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主上召見

跟随師父入宮赴宴的事還沒解決,又一件大事出現在栖緬面前,而且來勢洶洶,令人毫無準備。

源時豐帶着宣谕使者來時,栖緬正在院子裏晾衣服,她擦擦手上的水珠,便開了門。門外是面色恭謹的源時豐,領着一個相貌堂堂的陌生人,還跟着幾個身着黑衣的佩刀武士。

栖緬雖沒怎麽見過世面,還是長了見識的。她看出那人穿着神官的衣裳,後面跟着黑衣武士,只怕是神宮裏的人。果然,來人自稱神尊使者,奉神尊谕令,要栖緬入宮觐見。

栖緬突然得了這樣的谕令,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還是在源時豐暗示下才勉強應付過去。源時豐當即演示了一遍觐見神尊的禮節,便讓栖緬換身衣裳,随使者入宮了。

使者是騎馬來的,源時豐命人給栖緬牽來一匹駿馬,又護送栖緬到了宮門外,才道了別。這一路,源時豐說了許多安撫的話,卻始終沒有說明神尊突然召見的原因,只怕他自己也不知道,栖緬就更緊張了。

“姑娘,咱們走吧。”

使者的聲音很有氣勢,他在前邊走着,栖緬在後邊默然跟着。這使者似乎沒有要跟栖緬說話的意思,栖緬便不敢多嘴。

入宮前,她瞧了一眼那巍峨宮闕,不知比洵都的昭明神宮壯麗多少。宮門上“昭明神宮”四個大字,是執意遷都的神炔親筆所書,氣勢恢宏。可那位執着于遷都的神尊,到底沒有把昭明神宮遷到神都。現在,洵都的人把神都的宮殿稱為“北昭明神宮”,而神都人不承認這個稱呼,他們管洵都的宮殿叫“南昭明神宮”。

不管是“北昭明神宮”還是“昭明神宮”,位于神都的這座宮殿已經成為神國最高權力的象征,吸引着無數苛求榮華富貴、功名利祿的人。現在,栖緬就站在這個宮殿外邊,她所求又是什麽呢?

踏入宮門那一刻,四周暗了下來。栖緬微微擡頭看了頭頂,跟神都城門不一樣,這裏的石頭更大。穿過宮門,只是步入昭明神宮的第一關。栖緬不經意地回頭,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她似乎喜歡上這個地方了。

“別東張西望。”

這是入宮以後使者對栖緬說的第一句話,栖緬趕緊垂下頭。接下來,不知穿過幾個門,轉過幾個彎,走過幾條道,途中與幾個人擦身而過,才終于來到一座大殿前。

栖緬悄悄擡眼瞧那大殿,高高的臺階,像是玉石做的,泛着不一般的光澤。守衛的武士,黑衣黑甲,面容嚴肅,手裏的長矛泛着寒光。整體氣氛是,莊嚴肅穆。

通傳之後,便有一衣着華美的婦人出來引導栖緬入殿。栖緬随着那婦人,亦步亦趨,連頭也不敢擡,小心翼翼地踩上臺階,一個不小心,竟然滑了腳。

“姑娘,小心。”

那婦人轉過身來扶着栖緬,神色淡淡的,并沒有揶揄的意思,這令栖緬少了些尴尬。

Advertisement

“多……多謝。”

栖緬聲音發顫,臉色發白,手心裏冒出汗珠。

“姑娘,請随我來。”

那婦人引導栖緬,腳步慢了,她倒是很注意栖緬的感受。

進入大殿,栖緬只覺得香氣沁人心脾,也不知是什麽香。她擡眼看着,只見這大殿深處,高臺之上,垂着簾子,簾子後坐着一個人,想來便是神國至高無上的那位了。臺下一左一右侍立着佩劍的武士,是女子,英姿飒爽,目光如鷹。文尚儀也在,他穿着公服立在臺階下,似笑非笑。

按着記憶中的程序,栖緬雙膝跪下,以頭叩地,心懷虔誠,戰戰兢兢道:“澹臺栖緬拜見主上。”

似乎還少了點什麽,栖緬一時想不起來,腦子裏亂哄哄的,一顆心砰砰跳,聲音随着身子一齊輕輕顫抖。

“起來吧。”

一個聲音從簾子後面傳來,語氣淡淡的,像極了殿外的臺階,有光澤而沒有溫度。不知為何,栖緬忽然鎮定下來。

這位主上十二歲繼位,到今年不過二十歲,比栖緬大不了多少。她的聲音裏,沒有神尊的威嚴,至少不是栖緬想象中那種威嚴。

“你就是那個名滿神都的栖緬?”

栖緬吃了一驚,她站了起來,不料自己會有這般名聲。“栖緬何德何能?這都是托了家師的名。”

“栖緬,你既從洵都來,咱們是同鄉了。”

“栖緬惶恐。”

同鄉這個話題,在神尊面前也能說的出口,倒令栖緬意外。她躬着身子,偷偷擡眼,想要透過那厚厚的簾子,看到坐在寶座上的人。

“文尚儀,你可查過宗譜了?”

“是,據宗譜所書,主上長栖緬姑娘一輩,都是陶獻公後裔。”

文尚儀在一旁回禀道。

澹臺陶獻,這是個不知被栖緬父親念叨過多少次的老祖宗,他離聖母的時代有多近,就離現在有多遠。要是追溯到他老人家身上,所隔代數,就得以十為計。

“既如此,就給栖緬一個封號吧。”

神烻這麽說,文尚儀應和着,栖緬卻忽的撲通跪倒在地。

“主上大恩,栖緬萬死不敢受。”

簾子後的神烻似乎換了個坐姿,“哦,你要拒絕封賞?”

“栖緬不敢。”

栖緬以頭觸地,冷汗從額上冒出,不知為何,她覺得接受封賞是不好的事,本能地想拒絕。可是,因此惹怒神烻可不是什麽好事。

“栖緬自幼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未曾享受過一天,現在栖緬卻要接受主上的封賞,實在是不孝。如果主上一定要封賞——”

栖緬把頭重重磕在地上,“栖緬鬥膽,請主上将這些封賞賜予家父。”

那一刻,空氣似乎都凝結了,大殿裏不知名的香熏着栖緬,她膽戰心驚等着寶座上之人的決定。榮華富貴,過眼雲煙,可都沒享受過,又怎麽可以說這樣的話?

“你倒是孝順。”

終于,神烻開口了,聽這語氣,似乎栖緬不必受罰。

“主上,自神炔遷都,留在南邊的神族,多因世代久遠而陷入困頓。今日不如借着栖緬姑娘這份孝心,封賞洵都神族,讓聖母後裔,共沐恩澤。”

文尚儀在一旁提出這個建議時,栖緬有強烈的預感:她似乎被人利用了。

事情就按照文尚儀的提示發展,栖緬謝了恩,慢慢地退了出去。一個小宮女領着她,到了入宮的起點。

源時豐還在外邊等着,他看見栖緬出來,立刻上來詢問,“怎麽樣?一切可順利?”

栖緬無法言語,只是狠命點頭。

二人一同去巫神廟本堂,見到師父以後,栖緬才緩過來,她向師父禀告了觐見時的情形,沒有漏掉一個字。

“初次觐見,不失禮就行了。”

師父捏着胡須,面色和藹,“主上恩德,要銘記于心。今日你也累了,回去好好休息。”

栖緬此刻心中有千萬個一問,卻開不了口。她瞧師父臉色,便告退了。

“父親,主上突然召見栖緬,是何意?”

栖緬一走,源時豐便忍不住向父親請教,他的心情與栖緬差不多。

“召見栖緬,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她畢竟是神族嘛。可這封賞神族子弟,就大有文章了。”

源弘謇踱着步子,面容嚴肅,“自巫神禁止神族與聞政事,神族子弟不過保種而已。北遷神族,愛功名利祿,多請賜外姓,而那些留在洵都的,還有先人風範,崇文尚武,絕不是神都城裏那些人可比的。主上此舉,絕不是恩恤神族那麽簡單。”

源時豐思量着,不由打了個冷戰,“難道主上想要啓用神族子弟?”

禁止神族子弟與聞政事,是巫神作出的決定,為此不知要了多少人的性命。神炔遷都以後,北遷神族改姓成為一時風氣,也就沒人再提讓神族參與政事。可沒人提,不代表沒人想。一旦付諸實踐,只怕又要流血死人。

“禁止神族幹政,是巫神的意思,可不是聖母立的規矩,更不是歷代神尊想看到的。如今,主上在神宮裏,勢單力孤,想想族人扶持的好處,是自然的事。咱們,先看看。”

源弘謇皺了眉,可見這件事在他心裏的地位。

源時豐在巫神至上的時代長大,聖母的權威已經渺遠,自然是不願有人違背巫神意願的。他暗自下決心,神族不得幹政,他要捍衛這一條。

次日,頒布神谕,封栖緬之父為朝倉子,食邑三百戶,同日受到封賞的,還有五十七位神族長者。

從此以後,再也不是平民了,栖緬這樣想着。囊中羞澀的日子,到此為止了吧。國事不再與我無關,那至尊之位上的女子,其實也是個普通人罷了。

栖緬想着,只覺得沒有親眼見到神烻真容,有小小的遺憾。她安慰自己:中秋之宴就要到了,到時候說不定還能見上一面。

她自然不會料到,與神烻的交集才剛剛開始,而這一切,又像天注定似的。她終于被所謂“命運”推着往前走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