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大旱(10)“這次你站在這裏,等我……
第53章.大旱(10)“這次你站在這裏,等我……
“這次你站在這裏,等我站好了位置就數一二三,然後你立刻就點,記錄組準備好啊,實時監控周邊變化,王書昀,你再往左十公分,對對對,再往後一點點,就站那別動,這個位置應該還沒試過,看看效果。”楊非凡一臉興奮,全程在現場各種指揮,十分注重細節,王書昀每次兌換物品放置的時候他都是這種狀态。
王書昀看着他這激動地兩眼放光的樣子有點無語,周邊的工作人員看了幾次都不會大驚小怪了,楊老師對這個事情是真的特別關注,她配合地按照楊非凡的指揮移動,光是這個位置的調整已經持續了二十分鐘,王書昀十分配合,沒有一點不耐煩。
這也是楊非凡對王書昀滿意的地方,這個學生雖說資質一般,但是聽話認真,有一股韌勁,就像是沙漠裏挺拔的小白楊一樣,在漫天風沙中你找不見她的身影,但當晴空郎朗了,那一點綠意盎然還是很顯眼的,經歷了風沙還能挺拔如初,這也是一股讓人不能忽視的生命力啊。
“這裏可以了吧,我手的位置還要調整嗎?”王書昀自打和楊非凡搭檔幾次也在這裏很細節了。
楊非凡仔細測量了一下,“再擡高兩公分,對,再往下一點點,準備,三、二、一,放。”
點完放置以後王書昀如釋重負,楊非凡立馬開始查看下方新出現的設施,看看連接是否順暢,有沒有什麽破損,整個裝置能不能正常運行。
王書昀也跟着學習,一邊跟着楊非凡查看一邊時不時問兩個自己好奇的問題,遇到關鍵點就記下來,她的實踐經驗實在太少,前兩天有個實踐類型的日常任務,也就是工程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大概就是讓她在系統的模拟空間中動手做一次工程測量工作。
工程測量的那些事項和注意要點她基本都知道,但是知道和動手真是兩碼事,她對測量儀器的應用實在不熟悉,搗鼓了半天勉強會用了,結果時間又過了不少,于是着急地開始下一步,測量完了的計算工作對于她反而是最簡單的,畢竟做題她拿手,公式都背的滾瓜爛熟。
結果最後這任務沒過,因為測量那裏她就犯了重大錯誤,所以最後的計算結果自然是錯的,她當時就被楊非凡教育了一通,結果再次遇到這類需要動手的題的時候還是失敗了,連着兩次失敗讓楊非凡更加堅定對她的實踐教學必須得提上日程,加大力度。
這不,在他自己測量以後,再讓王書昀獨立測量一次,王書昀這時候有點心虛,連着兩次的失敗她心裏也沒底,頂着楊非凡跟聚光燈一樣的目光,她只能硬着頭皮上了。
“你們別幫她,都站遠點。”楊非凡一聲令下,其他人都退避三舍,王書昀無奈了,這些科研工作者都是有原則的人,不會幫她的好嘛,楊非凡就是高估了她的個人魅力。
這種事情假手他人也沒意思,學習就是得靠自己一點點的實踐積累,王書昀靜下心來,回憶着這幾次的失誤,還有失敗後老師為自己做的總結,想想測量的工作要點,王書昀一點一點仔細開始自己的工作,一點點調整測量儀器,整個工作過程中沒有遇到太大問題,就是時間格外地長,主要是這麽多人看着她。
這麽多王者看着一個青銅做工作,青銅壓力能不大嘛,每做一個步驟就得仔細思考一下這步有沒有錯誤,這麽多人呢,她要是犯了重大的常識性錯誤不是丢大人了。
好在最後結果是好的,王書昀在測量完把自己的測量結果交給楊非凡的時候心情那叫一個忐忑,尤其是楊非凡看數的時候面無表情,特別嚴肅,一點看不出來到底是對錯,好在最後看完了看到了王書昀那期待的小眼神,點了點頭,“對了。”
然後就沒了,好吧,王書昀也不能指望這麽一個基礎的測量工作楊非凡還得誇她一下。
Advertisement
回去的路上她終于輕松了許多,問身側的楚一淞,“楚哥,我們中午吃什麽。”來這邊避難所以後後勤問題也一并交給了楚一淞,還随行帶了一位醫生,既怕吃的被動手腳,也怕這邊吃食本身就有問題。
楚一淞這些天除了保護王書昀以外事情也挺多的,現在他對秦皇避難所的食材了如指掌,不過指的是大部分常見的,這邊海産品種實在豐富,每一次捕撈撈到什麽不好說,居民們對養殖海産還特別有興趣,所以大家的海産養殖箱裏的品種五花八門,什麽都有。
作為一個不怎麽吃海鮮的內陸人,楚一淞對一些特別偏門罕見的當然不認識,但是常見的公認可以食用的那些他都很清楚,檢驗科每天也會在吃飯前給他彙報食品的檢測報告,主要是怕大海因為病毒的關系發生污染,那些産品也出了異變。
好在這個病毒對水生動物沒有影響,當然對病毒的研究結果就是只對哺乳動物有影響,大海中也就是鯨魚、海豚這一類動物會被感染病毒,其他都不受影響。
今天的午飯是海鮮湯鍋,辣炒花蛤,涼拌海參、清蒸大螃蟹和口味蝦,主食是海鮮炒飯,聽着就很誘人,楚一淞報完菜名王書昀都要流口水了,這是什麽神仙菜譜,就是聽着感覺尿酸就高。
王書昀回憶自己的體檢報告,尿酸和血脂偏高一點,得控制飲食。但是美食當前反正吃得少也沒什麽大影響,大不了自己多鍛煉,在糾結了幾秒鐘以後王書昀果斷放棄掙紮,美滋滋地準備迎接午飯到來。
回去的路上還和路過的新朋友熱情打招呼,小文是秦皇避難所這邊的接待人員,這次主要負責王書昀他們一行人的衣食住行安排,這不,到飯點了,她提前出來接人了。
“王老師,今天有你最愛吃的口味蝦。”小文臉圓圓的,個子不高,一笑起來就有兩個酒窩,眼睛也是彎彎的樣子,是個活潑可愛的女孩子,王書昀對長得好看的人都有比較高的基礎好感,很快就和小文熟悉起來。
王書昀激動點頭,跨上小文的胳膊和她一起往餐廳小跑,後面還有楊非凡中氣十足的警告,讓她倆慢一點,地滑。
說起來,秦皇避難所這邊也是大方,給他們提供了單獨的住宿房間就算了,還有單獨的工作室,單獨的餐廳,這邊的房間确實比首都那邊要多一些,主要是人口沒有首都避難所的一半,但是面積達到了首都避難所的一半。
首都避難所那邊房子緊張,剛剛夠住,這邊還能空出來一些,而且這邊的制造類工廠不多,大多是食品加工類的工廠,首都那邊科技更先進,人才更多,所以什麽高科技産品幾乎都是首都那邊先研究出來然後再分享給各地,而首都避難所還有打通各個地下通道,做全國性大工程的計劃,還以自然需要很多工廠來加工一些基礎零件。
這邊就還好,有了臨海的便利,發電機這邊就沒用費勁研究,吃的經過一搏以後現在也不太缺了,這小日子過得感覺比首都那邊都舒服,老百姓嘛,只要吃喝不愁,能正常生活下去,那就能好好生活下去,不能小看一代又一代人的紮根吃苦精神。
“小文,這邊真的空房很多嗎,那你住的是幾人間?”王書昀有點好奇,雖然這邊比首都那邊寬裕一點,但是也不至于寬裕太多,怎麽感覺住房聽富餘的感覺。
小文一下子就聽出了王書昀好奇的點,她給王書昀解釋道,“哪有那麽多空房,這邊住房也很緊張的,不過比首都那邊肯定好很多,還有很多人在廣場或者其他空地支帳篷長期來住,所以就顯得還好。我現在住的是四人間,我們宿舍本來五個人的,有一個小姐姐覺得太擠了,她本身就是露營愛好者,就自己支帳篷出去住了。”
真是不錯,一個房間住四人在首都避難所那邊是不可能的,至少也要住五六人,八人十人一間才是常态,不過首都避難所那邊确實也不允許有人出來支帳篷住,這樣占地也不利于管理,再說了首都避難所的廣場上都是跑步機,哪有地方可以放帳篷。
“那還是挺不錯的,我看這邊大家都弄了得有兩個菜藻魚共生裝置,雖然另外一個被改造用來養海産了,也不合适叫這個名稱了。你也是嘛,你養的什麽海産啊,我看大家養的五花八門的,好多我都沒見過。”王書昀對這個特別感興趣,要不是她對養殖海産一竅不通,知道這比種菜養魚難多了,她都想回去以後也弄一個,能經常遲到海鮮多快樂啊。
小文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我在這方面不擅長,就弄了個魚菜藻共生的裝置,那個簡單點,不用怎麽管,不過我媽媽特別會養海産,你要是想看的話我可以帶你去看。”
王書昀這下子來了興趣,然後轉頭一想,不對啊,“你剛剛提到的舍友裏面沒有親人啊,你沒和家裏人住在一起嗎?”
小文淡定點頭,“我家人不少,我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住在一起,我們這些小輩也大了,和老一輩在一起住容易有分歧,還不如住多人宿舍,找點志同道合的同齡人,大家一起還熱鬧,可以認識一些朋友,我和我弟弟都是出來住的。”
王書昀點頭,确實沒有必要一定要是親人就住一起,一對對夫妻有男有女,要是都住一間,就算拉了簾子隔檔也挺別扭的。而且現在隔了一輩觀點差異确實特別大,距離産生美,住得近可以彼此照顧到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