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鄧鳳來了

楚音音之前就和關嫂子說好了, 去鄉下收雞蛋時叫上自己,星期六一大早,關嫂子就過來敲門了。

“小楚, 你都弄好了嗎, 咱們要早點過去。”現在的人起的都早,尤其是農村的, 一大早就起來幹農活了,上午早點過去, 正好能趕到回家吃午飯。

楚音音點點頭:“弄好了。”

因為今天要出門,昨天晚上她就和蔣榆蔣樟說好了,讓他們今天去關嫂子家找大福玩,兩個小家夥現在和大福三兄弟的關系特別好,聞言立馬就答應了。

當然了, 去別人家裏不能空着手,小鬼頭也不例外。

楚音音就把黃浩給自己的牛肉幹拿了出來, 往兩小孩的口袋裏塞了幾根:“記得和大福他們一起吃, 不能吃多哦。”

蔣榆聽話的點點頭:“放心吧媽媽。”

蔣徽今天要加班, 一大早就出去了,不過陳工在家,他一個大男人看着五個孩子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把孩子送過去後,楚音音就和關嫂子一起出發了。

關嫂子今天騎了自行車,上了公交車後把自行車擡上去, 下了車再騎車去村裏, 也就不用來來回回的走半天那麽折騰了。

一個成人的重量可不輕,楚音音坐在後座道:“嫂子,待會兒你騎累了就告訴我,我來替你。”

“沒事, 我經常帶着他們三個一起,你這才一個人,完全不累。”關嫂子笑着道。

現在的自行車就相當于後世的小汽車了,能坐上不少人,尤其是孩子,前面橫杠坐一個,後面擠一擠還能坐上兩個。

今天天氣不錯,但寒風呼在臉上還是有些冷,楚音音用圍巾圍着半張臉,把耳朵都藏了進去這才好一點。

從縣城坐公交車,下了公交車就到了公社了,騎着車往下不一會兒就到了農村。

楚音音發現這邊的農村和老家差不多,就是人更多一些,現在已經十一月底了,到了農閑的時候,但地裏還是有不少人在幹活。

Advertisement

“這麽多油菜,嫂子,咱們到時候也能過來收油嗎?”現在做菜主要是菜籽油,豬油香但是貴,天天用可造不起,楚音音上次問過,供銷社那邊的油價格貴不說,還必須要油票。

工廠發的油票比糧票還少,她以後要是想長期做東西去黑市賣,那油肯定是少不了的。

關嫂子聞言道:“這我倒是不清楚,待會兒咱們可以問問。”

她做菜不喜歡放油,每個月的油票都夠吃,不過也是因為這樣,做出來的菜味道就不怎麽好了。

工廠人多,不可能什麽都在供銷社買,因此,有不少人會結伴過來鄉下收點東西,數量不多,也算不上是倒買倒賣,所以也沒人管。時間久了,大家都有認識的人了。

關嫂子就輕車熟路的帶着楚音音去了一戶人家家裏,對方一見到他們就端了茶過來,還是加了紅糖的熱水,看起來熱情極了。關嫂子管她叫楊老太。

喝完了茶,楊老太直接從屋子裏拿出一小筐雞蛋,道:“這有二十多個雞蛋,攢了兩個月的,你看看要多少。”

關嫂子家三個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來一趟村裏又不容易,最少都要二十個雞蛋才行,不過這樣一來楚音音就沒多少買了。

楊老太笑着道:“你們要多少直說就行,我讓我兒媳婦去收,應該能收得到。”

農村很多人都舍不得吃雞蛋,基本上都是存在家裏,等着進城時去黑市或者供銷社換點錢票,現在楚音音他們過來村裏了,都不用跑那麽遠就能換錢了,大家要是手裏頭有的,基本上都會拿出來。

楚音音想了想道:“那就麻煩老太太您幫我多收點了,要是有的話,要三十個吧。”

雞蛋比肉還要補營養,要是可以,最好是能讓蔣樟和蔣榆每天都能吃上一個補身體。

“成。”楊老太就去喊自己兒媳婦了,讓她趕緊去問問。

除了雞蛋,關嫂子還要買點菜,農村裏家家戶戶都有菜園,裏面什麽菜都有,看上了什麽直接掐下來就行,比供銷社賣的新鮮多了。

楊老太家人多,菜園也大,關嫂子怕拿多了吃不完,到時候就給放壞了,也就只拿了一點。

倒是楚音音要了不少,什麽茄子南瓜的,竹筐都快裝滿了。

關嫂子有些疑惑:“你要這麽多幹嘛,吃得完嗎?”

楚音音笑着道:“吃得完,到時候蔣徽要在家裏請大夥吃飯。”

這邊有家屬過來了之後,都會請相熟的同事鄰居一起過來吃頓飯,熱鬧熱鬧。楚音音他們剛過來沒多久,一切都才剛安頓好,加上蔣徽現在又成為了六級工,少不了要請大夥吃頓飯了。

這些菜買回去,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就是明天晚上,你可要記得來啊。”

關嫂子笑着點頭:“行,我保管早早的過來,給你打下手。”

不過在去之前她可要讓大福幾個小家夥多吃點東西,不然就憑他們那麽能吃的勁,楚音音做的東西又那麽好吃,估計要把盤子都給吃空了。

關嫂子也是請過人吃飯的,當然知道這做一大桌子的菜有多累了,尤其是這邊的人都比較講究,請人吃飯菜的數量最好是九道以上才行。

她上次從中午忙到晚上,把她腌的泡菜都給找出來了,這才湊齊九道菜,差點沒把她給累死了!到時候小楚肯定也差不多。

關嫂子這麽想着,就覺得一定要早點過去幫忙,完全沒想到,等到了明天做飯時,楚音音反而清閑極了。

買好了菜,楚音音又問了問買油的事。

楊老太笑着道:“能買,等到榨油的時候你來買,或者我給你送過去都行,咱們家所有的自留地都用來種油菜了,能榨上不少油呢!”

菜籽油一般春天才榨,現在還有好幾個月,楚音音點點頭:“行,那等哪次過來收雞蛋的時候我順路把油帶回去。”

說話間,楊老太的媳婦也回來了,就像楊老太說的那樣,确實收到了不少雞蛋,雖然現在天冷,雞不怎麽下蛋了,不過大家都存了好久了,找了五六戶人家,這不就湊齊了三十個雞蛋。

“還有咱們家剩下的五個,你要嗎?”楊老太問道,就是關嫂子拿完了之後剩下來的。

“要。”楚音音連忙點頭。

楊老太過去數蛋,給她放進竹籃子裏,簍子一揭開發現裏面還有幾個小雞仔。

她兒媳婦道:“這是吳嫂子還的。”

鄉下經常有這種借還的事,一般都是誰家缺小雞仔了,母雞又不願意孵蛋,就找了種蛋拿去別人家孵,孵出來了再送點禮就行了。

楚音音看着毛茸茸的小雞仔,問道:“老太太,這個雞仔我能買兩只嗎?”

關嫂子原以為楚音音是開玩笑的,但她還真的帶了兩只小雞回去,等坐在自行車上時,聽着筐子裏小雞仔清脆的叫聲,關嫂子無奈的笑了笑:“你還真買了啊,我還以為你就說着玩玩的。”

楚音音扶着筐子,另外一只手緊緊的抓着自行車後座的邊沿,笑着道:“帶回去給他們養着解解悶。”

蔣樟倒還好,那小子大大咧咧的,不管和誰都能玩到一起去。

而蔣榆就不一樣了,除了大福這些年紀大一些,或者差不多的孩子以外,他不太喜歡和年紀太小的小朋友玩,好幾次楚音音都發現,大福他們上學去了,蔣榆就坐在屋檐下發呆。

當然了,這并不是說他想去上學了,只是單純的不願意和太小的孩子玩而已。

買兩只小雞回去正好陪着他們一起玩。

除此之外,楚音音也希望兩個孩子變得有愛心一些,像原著中,蔣樟和蔣榆就是因為被家人漠視,被同齡人看不起,才會造成那麽偏執的性格,別說對自己爸媽了,就連對自己的命都不怎麽在意。

楚音音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阻止原著裏的情節發生,養兩只小動物,對于剛懂事的孩子來說,是好事。

果不其然,當她把兩只小雞帶回家的時候,蔣樟和蔣榆都驚呆了,嘴巴張的大大的,蹲在地上無比好奇的看着小雞仔,小黑爪子伸出來又縮回去,忐忑極了。

“媽媽,我可以摸摸它嗎?”蔣榆小心翼翼的說道。

他從前也看到過這種小雞,那是鄧鳳找人買回來想養在家裏下蛋的,當時蔣榆比現在還要小,正是喜歡小動物的年紀,對這種毛茸茸的小生物沒有一點抵抗力。

他趴在雞圈旁看了好久,鼓起勇氣就想摸一摸,但鄧鳳直接朝着他手背上扇了一巴掌,讓他趕緊離遠點,別把她的雞給摸死了。

蔣榆想說自己會輕輕的,不會把小雞摸死的,可奶奶打的太痛了,他都忍不住哭了起來。

這會兒他看到小雞,心裏還是免不了緊張。

楚音音笑着道:“當然可以啦,這就是送給你和弟弟的,你們一人一只。”

小雞仔是真的很小,剛出生不久,嫩黃色的毛看上去可愛極了,蔣榆輕輕的摸了摸,發現它在發抖,又把它捧在自己的手心裏。

期待又激動的問道:“真的是給我的?我來養它嗎?!”

蔣樟也特別開心,抓起楚音音的手,連連問道:“真的嗎真的嗎,以後這就是我的雞啦?”

“對,是真的,但是你們要保證,一定要好好照顧它們,不管是吃飯還是衛生問題,都要自己解決,因為你們是它們的主人知道嗎?”

兩個小家夥還太小了,不懂什麽叫做“責任”,但此時聽着媽媽的話,卻讓他們有一種特別不一樣的感覺。

蔣榆認真的點點頭:“放心吧媽媽,我一定會照顧好它的!”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就沒有不喜歡小動物的,兩小只答應了楚音音會好好照顧,就真的特別用心,不僅帶着兩只小雞仔曬太陽,還找了兩個盒子出來,又找楚音音拿了兩件不穿的衣服放在裏面,做成雞窩。

蔣樟心滿意足的欣賞了一會雞窩後,才道:“哥哥,你說它們要是上廁所把盒子裏面弄髒怎麽辦,我們可沒有那麽多衣服換。”、

也是哦。

蔣樟想了想道:“要不我們下去找點幹草墊在裏面,要是弄髒了直接換幹草就行,然後讓它們在外面走走,把廁所上幹淨了再拿上來。”

“好,哥,你可真聰明!”

兩個小家夥又捧着小雞仔下了樓,到了樓下就把它們放在自己腳邊,兩人兩雞亦步亦趨的走着,形成了一道靓麗的風景線。

這會兒正是孩子們放學的時候,大家剛一進家屬院的門,就看到了這一幕,頓時驚訝極了,連忙跑過去把蔣榆兩兄弟圍住:

“蔣榆,這是你們養的小雞?!”

家屬院不像村裏,沒有自己的院子,自然也不能養這些家禽,但小孩子,天生就對這種毛茸茸沒什麽抵抗力,看到兩只小雞仔簡直羨慕極了。

一瞬間,蔣榆和蔣樟就成為了人群的焦點。

蔣樟擺擺手:“沒錯,這就是我和我哥的小雞,是我媽給我們買的,到時候我們一定會養的特別大,特別帥,成為公雞中的戰鬥雞!”

“蔣樟,你咋知道這是公雞啊,萬一是母雞呢?”

“對呀,你養那麽大要是到時候舍不得吃了可怎麽辦?”

大家簡直好奇極了。

蔣徽下班回來的時候,正好看到不遠處聚集了一大群小蘿蔔頭,他的兩個臭兒子就站在中間,衆星捧月似的。

就在他疑惑不已,想去看看這是在幹嘛時,就聽到蔣樟的聲音傳了出來:“不會,我怎麽會舍不得呢,雞腿那麽好吃,說不定自己養出來的更香!”

一旁的蔣徽:“……”

——

蔣樟在下面吹水的時候,楚音音已經開始做晚飯了,今天買回來了三十多個雞蛋,都收進櫃子裏時,她突然想起來過來前拿了不少糍粑。

打糍粑是楚音音老家的傳統,到了快過年的時候,打糍粑的機器就過來了,家家戶戶都會拿出自己家準備好的糯米,泡好了之後就可以打了。

糍粑是一整個,白色的圓餅,一個就能切成十多片,特別抗餓。楚音音拿了一半過來,切成小塊之後,裹上打散的蛋液,就能放進鍋裏煎了。

家屬樓這邊統一使用的是爐火,但不是煤爐子,而是用磚砌成的大爐子,也是燒煤的,火力更大一些,不一會兒就把糍粑煎的焦黃了。

這時,再往上面撒上一些白糖,微微融化但又帶着明顯的顆粒感時,就是最好吃的狀态了。

楚音音把白糖糍粑盛出來,又夾了點泡菜放在桌上,就可以吃飯了。

蔣榆和蔣樟在院子裏出盡了風頭,又玩了一下午肚子早就餓的不行了,但他們現在和之前不一樣了,成為了要照顧好小雞的小主人,所以只能先忍住餓意,問道:“媽媽,它們吃什麽呀。”

楚音音沒養過雞,但她看家裏養過,剛出生沒多久的小雞吃的是飼料,不過家裏這會兒沒有,她只能把中午的一點剩飯拿了出來,一個人分了一點。

“媽媽過兩天去看看有沒有飼料賣。”

蔣樟和蔣榆先照顧了兩只小雞吃完了飯後,自己才開始吃東西。

楚音音想了想道:“蔣徽,你明天一早就去供銷社看看,要是有什麽魚或者排骨的話,就都買一點回來吧,要是有肉也多買點,要肥肉多一點的五花肉。”

放在往常,楚音音肯定會和蔣徽一起去的,但明天不僅要請人吃飯,大早上的黃浩還會過來,要把包子做好了送過去,她實在是抽不開身。

幸好今天去楊老太那買了不少菜,明天再去供銷社稍微補點就行。

蔣徽不願意看到她這麽辛苦,“要不明天先歇一天吧,或者咱們就在食堂請大家吃一頓?”

他其實一早就這麽打算的,他雖然不會做飯,但也知道做飯有多累,去食堂包一頓餐雖然費點錢,可至少不會累着他媳婦。

楚音音搖搖頭:“那可不行,上次買的面粉本來就上了潮氣,過段時間就要下雨了,不快點用完的話到時候就浪費了。”

而且她沒來之前,其他人也是請過蔣徽吃飯的,大家都是在自家做的,去食堂費錢倒不是主要的,也不誠心,以後她和蔣徽在這裏住的時間還長着,和大家把關系都處好一些當然會更方便。

楚音音笑着道:“放心吧,我明天又不上班,應付的過來的,而且關嫂子也會來幫我的。”

蔣徽點點頭,不再說什麽了。

第二天淩晨兩點,楚音音就醒來準備去包包子了。

雖然昨天晚上睡得很早,但這麽一清早起來,楚音音還是困得不行。

其實昨天蔣徽就說過,讓她先把包子包好了,第二天一早熱熱就行,但這種隔了夜的包子味道肯定沒有新鮮出爐的好,現在的生意不好做,味道再不做好點,要是賣不出去就麻煩了。

她一起來才發現蔣徽已經醒了,楚音音有些疑惑:“你起這麽早幹嘛?”

“燒了點熱水。”蔣徽道,“先洗把臉。”

楚音音有個習慣,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一定要先洗臉,不然沒精神,家裏的暖水瓶只有一個,裏面裝着喝的熱水,蔣徽怕她直接用冷水洗臉,特意起早了一點,燒了一壺水。

毛巾泡在溫水裏變得熱乎乎的,往臉上一擦,整個人都舒服了不少。

楚音音心裏暖洋洋的,笑着道:“咱們快開始吧,等這一次的包子賣出去,我們就去再買一個暖水瓶,一個喝水,一個洗臉!”

楚音音頗為豪氣,蔣徽揚了揚嘴角:“好。”

蔣徽現在揉面已經特別熟練了,把面粉交給他,楚音音就開始準備餡料。

她這次不打算做糖三角了,不僅是因為黃浩說的不能一直賣同一種東西,也是因為糖三角太過簡單,賣不出什麽價格。

她開始想做叉燒包,這還是她跟着舞團裏一位老家在南方的同志學的,那人告訴她這是南方的特色點心,北方很少有。

但這種叫叉燒的包子裏面裹着的也是肉餡。現在買不到肉,楚音音想了想,打算做成豆沙包。

正好上次帶了不少紅豆過來,去楊老太家的時候,也買了一點,做成豆沙餡應該夠了。

紅豆昨天晚上就泡好了,煤爐子發起來之後就能直接煮了。紅豆很容易煮熟,不一會兒就吸足了水分,一個個浮在鍋面上。

紅豆撈出來,用碗底壓碎,放進鍋裏加點油和糖直接炒就行。

鍋子裏面噼裏啪啦的響,白糖融化後和着紅豆的香氣誘人極了,就連屋子裏正在睡覺的蔣樟都不老實的翻了個身。

楚音音怕把他們吵醒,趕緊把房門給關好了。

豆沙炒好之後放在一旁冷卻,溫度降下來了,蔣徽也把面給揉好發好了,楚音音照例往裏面加了點麥乳精增加香氣,又往杯子裏倒了一點沖了兩杯,遞給蔣徽:“墊墊肚子。”

大早上的起來做吃的,也确實是餓了。

楚音音喝了幾口,看到牆角放着的紅薯,有些忍不住嘴饞:“我想吃烤紅薯了。”

大冬天的就是要吃上熱乎乎的烤紅薯才叫舒服呢,楚音音怕冷,從前在老家時,點燃一盆爐火,再往裏面丢上兩個紅薯,一邊烤火一邊等紅薯熟,香味彌漫出來時,身上熱乎了,紅薯也能吃了。

只可惜他們現在住的房子不方便,別說烤紅薯了,就連想生火烤火都不行。之前趕集買回來的紅薯,這段時間都是蒸着吃的,總感覺缺了點味。

蔣徽道:“京市這邊有一種紅薯,比家裏的紅薯烤出來還好吃,特別甜。”

楚音音本來就餓,被他這麽一說更餓了,把杯子裏的麥乳精一飲而盡,白了他一眼。

蔣徽失笑道:“下個星期有空了,我帶你去山上吧,咱們可以去那裏烤紅薯吃,帶上兩個臭小子一起。”

楚音音眼前猛地一亮:“真的?我還一直以為那山上不能上去呢。”

這座山就在工廠旁不遠處,今天回來的時候,她還問了關嫂子,有沒有人上去挖野菜。

關嫂子說春天的時候有些人回去,不過到了這大冬天的,大家都不會去了,畢竟野菜難吃,也沒多少人喜歡。

但楚音音從前在鄉下就經常去山上找吃的,她覺得裏面肯定有不少好東西,現在蔣徽願意去那就最好了,他們可以多走走,要是有什麽好吃的都給帶回來。

兩人一邊說話一邊包包子,豆沙事先炒熟過,包好之後上鍋蒸的時間比糖三角要短一點,蒸熟之後就能直接裝起來了。

之前的保溫箱楚音音只買了一個,家裏又沒什麽東西裝,只能先用油紙都包着,好在待會兒一出去就能見到黃浩,放進保溫盒裏,包子不會冷。

“找個時間要去木工那一趟,讓他幫忙打個食盒,不然太不方便了。”楚音音道。

蔣徽點點頭:“我順路拿給黃浩就行了,你再去睡會。”

他反正要去供銷社,給了黃浩之後再去也是一樣的。

今天下午還要做飯,楚音音也沒勉強自己,點了點頭:“好,那我再去睡一會兒,你等會回來了叫我,我起來做早飯。”

剛剛兩人就吃了一個包子墊肚子,等會肯定還會餓,而且兩個孩子待會兒也醒了,正好一起吃。

“好。”

楚音音把蔣徽送到門口,轉身回房間睡了個回籠覺。

說好了就睡一會兒,但等到醒來的時候,就發現已經九點多了,屋子裏空無一人,門一打開,兩個小皮猴正撅着屁股和小雞一起曬太陽。

“爸爸人呢,你們吃飯了沒有?”

蔣樟回過頭來:“他去工廠了,說是臨時有事,我們吃了飯的,爸爸給我們熱了豆沙包,還說不能吵醒媽媽,讓你多睡會。”

楚音音早上特意多包了點包子,留了幾個放在家裏,蔣徽雖然不會做飯,但知道怎麽熱,一回來就把包子熱好了給兩個孩子吃,還在鍋裏給楚音音也留了兩個。

楚音音不由的笑了笑,吃完了包子,就拿出給蔣徽的棉襖開始繼續縫。

她确實不太會做衣服,哪怕關嫂子已經教的很詳細了,一件棉襖她還是做了這麽多天,今天終于可以進入收尾工作了。

供銷社之前買的棉花,是已經處理過了的,去掉了棉花籽,只留下輕飄飄的棉絮,因為在袋子裏壓了太久,已經變成一團團的了。

楚音音把棉花塞進棉襖裏縫好,就打算拿到晾衣場去曬一曬,這樣不僅能把棉絮曬開,還更暖和一些。

結果剛把衣服挂上晾衣場的竹竿上呢,突然就聽到自己的名字傳來。

“……喲,你是楚音音同志的婆婆啊,小楚的住所在那邊呢,我帶你……小楚,你怎麽來了?”說話的人就住在離楚音音不遠的地方,兩人關系不好不壞,平日見到了也會簡單的打兩聲招呼。

楚音音笑着點點頭:“嬸子,我正好在這晾衣服。”

“那可不是巧了嗎,你婆婆來了。”

楚音音當然看到鄧鳳了。

上次去接兩個孩子的時候,是蔣華直接把他們帶出來的,楚音音沒有回蔣家,也沒見到鄧鳳。所以,這應該算是她在得知了書中情節後,兩個人第一次見面了。

蔣父是在機關單位上班的小科長,事情少,工資也低,但鄧鳳常常以官家夫人自居,打扮的特別體面,總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可今天,鄧鳳卻把往常那些衣服都換了下來,換成了特別普通的長褲外套,加上坐車奔波過來,看上去有些風塵仆仆的。

一見到楚音音就立馬喊道:“音音,家裏的日子過得還好嗎?”

聲音充滿了慈愛,臉上的表情也滿是關切,這要不是楚音音已經得知了她的真實面目,又會被她的“好婆婆”模樣騙過去。

楚音音知道她是想要玩什麽把戲,但她可不想再陪着鄧鳳演下去了,反正已經撕破了臉,現在她要做的,就是把錢給拿回來。

“好不好的,媽您不是最清楚了嗎?”

鄧鳳一愣,她沒想到楚音音竟然這麽不給自己面子。而一旁帶着鄧鳳過來的嬸子也愣住了,這是怎麽回事,婆婆來了,小楚怎麽好像不太高興?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