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chapter 36
煉玥自幼雙目失明,雙親也早早去世,于是他便将家中那一丁點可憐的家産變賣,獨自上山過起了隐居的生活。
剛開始的幾年他都是一個人生活在卬山深處,幾個月才下山采買一次,以應付在山中獨居所需要的食物和日常用品。
第五年臨近冬天的時候,煉玥下山準備添置過冬的物品,卻在回山的時候,撿到了受傷的元青。當時才十二歲的煉玥要扛起這個已經十六歲的元青回山上,确實花了一番功夫。
之所以說是撿,是因為當時的元青真的是慘不忍睹。撇開那一身的傷痕累累不說,當煉玥因解開他的衣物想要個他上藥而觸摸到他的身體的時候,他發現元青的身體可以用骨瘦如柴來說。雖然他的骨架子還是很粗壯,身體卻完全不如他的身高那般結實。
後來元青醒了後,煉玥才知道,元青是氺暮派的大弟子,因受師父囑托外出試煉。不想被仇家追殺成此般模樣,不知道怎麽的就躲到了卬山腳下。
人雖說已經清醒,傷勢也漸好,但是已是冬季,皚皚大雪封住了整座山峰,元青是想下山也下不了了。
經過一個冬天煉玥的精心照料,元青的傷勢全好,身體也比煉玥剛見到他時結實了不少。直到來年開春,冬雪漸融,山路已經可以通行了,元青卻不想走了,說是為了報答煉玥的救命之恩想留下來陪伴在他左右。
煉玥原本一個人住慣了,多了一個人反而覺得別扭,奈何扛不住這人的死纏爛打,于是也就默許了元青的行為。
于是元青就名正言順地住了下來。除了每日必練的功夫,元青是寸步不離煉玥一步,就連他平時要做的事情都被元青主動攬了過來,包括下山采買。到後來,元青索性是連晚上都賴在了煉玥的床上。
元青見煉玥偶爾會在院子裏修煉一本據說是他家傳的武功心法,便又提出教煉玥功夫,美名其曰防身。煉玥見他真的有心教自己,又從房間拿出幾本也是家傳的心法與之分享。于是,教與學中間,元青又多了很多和煉玥肢體接觸的機會。久而久之,再是不谙世事,煉玥也明白了元青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但是煉玥并沒有反對,因為他發現自己對元青的親熱一點都不抗拒。得到默許的元青更是喜不自禁,到底是兩個年輕人的身體,直到某一天,再也按耐不住的元青在煉玥的默許下與其發生了關系。
于是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元青在卬山是樂不思蜀,這一陪就是三、四年。
終于有一天,元青的師父,也就是當時的氺暮派掌門水雲天找上門來,煉玥這才意識到,這次元青,是真的要離開了。
元青離開之後,煉玥才覺得自己的生命仿佛又再次生生地割裂開來,而之前關于元青的一切,仿佛就是一場難以觸及的夢,一夢三四年。
雖然元青跟随師父下山回氺暮派了,仍舊對煉玥念念不忘,偶爾還是會偷偷溜上山來。直到師父臨終時對他千叮咛萬囑咐,無論如何,氺暮為重!元青才不得不接下師父手中的擔子,接手氺暮派。
Advertisement
這樣一來,元青上山的日日漸漸少了,到後來甚至于無了。恰好在此時,煉玥某次下山采買之後上山之際,在山腳下發現了襁褓中的小七,并撿了回去。
元青卻不知從何得知煉玥終于耐不住寂寞,與人成親生子,日子雖不富裕,一家三口在山中倒也過得怡然自得。當元青派去的人回來向其禀報煉玥處卻有一嗷嗷待哺的孩童,氣極的元青并沒有注意到派去的人口中絲毫沒有提到有關孩子的母親一事。
一向狂傲、自我的元青哪裏受得了所愛之人的背叛,不管是身或是心,他是那種驕傲得內心容不下一點雜質的人。
接下來的日子元青再也沒有踏入卬山一步。漸漸地,煉玥終于察覺到了事情的不對經,好像已經朝着某種不正常的方向而去。當煉玥第一次踏進氺暮派的大門時候,卻被人生生地擋了回來,即使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來人還是不肯放其入內。
煉玥在氺暮派門外一守就是十來天。要知道,一個雙目失明的人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能做到如此地步,是多麽地難。就連氺暮派的弟子都看不過去了,可是,掌門吩咐的事情,他們不敢違抗。
終于,第十天的時候,元青出現在了煉玥的面前。看到眼前憔悴的人兒,內心閃過一絲不忍。但一想到手下向他報告的那些事,剛剛泛起的疼惜之情轉瞬即逝。
“青…”
“你回去吧,回你的卬山,過你的神仙眷侶的日子,我不想看到你,也希望你永遠不要再出現在我面前了!”元青丢下這一句話就轉身離去,氺暮派的大門也永遠地關上了。
煉玥不是不明白,一定是有什麽事情誤會了。可是看着緊閉的大門,他本就不太溫暖的心徹底地寒至徹骨。
能被元青放在心尖上的人當然是不同凡響的人兒,煉玥本來就有驕傲的資本,這也是造成兩個人分開的決定性因素。對于他們兩人來說,只要有誰觸犯了他們的驕傲,無論是誰,結局都是無法挽回的。
原本對這段感情就沒有信心的煉玥,加上源自他本身的自卑感,驕傲如他,當然不屑向任何人解釋什麽,即使對方是自己的親密愛人。
在自卑中驕傲,多麽矛盾的人啊!
這也是他們逃不掉的束縛吧!
于是煉玥在一怒之下對着發下毒誓:終其一生,再不下卬山!
這也是二十年來,煉玥第一次知道“憤怒”這一激烈的情緒,之後便翩然離去。他還要回去照顧已經會歪歪斜斜地走路并且甜膩膩地叫他“師父”了的小七。
之後的元青終于在弟子酒後的言語中明白自己之前聽到的那些風言風語不過是已逝的師父,也就是氺暮派前任掌門水雲天對于分開兩人的最後的一招,師父早在他之前就知道煉玥在山中收養了一個小嬰兒的事情,于是才将計就計。
他不知道師父是抱着何種心情離開的,但是他知道,如果不是自己的不信任,這麽蹩腳的招術根本沒辦法分開兩人。他恨自己,捕風捉影的事情也能讓他迷失心智。但是之後當他無數次地守候在竹屋的時候,再也看不到那個在竹林深處迎風而立的人,也聽不到那幹淨的嗓音用不符合主人的柔弱叫喚着自己的聲音。
他知道煉玥并沒有離開竹屋,更沒有離開下山。他既然發下永世不下卬山的誓言,便一定會固執地堅持。他只是和他收養的小孩一起躲在屋內,不肯見他而已,因為他當初的那一句:“我不想看到你,也希望你永遠不要再出現在我面前了!”
元青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也明白煉玥清傲不容玷污的敏感心思,于是他只是在竹屋的門口留下一個小小的物什便頭也不回地下山離去。
直到後來再沒有了元青的漫長歲月中,煉玥總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問自己,要不是當初自己的一再默許縱容,是不是就不會發生那些肆意的事?要不是發生了原本不應該發生在兩個男子身上的那些事,是不是自己就不會産生那些不該有的期待,也就不會眼睜睜地看着自己偏離原本波瀾不驚的生活軌跡,與自己的初衷漸行漸遠?又如果不是因為自己的固執,就不會讓他們錯過這麽多年原本可以心手相惜的歲月。
答案就是,他的眼睛本來就有等于無,也就不存在那些是否眼睜睜的假設了!最不受控制的,本就是人心。
只是自此以後,真的只剩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煉玥的整個世界就變成了對那個曾經許諾護他諸事周全的男人的懷念。
他是如此幸運,能夠遇見。
又是如此不幸,無法與之攜手、白首不相離……
如煉玥所說,他這一生,做的最對的一件事就是毫無目的地撿下了那兩個對他的卑微生命來說最重要的兩個人。
正是他們,為他蒼白的生命添上了溫暖而美好的色彩,而且那兩個人恰好都是那種熱情洋溢,在責任和沉重中積極向上、擁有強大內心的人!
或許還是有那麽一點目的的,他,太孤獨了,從出生的開始,就一個人置身于那個滿是黑暗的世界裏。
可是沒想到,老天再次給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讓這兩個人在如此相近的時間內相繼逝去,永遠地離開了他的生命,就好像轉了一圈,又回到了生命的最初。
難道這真的就是他的命運?永世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