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告狀
阿英辦事得力,很快便找到了線索,經由秦雪川證實這件事确實也與常谏之脫不了幹系。
他私下派人查探,發現常谏之确實有一個妹妹,小小年紀便十分懂事穩重,事事都為他們常家着想。而且他這位妹妹比秦鳶也大不了多少,傳聞中也十分聰慧。
常谏之的妹妹叫常碧雲,現在常碧雲還在幕後主使的手心裏握着呢。常家說多說少在邊關也是有一點實權的。
常老将軍又在外連年征戰沙場,軍營裏也有不少将士是他的親信。只要常家還有一點兵權,那麽就是還有利用價值,那幕後主使可以用常碧雲來要挾常谏之,那麽也一定會用常碧雲的性命去要挾常老将軍為他做事。
秦雪川想那些派來的刺客分明想要置自己于死地,而且還有那幾個刺客對他說的話……
如果他真的死了,那麽整個鳳都裏獲利最多的到底是誰呢?
秦洛川?
秦雪川心裏明白,皇帝一開始就把秦洛川當成儲君來培養,無論是文治書卷也好,還是習武騎射也罷,他都是諸位皇子中的佼佼者。而且皇帝還十分偏愛他。
如果自己死了,那麽太子之位就一定是秦洛川的。
難道是皇帝要殺他?
秦雪川曾有這麽一轉念的想法,可是随即他便發現自己的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如果是皇帝想要殺他,那麽他那裏還能活得了?
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身在其中,皇權是何等的龐大,他雖然已經位列太子,但在皇權面前也不過像是蝼蟻一般。皇帝想要殺他,他就一定會死。
而且秦淵還要留着他的性命為秦洛川擋刀呢。
秦雪川這時候想起了小說裏以前對秦雪川下過手的兩個人,一個人是襄升。
襄升是南靈王襄祿安排進朝堂中的人,雖然此人為官不正,時常做出有損于百姓之事,但他卻十分小心,不讓別人抓住半點把柄。
所以,這也是他在鳳都之中的為官之道。原著裏因為他的謹慎小心,所以秦淵在世的時候也沒有抓住他任何錯處,後來直到秦洛川繼位,秦洛川才料理了他。
Advertisement
可是他秦雪川下手的時候用的是毒,并非是刺客。而且襄升與兵權無關,自然用不着大費周章在冬獵皇營殺了自己。
即使秦雪川知道這個此刻還沒對自己做出什麽有害的事,但他心裏清楚,這個襄升遲早要除。
還是另外一個人,那就是臨川王安插在朝堂之中的暗樁,鄒至。
鄒至此人跟襄升是一路性子的人,他們兩個都十分小心,而且做事低調,從來都不會犯什麽錯誤。而這些奸佞全都是在秦洛川繼位以後被拔除的。
鄒至管的是禮部的事情。楚國自古便十分重視禮儀,所以冬獵時候的布置也是按照傳統禮儀來置辦的,鄒至也參與其中,但是要說他安排刺客的話,那麽幕後主使豈不是臨川王?
先不說臨川王此刻身在邊關無法回都城,就算回了都城他也不認識常谏之這個人,更不會以常谏之的妹妹來要挾他謀害儲君。
秦雪川想,要想查清楚此事還得要從常谏之身邊熟悉的人開始查起,于是他交代了阿英去辦這件事。
阿英辦事利落幹淨,跟着他的兩名死士也十分盡心。凡是秦雪川吩咐的事情,他們一定會辦到。
秦雪川此刻也十分慶幸自己去林子裏打獵的那一天把阿英留在了營地裏看着秦祯兩兄弟,如果他跟着去的話,皇帝一怒之下賜死了所有跟他的人,那麽阿英在他昏迷的時候就不保了。
說起秦安和秦祯這兩個兄弟……秦雪川在醒了不久後,他們兩個的生母淑貴妃就在皇帝面前哭哭啼啼的告了他一狀。
淑貴妃哭着說太子殿下是如何的心狠手辣,竟然将自己的親弟弟打成重傷。她又哭着嚷着說秦雪川無緣無故就責打兄弟,一定要皇帝給她給公道。
秦雪川的身子剛好了不少就攤上這種事情,因為淑貴妃所要的公道,所以秦雪川也不得不進宮跟那兩兄弟和淑貴妃當面對質。
這也是皇帝的旨意。淑貴妃在後宮獨攬大權,秦淵只是管着前朝的事情,後宮的事他鮮少問詢,也不理會那些愛争風吃醋的妃嫔,可是這件事畢竟事涉太子。皇帝的意思是怕這件事如果以訛傳訛出去,對太子聲譽有損,于是就命太子進宮與他們當面對質。
自然,秦雪川是不怕他們的。
***
這是秦雪川病愈後初次入宮,其實他也不是病愈,只是身子好一些罷了。
他曾經聽說過自己快要死了,而就在那最緊要的關頭,他聽見有人喚他的名字,那個人的聲音那麽溫柔……一聲又一聲的想把他給喚回來了。
秦雪川知道,在他夢境裏的光的方向是通往冥府的道路,而喚醒他把他叫回來的聲音才是通往人間的道路,他知道他自己并沒有走錯。
皇帝将淑貴妃和她的兒子叫到了他的寝宮,而秦雪川在那之後不久就到了。
剛到了寝宮,他就看到一名身穿華袍頭戴五尾鳳冠的女人跪在秦淵膝前連聲哭着:“陛下啊……您看到我們祯兒的傷沒有啊,他傷得那麽重,現在還躺在床上起不來呢,太子如此心狠手辣,竟然對自己的幼弟下此毒手,陛下可一定要還臣妾一個公道啊!”
很顯然,秦淵也是被淑貴妃的哭聲吵得有些心煩,他雙指捏着精明穴,一副頭疼的樣子,敷衍地哄她道:“愛妃,朕知道你的委屈了,等到太子到這裏時,朕自會問清楚他。”
就此刻,秦雪川走到了殿內,他跪下道:“兒臣參見父皇。”
秦淵見到他後連忙道:“你大病初愈,還是快點起來吧,去旁邊先坐着。”
他說話的時候跟剛才對淑貴妃說話的語氣一樣……十分敷衍。
秦雪川覺得他有些心累,于是應了一聲走到了旁邊的軟榻上坐着。他發現今天來的就只有秦安一個人,秦祯還沒有來。
淑貴妃見到秦淵如此處置十分不滿,于是繼續在他面前哭道:“陛下……”
秦淵知道她要開口說什麽,于是就吼了一聲:“好了!朕知道了,朕不是說過嗎,等到太子來了問清楚了再說。”
淑貴妃見秦淵的神情有些煩躁,于是她乖乖閉上了嘴不敢再說話了。她原本就是襄妃身邊的一個侍女,平日裏察言觀色慣了,自然知道皇帝的喜怒如何。
若非如此,她恐怕也熬不到現在貴妃的位置。她得到貴妃的位置一是靠她自己謹慎的本事和心機,二就是生下了那一對雙胞胎和公主。
她雖然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娘了,但是看起來還是跟二三十歲的女人沒什麽兩樣,皮膚上沒有一點細微和褐斑,顯然她爬上這個位置有不少原因得益于她的姿色,所以她也十分在意和保養自己的容貌。
這些年秦淵少進後宮,就算後宮裏的美女如雲也是無用,她們進宮後的下場只有兩個,一就是如淑貴妃一般用盡心機爬上去,二就是等着老死宮中。
秦雪川隐約記得在原著中鄒至毒害他的理由就是想害死他,然後臨川王逼宮讓秦淵立淑貴妃其中的一個兒子為太子。
可惜啊……淑貴妃雖然有本事爬上來,可是她不會教育孩子,她的兩個兒子去守個場池說不定還會被別人打得落花流水呢,這樣的人又怎麽能做儲君呢?
***
皇帝寝殿內。
秦淵此刻擡頭看向了秦雪川,他開口問道:“太子,淑貴妃說你責罰了你弟弟祯兒還有安兒,此話可是真的嗎?”
秦雪川聽到他這樣問,站了起來如實回答道:“是真的。”
淑貴妃此刻插話道:“您看啊陛下,太子都供認不諱了,求陛下一定要為安兒和祯兒做主啊!”
秦淵又緊皺了一下眉頭,他繼續問跪在旁邊的秦安:“是太子責罰你們跪着的,又是太子罰了你弟弟三十鞭子?”
秦安跟他的母親一樣一臉哭相:“是啊父皇,弟弟現在還在床上躺着呢。”
聽到他們二人說完後,秦淵又轉頭看向了秦雪川。
秦雪川也不急着為自己辯解,他知道皇帝最是多疑,要是自己着急為自己辯解,那才真的是自不量力,還中了奸人的奸計。
秦淵此刻眉心微蹙,很顯然他在思考着什麽。
秦雪川想,皇帝這時一定在想到底要不要給自己一個辯解的機會。在外人看來,他是一個疼愛太子的好皇帝好父親,他寬厚仁德,治世清明。
為了這樣的好名聲,他不惜賜一塊封地給救了太子的人,而現在是在皇宮內院,這裏發生的事情不會被任何知道,皇帝會堵住所有人的嘴。
秦雪川并不怕責罰,他知道皇帝現在還不想對他怎麽樣,他自己也不想辯解,他一副從容不迫的樣子等待着皇帝的處決。
秦淵自己沉思了一會兒,然後看向了秦雪川,他開口道:“太子,你還有什麽可辯解的嗎?”
秦雪川聽到這話時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