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V]
見他遲遲不說話,只是激動地滿臉通紅,馮婉只好率先開口,主動招呼道:“這不是潘公子麽?你也來住店?”
來人正是數日之前,找她到潘家鎮求雨的那位潘家公子。
這位小秀才今日穿得整整齊齊,身後帶着個書童,居然是個準備趕路的意思。
聽見馮婉如此問,他的臉色愈發緋紅,簡直讓馮婉有點兒擔憂他是不是快要當場昏過去了。
好在他身後的那位小書童,看着倒是個伶俐的。
他一邊兒上前了小半步微微扶住了他家公子,一邊兒陪着笑臉對馮婉道:“有勞馮大姑娘垂問,我們不是要住店,是要退房,方才剛剛結了賬了,還沒等出去呢,就遇到了您了。”
馮婉聽得他這麽說,心中倒是忽然了然。
也是,這大清早的,一般人也不會在這個時候來住店的。要離開店裏還差不多,顯然潘公子他們主仆這必然是剛剛結了賬,準備走了。
正所謂是人生何處不相逢。
感覺之前求雨那事兒,還沒有過去太久,但此刻再見面,居然就已經有點兒恍若隔世的意思了。
想到這段時間發生的事兒,馮婉不免心中暗自感慨。
好像一切都是從她去潘家鎮幫忙求雨開始的。
但是這其實跟潘家鎮還有這位潘公子并沒有什麽關系。
說到底,一切都是因為狗比劇情的錯。
馮婉心中明鏡似得,故此對于跟主線劇情沒有什麽關系的純路人潘公子并沒有十分熱絡——在這個名為《鳳妧傳》的古早小言故事世界,能夠作為純路人是件很幸福的事兒。
她表示十分羨慕。
Advertisement
然後準備跟這位潘公子保持距離——畢竟她之前努力鹹魚了那麽久,可是到了現在還沒有被劇情徹底遺忘,可見這劇情到底有多執着了。
為了保險起見,還是遠離無關路人,免得給他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吧。
畢竟,不管是宣袚還是鳳家,那可都不是尋常路人惹得起的。
想到了這裏,馮婉也不多耽擱,對着潘學文微微颔首,就準備離開。
但是讓她沒想到的是,就在她跟潘學文擦肩而過的時候,他卻忽然開口,憋出來見面之後的第一句話來:
“……京城。”
嗯?
啥?
啥京城?
奈何他說話的聲音太小,語速又太快,根本就聽不清楚,最後也不知道他說得是啥。
想是見到馮婉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那小書童只能又跳出來道:“我們公子是說,我們準備要去京城。”
馮婉聽得他這麽說,倒是來了點兒興致:“哦?何事要去京城?”
好不容易說了那兩個字兒之後,潘學文照舊還是在神游狀态,那小書童只能繼續幫着他們家公子回複:“公子是要去京城求學的。”
“求學?這倒是件好事。”馮婉笑着道。
這句話,倒也不全是客套。
畢竟不管什麽時候,讀書科舉,都算是此間男子一件頂頂要緊、頂頂上進的事兒。為了這個目的,很多人背井離鄉去異地找更好的學堂求學,就是為了能夠一朝金榜題名,光耀門楣。
這位潘公子年紀不大,家境也不錯,居然就能夠有這麽個志向,可以說是相當難得了。
看他這樣子,說不準以後還能有番作為呢……雖然說上輩子馮婉在那麽多次精英青年宮宴中并沒有見到過他,但是,誰知道呢。
重來一世,很多事情已經跟之前不一樣了。
一切皆有可能。
希望他一切順利吧。
說完之後,馮婉又打算走。
這次潘學文倒是真的反應過來了。
他無比陳懇地對馮婉剛剛那句客套話道了謝,然後居然磕磕巴巴地問起她的去向來——這就是有意想要繼續攀談的意思了。
馮婉有些遲疑,偏巧這個時候,馮大娘發現了她跟潘學文在說話,一臉高興地過來打招呼,加入了聊天,于是事情就愈發向着馮婉不太期望的方向發展了。
“哎呀,這不是潘公子麽?你們這是……也要去京城?”
一聽馮大娘說出這句話來,馮婉就知道這事兒完了。
什麽叫“也要去京城”,這不就是等于直接承認了她們也要去京城了麽?
這簡直就是把“一起走”寫在了臉上啊。
阿娘啊阿娘,您老可真是我親娘啊!
看着馮大娘笑得花兒一樣的臉龐,馮婉已經忍不住想要扶額了。
果然,潘學文十分激動地表示他是要去京城求學,大家正好同路,不如一起走,好有個照應……
他這話一說,馮大娘自然是求之不得。
她原本就覺得自己跟馮婉勢單力薄,想要拉幾個人湊數,這時候意外遇到了潘學文主仆,那肯定是抓的到一個是一個了。
經過上次那個求雨事件之後,怎麽也算是認識了。
加上當時兩家還差點兒議親……雖然說被那不知道哪裏來的白慘慘的喪氣女子攪合了,不過也幸虧如此,才有機會跟隔壁銳哥兒議親不是。
雖然說,看着家世不太行,但是身子骨兒好啊。
又住的近,這麽說起來這銳哥兒比這潘公子還更适合她們家婉丫頭呢。
馮大娘一邊兒跟潘學文說話,一邊兒用帶着點兒憐憫的目光看着他,可能是因着遺憾與錯過的關系,她待這位潘公子愈發客套慈愛——既然做不了丈母娘和女婿,那不如做個好伯母也挺好的。
不管是什麽人,都比跟着鳳家那對妖妖俏俏的祖孫兩個相處的好。
馮大娘盛情邀請,潘學文主仆也是求之不得。邱氏在旁邊兒也并沒有什麽反對意見——畢竟她自己就出自書香世家,故此前去京城的隊伍還是成功多了兩個人——雖然沒有宣袚,但是多了個潘學文,也算是不虛此行。
鳳家老太太心思沒有在這個上面,看到主要是馮大娘在同潘學文說話,又聽邱氏回禀她說這年輕人是個馮家的舊識,年紀輕輕已經是秀才功名,這次是要去京城求學,因在客棧同馮家母女偶遇,這才要一起結伴同行。
一聽是讀書人,還是秀才,鳳家老太太也懶得計較,便也就揮揮手準了。
主要她心思根本就沒有放在這些小事兒上,她全心全意地想得都是如何借着這次小選的機會,讓鳳家女成功嫁給太子候選——這次皇位競争十分激烈,饒是她都沒有十足的把握,少不得多下幾次注,期待着不管哪位皇子被立為太子,她們鳳家都不會落空罷。
可惜啊。
她們鳳家到底是怎麽走到了這一步的呢?
以前怎麽會有這種煩惱,還不是只管選一個好控制的扶上皇位不就行了。
奈何最成器的長子早夭,活下來的兒子們一個個的都不夠争氣,靠着她一個老太婆,終究還是力不從心了。
譬如這太子之位。
七皇子宣袚目前呼聲最高。
他的性子也是幾個皇子中最好掌控的,原本是鳳家最看好的皇子。
可惜他出身太差,雖然被皇後收養,但是偏偏這皇後也是她們鳳家的——聖人雖然沒有明說,但是這麽多年來他對鳳家是什麽态度,鳳家老太太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她心中焦慮不已,卻也沒有辦法,少不得還是一邊兒把嫡長孫女鳳妧放在宣袚身邊兒觀望,一邊兒還是把二房和三房的嫡女弄了兩個分別押注在了另外兩個有希望被立為太子的三皇子和九皇子身上了。
眼看着小選的日期漸近,不知道為何又殺出來一個五皇子……這位聽說是聖人心裏最欣賞的皇子,之前一直養在宮外,最近才尋回來,身世神秘,但成算最高,真是殺得鳳家一個措手不及。
鳳家老太太一共只培養了三個嫡出孫女,分別要跟三個皇子聯姻的。誰知道現在出來了第四個,還是最有希望的,那簡直讓她頭發都愁掉了好幾大把。
為今之計,只有把鳳妧抽出來抵數——既然是最有希望做太子的皇子,那當然是要鳳家最尊貴的嫡女來配。
至于這宣袚……看着他對那名鄉野丫頭那麽不同尋常,顯然也是個拎不清的。
不過那鄉野丫頭的确不俗,倒是可以利用一番。
鳳家老太太心裏想得都是這些事兒,看似是在閉目養神,其實內心的盤算一時半刻都沒有停下來過。
她既然沒有心思管馮家母女,那馮大娘也樂得拉着馮婉跟邱氏一起跟潘學文說話。
旅途漫長又無聊,有個有意思的人說話總是好的。
何況鳳家安排的馬車又寬敞又舒服,馮大娘頗為滿意。還隐約有種“暴發戶”一般的自得——以前我們去你們家幫忙求雨,還要仰視你們,現在麽,也能帶挈你們一下,算是找平了。
別的不說,鳳家還真是大方,這物質供應條件還是真的沒得說的。
寬敞華麗的馬車,一日三餐都十分豐盛,晚上住店也都是撿着最好的來。
邱氏也常來她們馬車裏陪着說話,馮大娘很快就忘記了最初的那點兒不愉快,開開心心地享受起這個旅途來了。
等到潘學文主仆加入了,那就更有趣了。
日常還多了一個調戲臉皮薄的小秀才的程序,愈發歡樂起來。
邱氏原本是要同鳳妧坐一輛車。
可惜這位妹子因着那日被鳳家老太太訓斥,又惱邱氏這個母親不幫着她說話,導致讓她跟她心愛的七哥哥分離,故此十分不快。
大小姐脾氣一發作,居然直接拒絕邱氏上車。
邱氏脾氣好,沒奈何地只有由着她發瘋,自己原本想着去奴仆們的車子上将就一會兒,早被眼尖的馮大娘發現,直接把她拉上了馮家的馬車了。
于是最後,馮家的馬車上坐了馮婉、馮大娘和邱氏三個女眷,還有潘學文和他的小書童,一共五個人。
就算如此,馬車內部的空間還是十分寬松,并沒有顯得太擠,可見單獨坐了這種馬車的鳳家老太太和鳳妧是多麽奢華了。
度過了最初的興奮期之後,馮大娘還是主要跟邱氏聊天。兩個人經常坐在車尾說着悄悄話。
馮婉便同潘家主仆坐在前排。雖然看着也算是客套有禮,卻經常是相顧無言。
畢竟,在馮婉看來,她同這位潘公子并沒有什麽話說。
而潘學文那邊兒則是因為太開心,所以說不出什麽話了。
他就那麽看着馮婉,內心的激動之情就溢于言表。
他原本就不是很健談的人。
或者說,他只是在年輕漂亮、年紀同他仿佛的姑娘面前說不出話來。
越是着急越是說不出,簡直比上次見面的時候還要糟糕了。
好在馮婉并沒有取笑他的意思。
她主動開口詢問,聲音一如既往地溫和好聽,簡直讓人更加想哭了有沒有。
潘學文對馮婉可謂是一見鐘情。
再加上在祈雨儀式上的交集,他更是早就認定了馮婉是自己這輩子唯一想娶的女子。
之前他爹勸他放手,他也的确下定了決心重新讀書。
但是這并不是因為他放棄了馮婉,而是因着他想要通過科舉,改變自己的命運。
只要成為大人物,就能夠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而他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娶馮婉為妻,從此過着幸福美滿的生活。
也是因着這個願望,他頭懸梁錐刺股,準備現在就啓程去京城求學,然後在後續的科舉考試中一帆風順,走上人生巅峰。
想法挺好的。但是沒有想到,第一站就遇到了馮婉。
當然,馮婉現在看上去跟數日前已經判若兩人。
在她還沒有發覺的時候,她“異于常人”的部分已經引起了幾個關鍵人物的注意。
其中就包括這位潘公子。
正所謂“情人眼裏出西施”,因着他心儀馮婉,故此馮婉的一舉一動在他眼中都是十分賞心悅目的。
比如現在,她正支頤看着馬車外的風景,這原本是最平平無奇的動作,但是在潘學文看來,卻簡直比仙女還優雅美麗。
他悄悄看着,幾乎癡了,愈發讓他的小書童沒眼看。
他是潘家現下最伶俐的小厮,出門之前,老爺就再三叮咛要他好好看住了少爺,不要讓他犯傻,沒想到,還沒走出去多遠,就遇到了馮家大姑娘。
哎,真是怕什麽來什麽,他能怎麽辦呢,只能盡量讓少爺不要太失态罷。
車輪滾滾向前,一車五個人,卻各懷心思,但又奇異地相安無事。
這一日,車子行至一處僻靜的小路,忽然發現前面兒路上多了幾個深坑。
車夫并家仆們忙下車查看,還沒等站穩呢,一隊衣着破爛、神情兇狠的壯漢便就沖了出來,對着他們高聲怒吼道:“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若從此路過,留下買路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