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老太太,還有半個時辰就該進城了。”青娘在小丫環的幫助下鑽進馬車,向老太太報告了這個好消息。
老太太聽了歡喜,“青娘,你說的可是真的?”
“這是高管事說的,他上回可是來過欽州的。”
“嗯。”老太太聽到這話,不冷不熱地應了聲。
青娘暗惱自己嘴快,提到高峯叫老太太不高興了。上回高峯自作主張将表小姐帶來欽州,出發一天後,被老太太知曉。老太太立即派了人去追,可惜追了兩天都沒把人追回來。此事後,老太太惱了高峯。所以高峯回來複命時,高峯便被打發到一個角落掃地去了。這還是看在二夫人肚子裏的孩子沒事的份上的輕罰。這次要不是老太太着急來欽州又沒個熟悉路途的,才不會重新啓用高峯呢。
見老太太閉起眼睛養神,嘴角還有抹若有似無的笑意,青娘放輕了手腳,只是心裏不住地想着事。
童府現在也不知如何了?老太太走時,童府正鬧過一場呢。原因與大夫人的侄女徐若卿有些關系。
前些日子,徐若卿帶回來的一個閨蜜戚氏,與她一樣都是年輕的寡婦來着。那些日子她們兩人陪着大夫人說笑,倒叫大夫人開懷不少。可半月前,不知怎的,童大爺喝醉了,竟然睡了人家。
這下可鬧翻天了,那戚氏從頭到尾只是默默地流着淚。
對比大夫人受不了似的大吼大叫,戚氏的靜默反倒叫大老爺愧疚了,憐惜之心頓起。
其實大老爺也是沒辦法,衆目睽睽之下,他總不能吃了不認賬吧。加上戚氏雖是個寡婦,可她娘家老父好歹也是個六品的官兒。無法,童大爺只好決定納了她為妾。
大夫人知道後,自然是強烈反對,還說,任何人成為大老爺的妾室都好說,可戚氏不行。
青娘多少也明白,大夫人這是又恨又不甘心哪。之前在她侄女徐若卿的搭線下,她一直把戚氏當成是親侄女的。如今戚氏背叛了自己,辜負了這份信任,她恨不得啖其肉,怎會允許她進門?
可惜,任由大夫人如何鬧騰,都沒法改變這個結果。
其實夫人走到這一步,自個真要負大半的責任。當初,老太太就曾敲打過大夫人,說她娘家侄女成天住在童府裏也不是個事。
當時大夫人還擺出一副委屈的樣子給她們看,說老太太容不下她娘家的人,後來還跟大老爺告了狀。
Advertisement
老太太當時那個氣啊,好心被雷霹,老太太索性就丢開手,懶得再說她。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當初她不聽勸,如今落到今天這個下場,怪得了誰呢。
而那徐若卿是個有眼色的,她應該隐約感覺老太太不喜她,因此并不常往老太太所在處湊。
青娘也知道些老太太的打算,大夫人是個扶不起的。老太太以後去了,只會讓大少夫人管家,不會把童家交給大夫人的。
老太太這回決定來欽州,可是出乎許多人的意料。大老爺一聽這消息就來勸了,可惜老太太也是鐵了心。他也知道最近家裏烏煙瘴氣的,老太太怕是想出去散散心。便只是嘆了口氣,沒再阻攔。
*******
徐若卿百無聊賴地喝着茶,暗忖,不管這回姑媽見不見她,都是她最後一回來童府了。
“小姐,戚姨娘求見。”
“不見——”
徐若卿繼續看着手中的杯子發呆,當初從欽州回來時,她給過她姑媽機會的。只要姑媽和她說聲抱歉,那事情便有回旋的餘地。可她那姑媽見了她,真真是一句道歉也無。那會她是又氣又恨啊,她當時真恨不得立即設計了她姑父,想知道她那好姑媽看到自己與姑父睡在一塊的樣子。她想,看到她姑媽痛苦,她一定會很痛快的。
不過幸虧她沒有失去理智,她心裏明白,若是她真那麽做了,或許可以得到一時的痛快,可她的後半輩子可就不好過了。姑侄兩人共侍一夫之事是絕對不會被允許的,而姑媽是長輩,又穩坐着童家當家奶奶的位子,自己肯定是不讨好的那個。真到了那地步,恐怕她也就被放棄了。
可她卻拼命壓制住火氣與恨意,與她那好姑媽慢慢周旋,仔細謀劃。
那戚氏自然也是她故意引進童府的,當然,對于她的安排,那戚氏也是願意的。戚氏雖是寡婦,可還是完璧之身,只因她之前的丈夫,還沒成親就去了。再者,別看戚氏老爹還是個六品的官兒,可她家的人都是不善經濟的,日子過得還不如商戶人家呢。戚氏見識了童家一應的吃穿用度,不動心思那是不可能的。
到最後,那戚氏果然成事了。看着她姑媽痛苦不已的樣子,徐若卿只覺得一口濁氣總算吐了出來。不過以後,不管是姑媽也好,戚氏也罷,都與她無關了。她不會再插手她們之間的事!
不過,戲還是得做全的。爹娘爺爺奶奶對她當初将戚氏引進童府造成了她姑媽如此大的困擾有些不滿呢。她自然得把自己摘出來才是。不過若是姑媽對她的道歉不領情,她也不必太勉強自己就是了。
******
這日,吃了午飯,童二爺打馬出城,正巧就遇上了童家本家的車馬。他遠遠看着眼熟,仔細看了領隊的人,才認出是本家的一個老叔,忙打馬上前。
“三叔,你們到了?”
童安福一眼就認出了童豁然,此時在城門口遇上,真真是驚喜啊,“是啊,走了十來天,可算到了。對了,你這是要出城?”
“三叔,今兒不出城了,我領你們家去。”說完,童二爺轉過身交待了長随順子幾句。
“好好——”連說了兩聲好,見順子拍馬離去後,童安福才略帶不安地問,“二郎,不會耽誤你的事吧?”
“放心吧三叔,耽誤不了多少功夫的,再說今兒也沒什麽事。”童二爺寬慰他。
童安福放下心來,然後一拍腦門,“瞧我這破記性,二郎,這回你娘也一道來了。喏,她就會在第三輛馬車裏。”
童二爺一聽,忙道,“三叔,我去看看我娘。”
“去吧。”
“老太太,二爺來了。”
老太太一聽,忙叫道,“快快,扶我出去——”
就在童二爺過來的當會,老太太已經得了消息,正鬧着要下馬車呢。
“娘,別忙,您就坐上頭吧,讓青娘掀開馬車的門簾,咱母子倆說說話就好,也讓兒子給你介紹一下欽州城。”
老太太剛見到兒子,正滿懷的欣喜,對兒子的要求自然沒有不應的。
“娘,您怎麽來了?”
“怎麽,不歡迎我這老婆子啊?”
“哪能啊,只是這一路颠簸的,我這不是擔心您的身子嘛。”童二爺見自家老娘明顯消瘦了的身子骨,心裏暗暗記得晚點得讓蘇大夫過來瞧瞧。
童二爺的話讓老太太喜笑顏開,此刻見老二明顯比之前開朗有朝氣,老太太立即将這功勞全歸到了兒媳婦身上,心裏對楊宜那叫一個滿意。
俗話說,有對比才有發現。老大媳婦那樣,連帶的老大也顯得沒精神和抑郁。而老二,看着好多了。果然,娶妻娶賢,有個好媳婦,能叫子孫三代收益。
一路上,說說笑笑,沒多久,便到了。
楊宜早就接到消息,換了一身正經的衣裳親自在二門等着了。
老太太下了馬車,見了楊宜突出的肚子,老大開懷,直接着她的手說好,“老二媳婦,你可是我們童家的功臣了。得好好保重自己,給咱們童家生個大胖小子。”
楊宜紅着臉應了是,将人迎進了正廳,又讓人上了茶點,楊宜親自給老太太倒了杯茶,笑道,“老太太,此刻宋媽媽正領着人在收拾屋子,怕是要等上一盞茶的功夫,勞您在廳裏歇歇腳,順便用些點心了。”
老太太笑着搖搖頭,“不妨事,咱倆正好說說話。”她知道,他們這一幫人來得意外,兒媳婦一時沒準備也是可以原諒的,再說只等一會,怕也是他們緊趕慢趕出來的結果了。
接着,老太太拉着楊宜問了些在欽州這邊的事,又叮咛了一些懷孕的注意事項,便有下人來報,說房子已經收拾好了。
楊宜忙起身,想扶着老太太。
老太太拍拍她的手,“好孩子,我知道你孝順,可你也是雙身子的人,還是讓青娘來扶我吧。”
楊宜笑着應了,将人送到住處,待老太太歇了,她又敲打了一回下人,叫她們認真服侍老太太,這才去忙別的事去了。
童家本家這回來了五六十人,除了十來人是本家的親戚叔伯外,其餘的皆是奴隸。
本家的十來個親戚,楊宜早就收拾好了廂房,虧得宅子大,即便住進了這麽多人,也不顯擁擠。
如今剛過了秋耕,本家的老人見那些奴隸閑着也是閑着,便留了一半奴隸在家,剩下的全遣了過來開荒。
那些奴隸,楊宜則讓他們全住到了他們新買的那個小宅子裏去。因他們現在住的是公家的宅子,在欽州沒有一所完全屬于自己的房子,經常讓他們沒有底氣,所以才了那所宅子。那宅子是他們在這小半年裏買的,也是三進的,不過比他們現在住的略小。住三四十奴隸還是綽綽有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