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太子算是最了解當今的人, 自然也知道當今沒有讓臣下看宮中笑話的癖好。
由于太子妃前不久還看過一個關于漢景帝時期栗姬的話本子,太子雖沒看,可太子妃卻在太子耳邊提起過。
太子也大抵猜的出來他父皇也肯定有類似漢景帝的心思。
要是他的這些弟弟們不挑事, 或者說不挑大事, 太子覺得自己倒也是容得下他們的榮華富貴的。
左不過就是幾個王位打發了而已,反正本朝也王爺又沒有封地。
所以, 最近太子在當今面前,在滿朝文武面前都是立的好兄長的人設。
這次弟弟們和他們的伴讀們打架,太子這個好兄長當然要在當今生氣的時候替他們說幾句好話。
一則可以拉攏一下那幾個沒有奪位之心的弟弟們。畢竟還在上書房讀書的這幾個兄弟們年紀都還小些,對皇位的心思也沒那麽搶。
二則, 等當今平息了怒氣, 回過神來,必定也會在心裏留一個太子善待兄弟的好印象。
因此, 看當今的情緒醞釀得差不多了, 太子爺便在邊上勸道:“父皇以前不還常常感嘆,咱家的孩子都太乖了些, 沒有尋常人家的孩子活潑。現如今弟弟們不過是活潑了些,難道父皇還嫌棄上了?”
這話可以說是把當今平時在大臣面前裝過得逼和如今皇子們打架這件事給圓上了。
不僅是全了當今的面子,讓跟過來的這些大臣也避免了因為當今惱羞成怒源┬⌒的可能。
“弟弟們都還小, 不過是鬧着玩罷了, 咱們家的孩子又不指望着科舉進身, 活潑些自然更好了。”
太子把皇子們打架歸根到鬧着玩當中,那麽今兒這場鬧劇也就過去了,最多當今在輕飄飄的罰參與的人抄一回大字。
太子又在細節中給他弟弟們挖了個坑, 他的弟弟們以後又不是當皇帝的,當個閑散的王爺,自然是活潑點也沒事。
太子都遞好了□□, 自然大家都是順着往下爬的,皇子并着伴讀們跪着衆口一詞的說是大家胡鬧過了頭。
Advertisement
幾位年長的皇子眼睜睜的看着這事又讓太子出了風頭,只能跟着附和太子,幫弟弟們求情。
自家兒孫都是參與打架的,大臣們這就更得往着活潑上說了,一并七嘴八舌的說這個年紀的半大小子都是如此。
這本也不是什麽大事,既然面子圓回來了,當今自然也是高高提起輕輕放下。
“既然大家都為着你們求情,朕也不能當了壞人,就罰你們每人六十張大字。要是下次再犯,那就不是這樣了。”
本朝也沒有什麽皇子犯事,伴讀挨罰的規矩,所以倒是伴讀和皇子們一個懲罰了。
大臣們自然是為着自家這些不省心的孩子籲了口氣。能到宮裏來當伴讀的,都是家裏的嫡子,也都受寵得緊,要是真挨了罰,自己也心疼不是。
所以,這會兒大臣們不免又得誇一回“皇上仁厚。”
正誇着,東宮的小太監急匆匆的來尋太子,太子妃發動了。
太子妃這一胎要是是個嫡子,那就是這個王朝傳承有序的象征,是吉兆。
這會兒,大臣們更是得奉承兩句了,哪怕是賈代化這種只是粗通文墨的武将,也憋出了不少的好話來。
承恩公在暗地裏也籲了口氣,當今雖然說了懲罰标準,可卻沒提起羅建林這個罪魁禍首來,承恩公原先還擔心着當今秋後算賬,但是如今有這麽一件喜事,那當今必然不會再追究了。
雖說太子妃生下嫡子對于繼後,九皇子來說不是什麽好事,但是這年頭孩子夭折的不在少數,這威脅也得養大了才叫威脅。
是以,對于太子妃發動這事承恩公都有兩分開心在裏頭。
這早已經不是太子的頭一個孩子了,但卻是頭一個嫡出,更何況現在太子夫婦的關系日漸融洽。
聽聞太子妃發動了,雖然太子也清晰的知道東宮裏有他祖母特意派來伺候的嬷嬷和母後留下嬷嬷,也有他的心腹,東宮保證跟個鐵桶似的,可太子卻還是不免有些興奮又有些心焦。
太子帶着幾分不好意思地向當今請了假,他想回東宮去守着。
看着太子夫婦關系和諧,況太子妃肚子裏的那個又是他的長子嫡孫,當今自然是同意讓太子回東宮的。
要不是顧及着自己是當公公的,當今自己都想去東宮門口守着。要是元後在,如今太子妃生産的時候東宮也不會沒個主事的人了。
這麽一想,當今又不免開始懷念起英年早逝的元後來。
懲罰也說完了,太子忙着回東宮鎮守,當今又忙着懷念元後,要說上書房的這場鬧劇到這裏也就該結束了。
但是,跪在底下的羅建林卻覺得自己挨了罰,可是賈敬卻什麽事情都沒有,心裏不免又不平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