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五十五章

怎麽選?聶懷嵘沒得選, 那一邊都是他不能舍棄的。

他無法欺騙小公主,他說不出她想要的答案。

“哪一方我都不能舍棄,殿下是我的摯愛, 我的家人唯一的依靠是我,兩邊都是比我生命更重要的。”

聶懷嵘緊張又悲傷地看向小公主, 這一刻,他清晰的意識到, 小公主和他的家人之間隔閡有多大。

在小公主經歷過的,他尚未夢到過的場景裏, 小公主跟他的家人或許已經是水火不容的地步了。

如果永遠無法和解, 他該怎麽辦?這種可能他也應該要有對策才是。

聶懷嵘想了想,又說:“殿下要是願意和好,我可以搬來公主府, 殿下不必與我的家人住在一起,但是聶府同樣是我的家,我不會置之不理的,這樣, 殿下可滿意?”

席雲素靜靜地看着聶懷嵘, 滿不滿意, 不是現在能夠決定的, 要等她查清楚李太夫人之後,再來考慮。

“聶懷嵘, 你想避免矛盾産生,本公主以前也何嘗不是如此的, 可有些矛盾, 是躲不掉的, 你想挽回本公主, 遲早有一天你會面臨選擇的,你若不願意選,本公主勸你,早點放手吧,放手,你才能避免你最不願意的選擇。”

前世,她喜歡聶懷嵘的時候,對李太夫人态度很好,她不想讓聶懷嵘為難,但李太夫人并不是這麽想的,沒道理的,沒道理兩輩子都是由她來為聶懷嵘着想的。

她會繼續查下去,她的委屈不能白受,她非得把李太夫人那張僞善的面具給撕下來不可。

小公主的堅持也讓聶懷嵘意識到不對勁了,和解不了,她和他母親之間的裂痕遠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大。

要他放手是不可能放手的,而他的母親似乎也是對小公主有微詞的,以他對小公主和他母親的了解,她們都不是壞人,也都是和善的人,她們會有如此大的成見,是他忽略了什麽嗎?

聶懷嵘沉思了好一會,才說道:“我是不會放手的,殿下想查的,我也查下去,選擇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得先了解清楚來龍去脈,夢境裏發生的事情,殿下從不曾跟我談起,我知道殿下不信我,但是我會查清楚的。”

他已經知道小公主在查二十年前的事了,那些事情就是針對他母親的,他也該去查的,他得知道問題的所在。

從公主府出來,外頭碧空如洗,他的心卻是烏雲一片。

他恍然意識到,他和小公主的關系不能更近一步,原因大概是出在他的家人身上的,其實之前就有征兆的,每當他和小公主親近一分,便會被家裏人攪和一分,小公主對他生氣,大多也是來源于他的家人的。

隐患早已埋下,他以前或有意或無意地避免這個問題的發生,但最終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嚴重了。

聶懷嵘回了國公府,剛回闌風院,他母親就派人将他叫了去。

見了他,李太夫人是溫聲細語的,挂着的事慈母的笑意。

母子倆先寒暄了幾句,李太夫人就切入正題了,“你舅母家族裏的羅靜姝羅小姐要來京城小住一段時間,車隊也來了信了,只說後天就到了,你就替娘去接一下人,娘可是聽說了,你在同昌郡那幾年,跟羅小姐關系還不錯。”

聶懷嵘聽着不太能理解,羅靜姝好端端地入京做什麽,他跟她說不上熟知,頂多算是認識罷了。

當年他被貶到平昌郡守城門,時常被邀至舅舅家做客,跟羅靜姝見過不少次的。

這時候将人請來京城,饒是聶懷嵘再不懂這些,也品出些意思來了,他直言道:“母親,我暫時沒有成親的打算。”

李太夫人聞言,也不做過多的解釋,聶懷嵘一天到晚往公主府跑,她自然是知道他的心意的,只說:“這與你成不成親有什麽關系,是那孩子想來京城見見世面,你又沒個夫人的,你嫂子忙着照顧孩子脫不開身,你妹妹為人不穩重,娘也不敢将事情交給她,只得委屈你接一下人,這也是看在你跟那孩子相識,有些交情,才讓你去的,不然,可不會讓你去接一個不認識的女子。”

男女之事,太過強迫,他便有了戒備之心了,有了戒備,之後就不好辦了,所以李太夫人開始打消聶懷嵘的顧忌。

等人接回了府,以後有得是機會。

聶懷嵘點頭,只要人是不是沖着他來的,就什麽都好說。

他又想起小公主向他打聽的事情,就問李太夫人:“母親,我五歲那年是因為什麽将我送到西垂邊疆去的,我那時太小,已記不清楚原因了。”

撥弄佛珠的手一停,李太夫人擡眼看向聶懷嵘,神色不明,“怎麽突然想起問這個了?”

聶懷嵘解釋:“偶然想起,卻想不通原由,故而來問一問母親。”

他是一臉不解,李太夫人一瞬間眼中閃過狠厲之色,很快又恢複了正常,她回道:“是你祖母的意思,她說你是個好苗子,要盡早培養。”

“可我才五歲,去那麽危險的地方,這似乎是不合常理的。”

聶華榮自己也是沒有想明白的。

李太夫人道:“娘也是這麽認為的,一直不想你去,可你祖母堅持,娘也沒有辦法。”

她的三兒子跟她不親近,全都是那個死去的老虔婆的錯。

李太夫人轉動佛珠,壓制着心裏躁動的情緒。

陳年舊事,不該提起的,她有些後悔接聶懷嵘的話了,那些埋藏起來的,不該讓其重下新被提起的。

沒錯的成了錯事,有錯的更是不能被揭開。

“好了,娘累了,要休息了,你記得後天去接人。”

李太夫人将聶懷嵘打發了走,她在菩薩面前點起了香,對錯早已模糊,她沾了血,容不得她後悔,她是沒有選擇的,被逼成那樣,她是受不了的。

她對不起的,是她的二兒子和聶弘文,要不是她要求回鄉,就不會遇上地龍翻身,她的兒子不會遇險,而聶弘文更不會因她一句請求的話,毫不猶豫地跳下去救人。

木魚聲又響起了,情深不壽,聶弘文為了她喪了命,她不想她的兒子像聶弘文一樣,如此深愛一個女人。

半明半暗的光照在菩薩的臉上,李太夫人念着經,心卻無法平靜下來。

她只盼着,這位羅靜姝能順利成為她的兒媳,她不願意見到席雲素再入國公府了,一見那跟年輕的她如此相似的席雲素,夢魇就悄然而至了。

夢裏,席雲素和她的臉交織着,葬送了一條鮮活的生命,而那躺在床榻上的已經沒有呼吸的人,最終呈現的都是她的臉。

個性太像了,保不準會做出同樣的事情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