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臣妾給太皇太後請安、給太後娘娘請安。”

“免禮, 坐罷。”

“謝太皇太後。”

衆位娘娘們才入座,便有宮女将熱茶送到了每個人的手邊,外頭這樣折騰一遭, 喝口熱茶暖暖身子是再舒坦不過了。

太皇太後看了眼原屬于懿妃的那個空位,問道:“懿妃眼下如何了?身子可曾好些?”

林詩語忙放下茶碗回道:“如今還不能下地呢,才不過幾日的功夫整個人眼瞧着又消瘦了一圈,那人都快瘦沒了,臣妾真懷疑踏出門随意一陣風就能将她給刮跑咯。”

“也難怪, 那一口血吐出來……”太後不禁面露憐憫之色, 嘆道:“才十幾歲的一個小姑娘, 怎麽就染上了心悸這樣的毛病呢……”

太皇太後淡淡瞧了她一眼, 口中卻說道:“雖說有外因所累, 但她這身子打小也太過柔弱了些,姑娘家嬌嬌柔柔的也并非不好,只至少身子骨兒得健康些才行啊……別的就不提了,就只說生孩子這一遭, 那就是一只腳踏進鬼門關的事兒,若是身子太過嬌弱可怎麽能撐得過去呢?”

太後就贊同的點點頭, “太皇太後所言甚是, 咱們滿蒙貴女這方面就好多了。”

衆嫔妃的目光就若有似無的瞟向了林詩語。

一則她的身材與懿妃相似,皆十分纖細嬌柔,二則這兩位家中雖都被編入了八旗,但實則骨子裏就是漢人, 懿妃的額娘好歹是出自滿族大姓赫舍裏呢,林詩語可就是實打實徹頭徹尾的漢人了。

故而太皇太後和太後的這番話就不免叫人覺得有指桑罵槐之嫌。

當然了, 說“罵”并不很合适, 準确來說或許應當是嫌棄, 而只怕嫌棄身子嬌弱也是假,真正嫌棄的應當是她純正漢人的血統吧?

這宮裏向來是随意一句話都能嚼出個百八十種味兒來,何況是出自兩位太後之口呢?由不得旁人不多想,而就這麽一多想,有些人再看林詩語的眼神就透着些不對勁了。

什麽來歷不來歷的,又究竟有個什麽不凡之處她們是不清楚,她們只知道這個貴妃并不似表面那般被喜愛被重視,至少太皇太後和太後的态度已經很明顯了,既然如此……那就代表着有機可乘。

林詩語又不傻,面對這樣的情形心中一時頗為無奈又膈應,她才剛剛借着烏雅氏立威震懾了衆人,原以為好歹後宮裏暫時能夠清淨一陣子吧,卻誰知……眼下太皇太後和太後這輕飄飄幾句話一出,瞬間就将衆人的心又給撩撥了起來,顯而易見的蠢蠢欲動。

Advertisement

這是打定了主意不肯叫後宮太過安寧啊?

各色打量思緒不過轉瞬之間,上頭那位太皇太後就順着接了太後的話。

“哀家瞧着宜嫔就甚好,上前來叫哀家仔細瞧瞧。”等宜嫔依言上前,太皇太後就舉止親昵的握了她的手,上下這麽一打量,一臉滿意的連連點頭,“既不過分嬌弱又不顯胖影響美觀,由裏到外就透着股健康的氣息,如此多好呢?”

誇完宜嫔還不算,又看向林詩語說道:“你這身子就太嬌弱了,平日裏多吃些,閑來無事就去外頭多溜達兩圈兒全當是鍛煉身子了……你別怪哀家管得寬,實在是這懿妃的例子擺在眼前呢,哀家是當真怕了你們這樣嬌弱的小姑娘了,年紀輕輕的說倒就倒下……”

言辭客氣表情真摯,字字句句皆透着關心憂慮,當然,若非踩一捧一就更顯真誠了。

就見坐在她旁邊的太後先是一臉茫然的眨眨眼,在林詩語和宜嫔之間來來回回瞧了又瞧,仿佛突然之間察覺到了什麽似的,頓時嘴巴一閉眼簾一垂,就變成了那個鋸嘴葫蘆。

這是覺得懿妃不頂用,想捧起宜嫔來打擂臺啊?

林詩語波瀾不驚的眼神狀似無意的掃過宜嫔,對着太皇太後笑道:“宜嫔這樣的确很好,臣妾瞧着也很是稀罕呢,只奈何臣妾家中祖輩也從來都是如此纖瘦的模樣,這輩子臣妾怕也都是沒法子改變了。”

就見宜嫔頓時垂下了頭,嬌豔的臉蛋兒上布滿了紅霞,一派羞答答的小女兒作态,“貴妃娘娘這樣也很好,臣妾也很稀罕呢……”那手裏的帕子都被她給搓成麻花兒了。

林詩語:“……”她好像又在一個人的眼裏看見了傳說中的小星星。

太皇太後:“……”好像有哪裏不太對?

憑着這幾十年風風雨雨的人生經驗,太皇太後直覺有哪裏出現了問題,下意識在宜嫔和林詩語之間掃了幾個回合,卻仍未能清楚的摸着個頭腦,只隐隐約約覺得古裏古怪的。

接下來的時間裏,太皇太後就始終拉着宜嫔的手不曾撒開過,跟旁人說話時不時的都不忘誇她一嘴,一副喜愛至極的做派擺了出來。

但凡是個正常人,這個時候就該順杆往上爬了吧?只要她願意接下這個橄榄枝,立馬她就能成為這後宮嫔妃中的第三人,有太皇太後在後頭撐着,便是與上頭那兩位鬥一鬥也并非不能。

可偏偏這個宜嫔好像還就不是個正常人。

太皇太後說什麽她都只聽着,也并不怎麽主動接話表現,甚至隐隐好似有些走神,那眼神總在飄着。

察覺到這樣的狀況之後,太皇太後心裏很是惱怒于宜嫔的不識擡舉,也再沒什麽心情折騰了,當下擺擺手叫衆嫔妃都散了去。

直到人都走完了,太皇太後還想不通呢,“這個宜嫔究竟是什麽毛病?哀家總覺得她有些怪怪的,又說不上來究竟是哪裏怪……”

蘇茉兒沉默了一陣,遲疑道:“奴婢覺得……宜嫔可能很喜歡熙貴妃……前幾回奴婢就隐約察覺到了,宜嫔每每往那兒一坐閑着就總愛偷偷瞧熙貴妃……”

太皇太後愕然。

殿內頓時陷入了一片詭異的沉默。

隔了好半晌,才聽見太皇太後恍惚的聲音響了起來,“寵妃之間不是應該相互敵視相互競争的嗎?為何……難不成皇帝的魅力竟還沒有一個女人大了?”

旁邊一直沉默的太後就說道:“後宮裏和和睦睦的不是挺好的?為何非要弄得相互敵視烏煙瘴氣呢?”

為何?倘若後宮之中都以貴妃為尊,一切都那麽太平和睦,那她這個太皇太後可就要真變成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太太了,甚至等其徹底站穩了掌控了整個後宮,那她這個老太太有朝一日是否還得仰人鼻息?

只有這後宮之中的勢力平衡了,她這個太皇太後才依舊是名副其實的太皇太後,才能夠穩穩當當的掌控大局。

年輕時仰人鼻息任人擺布的經歷仍歷歷在目,後面幾十年大權在握的人生更是叫她戀戀不忘,她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權利”二字的重要性,如何能夠輕易放手頤養天年?無論是前朝也好後宮也罷,她都絕不可能徹徹底底将自己的命運交到別人的手裏。

心裏如此想着,不過太皇太後卻并未回答她,這個侄孫女打從進宮那天起就一直被她護着,與她從來就不是一類人,縱是說了也不會明白不會理解她。

翊坤宮

好不容易回到自家地盤,一直強憋着的冬雪再是忍不住了,苦着臉道:“我說娘娘诶,咱們能不能含蓄一些?這也太丢人了,那些嫔妃看着您的眼神就仿佛在瞧傻子……”

“本宮不是一時沒憋住嘛,你聽見沒有,貴妃娘娘說本宮很好,很稀罕本宮呢!”

對上她那雙閃閃發光的眼睛,冬雪毫不客氣的潑了盆冷水給她,“人家貴妃娘娘不過是說句客套話罷了,再說即使您心裏頭高興也犯不着那般嬌羞吧?您對着皇上都從未露出過那樣的表情!況且之後太皇太後跟您說話您還心不在焉的,那雙眼珠子都恨不得要黏在貴妃娘娘身上了,也就您自個兒覺得偷偷摸摸含蓄得很,是壓根兒沒瞧見貴妃娘娘都被你給瞧得臉上笑都挂不住了,指不定這會兒心裏就以為您是有什麽毛病呢!”

皇上?皇上能有貴妃娘娘好看?

宜嫔撇了撇嘴,轉瞬卻又擔憂起來,“貴妃娘娘當真被本宮給吓着了?你這小蹄子怎麽盡會馬後炮,當時怎麽不攔着本宮一些呢?”

“攔?奴婢都恨不得要直接将您給拖走了。”頓了頓,冬雪終是憋不住了,一把拉住她的手壓低了聲音緊張兮兮的問道:“娘娘您給奴婢一句準話兒,您是喜歡男人的對吧?”

“你這不是廢話嗎?”宜嫔白了她一眼,一只纖纖玉手撐住了下巴,眼神又變得飄忽起來,“不過貴妃娘娘那麽美,誰又會不喜歡呢?好羨慕皇上啊……”

冬雪臉上的笑還沒來得及揚起來呢,頓時就這麽僵住了。

好嘛,她就知道!

“冬雪,你說本宮要不要去給貴妃娘娘解釋解釋?萬一娘娘真以為我有病……”

“解釋?您确定不是去吓人的嗎?凡事不能操之過急,娘娘不如先想想法子慢慢博取貴妃娘娘的好感。”冬雪又一次一本正經的扯住了自家主子躍躍欲試的小手兒,有那麽一瞬間甚至覺得自己就仿佛是那棒打鴛鴦的惡人,是阻礙梁山伯祝英臺相愛的那個馬文才!

但是沒有辦法,如今這還只是“單相思”呢,她家這位奇奇怪怪的娘娘就已經沉迷于貴妃娘娘的美色不可自拔了,真要是放任她們兩個相親相愛去了……只怕沒幾日皇上是誰都能被娘娘給忘了。

然而宜嫔卻不知自己的小宮女心裏的那點小九九,聽罷之後反倒認真的思索起來,想了好半天突然一拍桌子站了起來,“走,随本宮去收拾烏雅氏!貴妃娘娘最讨厭她了……”

冬雪一臉麻木的跟了上去。

彼時,承乾宮內也正在讨論着宜嫔。

“那位宜嫔娘娘瞧着仿佛……仿佛……”話到嘴邊憋了半天漣漪也沒敢說出來,只是嘀咕道:“奴婢好幾回看見她用那種古怪的眼神看娘娘了,說不上來究竟是個什麽眼神兒,就是……就是莫名叫人有種心底發毛的感覺,娘娘要不還是小心些防範着吧,沒準兒她心裏是在打什麽主意呢。”

福嬷嬷是頭一個贊成的,“漣漪說的不錯,娘娘可千萬別被她那副不太聰明的表象給蒙蔽了過去,不過短短幾個月的功夫就能從宮女的位子爬到嫔位上,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僅僅只憑那張臉蛋兒,心機手腕怕是不少呢。娘娘雖說素來性子随和,但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奴婢倒是覺得也大可不必将誰都想成壞人。”餘嬷嬷淡淡瞥了眼福嬷嬷,說道:“依着奴婢的觀察來看,宜嫔娘娘的某些表現雖說怪異了些,但對娘娘您似乎并無什麽惡意,娘娘不如放平心态與之相處罷了,是狐貍總歸會露出尾巴來的,何必早早的先将人釘在了敵對的位子上呢。”

林詩語也犯嘀咕呢,惡意是指定沒有的,否則的話宜嫔應該早就倒黴了,就是十足的奇奇怪怪,但又好像有些……可可愛愛?

“罷了罷了,先不想這些了,繼續觀察觀察就都明白了。”

三月,一則消息突然驚爆了整個大清——平西王吳三桂在衡州稱帝了!

立國號周,建元昭武,并大肆封賞手下将領……一切都弄得像模像樣,仿佛真就打定了主意要與朝廷對抗。

瞬間,滿朝嘩然。

有人建議立即派出重兵傾盡全力圍剿吳三桂,以彰顯朝廷和帝王的威嚴,亦有殺雞儆猴之意。

然而與此同時卻也不乏一些異樣的聲音,譬如話裏話外明裏暗裏指責康熙撤藩一事操之過急,如今逼急了吳三桂才導致這樣的局面出現,又說朝廷內憂外患備受壓力,實在不宜大動幹戈,硬的不行應當來軟的。

話是說得隐晦,但其實不過就是叫康熙服軟罷了。

一衆朝臣各執己見争論不休,而近兩年愈發喜怒不形于色的康熙也難得當衆大發雷霆,如同被侵犯了領地的雄獅一般出離暴怒。

前朝不省心也就罷了,偏偏大後方也将矛頭指向了他。

“太皇太後叫了皇上去慈寧宮……據說二人爆發了激烈的争吵……”餘嬷嬷的眉頭微微皺着,面露擔憂,“這會兒皇上定是極度暴躁易怒的時候,可千萬別來承乾宮才好……”

話音未落,外頭便傳來一聲高呼,“皇上駕到!”

餘嬷嬷一時呆住了。

林詩語無奈的瞥了她一眼,烏鴉嘴都沒這麽靈的。

不及多想,主仆幾人趕忙就出去迎駕。

“臣妾恭迎皇上。”

身後一衆奴才跪了一地。

“起罷。”說話間,人已是大步踏進了殿內。

得,顯然這心情糟糕到了極點。

林詩語暗嘆一聲,忙起身跟在了後頭,進屋就看見那位爺已然歪在了炕上,一臉陰雲密布好似誰欠了他百八十萬一般。

“給朕彈會兒曲子罷。”

“是。漣漪,取琴。”

端坐于古琴面前,林詩語沉了沉心,這才開始撥動琴弦,旁邊香爐裏青煙袅袅,平添了幾分仙氣似的。

熟悉的曲子萦繞在耳邊,康熙緩緩閉上了雙眼,心底的煩躁、怒火仿佛也在一點一點褪去,整個人亦漸漸恢複了平日的冷靜清明。

一遍兩遍三遍……不知過了多久,康熙才睜開了雙眼,此時此刻,眼底的戾氣已然消散殆盡。

“停罷,過來坐。”等着她走到跟前,康熙便拉住她的手瞧了瞧,“可曾累了?一會兒叫人給你按按。”

林詩語淡笑道:“打小練琴都不止這麽會兒功夫呢,哪裏就能累着了。”

康熙就将她的手握在手心裏揉了揉,嘆道:“每每朕心煩意亂時來找你保準兒沒錯,你的琴音總能讓朕快速找回理智。”

“皇上本就是個心理極其強大的人,臣妾頂多也不過就是個輔助作用罷了。”這話聽着像是拍馬屁,但其實還真不是,她是打心眼兒裏覺得康熙這人很強大……或許準确來說應該是冷硬,這人骨子裏就是個心冷如鐵的,不會輕易被任何感情任何情緒幹擾,永遠清楚明白的知道自己要什麽、該做什麽。

“你是不是也覺得朕做錯了?”

“這樣的話皇上可是早就問過一遍了。”林詩語狀似無奈道:“若是旁的倒也罷了,可這前朝的事皇上拿來問臣妾,這不是為難人嗎?國家大事多少人苦心鑽營一輩子都還鬧不明白呢,臣妾上哪兒整明白去啊?不過早年就聽父親說過皇上是個非常聰明睿智的人,入京這幾年也未少聽民間稱贊皇上英明……是以臣妾覺得,皇上做的事定然有自己的考量和道理。”

“況且同樣一件事放在不同的人手裏處理方式都是不一樣的,各有各的考量,各有各的顧慮,永遠也不可能所有人都達成一致,只要皇上心裏想明白了,那便照着自個兒的想法去做罷。”

再者說,事到如今再後悔又還有什麽用呢?康熙絕不可能對吳三桂低頭服軟,處理這件事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打,繼續硬剛下去。

康熙代表的可不是他自己,更是代表了整個大清的尊嚴和臉面,若是如今突然之間慫了,那大清的尊嚴将蕩然無存……內有蒙古各部,外有老毛子虎視眈眈,屆時誰都不會再将康熙放在眼裏,将大清放在眼裏。

便是太皇太後,別看她這會兒跟康熙吵得兇,林詩語敢肯定那老太太心裏也是堅定要戰的,之所以如此恐怕不過是想要借機教訓壓制這個不聽話的孫子罷了,好讓他對自己産生懷疑産生不自信,更是好叫他知曉一個道理——姜還是老的辣,聽皇祖母的話總是沒錯的。

“小滑頭。”康熙笑着戳了戳她的腦門兒,起身朝外走去,“朕最近忙得很,後宮諸事就都交給你了,待忙完這一陣子朕再來看你,你好生照顧自個兒。”

“是,恭送皇上。”

好不容易送走了這尊大佛,整個承乾宮上上下下都狠狠松了一口氣。

福嬷嬷不禁用一種很古怪的眼神看向她,“還是娘娘有法子,竟這樣就将皇上給安撫好了。”

林詩語不想搭理她,佯裝累了揉揉頭,漣漪就極有眼色的上前替她按了起來。

雖說是裝累,但漣漪按得舒服卻是真舒服,加上屋子裏炭火燒着暖烘烘的,林詩語好懸差點睡過去。

卻誰想正當她昏昏欲睡之時,小喜子卻突然進來禀報,“娘娘,四格格走了……”

“什麽?”林詩語愣了愣,一時間不曾反應過來這“走了”是個什麽意思,冷不丁突然意識到了什麽,頓時心裏頭就是一沉,“本宮記得前些日子才說病了,還特意吩咐太醫院仔細看護着呢?怎麽突然說走就走了,那孩子才幾歲啊?”

五歲吧?林詩語隐約記得。

除了保成以外的其他幾個孩子她都接觸得不多,因着天氣太冷的緣故她就免了這些孩子請安,故而就見得更少了,如今也只隐約記得那孩子仿佛瘦瘦小小的跟只小貓兒崽子似的,說句不好聽的話,看着就病歪歪的很不健康。

林詩語不禁長嘆一聲,擺擺手,“去禀報太後和太皇太後罷,皇上那邊……跟你幹爹說一聲,尋個合适的空當再禀報。”

至于葬禮……這樣小小年紀夭折的孩子其實并不能得到一個像樣的葬禮,也只能在規矩之內盡量給她安排一些好東西帶下去罷了。

誰想這邊她還未曾吩咐完,那邊永壽宮又傳來了一個消息——烏雅氏有孕了。

這也算是預料之內吧,但真聽到這個消息林詩語還是覺得怪膈應的,又不禁有些同情她肚子裏揣着的老四,想想歷史上這位幹的那些事兒,像是對待親生兒子嗎?仇人還差不多罷了,攤上這樣一個生母還不如生母早逝呢,好歹心裏還能有些美好的幻想。

“按例賞下去就是,皇上那邊也給報一聲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