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削藩集權,帝王之師
一場春雨的突然而至,讓京都的空氣中都彌漫着濕潤的氣息,京郊遠處仿佛籠罩着一層薄薄的紗霧,煙雨朦胧,如同寫意的山水畫一般。
喬微坐在車上看着手中的書卷,很快就到了崇福寺。
崇福寺是京都最有名的寺廟,每日的香客絡繹不絕,但今日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下雨的原因卻顯得格外冷清,并沒有什麽人來上香。
事實上崇安寺的香火極好,即便是下雨天來上香的香客也不少,今日的崇安寺卻謝絕了來訪的香客,有不知道怎麽一回事的小沙彌好奇地對着年長的師兄問道:“師兄,不是都謝絕香客了嗎?為什麽還要大開寺門?”
年紀大一些的僧人摸了摸小師弟光禿禿的腦殼,“今日有貴客前來。”
“什麽貴客?比韓王妃還貴重嗎?”小沙彌不明白,前些日子韓王妃前來的時候,寺廟還是一切照舊,也沒有謝絕香客啊。
“是江都郡主。”僧人說道。
“江都郡主?”小沙彌突然想到了什麽問道:“是會譯經的那個郡主嗎?”大魏有封號的郡主并不少,但是能讓小沙彌記在心裏的只有江都郡主一人。原因很簡單,江都郡主會翻譯經法。
“《大般若經》就是江都郡主所譯,與我佛法大有意義。”僧人解釋道,不然住持也不會為了招待江都郡主大閉寺門三日,除了讓江都郡主為母祈福外,更重要的是想要和江都郡主研讨佛法。
兩人說着,又有僧人到來,對着兩人道:“快去寺門前,住持叫大家一起迎接郡主。”
兩人趕緊起身跟着前來的僧人一起前往寺門前。
等到喬微到的時候,看着門前一群沙彌前披着袈裟,胡子眉毛已經花白的老住持帶着一群弟子迎接自己,一時間覺得有些好笑。
原主當時也是來崇安寺祈福,只不過當時她來的那日碰巧因為下雨崇安寺沒有招待香客,比起如今住持特地為自己閉門謝客倒是兩種情況,當然結果還是差不多的。
“阿彌陀佛,多日不見,郡主一切可還安好?”住持守真大師對着喬微道了句佛號。
喬微笑道:“一切安好,有勞大師挂念。”
“郡主,裏面請。”守真大師伸手示意喬微先行。
Advertisement
喬微客氣了一句後就先行進入寺廟,不是她不尊重守真大師,而是她更為信仰科學。在封建社會,不管是儒家還是道、釋兩家都是為帝王服務的。
君王淩駕于神佛之上,還是神佛淩駕于君王之上,如果非要選擇一個,喬微選擇前者。
比起封建社會,她更厭惡神權社會。
身為郡主,在僧人面前她就是君,君立于僧之上,理當她先行,這沒有任何問題。
其實當初喬微譯經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揚名,事實上不只是佛家經書,她還對道家經典做注,于儒家學說上也有自己的一套觀點學說,寫成了不少文章,這也使得喬微年紀輕輕就有極高的才名。
有了這些名聲,不管是郗太後還是滿朝的文武重臣才會同意她為景祐帝啓蒙,到現在她插手景祐帝的學業,聞太傅從來沒有反駁也是這個原因。
她除了江都郡主這個身份,還有更為深厚的才名,她身兼儒釋道三家之長,便是在大魏也很難找出第二個與她匹敵之人。
喬微深知在封建社會女子想要揚名很難,所以譯經作文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她年幼時就展現出神童的天分,過目不忘,所以後來年紀輕輕便有所成就也沒有人感到奇怪。
“先去大殿吧。”喬微對着守真大師道。
守真大師在前面帶路,說道:“一切法事超度都準備好了,等郡主進完香就可以開始了。”
進了兩柱香,一柱香是喬微自己進的,另一柱香是代景祐帝進的,她既然答應了景祐帝就不會食言。
一場法事下來讓喬微有些累了,就去了廂房休息。
等到喬微到廂
房的時候,便招來她的儀衛隊都虞侯孔開。
“今日宿衛崇福寺,還要勞孔将軍多用心。”喬微對着孔開道,到了都虞侯這個官位,一般來說都會尊稱一聲将軍。将軍在大魏并不是官職的稱呼,而是一般的高位武将都會尊稱一聲将軍。
孔開跟喬微的時間長了,自然明白喬微的意思。按照道理來講護衛郡主安全是他們的分內之事,并不需要喬微多加囑咐,可現在喬微卻說了,這其中意味深長。
“還請郡主示下。”孔開自己不明白,但他很清楚不懂就要問的道理,跟着江都郡主的第一日,江都郡主就告誡過自己不要自作主張地做一些蠢事,這些年他之所以能在江都郡主面前做得長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知道不懂就問的道理。
“孔将軍應該知道最近朝中人心湧動。”喬微道。
孔開趕緊道:“是因為秦王就要回京了嗎?”
“算算時間,秦王殿下這幾日也該到京都了。”喬微指了指崇福寺門外的路,“從秦地回京的必經之路可是就在此處。”
孔開心裏緊了緊,還不明白喬微的意思,這是要對秦王下手的意思嗎?
“太後和父親雖反對秦王回京,但秦王到底是陛下血親,該敬重些才是。”喬微笑眯眯地道:“可是總有些人見不得陛下和秦王有叔侄之情,想要從中挑撥,于此之際,我等該一盡臣子本分才是。”
“敢問郡主,屬下該如何盡職?”孔開是個武将實在是弄不懂喬微話中的意思,陛下和秦王有叔侄情?騙鬼呢?
聽着江都郡主話中的意思,不是要殺秦王,反倒是要救秦王,孔開越想越糊塗。
“秦王是陛下叔父,太皇太後幼子,自是該好好活着回京,這是全了陛下與秦王的叔侄之義,不至于陷陛下于不義。”
“可秦王私自回京,此為大不敬,讓秦王受些皮肉之苦也是對陛下盡忠,你說對嗎?”喬微對着孔開問道。
這話只能說道這麽直白了,孔開自然也聽懂了,就是只要留秦王一條命就好,其它的随便他折騰。
“屬下領命,自當為陛下盡忠。”孔開又問道:“秦王行蹤不定,郡主确定秦王會在這幾天路經此處?”秦王要是繞路也是有可能的。
“從河西至京都的館驿一路快報早已呈上父親的書案。”喬微解答了孔開心中的疑惑。
孔開心中微驚,看來秦王的行蹤郗相早已知曉,秦王自以為一路隐藏地很好,殊不知一切都瞞不過郗相。
這樣的秦王,又怎麽能鬥得過郗相?
聽到這個回答,孔開不再有什麽問題。在他看來既然江都郡主讓他幹這件事,那麽郗相絕對是知情的,他從被郗太後指給江都郡主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是郗黨之人,行事自然是向着郗黨的。
“記住,凡是出現在崇福寺周圍的一切可疑之人全部抓獲,寧可抓錯也不能放過。”說到這喬微的語氣帶着肅殺。
孔開也注意到喬微身上的冷意,趕緊應是,他更明白自己這幾日任務之重。
囑咐完孔開後,喬微對着竹萱道:“将筆墨拿出來。”
竹萱不明白,“郡主是要為先夫人抄經祈福嗎?”她是真的疑惑,主要是自家郡主平日裏根本就不是一個喜歡經書的人。
人人都道她們郡主醉心于儒釋道三家學說,可她很清楚自家郡主對佛法并沒有外人認為的那麽喜歡,連女眷喜歡的抄經祈福這種事情郡主都很少做。
“不,寫一篇表文。”喬微随後提筆在紙上寫到:上皇帝言君臣表。
一篇文章對于喬微來說并沒有什麽難度,甚至可以說是一氣呵成,等到喬微落下最後一筆,嘴角微微勾起。
“好好收起來。”喬微将文章交給竹萱囑咐道。
竹萱趕緊上前将文章珍而重之地收好,看郡主的樣子,她就知道此篇文章有大用。
“郡主,夜深了,該休息了。”等竹
萱收拾好,又趕緊帶着丫鬟給喬微收拾床鋪。
喬微雖然上了床,但是并沒有睡下的意思,而是坐在床上翻着一本書不知道在想什麽。
就在喬微回憶原主是什麽時候遇到的秦王的時候,孔開卻是有了收獲,深夜前來對喬微回禀。
竹萱不敢耽誤,趕緊在喬微的床前擺上屏風,讓孔開在屏風前回話。
“郡主,臣警衛崇福寺的時候發現,離崇福寺外約半裏的地方有軍馬活動的跡象。”孔開說道,崇福寺并不大,江都郡主讓他注意崇福寺周圍的一切動靜,他自然連周圍一裏的地方都派人探查了,這一查就查出了問題。
“能判斷出是哪一路的軍馬嗎?”喬微問道。
“臣怕打草驚蛇不敢上前仔細探查,只是從軍馬的蹄鐵來看不像是朝中十六衛的鐵騎,倒像是……”
“像什麽?只管說就是。”喬微道。
“那蹄鐵倒是和臣等所用馬匹的蹄鐵有相似之處。”孔開道,軍中識別馬籍的辦法就是辨認馬蹄印和蹄鐵。
“是宗室儀衛隊。”喬微下了定論,儀衛隊用馬自然和十六衛用馬不同,儀衛隊的馬匹更加高大,馬蹄印也相對大一些。
孔開趕緊跪下道:“屬下以性命擔保,絕沒有看錯。”
喬微道:“孔将軍起來吧。記住,盯住這些人。”
“是。”孔開知道此事是涉及宗室的機密,若是辦不好,他怕是會沒命。
就在孔開想要離開的時候,外面突然有軍士高聲道:“郡主,将軍,在寺廟外抓獲了一個鬼鬼祟祟的女子。”
聽到這話,喬微笑了,沒想到她在此處最先等到的不是男主,而是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