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線索彙總
“梨花村跟陳家村有仇,離得又近,雙方對彼此防範的厲害,梨花村這裏有用的消息很少,第一條是他們認為陳家村紅wb貪污了縣裏的東西,當然,都是大家說,一說到證據,沒有。”方白彤無奈的攤攤手。
“第二條,陳家村的反常不是從三年前開始,而是五年前開始,陳家村突然傍上了革委會主任,村裏青年娶媳婦都挑遠地方的。”
“梨花村其實也有人偷偷跟蹤過陳家村人,但是什麽也沒發現。”方白彤很是感慨,“陳家村的人太機警了,反偵察能力很不錯,就是沒用在正軌上。”
“第三條,陳家村的人去外地非常頻繁……昨天幾個年紀小的孩子跟陳家村的孩子吵架,吵着吵着就變成吹牛皮了,梨花村的孩子是真的在吹牛皮,但是陳家村孩子說的的,我們覺得是真的。”
“那幾個孩子說,他們家裏攢了好多火車票,能說出藏的具體的位置,還能說出好幾個外省的城市……四五歲的孩子,應該知道不了那麽多地方,除非聽家長說的。”
頓了頓,方白彤提出自己的猜測,“去外地,很可能是為了交易。”
沈翔一聽後悔的拍下腦門,“早知道我們就找機會看看那三個陳家人的包了。”
“你是說跟你們一路去市裏的?”方白彤聽他們說過那兩日的情況,立刻反應過來,“他們去了外地?”
“沒錯,說是找了個煤礦上的工作,當天晚上的火車,我還跟我姐還說着呢,肯定是裝的,說不定沒上火車……沒想到真是去外地,對了,我姐問了,那個陳文羽說是去的長河市。”
“關于長河市,你們有人了解嗎?”沈青眼神一動,忽然問道。
“長河市是交通要道,車多。”方白彤搖搖頭,“從長河轉車非常方便,我覺得不一定就是在長河市交易。”
當然,這些可以當成線索記下。
“我補充一點,陳家村的人的确在找何大妮,對外的說法是跟個陌生男的跑了,還以此為理由搜過梨花村,梨花村不願意,賠了兩輛自行車才算了結。”王茂林補充道,“陳家村沒有自己找,聽說雇了些混混,其他村子的人幫着找,剛好冬天沒活兒,一天給二斤苞谷,幹的人很多……所以咱們還是得給村裏打電話,說不定村裏也有人盯着。”
“等會兒說完我就去。”沈青颔首,“沈翔,你把咱們收集的信息說下。”
包括圖紙,所有人都傳看了一遍。
最後是鄧翠玉和陳向南,“革委會梅主任,三代貧農,小學上到二年級就辍學了,之後就跟人在街頭當混混,一開始只是偷雞摸狗,年紀小情節輕,教育一頓就完事兒。”
Advertisement
“十多歲後出來單幹,有點腦子,知道什麽人不能惹,又知道打好關系,公安這邊很難找到證據,一直都沒辦法抓人,偏這人屢次‘發財’,因此籠絡了一幫小弟。”
“他本人長得也不錯,靠着臉娶了縣供銷社主任的閨女,整天帶着一幫小弟幫供銷社主任做事兒,暗地裏收拾得罪了自己的人之類的。”
“這兩年不是開始那啥了嘛,靠着三代貧農和岳父的關系,帶着一幫小弟進了革委會,投靠了縣長王大寬,在王大寬的指使下,把原先的革委會張主任弄到南湖農場勞改去了。”
“張主任一走,梅主任一家獨大,只用了一個月就順理成章的上位了……這一上來,就徹底的放開了,打擊報複,私扣罪名,毆打傷人,女幹辱婦女,不勝枚舉,最大惡疾,簡直就是咱們國家的毒瘤!”陳向南義憤填膺。
“你說的這些縣裏人誰不知道?證據!”沈青提醒道,“那些人不會站出來吧!”
陳向南一拳頭砸在炕上,“我們試探了一下,梅主任和王大寬一手遮天,沒有人敢得罪他們。”
鄧翠玉也道:“王大寬在省城好像也有靠山,但具體是誰不清楚,聽說官兒不小。”
沈青不覺得意外,獨木難支,官場一向講究關系,同氣連枝。
“那咋辦?咱們拿到證據還要上交嗎?”沈翔撓撓頭。
沈青笑着道,“怕什麽,林子大了總有幾只壞鳥,梅主任這樣的人只是少數,更多的官兒都是好人,要不然咱們的日子都越過越好,邪不壓正,只要我們能拿出證據,就一定有人管。”
這讓幾人低迷的心情振作起來,鄧翠玉接着道:“受害人不會站出來承認的,我們打算另辟蹊徑,從稅收上入手。”
随之,她臉色一沉,“但是操作難度太大,一則我們在這裏沒有關系,拿不到歷年來縣裏的稅收報表,二則,咱們也沒有內部的財物人員,統計不出縣財政一年的收入。”
“也就是說,稅收問題是你們自己猜測的?”王茂林挑眉問道。
“沒錯!”鄧翠玉理直氣壯。
沈青看出點苗頭,等着他們繼續說。
大手一揮,陳向南眉梢眼角的得意洋洋幾乎溢了出來,“我們,發現了王大寬和梅主任的‘小金庫’!”
沈青挑了挑眉,“恭喜!”
“你恭喜我們幹什麽?難道我們可以偷藏點錢?”鄧翠玉心直口快,十分驚喜。
沈青好笑的看着她,“不,比你想私藏的那點錢實惠多了,這可是大功一件,說不定你倆到時候能憑借這個拿到兩個海市工廠名額……怎麽,還是更想要錢?”
“不不不,要名額,要名額!”鄧翠玉和陳向南急忙說道。
能留在市裏,沒有人想下鄉。
瞅着方白彤三人羨慕的眼神,沈青莞爾,“別着急,如果有功勞,我和沈翔不要,全記在你們頭上。”
“這怎麽行,你們自己留着,說不定可以在縣裏當工人。”方白彤三人紅着臉,雖然他們也想回海城,但也不能搶占沈青姐弟的功勞。
“我們姐弟沒那個打算。”
沈青當初之所以介入這事兒,除了幫助大妮姐之外,就是想在村裏證明自己的能力,真正在村裏獲得話語權。
她仔細想了下,光她一個人掙錢不行,別看現在村裏團結的很,那是因為都窮的很,還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可一旦她家有錢起來,旁人能不眼紅,不定啥時候就生出了別的心思。
當然,讓她起了共同致富的心思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村裏人三觀正,心善,村風好,小事兒上或許有些矛盾,但大事兒上絕對聽指揮,大家相處的愉快,別看才來半年,她還真喜歡村裏的氛圍。
至于沈翔,沈青都帶着全村致富了,當然不能忘了親弟弟了。
再說,縣裏效益最好的食品廠一個月才開十八,這工資真不算高,還不如養雞賺的多,卻要一天八個小時的幹。
沈翔其實有些意動的,鐵飯碗誰不想要,但是他姐都這麽說了,他也沒反駁。
見方白彤不信,沈青只好道,“回頭我打算跟大隊長說說,以咱們小河村為試點,建立食品廠。”
不是她吹牛,除了本專業藥學之外,她腦子裏記得最多的就是各種菜譜,食品廠就是小意思……咳咳,她只負責提供做法,動手就得靠村裏的大叔嬸子們了。
“別問了,這個回頭再說。”沈青擡手做了個暫停的手勢,“繼續之前的,說到哪兒了,哦,對,功勞,放心,都有功勞,一個少不了……我有預感,這次絕對是個大魚!說不定咱們人人都能有功勞。”
“當然,前提是證據!”沈青視線掃過去,對上一雙雙亮晶晶的眼睛,漲紅的臉,就連一向穩重清冷的方白彤也是神情激動。
沈青眉眼彎彎,大家都好振奮啊。
“鄧知青,陳知青,你們先說下‘小金庫’的事兒。”等大家激蕩的心情稍微平複,沈青說道,聽到‘小金庫’的時候,她有了些別的想法。
“好。”鄧翠玉說道,“這個‘小金庫’就在團結路盡頭那一片廢棄的廠房裏,我們之前看到一小隊的紅wb,不想跟他們碰上,就進了巷子,誰知道七拐八繞的迷路了,後來看到有人擡着好幾個箱子從旁邊的巷子穿過,我們聽他們提到了王大寬,就跟上去偷聽,才知道團結路盡頭有一片廢棄工廠。”
“王大寬悄悄讓人修了,在中心位置建了個藏寶的屋子……我們問過孫嬸兒了,那片廢棄的工廠原先是個地主的産業,四五年小鬼子投降撤走前,為了報複咱,把廠子給炸了,聽說當初死了好幾百人,都說鬧鬼、不祥,也沒人願意接手重建,就一直空着,平常也沒人會去。”
“聽那幾個人的意思,裏面還有看守的人,所以我們倆沒敢冒然進去。”陳向南不好意思的道。
“沒進去是對的。”沈青很滿意他們的謹慎,萬一遇到不講理又心狠手辣的,打死都沒處伸冤,“你們說,賬本會不會也在小金庫裏?”
如果能在‘小金庫’裏找到賬本,這一波就穩了一半了。
“有可能!”白成軍激動的道,“哪裏也沒有‘小金庫’安全!那地方又隐蔽的很,賬本十有八九就藏在那裏!”
鄧翠玉托腮翻個白眼,“知道又咋樣,那裏有人看守,外人進去目标太大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