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身為柳柳網的老板,柳華益最近過得十分春風得意。
不僅拉到了一筆大贊助,曾經的老破小服務器終于得以更新換代,光是喬鏡這個月為柳柳網帶來的收益,就已經足夠可觀了!
因為高興,他看手底下員工的眼神都變得“溫柔”了許多。
尤其是編輯別鴿,更是得到了老板如春風化雨般的噓寒問暖。
別鴿:“…………”
他好想逃,卻逃不掉。
但老板有令,必須要和晏河清拉近關系,千萬千萬不能讓這個會下金蛋的母雞給跑了。
尤其不能讓星辰網把人挖走。
別鴿沒辦法,只能按照老板的要求,每天線上和大佬聊聊關于文章的事情。
雖然大佬經常在碼字大半天不回消息,回也一般只回幾個字……
但別鴿沒想到,其實星辰網的人早就找上了喬鏡。
這還是喬鏡偶然間看到作者後臺的私信才發現的。
由于他沒把“晏河清”這個筆名注冊微博,柳柳網更不可能把他的企鵝號和電話號碼告訴競争對手,所以星辰網的人也只能通過這種方式聯系他。
寫私信的是老熟人,王城。
作為一名不知道挖過多少牆角的老編輯,王城在私信中先是用非常真誠的口吻誇贊了一番喬鏡的文筆,并贊揚他的成績非常優秀,潛力巨大雲雲。
接下來就是王城的狡猾之處了,他并沒有直截了當地邀請喬鏡,而是很坦然地告訴對方按照如今的速度連載下去,《地球之歌》這本文很快就會觸及柳柳網的流量上限,一個小型網站的讀者數量畢竟是有限的,而同等級的小說,在星辰網将會獲得更多資源,擁有更加廣闊的前景巴拉巴拉。
Advertisement
“他還是老樣子啊。”
喬鏡看着屏幕上言辭懇切的小作文,臉上沒有太多表情。
王城是喬鏡寫網文這麽多年見過的最優秀編輯,沒有之一。
他的眼光非常毒辣,除了喬鏡以外,星辰網好幾名大神都是他一手發掘出來的。
作為一名效率至上主義者,他奉行有事說事,利益至上。因此和大多數編輯不同,王城平時從不會浪費時間去和作者溝通拉近感情。
因為他堅信,人都是逐利的,而星辰網是國內最優秀的小說網站,只要自己清晰地把得失利弊擺在作者面前,他們自然知道該如何選擇。
所以喬鏡看得很清楚,在本質上,王城和星辰網的總裁姚敬其實是同一類人。
只不過姚敬更直接點,甚至還曾當衆放出豪言——
“狗餓了,自然會回來的。”
從業這麽多年,王城唯一沒能用利益挽留住的作者,就是喬鏡。
但或許這在男人眼中也算不上什麽失誤,因為離開了星辰網的喬鏡,在明面上的确沒有了任何水花,這證明他的理論還是正确的。
008有些擔憂地看着他:“你還好吧?”
“沒事。”
喬鏡說着,直接把那封私信點叉丢到了垃圾箱內。
008看着他的操作,有些擔憂地甩了甩尾巴,小聲道:“但我覺得他說得還挺有道理的。”
“确實。”喬鏡說道。
對于一年前的他來說,王城這番所謂的“上限論”肯定是正确的。
因為一本書除了作者本身的水平外,的确要考慮到網站的受衆和流量。能夠實現“破圈”的作品,古往今來都是極少數,哪怕是再有天賦的作者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但現在?
“如果達到上限,那就打破上限。”黑發青年語氣平淡,修長的手指放在鼠标上,眼中倒映着屏幕上的一行行劇情,“或者,用句狂妄一點兒的話來說——”
“在這一行,我就是上限。”
由于《地球之歌》的讀者群體日漸壯大,很顯然,光是在評論區催更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胃口了。
他們在微博建立了超話,還在私底下建了讀者群,雖然很多人都希望作者能夠出面建一個官方的,不過喬鏡之前就說過了對此不感興趣,因此他們也只能退而求其次,自己在網上尋找同好了。
但到目前為止,只有極少部分人發現了《地球之歌》這本小說真正的價值。
季楠秋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一位軍迷,他的房間裏貼滿了各種坦克、戰鬥機和航母的海報,從一戰至今市面上能夠搜索到的大部分熱武器的發展史、零部件,季楠秋幾乎倒背如流。
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些武器的原理,他甚至還從國防生侄子那兒要來了他們學校的課本,從高中物理一直看到研究生課程,看不懂的就厚着臉皮去網上問,網上沒人能解答就寫信給大學教授。
十幾年堅持不懈的學習下來,季楠秋的水平,甚至比很多在讀本科生都還厲害了!
他也不是沒想過讀個大學,但首先高考考的題目和他平時學的是兩個方向,再者作為一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中頂梁柱,家裏能支持季楠秋經常買各種軍艦飛機模型,已經很不容易了。
所以,季楠秋只能遺憾地放棄了這個想法。
他在網上加了很多軍迷的群,并且經常在論壇積極發言,很快就因為掌握硬核知識被人稱為大佬。季楠秋對此非常自豪,也會有意識地在國內外的網站上找一些新聞報道、數據論文甚至是小說,發給其他軍迷們一起讨論。
而晏河清的《地球之歌》,就是在這個時候撞到了季楠秋的眼前。
“卧槽,這是哪位華科院的大神來寫小說了?”
在看到第二十七章 時,就和當初的丁祁一樣,季楠秋也當場倒吸一口涼氣。
在匆匆看完幾十章後,他的表現甚至比當初的丁祁還要更誇張些,一整天都渾渾噩噩的,滿腦子都是各種“卧槽”在瘋狂刷屏,甚至還慘遭老板點名批評上班摸魚,差點被扣了這個月的工資。
但季楠秋才不在乎這些呢。
他現在唯一的念頭就是,要是這些理論應用在軍事上,那他們國家是不是馬上就要研發出核潛艇、核動力火箭甚至是核聚變驅動的大型艦載平臺了?
這可了不得啊!
季楠秋畢竟是個自學成才的業餘愛好者,因此他也沒想太多,都能被自己一個小老百姓看到的資料,能是什麽機密嗎?
回家後,他立刻興奮地将這部小說推給了論壇上的軍迷們。
果不其然,立刻收獲了一堆驚吓和卧槽的表情包。
有小白激動地問道:“大佬,我聽說之前就有位華科院的工程師在網上寫文,還拿了什麽科技興國的獎,這本《地球之歌》是不是也是行業內大佬寫的?裏面的很多資料我在網上根本都查不到啊!”
季楠秋當然也不知道啊。
但面對虛心求教的小白,他還是擺出了大佬的逼格和戰略忽悠局的一貫傳統,神秘莫測地說了一句:
“放心吧,作者在下很大的一盤棋。”
為此,他還舉證出了從前辦軍事科技展覽的傳統——但凡能擺到展覽上給大衆參觀的,基本都已經不是最新型的科技了,你以為的先進,其實早已被他們淘汰,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都已經在研發試驗中了。
他的說法,立刻得到了軍迷們的一致贊同。
在确定真的是國家內部大佬寫的文後,軍迷們當場化身福爾摩斯,開始逐字逐句地分析《地球之歌》的內容。
尤其是幾個文中的關鍵詞,由國家機密部門牽頭的“蓬萊計劃”,和裏面關于“應龍大型戰略空天載機平臺”的敘述,盡管只有寥寥數語,卻讓一衆軍迷興奮得嗷嗷叫,恨不得現在就穿越到十幾年後一睹它們的風采。
“時代不同了啊!”有年紀大的軍迷在論壇感嘆,“零幾年那會兒,我們連幻想都是小心翼翼的,只希望二十年後國家能有自己生産的三四臺II型驅逐艦和052C防空艦,結果現在連可控核聚變和核動力火箭航母都要出來了。”
底下有年輕軍迷附和道:“是啊,國家的科研部門太争氣了,希望我有生之年能看到離子推進器、蟲洞穿梭艦、曲率引擎還有反物質火箭在地球閃亮登場!也讓鷹醬嘗嘗被火力壓制的恐懼吧!”
“不過按照這個速度,可能其中有不少已經研發出來了?”
兔子:?我怎麽不知道有這事兒?
軍迷:我不管,我說有就有!
他們還就這些武器展開了激烈的讨論,不僅總結出了一套像模像樣的武器研發時間表,還就這些虛拟的描述開始比較起了它們彼此之間的威力。甚至就這些八字還都沒有一撇的東西在網上吵得臉紅脖子粗,也算是真愛了。
他們這邊熱火朝天的讨論着,一直窺屏的008看得吃吃直笑,弄得喬鏡有些莫名其妙:“好好的,你笑什麽?”
他看了看自己屏幕上的內容,剛發了刀子……應該沒什麽可笑的啊?
008立刻正色:“沒什麽。”
它決定暫時不把論壇的事情告訴喬鏡,因為008很想知道輿論進一步發酵的後果。
這些真情實感相信一本小說內容的軍迷們、還有在其中攪混水的外國間諜和國內的忽悠大師們,實在是太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