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7)

多。”

淩嬸詫異的問:“書上真的是這麽說的?”

秦曼說:“書上确實是這麽說的。淩叔本身就懂醫,你肯定知道人老了腿腳就不好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相信,但總喝了比不喝好吧?”

淩叔盯着她問:“人老了骨頭确定容易斷呢,真的喝牛奶會變好?”

秦曼自信的點點頭說:“長期喝才會有效果,反正牛奶很多,不喝也浪費,要不您二老試試?”

好在淩叔兩人沒有再堅持問為什麽,要不然秦曼還真說不清。現代人都知道牛奶的益處,可這古人不知道呀!

至于人老骨頭易折也說不清楚,又不能跟他解釋人到中年後鈣流失得很快,得補鈣吧!那要是再問,鈣是什麽那還能說得清?就是你說清楚了鈣是什麽,那要是淩叔再問:你怎麽知道!那就真回答不了!

秦曼覺得自己還是小心點,在這個世界太出格的東西還是不要弄出來,寄生在別人的家裏,還是低調的好。

☆、發現

上午秦曼教了小弘瑞十個新字,按照現代的教育方法三步曲:預習、學習和複習。

果然弘瑞學得很快也記得很牢,半個小時左右就完成教學任務,後面的時間就讓他描紅了!提點了一下坐的姿式和握筆的姜法,

看到茶花在旁邊認真的看着畫和字,秦曼便問她:“茶花也想學認字麽?”

茶花不好意思的說:“秦姑娘,奴脾不是有什麽心思,只是看小少爺學的字好象很容易。”

秦曼見她很有興趣,更笑着說:“想學字那是好事呀,要不你也來認認?”

茶花一楞,馬上問道:“姑娘,您說奴脾也可以學認字?是真的麽?”

秦曼說:“只要你想學,就可以學。”

Advertisement

茶花激動的說:“真的麽?姑娘,是真的麽?奴脾也可以學認字?少爺會不會不同意?”

秦曼認為奴脾學了字以後也可以幫助主家的,因此點頭說:“我教你認字吧,只要不影響做事,學會了就在地上去學寫。”

茶花一臉感激,把頭點了又點,在秦曼的指教下,把小弘瑞學的幾個字也認了個全。

學有競争才有進步,果然,茶花學字起到了刺激作用,小弘瑞為了不讓茶花趕上自己,學得寫得更認真。

秦曼除了畫認字的圖外,還理了幾個小故事配了圖。特別是男孩子最愛聽的聰明孩子的故事:《小馬過河》、《烏鴉喝水》《司馬光咂缸》、《狐貍和烏鴉》、《聰明的阿凡提》等。

秦曼還想把自己記憶中那些培訓孩子聰明、睿智、謙虛、勇敢、好學的故事都弄出來,到時候一個個故事弄成一本本現代連環畫的形式,小弘瑞一定會愛看的。不過得慢慢來,每天畫一點,畫上一年還是可以畫出不少的。她走了以後,留給小弘瑞做紀念。

吃午飯時淩叔拿了一包東西給了她,是那天叫淩叔去幫她做的。拿到房間打開一看,還真行,竟然都做出來了!

挽扣做得沒有現代的精細,但一樣好用。燙鬥底下還打磨得很平,真是太好了!

可以動手做自己的衣服了!馬上天要熱了,小弘瑞的夾衣也得換下了,就先給他做兩條不用褲帶紮來又紮去的褲子吧!

吃過午飯,秦曼找到了淩嬸:“嬸,曼兒想找您要兩塊布料,天馬上要熱了,想給弘瑞做幾套衣服。”

淩嬸一臉開心的說:“太好了,瑞少爺的衣服都短了呢,有曼兒幫着做,嬸就省很多功夫了。嬸年紀大了,眼神也不太好了,你能幫忙,那是真好。來吧,我們去庫房挑布料。”說着拉着秦曼去了庫房。

等弘瑞醒了後,第一褲子已成功做好,正趁着小家夥沒剛醒還沒給他穿外褲,秦曼拿出新褲子給他試了試,還不錯,寬松了一點,但跟他目前穿的沒法比,小家夥穿上以後感覺很新鮮就不願意脫下來了。

秦曼哄着他說:“曼姨還要照着給你再做一條,你不脫下來,曼姨就做不出來了!”這才同意脫下。

在弘瑞的要求下,三人又去大樹下,走過田邊,秦曼發現田裏一片熱鬧,很多的人都在各自的田裏收麥子了。

秦曼是南方人,南方是不種麥子的,所以對它的收割季節不是很了解,但對農村确很熟悉。

小時候她和妹妹因爸爸媽媽搞什麽調研、什麽課題,根本沒時間管她們,從五歲那年開始她倆基本上每年暑假都在外婆家過。

外婆家最忙最熱鬧的時候是暑假,家家戶戶都忙着“雙搶”,那個時段天氣很熱,外公和舅舅以及請來的幫工也是天剛亮就下田打禾了,大點的孩子不會打禾就幫着把稻草拖到田埂上,方便打好禾後馬上翻地種第二季。

外婆怕她們兩姐妹中暑總不讓她們往外跑,外婆口頭談:我的兩小祖宗唉,送好東西快點回來,別給我中暑我就謝天謝地了!

可是小外公家的西瓜就在邊上,那時候在農村就是有錢也買不到好吃的,小外公家的那新鮮的西瓜就成了她們最讒的零食了,總是在外婆沒有看牢的情況下總是往外跑!

看到這一片豐收的景象,秦曼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只是此景已成追憶!

樹下花兒和小夥伴敏兒在玩,幾個孩子都還小,秦曼帶他們一起玩了會又教他們唱了一首《撥蘿蔔》的兒歌,幾個小家夥聽到唱蘿蔔歌,花兒一手拉着秦曼就嚷嚷到:“曼姨,我帶你去撥蘿蔔,我家菜園裏有種蘿蔔!”

秦曼一呆,現在是種蘿蔔的季節?還是小學的課外學過種菜,現在早還給了老師!

秦曼拉着敏兒,跟着弘瑞和花兒來到了花兒家的菜園,咦,還真有蘿蔔呢!不過好象還是蘿蔔菜呀!蘿蔔還沒有長起來呢!幾個小孩子正在去撥,秦曼趕快叫住:“孩子們,現在蘿蔔還沒有長大呢,還不能撥!”

幾個人瞪大眼睛看着秦曼,這菜都這麽高了,怎麽沒長蘿蔔呢!特別是花兒不相信,昨天娘還說蘿蔔長出來要曬蘿蔔幹呢!

“曼姨,是真的沒有長出來嗎?”花兒不信的問,弘瑞也一臉的凝問看着她。

“花兒、弘瑞你們倆人在菜地邊上撥一根自己看看好不好?不要踩上去,要不然踩壞了就長不了大蘿蔔了,我們以後就沒有蘿蔔了”秦曼引導他們說。

兩人一聽可以撥一根,啊撥蘿蔔了!捏着菜葉就要撥。秦曼趕緊制止,并示範給他們看,撥菜要怎麽樣才能撥起來。

兩人按秦曼姜法,用力一撥,撥起一看,果然沒有長大蘿蔔,還是一根小根根呢!兩人又問了:“曼姨,什麽時候會長出來啊?”

秦曼想了想,現在到長蘿蔔大約要一個月左右,然後告訴他們一個月後要花兒問好她娘親,撥蘿蔔的時候來叫大家。

菜園裏還有幾種蔬菜,秦曼把認識的都跟他們講了講,還告訴他們小孩子多吃蔬菜會長得很高,女孩子多吃呀還會長得漂亮!從古到今從大到小沒有女的擋得美的誘惑!幾個孩子齊說:“我以後要多吃蔬菜!”“我也以後要多吃蔬菜!”

轉到菜園裏面靠山的地方,秦曼發現了很多棵茶樹,嫩嫩芽尖已長了現來,秦曼興奮極了,這裏有茶葉麽?

來到這裏以後還沒有喝上真正的茶呢,姜府的茶也不知是不是真正的茶,泡出來又黑又濃,苦得要命!自己可是在龍井茶的故鄉長大的呀!

走到茶樹邊,發現樹有點高,她在周邊的樹枝上采下了幾根,發現新茶已經兩葉兩芯了!

秦曼心情很激動的采了一把,準備拿回去問問淩叔和淩嬸,這裏有沒有制茶的技術!要不然,自己還真是能在這裏制出真綠茶呢!自己家鄉的茶多香呀!從小喝到大又提神又減肥的綠茶呀!

見秦曼采起了樹葉,幾個小的都很奇怪:“曼姨,你為什麽要采樹葉呀!這也能做菜吃麽?”

“不是做菜吃,曼姨想做一種你們沒吃過的東西,但不知能不能做得成。”秦曼解釋說。

一聽能做好吃的東西,孩子們來興致,都叫着:“我也來采!”

一來怕他們把茶葉采壞,二來秦曼想起這是花兒家的菜地,這是私人的東西 ,可不能亂采的。因此說:“夠了,夠了,曼姨也不知做不做得好呢,拿一點點回去問淩奶奶去!”

“好呀,好呀,曼姨我們回家!”弘瑞一聽要問淩奶奶,就急着要走了。

“弘瑞,不急不急,淩奶奶到田裏去了呢,我們慢點走,一會淩奶奶就回來了。”秦曼勸到,小孩子都是急性子,自己的小時候也一樣。

眼前天色漸晚,秦曼帶着弘瑞和茶花,采着一把茶葉回來了。

一進門就見淩叔正要出門,見三人進來,笑眯眯的問:“小少爺出去玩回來了?”

見到淩叔,弘瑞馬上問好:“淩爺爺好,淩奶奶有沒有回來?”

“找淩奶奶有事?她在飯廳在擺碗筷,一會你爹爹他們要收工吃晚飯了,老奴就去叫她。”說着淩叔就要放下手中的東西進廚房。

“淩叔,不急,今天我帶弘瑞小少爺在花兒的菜園子裏采了一把茶葉。”秦曼伸手把茶葉給淩叔看。

“哦,茶葉也長出來了不過還太嫩,十天以後采才行!”淩叔一看秦曼手上的茶葉,又問:“你們是就想去采茶葉麽?現在采太嫩了,做不出來。”

十天以後去采?秦曼大吃一驚,十天以後這茶葉不能再叫茶葉了吧?那都成樹葉了!

☆、懊惱

秦曼按耐着激動,看來這個地方是不會做綠茶的,這個程度的茶葉在家鄉做綠茶都已經不能算頭茶了,更不用說明前茶了!那麽茶葉那麽老再采的話,還會好喝!怪不得這裏的茶喝起來那麽難喝!

秦曼禁不住的想,要是自己會的這綠茶技術真能用出來,也許一年後就有地方去了!

淩叔說:“姜家菜園裏靠山有不少的茶樹,過幾天叫你嬸去采,你看看怎麽弄的,以後你也就會做了!”

秦曼心裏笑了,自己的家鄉特別是外婆家,那是産龍井的地方,雖然不是那真的十八棵貢茶地,但那也是真正的龍井所屬地,家家戶戶炒茶,手工炒機器炒,一年的收入十來萬呀!炒茶的工序不出想都能背出來!

“好,淩叔您先忙,晚上忙完之後我找您!”秦曼笑笑回答淩叔。

讓茶花帶弘瑞去洗漱準備去吃晚飯,秦曼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做了簡單的梳洗後,見天色還沒有完全暗下來,看來大家也還沒有回來。

古代這地方,農村就是沒有太講究,一個大姑娘總不好在男人面前混來混去,何況是一群不認識的男人。

秦曼在內心還是有驕傲的,一個受了十幾年教育、家庭優越、成績優越、相貌身材都上等的現代嬌嬌女,就算是流落到了落後的古代,骨子裏還是充滿着驕傲!

姜承宣腦子裏一直是蘭令修的調戲模樣,他越想越覺得這秦曼不象個簡單的女人,于是對門外的洪平說:“去叫淩嬸與秦姑娘一起過來!”

洪平在門外答道:“是,爺!”

秦曼跟着淩嬸到了姜承宣的書房,他盯着秦曼說:“秦姑娘,雖然你說的話我都去證實過,可是我怎麽都不覺得你象個小戶人家出來的!說吧,你來我姜家到底有什麽目的,你還是老實說來的好!”

秦曼郁悶得半死,這個男人怎麽有這麽重的疑心病!我不就為了找個地方先過度一下,你丫的怎麽就這麽頑固的追究呢?我容易麽?

見秦曼不說話,姜承宣冷酷的說:“你自己老實說出來,我可以放你一馬!要是被我查出…”

秦曼見他越來越猖狂,懊惱的說:“我看您也不像是個種田的,人生難得糊塗一點不行麽?”

姜承宣突然被秦曼的話逗笑了:“爺我就是專業來種田的!你不信?要不你那塊田租給我種試試?”

秦曼見過不要臉,也沒見過比這更不要臉的!她漲紅着臉說:“我看您還是別種了別人的自留地,荒了自己的責任田!大爺,還是請您別亂種田!”

姜承宣“哈哈”的笑了:“看在姑娘這麽有趣的份上,就再留你幾天,不過不要讓我發現你有什麽不對的地方,那樣的話,你知道會是什麽結果!”

秦曼覺得姜承宣要是去學京劇的變臉的話,怕是不用請師傅了!剛剛一張笑得明朗的臉,突然變成了一個惡魔!

秦曼實在是忍受不了他的陰陽怪氣:“大爺!您可得睜大眼睛好好看着!最好晚上不要閉上!否則就錯過了您抓實證的機會了!”

蘭令修的聲音“哈哈哈”從門外響起:“大哥,我看還是得把人放在身邊才能看得到!”

秦曼氣惱得瞪了蘭令修一眼,他并沒有停止打趣:“秦姑娘,我大哥什麽時候又變成你的大爺?”

秦曼氣嘟嘟的說:“動不動就扣帽子,動不動就威脅人!他不是大爺難道我是大爺?”

“哈哈哈”蘭令修笑得叉氣了!他對着姜承宣說:“大哥,瑞兒從哪給你撿來這麽一個有趣的人兒?”

見蘭令修不停的打趣,姜承宣知道沒辦再說什麽了,只得對秦曼說:“希望你記得我說的話!”

秦曼冷冷的看了姜承宣一眼說:“你這還沒有值得我窺視的東西!”然後跟蘭令修示意的行了個禮下去了。

這裏沒有時鐘,秦曼還不能看天色認時辰,三四月的晚上天已經完全黑了,院子裏也安靜下來,勞作了一天的人可能也去休息了。

秦曼想着自己的計劃,看看了淩嬸與淩叔正還在起居室裏喝茶,她拿過下午采的那把茶葉,來到他們的房門前,站在門口問道:“叔、嬸您們還沒有休息麽?”

淩嬸一聽秦曼的聲音馬上說:“是曼兒呀,快進來,我跟你叔還沒有休息,少爺找你有什麽事”

秦曼進門給他們見了個禮,淩嬸急着說:“曼兒,不用見禮,好孩子,你認我們為叔嬸,就是一家人,用不着見禮。”說着拉着她坐到了坑上。

秦曼自然的坐了下來,她也把這兩老的當了自己的親人,因此把茶葉攤在桌上對兩人說:“沒什麽事呢。叔、嬸這裏茶葉多麽?你們做好的茶葉是怎麽樣的,能給我看看麽?”

淩嬸看秦曼問的是茶葉,便說:“我就拿給你看看,這桌子上的罐子裏就有,你看。”說着便把罐子推到秦曼前面。

秦曼從罐子晨裏拿起幾根做好的茶葉放在燈下看了起來,發現這茶葉在現代可見不到了,便問了淩嬸這茶葉的做法,一聽炒了以後得把茶葉的汁擠掉,秦曼才知道怪不得這茶吃起來只有苦和澀味,沒有了一點茶葉的香和甜。嘴裏說着:“難怪這麽難喝呀!”

淩嬸一聽秦曼說茶葉難喝,便笑着說:“茶不都是是樣的?又不是為了好喝,而是為了解渴。農村裏的人也不是為了品茶,品茶那是老爺們才做的事。茶有什麽好喝難喝的,真是個傻孩子!”

秦曼聽淩嬸這麽說,便不好意思的笑了,想了一下便對淩叔說:“叔,我不知您是否了解過我的身世,我家幾代都是讀書的人,我曾祖這一代還中過舉人,家裏雖不富有,但是書很多,我從小就跟父親讀書,我性格內向,從不出門,十幾年來做得最多的就是看書、做女紅、帶弟妹、做家務。很多年前,我爺爺有一本藏書叫《天工物談》,那裏記載的一種茶葉的做法,我試着做過,那種方法做的茶很好喝。”

姜淩感興趣的問:“曼兒真的會炒菜葉?那樣做的茶葉會真的好喝?”

秦曼說:“淩叔,我真的會做,也真的好喝!”

淩嬸在一邊聽了立即說:“那我們去多采點茶回來,明天曼兒來做?”

“茶葉倒是可以采一點,多也不是太多,這裏這種東西都是野生的,後山上也有一些,是現在就采,還是再長長一點就采?”淩叔問道。

秦曼說:“書上說上好的新茶最好采二葉一芯時候采,但炒制的要求很高,我不一定能炒出來,我看現在二葉二芯,可能好做一點,想明天去采一點試試。”。

淩叔想了想:“那麽這樣,一會兒我去跟少爺說一下,明天能不能早上叫上王爺、劉爺、趙爺家的婆子來幫幫,一起把園子裏的新茶采下來,讓曼兒試試能不能做出來。曼兒你看一下要準備什麽,我給你找去。”

秦曼想了想又道:“叔,這個茶就是在窩裏炒就行的,生葉子采下後在太陽下過過,把新葉曬倒就行,然後一直在窩裏炒至成幹茶。但是叔這裏有沒有蜜蠟?”

“是蜂蜜上結成的蠟麽?”淩叔問。

“是的,就是蜂蜜上結蠟,您這有?”秦曼問。

“這個有的,放藥的庫房裏就有幾塊,要得多不?”淩叔問秦曼。

秦曼一聽有這個,這可是好東西呀,蜜蠟可是做唇膏的原料哦,也許冬天還真的可以做幾支試試呢。一聽淩叔說有馬上回答說:“不要多的,有一小塊就可以了。”

“那好,我去一下少爺的書房,請示一下少爺。你再坐會。”淩叔一骨碌下坑就走了。

姜淩到了書房後,發現姜承宣與蘭令修還要說話,于是在門邊秉報:“爺,您在忙?”

見是淩叔,姜承宣立即問:“淩叔你進來吧,這麽晚有什麽事麽?”

淩叔走進房門,見蘭令修也過,立即行個禮:“見過蘭少爺。”

蘭令修急忙回禮:“淩叔,您再這麽客氣,令修都不好意思了。”

姜淩走進門立即說:“是這樣的,剛才秦姑娘跟我說,想去采點新菜回來,她有一個炒新茶的法子,說那樣炒出來的菜跟現在的不一樣!”

姜承宣問:“是不是需要什麽?”

姜淩說:“秦姑娘說炒這茶,最好要嫩,所以明天老奴想請劉爺幾家的婆子來幫幫。”

姜承宣說:“她是不是真會炒呀?要不讓她先炒點試試?算了還是明天去叫人幫吧!一定由淩叔你做主就好了!”

姜淩說:“老奴聽爺的,這就下去了!”

淩叔退下後,蘭令修揚揚眉說:“大哥,你說這個女人到底有什麽目的呢?這又講故事、又包餃子,還要炒什麽茶葉,真讓人摸不透呀!”

姜承宣冷酷的說:“我看她這點小手段,也翻不出什麽花樣!”

蘭令修又打趣着對着姜承宣眨眨眼睛說:“看來弘瑞還撿了寶回來呀!”

姜承宣扯了扯嘴角,滿眼的不屑:“誰知道是個寶還是根草?做新茶,誰又知道她是不是看今天這麽多人在這麽想引起你們的注意呢!她打的什麽主意要她才知道!不過我是不相信的,能做出新茶來才怪呢!”

蘭令修知道,當年弘瑞的娘也是一直為引起姜哥的注意,做了很多小動作。看來大哥對這個女人還真讨厭呢!要提醒大哥家裏人,要注意這個叫秦曼的女人,可不能讓她再害了大哥!

☆、炒茶

淩叔出門後,淩嬸問她:“曼兒,是不是小少爺的衣物就有做好的了?”

秦曼說:“只做好了一條褲子,只是跟以前做得不太一樣。”

淩嬸說:“哪不一樣,你拿過來給我看看?”

秦曼說:“嬸您慢等啊,我這就去拿。”說着就起身去把弘瑞的新褲子命了過來。

淩嬸看到這怪樣的褲子,有點不解:“這樣子可真不太一樣呢!”

秦曼慢慢的解釋說:“這樣做的這褲子穿着方便些。”

淩嬸笑了:“還真是跟以前的不一樣,省了布料不說,還真會方便很多。曼兒哪天有空時給我和淩叔也裁幾條試試?”

秦曼說:“那還不容易?只是怕嬸笑話呢!”

天一亮秦曼也醒來了,昨天晚上淩叔說安排了幾個人跟她和淩嬸一塊去采新茶,等收麥的出門後,秦曼也不等張嫂送飯來,就直接去了廚房。

這時候那幾家果真派了三個婆子過來,這邊還有兩個一直管灑掃的婆子也一起來了,一行七人一大早就到菜園開始了采茶。

一個上午七個人就把園子裏的新茶全部采好,秦曼把大家采回來的新茶倒在曬折上放在太陽下,不稍稍的曬一曬,一來新茶不倒苗,二來早上采的茶露水很多,不合适新茶的炒制。

很小時候外公就說,那炒茶是要有技術的,她很不明白,後來外公就跟她說怎麽炒會太老、怎麽炒會太嫩、怎麽炒茶葉易碎、火候要怎麽才最合适。

前世外婆家最出出色的就是:外公的綠茶、外婆的谷酒,那是祖傳手藝!自小在外婆長大的秦曼姐妹,從小就被強行培訓成了接班人!

把茶集中到一起,秦曼看看青葉也只有三四斤的樣子,炒不出多少,可能只能炒個八九兩了。怪不得明前茶這麽貴呀!采這點青也不容易,哪叫大家都不是采茶高手呢?

下午沒有去炒茶,因為沒有合适的地方炒,淩叔按秦曼的要求在廚房門外的屋沿下砌了一個現代相似的炒茶爐竈,但沒有現代那樣深的炒茶窩,也就叫得叫淩叔裝了一口現有的。新的爐竈還有點濕,所以就沒有開始炒。

三點半左右,弘瑞又拖着秦曼去找花兒她們玩,這天她教大家玩了一個老鷹抓小雞的游戲,秦曼也跟着做了半天的老鷹,孩子們玩得樂不思歸。

眼看太陽快下山了,再過半個時辰也吃晚飯了,弘瑞還不願意回來,可是下午太累的話,小家夥會累得飯也不想吃的。想了想,又給大家改了個丢手巾的游戲,這一下大家邊墩邊玩比剛才那游戲輕松了很多。

剛一進大院門,秦曼發現滿院子都是人,原來上工的已經下工回家吃飯了,一大幫的人有的在放東西,有的在洗手臉。

秦見人這麽多,牽着弘瑞低下頭快步往裏走,正準備跨進大門。砰的一聲,秦曼撞上了一堵牆,“唉喲!天呀!好疼!”秦曼一手就摸上了自己的鼻子,沒撞掉吧!

“噗!”的一聲一個低沉的男聲傳來:“大哥,魅力不可擋呀!你看有人投懷送抱了!”

秦曼一聽所得真想大罵人,擡頭一看,原來自己撞的不是牆也不是門,是姜承宣的胸堂!

瞪了一眼這是什麽人呀!自己撞得快要掉眼淚了,還有人在嘲笑。

秦曼原本下午玩得紅樸樸的臉,在蘭令修的調笑下更紅了!秦曼狠狠的瞪着他氣得罵了一句:“你真無良!”看着長得人模狗樣的,嘴這麽壞!後面半句她只在心裏罵。

蘭令修見秦曼撞了姜承宣還敢瞪他,覺得這女人還真有個性!不是說女人都很娴淑溫柔麽?就這樣子!笑得更加厲害,這個女人真的很大膽呀!

姜承宣一眼厭惡的看着秦曼,他在想:果然女人溫柔娴淑的樣子都是裝出來的!

這時被她牽着的弘瑞見秦曼撞到了爹爹,不停地摸着鼻子知道她撞疼了,立馬說:“曼姨,爹爹撞你了-疼麽?你蹲下來,瑞兒呼呼,不痛!”

立時秦曼才反應過來,自己在這兩個男人面前撞呆了!再也顧不得弘瑞了,把他的手放下馬上說道:“曼姨沒事,謝謝弘瑞,你跟茶花去洗手吃飯,曼姨先回房。”

說着秦曼彎了彎腰對姜承宣道:“對不起!秦曼先行告退!”然後錯過身快步往內院走去。

秦曼邊走邊想剛才被撞痛了不說,還被人嘲笑,因此很不解恨,便邊摸鼻子邊暗暗的罵人:“什麽人呀!長什麽胸不好非得把胸長得一堵牆樣!真痛死人了!好在不是沙鼻子,要不然得撞得流血!”這一會她倒沒有去想,是自己去撞的別人!

姜承宣還沒來得及說什麽,心想這個女人真是不可理意,只管自己撞痛了鼻子,還沒有想被她撞痛的人呢!用手摸了摸,一個這麽瘦瘦小小的女人還真有股蠻勁呀!想着臉又黑了黑!

蘭令修的哈哈大笑的抱着弘瑞去吃飯,也邊走邊想着剛才秦曼那紅樸樸的小臉、那尴尬的表情、那惡狠狠的眼神,心裏産生了一絲興趣,這個女人還真有意思呀!

姜承宣與蘭令修本來也是見小弘瑞天快黑了還沒有回來吃飯,兩個人正準備去找呢,這還沒來得及出門,就被秦曼一頭撞了回來!

姜承宣摸了摸還有點隐隐作痛的胸,忽然又想起剛才那一絲絲的清香傳進鼻子,作為一個成熟男人,他非常清醒的知道那是什麽味道!

姜承宣懊惱的想,看來自己是很久沒有女人了,才會覺得這麽個低下的女人身上也有香味呢!

轉天下午等弘瑞睡起來後,準備帶他在廚房後的院子裏去炒茶,昨天他一再要求,他也要看炒茶,他沒起床不能先炒。所以等他起來後,秦曼才來炒茶。

淩叔知道秦曼要來炒茶,他和淩嬸也等在那。叫張嫂拿出準備好的上等碳,在新爐裏燒了起來,秦曼也在不停的擦着鍋,用抹布再三擦幹淨,又在鍋上塗上蜜蠟。

見碳火已燒了起來,鍋也有點熱了,秦曼趕緊又叫淩叔弄點冷灰把碳蓋了一大半,然後試試了鍋內溫度,她抓了一小把倒在鍋內。

秦曼知道不能一次多炒,那樣炒是炒不好的,自己沒有真的炒過,見過外公炒過無數次,也玩過幾次,但從來沒有完整的炒過一回,萬一每次炒壞了,那就白累了。

帶好前一天晚上做的一只棉布手套,秦曼開始炒了起來。淩叔問她為什麽要帶那個東西,他從來也沒有見過這奇怪的東西。

秦曼說:“炒茶會越炒越熱,不帶個手套,手熱會起泡。”

當然外公炒茶是從來不帶手套的,他說他滿手都是炒茶繭,要起泡也沒地方起了。再說自己的技術跟外公可沒得比!

秦曼邊炒邊解釋,但她不敢說得太細,只是說自己怕會燙到手,因為自己也沒有做過,只是書上看到過。

幾個人正圍着炒茶的爐子說着問着,這時院子外傳來孩子的叫喊聲:“弘瑞、曼姨,弘瑞、曼姨!”

淩嬸聽到叫聲走了出去,一會領着四個孩子來到炒茶的地方。秦曼一見,是花兒帶着敏兒,還有虎子和學文。

一見到秦曼虎子開口問:“曼姨、弘瑞,昨天花兒說你們昨天玩了很好玩游戲,今天你們怎麽不來?”

弘瑞神氣的說:“游戲玩過了,今天我們-要炒茶!做好吃的!”

大家一聽炒茶還能做好吃的,馬上問一堆孩子都追着秦曼問:“曼姨,炒茶也能做好吃的麽?”

秦曼見弘瑞那神氣的樣子,咯咯咯的笑了:“一群好吃鬼!”淩叔與淩嬸也跟着笑了。

見大家很好奇的樣子,秦曼不吊大家的味口了:“這茶呀炒好後,大人呢都能泡着喝,小孩子呀,就可以吃用茶葉做的茶葉蛋、茶香雞,還可以做奶茶喝呢!”

茶葉蛋、茶香雞、奶茶那是什麽東西?小孩子們瞪着大眼睛,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我要吃,瑞兒要吃!”弘瑞一聽是吃的,先不管好不好吃,先要了吃再說,曼姨說的東西一定好吃!說着搖擺着淩嬸,秦曼在鍋邊,怕他們燙着,不讓和個人粘着自己,弘瑞只好搖着淩嬸了。

“好好好,小少爺要吃,我們明天做,但是我們不會做呀!”淩嬸笑道說。

“嗯,如果今天曼姨的茶炒得出來的話,明天曼姨就教淩奶奶做茶葉蛋、茶香雞、奶茶,但不能一天都做成。今天的茶得好的話,明天我們就做茶葉蛋和奶茶,包你吃個夠!”秦曼愛呢的對弘瑞說:“但是你不要搖淩奶奶了,別把淩奶奶給搖倒了!大家都坐坐好,曼姨教你們唱一首采茶的歌,哪個學得快、唱得好,明天我讓他第一個吃!”

聽到有吃又有玩,幾個人乖乖的坐好,一臉認真的等着秦曼教采茶歌。

秦曼在教大家唱歌前,把這道采茶歌的來源用孩子懂的語言講了個清楚。采茶舞曲是自己家鄉的民歌,是人人耳熟能吟的歌。

講完後秦曼用略帶越劇的嗓聲輕輕的唱了起來:

溪水清清溪水長溪水兩岸好呀麽好風光 ,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 ,妹妹呀,東山西山采茶忙…

孩子們就來回的唱着:“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 ,妹妹呀,東山西山采茶忙…”

☆、泡茶

今天是收割的第三天,酉時剛過,所有麥子都收好已拉到打谷場,明天留兩三人,用牛馬拉碾子,把麥粒碾下來,曬好收起就要一步步來了。

剛一走進大院,賀青和李亮叫到:“這是哪裏來的歌聲?唱得真好聽!”

大家仔細一聽,好象是是廚房後面傳過來的,兩小夥子放下手中的農具就往裏面跑,這時李琳也帶着香米正好往裏面走,賀青與李亮一下沒剎住腳步差點把她倆給撞上,兩人急得一個急轉才避開兩人。

李琳一見賀青與李亮這麽急急忙忙往裏竄,她知道他們可能也是聽到歌聲而來的,見他們活都不做了跑來聽歌,一時心中大嫉。真沒出息的家夥!開口說到:“跑什麽跑!一點樣子都沒有!大小夥子往廚房跑什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