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剩下半鍋番茄牛腩,林曼兩人都吃掉了,最後的湯汁拿來拌飯也特別好吃。
還有一斤多牛肉,第二天林曼配着辣椒一起炒了吃,牛肉下鍋之前她先腌了下,炒的時候裹了紅薯澱粉和一個雞蛋,最後炒出來吃着肉還是挺嫩的。
吃完這兩頓還覺得有些意猶未盡,可惜牛肉可遇不可求,下次再想買就不定什麽時候有了。
陸建明聽着林曼這話當時沒什麽反應,結果兩天後下班回來突然拿回家一大塊牛肉。
是他托後勤采購的人幫忙留意的,不過牛肉确實難得,直到今天才有。
這塊肉一看就比林曼上次買的好,而且少說也有七八斤,不過這麽大一塊肉,就算她天天吃頓頓吃也吃不完啊。
林曼對着肉有點哭笑不得,而且現在天熱,肉放上兩天都要臭了。
想了想林曼就去隔壁問了吳嫂子和陳燕芳倆,然後分給吳曉霞兩斤,陳燕芳要了一斤。
倆人都按市價給了林曼錢,林曼說不要,吳曉霞當即把肉放下了,陳燕芳有樣學樣,林曼只得收了錢。
最後剩下不到五斤牛肉,林曼決定全部鹵了。
先讓陸建明把肉都切成拳頭大的肉塊,她去吳曉霞家借了點家裏沒有的大料,又被吳曉霞打趣了幾句。
等回來時陸建明已經把肉都切好了,林曼一邊舀水清洗大料,一邊讓陸建明燒鍋準備把牛肉焯一遍水。
牛肉冷水下鍋,加入洗幹淨的大蔥和切片的生姜再加一些料酒去腥,水開後把牛肉撈出來過涼水洗淨血沫,再把焯過一遍的水倒掉,重新加水準備鹵牛肉,洗幹淨的大料裝進幹淨的紗布包裏一起放進去,最後放一些切段的蔥和姜,再倒入生抽老抽和料酒就可以蓋上鍋蓋開始悶煮了。
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悶煮兩個小時,鹵出來的牛肉色澤誘人,味道也香的人直流口水。
前面的工序做完後,陸建明就讓林曼出去了,廚房裏一直燒火熱氣蒸騰的,等聞到肉香了林曼才進來。
林曼撈了一塊鹵好的肉放到案板上晾了一下,随後切下一塊先喂給陸建明嘗嘗味道,他一直在廚房燒火,熱的滿頭大汗的。
“嗯,好吃。”陸建明起身,到院子裏直接脫了汗濕的上衣,就着涼水沖了個澡。
林曼自己也切了一塊送到嘴邊,吃完也覺得很不錯,肉質細嫩緊實又彈牙,完全入味了,特別香。
陸建明簡單的沖了一遍,重新換了條褲子過來,還是覺得熱就沒穿上衣。
林曼扭頭看見,耳根熱了下,又若無其事的問他,“晚上我們吃面條吧?”
“好。”陸建明沒意見,完全跟着林曼的口味來。
家裏的挂面沒有了,林曼就和了個面團,陸建明拿過擀面杖做手擀面。
趁着他擀面的空隙,林曼把其他配菜準備好,又調了個蘸料,切了一盤鹵牛肉出來,最後又怕太膩,還拌了一盤拍黃瓜。
飯做好後,外面的天都黑透了,林曼開了堂屋的燈,倆人就坐在堂屋門口的院子裏吃。
一筷子面條一片鹵牛肉,再配一塊爽口的拍黃瓜,她不知不覺的就吃完了一大碗面條,最後果然吃撐了。
飯後,陸建明承擔了刷碗的責任,林曼則扶着肚子在院子裏轉着圈的消食。
第二天,泡了一夜的鹵牛肉更入味了,林曼分了點給兩個鄰居嘗了嘗,剩下的就切了打算曬成牛肉幹,收起來也能當零食吃。
時間過得很快,一眨眼院牆上爬的絲瓜藤都結了長長的絲瓜。
晌午林曼就摘了一根下來,做了個絲瓜蛋花湯。
半下午的時候,林曼趁着太陽熱頭下去,和吳曉霞兩個結伴去了一趟供銷社,買了糯米和紅棗,還有一些紅豆和綠豆。
明天就是端午了,打算包點粽子吃。
粽葉不用買,吳曉霞說她去年摘了曬幹的還有好多。
陳燕芳除了買糯米,還買了些糯米粉,說要做些家鄉的青團給她們嘗嘗。
第二天三人聚在一起包粽子,林曼做飯手藝很不錯,會包包子也會包餃子,但是這個包粽子卻總也學不好,不是這邊露就是那邊包不緊。
勉強包了兩個,跟吳曉霞和陳燕芳包的放在一起一對比,這怎麽看怎麽醜。
吳曉霞正在給取出來的鹹蛋黃裹白酒,打算一會兒也做點家鄉的鹹肉蛋黃粽子給大家嘗嘗鮮,她留了幾個不裹酒的蛋黃放到一邊碗裏,打算等會兒包好纏的時候用紅線區分開,不沾白酒的留着給兩個孕婦吃。
林曼最後實在包不來,只得放下粽葉,跟着小黑蛋去折柳枝采艾草去了。
晚上幾家人聚在一起吃飯,做了一大桌子菜,三個男人一起喝幾杯,林曼幾人就坐在一旁吃粽子吃青團。
端午節過去後,溫度仿佛又上了一個臺階,走在太陽底下,感覺人都快要曬化了。
陸建明天天頂着大太陽訓練,整個人都曬黑了不止一個度,他的胳膊伸出來和林曼的擺在一起,一黑一白對比分外鮮明。
每天他下班回來林曼都要讓人坐下看看他有沒有曬傷,好在只是曬黑了許多,曬傷倒沒有。
不過林曼就不行了,她的皮膚雖然沒有敏感到紫外線過敏的程度,但是多曬一會兒就會發紅,還會火辣辣的疼,要是像陸建明那樣曬上一天,鐵定得脫層皮。
好在她每天上班不是在教室就是在辦公室,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天氣越來越熱,離學校開始放暑假也越來越近,林曼最近都在忙着期中考的事。
這學期是她開始教語文的第一個學期,她很在意最後呈現的成果。
六月末,随着期中考試結束,林曼教學的第一個學期也結束了。
出成績那天,她比班裏的學生們還要緊張,還好,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非常好。
她帶的三個班,語文滿分的學生有三分之一,八十分以上的有近一半多,及格線以上的人更是超過了大半。
這是林曼交上的一份十分不錯的答卷。
吳曉霞拿到兒子鮮紅的八十五分的試卷,高興的咧着嘴直笑,連帶着獎狀和試卷一起貼在了堂屋最顯眼的地方,每天都要來看一遍。
不得不說這裏面有林曼的功勞,反正吳曉霞是這樣認為的,天天逢人就誇林曼教的好,她心裏也記着林曼的好。
“呀,這鞋可真好看,繡的跟真的一樣,吳嫂子你手真巧。”
陳燕芳摸着手裏的虎頭鞋,愛不釋手,再看一眼林曼手上拿着的虎頭帽,越看越覺得好看。
吳曉霞呵呵一笑,受了這誇獎道:“那可不,這可是得了我娘的真傳呢,燕芳你要喜歡,等過幾天我也給你做一對。”
別看她這人平時大大咧咧的,但一些手上活計還是做的很不錯的。
“不了不了,這一看就特別費功夫,太麻煩了。”陳燕芳聽了有些心動,但還是搖了搖頭。
林曼看着吳曉霞送來的小鞋子小帽子也覺得很喜歡,又精致又可愛,虎頭做的栩栩如生的,可見是廢了許多功夫的。
“嫂子有心了,這鞋和帽子我都很喜歡,我就先替小家夥謝謝你了。”
吳曉霞擺擺手又笑道:“哈哈,這有啥,你有啥不會的就問我,好歹我也是過來人,這方面知道的比你多一點。”
她最近準備孩子的衣服用品準備的十分頭疼,吳曉霞這正算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那我就不跟嫂子客氣啦。”林曼不客氣的接話道。
“客氣啥,燕芳也是,拿不定主意的就來問我。”吳曉霞一邊跟林曼說話,轉頭也沒忘記陳燕芳。
陳燕芳笑笑也道:“剛好,昨兒我還在琢磨,有點事該問誰,嫂子以後可不許嫌我煩。”
“不煩不煩,盡管問。”
當老師的好處就是,學生放暑假,老師也能跟着休息了。
不用再每天去學校後,林曼有了更多的時間研究吃的,給自己補,也給訓練辛苦的陸建明補補。
她跟陳燕芳懷孕的時間很相近,倆人平時也能彼此交流一下感受,再有吳曉霞在旁邊幫忙分析分析,她這個孕期除了剛開始孕吐難受,後面都挺輕松的。
五個月的時候,陸建明又陪着林曼一起去醫院檢查,這回過後就可以安心等到生産再來。
檢查結果出來,一切順利,林曼自己調理的很好,醫生也只是囑咐了些注意事項,又給拿了些孕婦吃的維生素之類的就可以回來了。
回去的路上,倆人轉道去傳達室拿了個包裹,是老家寄過來的。
看寄件人上面寫的是林大姐,包裹還挺重的,回家拆開一看,裏面有兩封信,還有一些吃的,除此之外還有林大姐知道她懷孕後給未出世的孩子準備的小衣服小肚兜,另外還有兩雙給林曼做的千層底布鞋。
東西先放在一邊等會兒再細看,林曼把信拆開讀了起來。
兩封信,一封是林大姐的,由她上了學的繼女代寫,看信的時候,林曼職業病犯了,先注意到小姑娘字寫的還不錯,挺工整,然後才看到信上的內容,信上和林曼說了些家裏的事,還有就是關心她的身體,信的結尾還說了一件事。
林小弟談對象了,姑娘是城裏的,家裏條件很好,林母逢人就炫耀。
林曼看過不置可否,沒有想發表意見的想法,接着又拆開了林小弟的信,果然也提起了這件事,只是說的更詳細些。
她說女方家就一個獨生女,岳父岳母他已經見過了,對方願意在結婚後給他安排城裏工作和房子,那意思也很清楚,即使不是入贅也差不離了,反正大概就是不會讓他們女兒跟他去鄉下生活的,林小弟信裏問她的意見。
兩封信都看完,林曼挑了挑眉,把信拿給陸建明看,林小弟她不擔心,看信上的內容,想必他心裏已經有想法了,她現在只想知道。
時常把沒有兒子老了就就沒人送終的林母知道這事嗎,看林大姐說的她還在跟人炫耀城裏媳婦估計是不知道的,林曼她還真想看看等林小弟結婚那天後林母的反應,想來一定特別的“驚喜”。
“小弟結婚,你想回去嗎?”
林曼正在腦海裏想象林母的表情,嘴角不由笑開,聞言考慮了下還是搖頭道:“不了,到時候寄些東西回去吧。”
老家離這邊太遠,坐車倒騰的實在費勁,她又有孕在身,還是別折騰了。
更何況,這事估計還有的鬧,她可不想再牽扯進去,那些所謂親戚,除了林小弟和林大姐,她一個都不想再聯系。
陸建明點點頭,“嗯,聽你的。”
林曼把林大姐寄來的吃食整理了下,分出兩份送給吳曉霞和陳燕芳。
之後林曼就琢磨着哪天有空去趟市裏,她想給林大姐買些這邊的特産還有些吃用的東西寄回去,這個簡單,但想給林小弟準備些結婚用品部隊供銷社卻沒有。
陸建明原本想抽一天陪她去,但奈何最近實在忙,剛好吳曉霞說有好久沒去過市裏了,倆人就結伴一起去。
最後林曼在市裏供銷社買了一套喜慶的床上用品和一對繡了鴛鴦的枕巾打算寄給林小弟。
買完了林曼卻覺得那四件套摸着滑溜溜的,觸手冰冰涼涼很适合夏天用,便問售貨員有沒有別的顏色,然後她自己也拿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