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因為昊兒跟我很像。”太子聽完太子妃的話以後, 苦笑了一聲道。
多年父子,太子十分了解皇帝,再加上司徒昊是自己如今唯一的嫡子, 太子對自己的兒子也十分關心
這兩個十分想加起來, 太子難道看不出皇帝對自家兒子過分的好?
太子在私底下也猜測過原因,甚至跟自己的心腹們也分析過。
“小昊子是你親兒子當然像了。”太子妃嗔道。
“當然不只是長得像了, 連處境也相似。”太子握住太子妃的手道。
太子妃原本也就是聰慧之人,雖說自己沒有上手宮鬥過,可也好歹是看來好多本宅鬥和宮鬥的小說的,哪裏會不明白太子的意思。
當然, 司徒昊與太子小時候長得相像, 而太子又是有皇帝一手帶大的,這是皇帝對司徒昊好的一個方面。
但更多的方面是, 司徒昊與太子一樣都是原配嫡子。
太子當年出生的時候, 先皇後難産,生下太子以後就撒手人寰了。
而司徒昊出身的時候, 太子妃也同樣難産,不同的是太子妃活了下來。
但太子妃也知道,由于自己難産的時候是有系統保命, 這才活了下來的。但在系統保命之前她的情況确實很糟糕, 那是整個太醫院, 加上穩婆們都知道的。
為了不被當場怪物,太子妃雖然在生完孩子以後,就已經可以活蹦亂跳了, 但還是讓系統把她的狀态模拟成了半死不活,時日不多的樣子。
雖然這瞞不過太子這個枕邊人,但卻還是能夠瞞過皇帝的。
太子妃賢惠, 這些日子與太子琴瑟相合,若是太子妃去了,太子哪怕是看在太子妃的面子上,那也肯定是會照顧好司徒昊這個嫡子的。
可将來呢?
Advertisement
當今如今是下定決心要把皇位傳給太子的了,但是如今當今年富力強,太子也手上有了自己的人脈。
哪怕是為了皇權穩固,當今都得擡起幾個兒子來跟太子打擂臺。
磨刀石是為了能讓刀磨的更快,但是卻也有讓刀被磨斷的風險。
在太子妃穿越來之前,太子和皇帝的關系已經就到了相對無言的地步了。
若非有太子妃,這會兒太子怕也已經跟當今水火不容了。
畢竟在原著裏,最後太子是直接造反逼宮了的。
原本親密無間的父子鬧成這樣,有皇權的原因,可裏面也少不了皇帝的原因。
皇帝看到司徒昊,難免會想起當年的太子,也怕有一天太子和司徒昊這對父子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畢竟,太子是嫡子,也是長子,可司徒昊,上頭還有個庶出的兄長呢,若是将來……
若是太子妃也撒手人寰,那麽将來,沒有母親轉合的嫡子,和庶出,但卻還有親生母親在父親面前說好話的長子,到底如何還不一定呢。
當今造成如今兒子們奪嫡的場面,可到了如今心裏雖也後悔,但卻也到了完全無法挽回的地步了。
當今如此做,不過就是給自己孫子,也是當年的那個太子加一層保障。
将來哪怕是司徒昊也面臨奪嫡的場面,可有着皇考寵愛,出生就開恩科以示慶賀在,司徒昊無論如何也不會被兄弟們逼迫到原本太子的那種場面。
說白了,當今這麽做,不過就是在彌補當年的那個自己親手養大的太子。
太子早察覺到了,原本,太子妃身體不好,太子也就不想把這事情告訴太子妃,但如今太子妃問起,為了太子妃不胡思亂想,那太子也得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說清楚。
可看到太子妃瞬間白了下去的臉色,太子又有些後悔,他拉着太子妃的手想解釋,想跟太子妃保證。
日後,無論如何,他都會好好對待他們的“小昊子”,但是太子這話怎麽也說不出口。
人心這種事情,誰又能保證呢?
當年難道母後去世的時候父皇沒有這樣保證過?
父皇把他養在自己身邊的時候,待他也與諸兄弟不同,誰不覺得他是父皇最心愛的兒子。
可他們還不是鬧得差點父子反目。
太子沒有說,當初,有個幕僚勸他逼宮的時候,他雖然發狠把那個幕僚打死了,可心裏卻也有了動搖。
太子不敢保證,也沒法保證。
“慧娘,你要好好的。”這樣才能在将來融和我和昊兒之間的關系,才能……
太子沒有說出後面的話,可太子妃聰穎又如何聽不懂太子話裏的意思呢。
“殿下,我們都會好好的是吧……”雖然心裏罵着男人都是大豬蹄子,但表面上卻是柔弱的小白花樣子的太子妃紅着眼眶道。
“會的,慧娘…會的。”太子柔聲安慰好了嬌妻。
但是太子妃身邊的人都發現從這之後,太子妃好像有些變化。
原本的太子妃,除了話本,萬事都是不怎麽上心的模樣,無論太子喜歡哪個姬妾,哪位側妃如何鬧騰,太子妃從來不管。
可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太子妃也上進了不少。
太子妃身邊的人,無論是不是太子妃從娘家帶來的心腹,那都是跟太子妃綁定在一起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看着太子妃能上進,衆人都只有高興的份,誰都不可能多嘴說什麽。
雖說現在還是太子在奪嫡路上掙紮,可下一輩的奪嫡也已經開始了。
太子妃盤算了盤算,自己娘家也算是高門大族,而且有着血脈連系,那肯定是天然上的同盟。
然後呢?
太子妃便想到了自己的“同鄉”賈敬,若是他是起/點文裏的男主,那等到将來肯定是要大殺四方的。
太子妃覺得哪怕是看在她治好了賈敷的份上,那這肯定也是個同盟。
既然是同盟,那自然是同盟越好,自己也就越好。
這恩科開的時間對賈敷來說那真的是尴尬。
雖說監生可以直接參加會試,但監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靠着父親祖宗的蔭蔽這才能到國子監讀書的,并不是因為自己自己學識出衆。
若是這種人入學了以後直接參加會試,那考出來的成績肯定是慘不忍睹,不僅僅容易敗壞國子監的名聲,也容易破壞了會試的嚴肅性。
畢竟若是有人連會試的題一道都答不出來,還去了會試。
等會試的考卷公布出來以後,要是看到有空白的答卷,不免讓人以為是前頭的府試和鄉試有人舞弊。
為此,國子監出了規定,但凡入學的,那都得在國子監讀書滿兩年,通過國子監內部的考試以後,那才能去參加會試。
原本麽,今年的會試賈敷是趕不上了的,那就老老實實等三年之後參加便是。
但是,這不是出了個恩科麽。
這恩科的時間,還恰好卡在了國子監兩年一考的前兩個月。
但凡恩科再早個半年,或者賈敷再晚個半年才能參加會試,那都沒有這麽令人難受,但是正好卡在這個點上,就跟個魚骨頭卡在喉嚨裏,不上不下,卻十分難受。
賈敷是個豁達的,還勸賈代化和賈敬不要想太多,多沉澱幾年對他來說可能考一個更高的名次。
賈代化原本也不是沒有想過,走個後門,但恩科的時間是早就定下來了的,而國子監每年幾月考試也都有定例的,總不可能為他們一家壞了規矩。
賈代化能得聖心,很大一部分就在于他雖然看着大大咧咧,但內裏卻是守着規矩的,從來不越雷池一步,這才是皇帝能夠放心賈代化。
賈代化替賈敷唉聲嘆氣了許久,卻也不敢放了賈敷千裏迢迢的去金陵考試,只能耐下性子,安慰自己多讀幾年萬一能中個狀元呢。
賈代化雖然強迫自己放了下來,但是之前為了賈敷能不能參加這次恩科,賈代化也算是舍下了老臉到處打聽。這種消息肯定是瞞不住的,尤其是太子妃還特意關照了娘家要多注意寧國府,這個消息也就一點點傳進了太子妃的耳朵裏。
“我聽說寧國公賈大人家的長子打算科舉?”在太子來探望的時候,太子妃特意挑起這個話題跟太子閑聊。
“是啊,師父前幾日都快把國子監祭酒給煩死了。”太子笑道,話裏的語氣也十分親厚。
太子自幼邊跟着賈代化習武,對賈代化也十分親近,賈代化去問國子監祭酒的時候,也十分光明正大,一點沒有避着人,太子自然也是知道這件事情的。
“那賈家大公子的身體不是并不是很好麽,我記得寧國公的家鄉在金陵?那豈不是還得趕到金陵去參加府試和縣試?那這麽來回奔波……”太子妃假裝自己什麽都不知道,只是跟太子閑話道。
“是啊,敷哥兒的身體現在瞧着倒是不錯了,但到底病了這麽些年,師父也怕他來回奔波受不了,所以上個月把敷哥兒送到了國子監去。”太子說道。
“只可惜,敷哥兒趕不上這麽昊兒的恩科了,害,只差了這麽一個月。”太子也挺可惜的,畢竟賈敷算起來是他師弟,太子當然是希望自己的同盟裏多一些能人。
“那确實挺可惜的,咱們不能幫幫他?”太子妃試探道。
“不可不可,國子監的考核是大事,不能打破。”太子以為太子妃要說讓國子監考核提早,或者是求情讓賈敷不用考核,不贊同的回道。
太子是皇帝養大的,自然是知道皇帝對國子監的看重,也知道皇帝不喜歡不守規矩的人。
“我自然不是這個意思。”太子妃說道:“我記得朝裏有很多官員祖籍并不在京城?”
“這是自然,勳貴們基本上都是跟着太-祖爺從南邊起事的,多是南邊人,而文臣們他們也都是通過科舉從天南海北考過來的。”太子對朝堂裏的大臣們都很了解,此刻侃侃而談道。
“那他們的子嗣想要科考進身的都得回原籍?”
“你是說,去求父皇一個恩典,然後這些官員子嗣在順天府考試?”太子原本就不是傻的,聽太子妃只是略微一提示,太子也就明白過來了。
“不成不成,那順天府的學子們肯定得鬧事。”話一出口,太子又自我否決道。
雖說這個主意一出,算是惠及了所有家裏有子嗣想着要科舉的大臣,這些大臣但凡聽到這個主意出自太子這兒,那日後都得給太子兩分薄面。
這确實是增加自己威望的一件好事。
太子就差心動,然後急匆匆的去寫個奏折給皇帝看了。
但是,太子好歹學了這麽多年帝王之道,仔細一想,便覺得不行。
多了這麽些人去考,但是順天府秀才和舉子的名額卻是固定的。那麽也就是相當于搶了順天府其他人的名額。
要知道,大臣家裏的孩子,先天就站得比尋常百姓家裏的人要高了,別人可能會因為沒有書籍和紙筆發愁。
可大臣家裏的孩子,自家的長輩就是科舉出身,天子門生,随便提點一句,那都比鄉下的老秀才們教得要好。
這些大臣家裏的孩子,肯定要比尋常人更能考中。
若是…真真讓他們去順天府考了,那到時候皇榜上的,可能都是些官宦子弟了。
堵了自己的青雲路,順天府的學子還不得鬧翻天了。
“我的意思是,咱們可以給順天府增加10舉子的名額,然後再規定,四品以上的官員家的子弟可以直接在順天府參加科舉。”太子妃道,“左右四品以上官員的子弟本來就可以進國子監了,那麽給他們這個恩典也不過就是應急,倒也無所謂了。”
太子妃剛剛說完,太子便拊掌笑道:“這個主意好,增加了名額,順天府的學子們只會覺得自己占了便宜,多了中舉的概率,自然也就不會鬧了。”
“我去寫奏折。”既然想出了這麽個一舉兩得的方式,太子自然是立馬要去把這件事落實下去。
實惠吃到自己嘴裏,那才是真實惠。好處也得拿到手裏那才叫真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