒有就此事再和景祐帝讨論,而是道:“河西節度使的人選至少要等秦王進京後才能選出,陛下切莫着急,此事有父親在前朝替陛下看着,必然不會讓太皇太後和秦王占了便宜。”

景祐帝點點頭,“朕相信外祖父。”雖然郗重總是覺得他還沒長大,但對景祐帝的忠心景祐帝是相信的。

“姨母,那秦王呢?”景祐帝又回到了最初的問題,“秦王回京後朕該如何辦?”

“陛下不用管秦王,秦王回京後有的忙呢,他的麻煩可不少。”喬微搖搖頭,原著中秦王是光明正大地攜太皇太後懿旨回京的,這一次在她影響下太皇太後已經被逼得認下假诏書的事情,秦王的回京首先等着他的就是文武百官的彈劾。

“陛下只需安心靜待,好好讀書,有些事情還不到陛下親自出馬的時候。”喬微說道:“等陛下親政了,有的是政務等陛下處理,只怕那時候陛下還要頭痛政務太多,不得閑暇呢。”

“怎麽會?”景祐帝搖搖頭,他現在一心想參與朝政,怎麽會覺得朝政厭煩。

喬微笑了笑,不再說,只是對景祐帝道:“我看了陛下的作業,從這兩篇文章來說,陛下雖然文筆稚嫩,但觀點卻新穎,看問題也算得上知其根本,看來陛下這段日子在學業上下了不少功夫。”其實總體來講喬微教過不少學生,景祐帝在她歷代學生中也算得上出色。

說起作業這件事,景祐帝不好意思道:“姨母,你罰我吧,我最近确實心思浮動,沒有好好完成課業。”在這種時候,他連“朕”這樣的自稱都不用了,可見在喬微面前,景祐帝真的将自己當成了晚輩。

“臨大事之時,心思浮動也屬正常,只是陛下如今也快長大了,對自己應該要求更嚴格,喜怒不形于色才是帝王心性。”喬微沒有因為景祐帝的浮躁而過于責罰這位小皇帝,事實上以他的年紀,能做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我希望沒有下次。”喬微說道。

景祐帝趕緊點頭,“絕對不會再犯。”

“接下來我給陛下講史吧。”喬微将一本書遞給了景祐帝,“陛下之前問我為何要讀史?”

“讀史者,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喬微緩聲道:“治道有三,利威名……”

這堂課喬微并沒有給景祐帝講太長時間,但是景祐帝卻覺得比自己上聞太傅幾天的課收獲得還多,不是說喬微的文學水平一定高于聞太傅,而是只有從喬微這裏景祐帝才能學到自己真正想學的。

等喬微停下的時候,景祐帝還覺得沒聽夠,他還想讓喬微再給他講一講,但卻被自己母親派來的人打斷了。

“陛下,郡主,太後那裏下了朝,請陛下和郡主去慈明宮用膳。”季斯趕緊并報道。

郗太後喚人,景祐帝和喬微自然都沒有推據,就趕緊一起過去了。

等到了慈明宮,就見到屋裏坐着一位保養極好地年輕少婦,一身鳳衣在陽光下流光溢彩,一雙眼睛在看到兩人的時候露出了溫柔慈愛的神色。

喬微和景祐帝上前見禮,郗太後連忙将兩人扶起來,然後讓兩人坐在自己身邊,還親自給兩人各盛了一碗粥。

“這是司膳局新做的牛乳粥,快嘗一嘗。”郗太後眉眼間沒有攝政女主的威嚴,反而處處透着清麗

婉約。

郗太後無疑是美的,不同于喬微瑰姿明麗,郗太後是柔美到了極致的女子,她是标準的大家閨秀,溫婉動人。這樣溫柔的人,自然也被先帝所鐘愛,唯一可惜的是先帝早逝。

喬微有些無奈,郗太後比原主要大不少,喪母和年齡的差距讓郗太後把她當孩子養,在郗太後這裏她其實養了兩個孩子,一個是喬微一個是景祐帝。

這牛乳粥一般是做來給小孩子長身體的,喬微一個快及笄的少女還是從容地接過,這可是郗太後的慈姐之心,怎麽能辜負。

一旁的景祐帝覺得有趣,他姨母多麽厲害的人啊,可是偏偏拿他柔弱的母後沒有辦法,果然是一物降一物嗎?

“說起來,阿微都是大姑娘了。”郗太後看着越發明豔的妹妹,感嘆道。

聽到這話,喬微就本能地覺得不好,果然下句話就來了。

“回頭我讓季斯找一找宮外适齡的青年,好好給你相看一場才是正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