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糖桂花山藥羹
豐收的果實墜着枝丫看上去沉甸甸的,歲寧随手摘了一筐梨子,內心頗為舒心,多虧了這一片野生的梨園。
晚間,歲寧将處理好的梨盅放在鍋子上蒸,又将明早要做的吃食提前準備好,省的醒來以後手忙腳亂。
糖桂花還沒能腌制好,公公雖然把山藥帶回來了,但也要再耐心等上一日才行。
歲寧決定,明早少做些黃金餐包,順便給小吊梨湯騰出一些地方,她要将兩種吃食搭配組合成早餐伴侶,試一試效果。
楊家來人了,給了銀子取貨後便坐着馬車離開了。
歲寧颠颠手中的銀錢,想到此前送衣裳時,楊家還跟她讨價還價來着,這會兒倒是給錢給得痛快。
果然客戶需求才是最重要的,畢竟那衣裳誰都可以洗。
老婦人打掃完院子,将掃帚立在一旁走上來道:“還是寧寧有本事,否則,這得洗多少衣裳才能換來。”
歲寧知道,她指的是剛剛賺到的幾十文錢,便笑着交給了她一些,“娘,你拿一些,白天和爹出去時順便買兩雙鞋,剩下的我留着找零。”
“這不合适……”老婦人推拒着,态度堅決得很。
“別争了,咱們賺錢就是為了過上好日子,若是不拿着,我心就不安了。”
歲寧一番話讓老婦人怔了怔,幹癟的唇角收不住的顫了兩下,一雙幹燥溫熱的手緊緊握住了她。
歲寧今日來的早些,小炭爐上溫着黃金餐包和小吊梨湯,不多時,韓齊就帶着一群人來了。
“寧寧!他們吃了你做的食物念念不忘,我一出門,就全都跟着來了。”韓齊笑的腼腆,兀自看向了擺放的食物。
有人眼尖,見到那梨盅眼中的驚豔随即掠過,“這是什麽?昨個沒見有這個。”
“小吊梨湯,一個餐包搭配一盅梨湯,只賣9文錢。”歲寧狡黠一笑,報出了價格。
“若是分開買呢?”
“單買五文。”她掀開簾子,露出盆子裏被捏成憨态可掬的餐包來,兩種香味頓時混成一片。
幾人互看一眼,想到今早衙門裏供應的白稀飯配酸蘿蔔,紛紛擠上來買她的搭配餐。
熱熱鬧鬧的說話聲頓時成了一道搶眼風景線,引得路人頻頻駐足回望。
沒一會兒,梨湯和餐包便全部售罄。
歲寧賺了個盆滿缽滿,喜色落在眼角久久都未散去,韓齊幾人吃完後,就靠在一旁和她閑聊起來。
“要是一日三餐都能吃上這個,多花幾文錢我倒是不介意。”
“确實如此,哥幾個去一趟滿春樓,少說二兩銀子,雖美味,但不夠實惠。”
“滿春樓就別提了吧,好歹也是咱陸家鎮上數一數二的大酒樓,那怎麽能比呢。”
歲寧一邊收攤一邊将衆人的閑話都收入耳中,她如今只是趕個早集,這集市白日裏就散了,确實無法提供一日三餐。
除非開個餐館,這幾日她盤算過這件事的可行性,答案是:時機未到。
七嘴八舌的議論聲蓋過方圓幾裏,殊不知某個街頭的拐角處,有人正暗戳戳的盯向他們。
那人眼底噙着一抹不屑,目光一直在韓齊與歲寧面上游離,只不過這一切,沒有人注意到。
“對了,明晚有秋燈會,別忘了出來巡街。”有人岔開話題,提醒了一句。
韓齊捏着佩刀上挂着的穗子把玩,随意應道:“縣令說了,咱幾個要去西街那邊巡邏,東街這邊不用管。”
“秋燈會?”歲寧訝異的擡了擡眸,原主記憶中是有這個的。
陸家鎮一年一度的秋燈會就在這條集市上舉行,屆時會有百姓出來放孔明燈祈求明年風調雨順,是景元的一種傳統。
歲寧的重點并不在孔明燈上,而是秋燈會可以出晚集,那麽她便能多賣一些了。
“寧寧,我們先走了,明個再過來。”韓齊和歲寧一來二去的接觸,熟絡許多,也不像最初那般忸怩了。
畢竟是自家的侄媳婦,韓齊有些高興的想了下。
歲寧早早收攤返回家中,打開密封壇子看了一眼,不知是此地的氣候環境适宜還是她運氣好,糖桂花腌制的進展不錯,再有一日便可以吃了。
她決定明早繼續賣搭配餐,收攤回來就開始着手做糖桂花山藥羹。
山藥可是補脾生津的好東西,山藥羹的加工也不繁瑣,盡可能少地去破壞它的營養成分,對身體大有益處。
韓齊果然辦事,今日帶過來的人相比昨日還要多上一倍,他雖然性子有些軟,但在衙門中人緣還是很不錯的。
而縣衙那邊果真如歲寧預料那般,樂的省了買菜買糧的成本,廚子也跟着清閑不少。
接連兩日,歲寧的生意都日漸攀高,她把小推車停在院子裏,數了數布包中的銀錢,“還差五百多文就能湊夠一兩銀子。”
歲寧最近每天都會單獨煮一份放有蟲草的梨湯,上次系統給的蟲草還未用完,煮好就去端給韓梓諾喝下。
韓梓諾的臉色日漸好轉,她相信,再過不久人就能夠醒來了。
她站在院子裏看了眼天,日光發着灼目的光令人忍不住擡手去擋,只要天氣好她就放心了。
歲寧抓緊時間進了廚房,把剛剛順手泡着的山藥取出,開始細心的削皮。
這山藥極細,被剝掉皮的部位瞬間便露出如陽春白雪般的色澤,指尖擦過,稍有粘稠,品質極好。
只是這個朝代似乎還沒有手套,又或者是韓家的條件不允許買一副手套。
被山藥粘過的皮膚發出一陣癢意來,歲寧忍着不适,把一盆子山藥全部削好了皮,切段備用。
弄完這一步,她立刻舀了一瓢水放進盆中,雙手浸入,連着搓了幾下,粘稠感逐漸被洗刷掉,這才感覺好了一些。
歲寧将切成段的山藥放入蒸鍋上,大黑鍋裏填了一半冷水,俯身加了些柴火點燃,等着山藥蒸熟。
她沒閑着,進了大屋中抱起密封壇子走出來,用小勺撈了一小碗的糖桂花出來,濃濃的桂花香氣裏裹着甜如蜜的糖霜,做點綴用甚好。
正在這時,二老就回來了。
“寧寧怎麽還在忙?是想趕着去晚上的秋燈會嗎?”老婦人一路回來遇上趙麗,經對方提醒才想起。
歲寧把剩下的糖桂花又放回大屋,探出頭來應着,“晚上咱們一塊去熱鬧熱鬧?我正好準備了些吃食去賣。”
“原來是想出晚集。”老婦人摘了頭巾,擦着熱汗道:“早集賣不完的吃食可以留到晚集在賣的,瞧我這個記性,昨個便想和你說來着。”
“晚集?”歲寧快步出了廚房,看着她不解道。
她穿越過來幾日,沒聽說過還有晚集這回事啊……
老婦人一拍額頭,笑呵呵的解答着她的疑惑,“昨個剛開始的,告示都貼出來了,估計你也沒留意。”
歲寧推着小推車,每每回來都盡量走近路,确實沒有往告示欄那邊看過。
“那便好,以後早晚集就都可以出了。”這對她來說可是個天大的好事,正好再有預訂吃食的也不用來家裏取了。
得到這個消息後,歲寧的幹勁越發足了起來,說着話,山藥也蒸好了。
歲寧取出山藥,用搗蒜的杵子一下下将他們碾碎成泥,為了增加口感,她特意準備些梨湯。
梨湯一點點加進幹爽的山藥泥中,歲寧開始用筷子攪拌起來。
梨湯加得不能太多,至少要保證山藥的狀态看起來依舊是幹的,她把山藥泥用勺子一點點塑成小山的形狀,放在提前剪裁好的油紙上。
油紙可以隔絕濕潤的吃食,不會讓山藥中的梨汁滲透出來,盡管添加得微乎其微。
沒一會兒,歲寧便弄好了兩排“小雪山”,接下來只要澆上糖桂花,便可以大功告成了。
歲寧用勺子盛出些糖桂花,一一點綴其上,糖霜從“小雪山”上澆下,簡直能稱得上是精致。
身後,二老幾乎快要看傻眼了。
歲寧一個轉身,對上二老瞪得如銅鈴般的眼睛,差點吓了一跳。
“爹,娘?”
“寧寧啊,你這真的是用山藥做出來的?”老婦人呆愣的望着她,一副不敢置信的樣子。
“要不要嘗嘗看?”歲寧說着眼角就跟着飛揚而起,端起油紙分別遞給他們,還貼心的準備了勺子。
二人互看幾眼,遲遲不舍得下口,他們在陸家鎮生活了一輩子,從來沒見過這種精致東西。
就連那鼎鼎有名的滿春樓,貌似也沒做的這麽精細過。
“你們慢吃,我先去把山藥放上碳爐。”歲寧轉身離開了。
晚集不比早集,二老說什麽都要跟着一塊去,歲寧長着一雙水盈盈的杏眸,薄唇即便不擦紅也帶着點櫻粉的細潤。
從前嫁給韓梓諾,也着實讓鄰裏鄉親的男人們嫉妒了一把。
三人推着小車一路去了秋燈會,十裏長街,燈火燃起,隐約間便能望到斷橋旁的一輪明月。
今日的天氣的确不錯,滿天星鬥争先恐後地放着晶亮的光,三三兩兩的孔明燈随風而上,大有要奪了星光溢彩的勢頭。
歲寧又見到那賣糖人的老爺子,對其打了個招呼後,便停了小推車。
她走到街中央四下望望,滿街排排放着的都是孔明燈,賣吃食的依舊只有她和那老爺子二人。
“娘,晚集都賣些什麽?”她好奇發問。
老婦人點了根蠟燭照着攤子,思了思道:“大抵和早集差不多,賣蔬菜糧食吧。”
她也沒怎麽來過晚集,以往每年的秋燈會上,也就只有賣孔明燈的。
“娘,你看那個小雪山上還有桂花,是吃的嗎?好漂亮!”不遠處,小女娃拉着自家娘親的手大刺刺的指着歲寧這邊問。
那女娃的娘親也頓覺困惑,便跟着上來詢問。
“這是糖桂花山藥羹,要來一份嘗嘗嗎?營養又健康。”歲寧清亮的嗓音柔柔響起,頓時吸引了不少路人。
由于這山藥做的別致出彩,很快便遭到了百姓們的圍觀。
小女娃吵着要買,拿到手後直接站在攤子旁吃了起來,“太好吃了!又甜又細膩,像……豆沙餡!”
她不知該怎麽形容,只能搜刮着自己知道的詞兒來給大夥講解。
這麽一說,百姓們的獵奇心理被勾動而起,都掏腰包想要買上一份嘗嘗鮮。
老婦人怯怯的目光看了眼歲寧,眼中又多出幾分莫名的驚喜,她從沒見過這種場面,怕生的同時內心也起了巨大的震撼。
對歲寧更是愈加的佩服了。
鬧哄哄的人群倏然被一聲冷喝阻斷,一位穿着雍容華貴的女人嫌棄的推開那小女娃,擠到攤子前,看着歲寧道:“呵,賣的什麽狗屁東西,吃壞人了不知道嗎?”
她一發話,衆人齊齊出了身冷汗,都不約而同的望向了她。
歲寧蹙眉迎向女人過于紮眼的目光,在腦內不斷思索着來人的身份。
還未等她捕捉到任何信息時,對方又淡淡的開了口,“我兒子昨個買了你的梨湯和餐包,吃了之後便腹痛不止,你說說這筆賬要怎麽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