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糖畫兒◎
女博主叫“桃桃”,今年還不到二十,這條新聞引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還上了今日推送,現在已經顯示在每日新聞健康版塊的首頁。
餐廳方面很快做出回應,先是對“桃桃”的病情表示關心,之後附上了店內食材的合格證明,以及後廚相關視頻。可以看出餐廳的食材、環境,以及廚師的操作過程,都是極其衛生且規範的。
昨天參與品鑒活動的其餘嘉賓,也都沒有出現身體不适的情況。
“桃桃”的病情确實與餐廳無關。
丁興海的擔憂卻沒有因此減少。
丁靈在房間裏剪視頻時,他就在廚房裏忙活起來,整整一個上午都沒從裏面出來。
到了午飯時丁靈發現,今天多了幾道頭一次在自家餐桌上出現的菜色——
清炒猴頭菇、秋葵蒸蛋、山藥芙蓉羹。
就連米飯裏也加了些小南瓜丁。
可以說是十分養生了。
“你別看這幾個菜看着清淡,滋味還是很不錯的。最主要的是,營養豐富。”
丁興海着重介紹擺在桌子中間的湯,“尤其是這道山藥芙蓉羹,裏面用到的山藥、香菇、冬筍和胡蘿蔔,都是好東西。香菇和冬筍都能健脾開胃,胡蘿蔔養肝明目,山藥既能益氣補腎,又能養胃。你等下多喝點,這一盆都是你的。”
看得出這幾樣菜沒少花心思,就連擺盤都比平時認真,菜肴旁還點綴着幾朵裝飾用的小花。
丁靈正準備動筷子,就見丁興海忽然想起什麽似的,一拍桌子說道:“等一下!”
“閨女啊,你那個相機呢,拿出來架上?”
Advertisement
丁興海語重心長地說:“咱不能光拍那些大魚大肉,健康養生的菜也可以拍一些,讓看視頻的人注意飲食健康,不要因為年輕就不把身體當回事……”
丁靈覺得她爸這話說的在理,“那我把咱們今天的午飯錄一下,爸,您等會兒再介紹一遍這些食材的功效吧?”
“還要我說呀?”丁興海倒沒拒絕,就是有點緊張,丁靈去拿錄像設備時,他就開始打起腹稿。
這期視頻當天就剪輯好,發布了上去。
評論區一片熱鬧。
【哈哈哈,我奶奶問我在看啥養生節目,然後搬了把椅子過來,非要跟我一起看!】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爸,我爸也天天念叨讓我吃健康點,一看見我點外賣,那臉色比鍋底都黑。】
【我爸倒不這樣,但我媽特別注意,尤其今天看了個‘二十歲女生把自己吃進醫院’的新聞,吓得把準備中午做的肘子又給凍回冰箱了!】
除了這些,還有不少誇‘博主爸爸’做菜手藝好,說要給‘博主爸爸’當小粉絲的。
丁靈特意給丁興海看了這些評論,樂得他晚上炒菜時,都哼上了小曲兒。
馮偉進廚房端菜,“丁哥今天什麽事兒,這麽高興?”
丁興海正炒着一道小炒肉,潇灑地颠了兩下勺,高深莫測地說:“你不懂,我也是有粉絲的人了。”
臨近月底。
上次聯系丁靈的‘芊味廚房’建了個群,将所有參加乞巧節活動的博主拉了進來。
足有六十多人,美食區、手工區和舞蹈區,各占三分之一。
‘芊味廚房’在群裏通知美食區博主們,節日當天上午就能去現場布置攤位。參加活動的粉絲可能會比預計多出不少,放在攤上售賣的東西,可以盡量多準備一些。
丁靈已經想好了自己的小攤上要賣什麽。
一種鍛體宗飯堂每年乞巧節都會做的點心——
乞巧酥
表面看就是普通的酥皮點心,實際內有乾坤。每一塊點心的酥皮裏,都藏了一層帶有圖案的“皮”,是飯堂大師傅們用繡花針蘸了靈果的果液,一點點畫上去的。
據說還蘊含一點符文的原理。
只要咬碎這塊酥皮,酥皮上的圖案就會浮現在身前。
每種圖案師傅們都準備了兩塊,分別放在男弟子和女弟子領取的地方。
乞巧節這天,弟子們可以根據乞巧酥的指引,在飯堂尋找與自己擁有相同圖案的“有緣人”。
丁靈在飯堂房頂觀察了很多年,真正靠這個成的沒幾對。
宗門高層為了拉高弟子成婚率所做的努力,基本算是白費,不過創意不錯,值得學習。
就是這層酥皮……她該用什麽替代呢?
“嗚哇哇……”
一陣小孩的哭鬧聲打斷思路。
是前頭小飯館裏,一位客人的孩子因為被媽媽批評了在哭。從開始的小聲啜泣,轉變為嚎啕大哭,大人怎麽哄也哄不好。
丁靈聽到,丁興海交代馮偉,“快去朱大爺家問問,還有沒有早市賣剩下的糖畫兒,有的話買一個回來。”
靈感一閃而過。
有了!
她知道那層酥皮該怎麽替代了!
“爸,我替馮哥去吧!”丁靈換上鞋,匆匆跑出口。
朱爺爺就住在這條胡同,兩家之間僅隔着六七戶。丁靈過去的時候,朱爺爺正在喂小孫女吃飯,門旁停着的推車上,還插着幾根用塑料紙包好的糖畫兒。
丁靈買了一個先送回飯館,小朋友拿了威武的糖“神龍”,果然止住哭泣。丁靈又趕緊跑回去,向朱爺爺請教起糖畫兒的技巧。
她想把糖畫兒畫在巴掌大的卡片上,一起塞進點心盒。
“就是不知道,這麽小好不好畫?”
“可以是可以,糖畫兒不難學,就是費時間。”
朱爺爺聽她講了半天,不禁奇怪,“你為什麽不直接把想要的圖案打印出來呢,那樣不是省事兒多了?”
“意義不一樣吧……”
丁靈想了想,認真回答:“乞巧節是咱們國家的傳統節日,糖畫兒也是咱們的傳統手工藝,我想做的更有心意一點,也讓拿到點心的人能夠記住這兩個傳統。”
“好孩子,你有心了。”
像朱爺爺這樣的手藝人,現在已經不多見了,聽了不由動容,鼓勵道:“放手幹!有什麽不會做的地方,随時過來問我就行。”
丁靈讓朱爺爺幫着列了一份做糖畫兒需要用的東西,采購完後,又馬不停蹄地跑去聯系定制包裝的商家。
她總共要定六百個包裝盒,盒子是中式風格的紙盒,裏面帶一個承托點心的塑料托盤。
托盤三邊固定在底部,只有一邊留了空隙,墊着糖畫兒的卡片就從這裏放入,不容易産生晃動,可以盡量避免糖畫兒碰碎。
“嚯,你這可是個大工程!”蔣思思聽說後,就說過來幫忙,她烤不了點心,做不了糖畫兒,至少能幫着做些打包工作。
卓怡也想來,但她七夕當天就有一場考試,只能先專心備戰考試,等下午考完,再去活動現場找丁靈她們彙合。
因為要做的都是食品,不能提前太早做出來。
丁靈将所有材料和要用到的包裝備好,節日前兩天,才開始正式制作。
丁興海主動攬過烤點心的活兒,還把馮偉抓了壯丁,留下來幫着和面。
丁靈調了點心要用的餡料,其餘時間都放在了做糖畫兒上。
六百個糖畫兒,需要準備三百個圖案。
以往看飯堂大師傅們,都是照着妖獸圖鑒往乞巧酥裏畫。
她沒妖獸圖鑒,也畫不來那麽精細的,便用相同靈感,先從最簡單的動物畫起。
融化好的麥芽糖從勺子裏輕輕流淌下來,在刷好油的瓷板上,勾勒出一只只可愛的小動物。
小貓、小狗、兔子、大象……
都是最簡單的簡筆畫風格,卻勝在可愛。
做了十幾對圖案後,丁靈逐漸上手,勺子和糖在她的控制下,越發自如。
到了後面,她逐漸開始挑戰起高難度,風格已經不局限于簡筆畫,而是越發國風,越發飄逸。
又畫好一對圖案,丁靈直起腰,活動了一下手腕。
蔣思思湊過來看,“這是龍吧?好像啊!可惜盒子不夠大,要不龍尾巴舒展開,肯定更好看!”
“我給你畫一個試試。”丁靈舀了一勺糖,當即就在瓷板上畫了起來,因為沒有大小局限,她畫得格外細致,最後還在中間固定上了木簽。
待微微冷卻以後,揭下來遞給蔣思思。
“這也太厲害了!”蔣思思忍不住驚嘆,拿到手後連動作都變得小心起來。
“你要不要吃吃看?”丁靈調糖稀的時候嘗過一口,味道還不錯。
“這誰舍得吃?我要先拍照發V博和朋友圈!”
蔣思思對着五爪金龍一通猛拍,忽然想了起來,“靈靈,你也應該拍了宣傳一下,讓粉絲對你到底會賣什麽産生好奇,好去現場找你玩呀!”
丁靈在D站賬號上轉發過乞巧節活動的海報,不過還真沒單獨發過什麽內容宣傳。
聽了蔣思思的建議,不由有了些靈感,“我把糖漿調成藍色的,畫一個牛郎織女吧?到時候擺在攤位上也好看。”
說行動就行動,丁靈重新調了一碗糖漿,在瓷板上先畫了一個古裝女子,這是織女。
因為要擺在攤位上,她這次畫得格外大,單人就占據了整塊瓷板,用了很多勺糖漿,反複勾勒才最終定型。
接着又畫出牛郎。
她找了個白色背景,将兩張糖畫兒之間拉遠一些距離,拍了張照,又在上面P上鵲橋和活動地址,編輯文字,發了出去。
【鈴铛吃不飽:[圖片]明晚八點,我們乞巧市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