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一更)手工豆筋辣條……

有上次制作豆皮的經驗, 周檸熟練地從沸騰的豆汁裏撈出豆皮,晾幹放涼,壘在一起, 刀切成大小一致的長條形狀,整齊疊放在圓盤, 保證每一片豆皮浸滿了辣油, 她戴着手套, 認真地把浸着辣油的豆皮卷起來,一根手工豆筋便成功誕生。

不一會兒功夫,盤子裏已經有二十多根豆筋卷, 複而淋上一勺濃烈而芳香的辣椒油,棗紅色的油脂順着豆筋淌到淨白的盤底,點綴幾粒碧綠蔥花,紅綠交錯,色香俱全。

周檸從節目組冰箱取來冷凍肉餡,揉好的發酵面團切成一個個小劑子,她手指靈活,一套捏包子皮皺褶的動作娴熟于心。

周檸本就生得好看,白淨臉, 明淨清澈的眼眸,挺鼻粉唇, 可明豔可清麗,穿着廚王大賽節目組統一雪白色廚服, 膚色稍黃暗淡些, 則會顯臉黑,而穿在周檸身上,襯得她面色白皙紅潤, 如明月生暈。

周檸的手指修長而白皙,一個個白胖的小包子在她翻飛的手指下誕生,沒有一個多餘的動作,每一個步驟都是那麽的自然,連在監視器前的總導演看到眼前的畫面,目露驚豔,這是一場眼球上的秀色可餐啊!

仿佛為了今天的舞臺,她早就演練了千萬遍。

跟拍的攝影師從耳機聽到總導演的命令,立即執行,将鏡頭朝這位1號選手推近,捕捉她近乎完美的側臉和手指間行雲流水般的動作……

只要周檸一碰到面粉面團,她的全部心神都會集中在這一方案板,對于外界無知無覺。

同周檸的淡然不同,當鏡頭推近時,王平手上的刻刀偏移了一公分,前面他參加的幾場比賽,雖然偶爾會有鏡頭掃來,但有一定距離感,不像今天的賽場這麽多的攝像頭時時刻刻監視着參賽選手。

對,在王平看來這些攝影機,和監控沒什麽兩樣,這樣他渾身不自在。

面對攝像機器的逼近,王平心緒不寧,接下來的比賽處處出現失誤……

臺下觀衆席,項文斌對王平的心情,由期待轉為失望,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弄錯了人?

還是先看下去再說,想着,項文斌從王平身上移開,分去三分注意力在周檸身上。

他發現周檸心态特別穩定,即便鏡頭恨不得快要怼到她臉上,依舊是一派我行我素的作風,等到包子二次發酵的過程,閑下來的周檸甚至還當着鏡頭,展示了自己制作的辣條,并且愉快地吃了起來。

項文斌腦袋裏突然冒出個奇怪的想法:“會不會是她?”

項文斌的想法,周檸全然不知,既然來參加比賽,雖然抱着重在參與的心态,但她也會全力以赴。

Advertisement

細數一圈自己所擅長的,最後周檸決定今天晉級賽制作一鍋平平無奇的生煎包。

這是系統最開始給出的生煎包食譜,是周檸探索中式面點邁出的第一步,也是她目前最具心得,且拿到過系統評級9.2的高分。

周檸幾乎敢肯定,她可以憑生煎包順利入圍全國廚王大賽決賽!

在生煎包出鍋裝盤的時候,耳畔傳來“叮”地一聲,周檸沒有去看系統消息,專注地用食材做點綴。

臺上傳來主持人的聲音:“最後一分的時間,請各位參賽選手抓緊時間。”

“最後的倒計時10秒,9……”

周檸拍了拍手,閑适立在一旁,和其它選手動作慌亂形成強烈對比。

主持人高昂的嗓音:“最後一秒,時間到,請各位參賽選手停止。有請我們廚王大賽節目組最青春活力的禮儀小姐,把1號參賽選手的菜品送至評委席。”

當禮儀小姐揭開餐蓋,一股屬于麥子獨有香甜迎面而來,圓潤而白胖胖的生煎包簇擁着,撒上黑芝麻和點點碧色蔥花,鋪着一片生菜葉的生煎包底部被油煎得金燦燦,看上去賣相不錯,可惜在網羅了全國青年優秀廚師的比賽場上,對比其它選手的大肆炫技,1號選手制作的一盤生煎包,顯得平平無奇。

因為先入為主的觀念,作為美食主編的何茜對生煎包提不起太大興致,夾起一個生煎包輕咬一口,外酥內軟的包子皮,汁兒順着筷子往外流淌。

何茜輕輕“咦”了一聲。

旁邊一位男性評委出聲詢問:“怎麽了?”

何茜神色激動:“許多年前,偶然一次我有幸品嘗到秦老親手烹制的生煎包,那味道,叫人畢生難忘啊!還以為再也吃不到這麽美味的生煎包,而我面前的這份生煎包,快要趕上的秦老手藝了!”

秦老,那可是中式面點界美食界的泰山北鬥,為國內非物質文化遺産做出了極大貢獻!

何茜一向倨傲高姿态,能讓她如此失态,吃完一個生煎包,動作優雅地又夾起一個……

見狀,另外四位評委迫不及待夾起生煎包,本想細細品嘗,等回過神時,不知何時已經吃完了一個,筷子伸向盤子裏看到空空蕩蕩的盤子,不免有些埋怨:“何茜,你已經吃掉兩個,怎麽還來夾?”

何茜咬一口生煎包,傲慢道:“我樂意,你管得着嗎?”

其它評委:“……”可是你夾走了本該屬于我們的生煎包啊!

何茜以霸道作風和性格而聞名圈子,其他評委不敢招惹她,只好埋怨地朝1號選手看去,有時間不務正業做辣條,你怎麽不多做幾個生煎包呢?

周檸被另外四位評委齊刷刷看來,那股子哀怨的眼神,看得她心裏發毛。

這是過了,還是沒過?

何茜霸道搶走其它評委的生煎包,吃得心滿意足,用紙巾擦了擦唇角:“這份生煎包将我帶回了十多年前的記憶,真是很難忘的歲月,非常1號選手給我帶來這麽大的驚喜,我給這份生煎包的評分是……”

說着,何茜舉起手中的打分牌,臺上主持人突然拔高的嗓音:“9.5分,何主編居然給出了9.5分,本次全國廚王大賽入圍賽獲單次最高分的是1號選手周檬的9.1分,由評委林國強給出,1號選手入以平均分9.0入圍晉級賽,也是入圍賽最高分獲得者!而現在1號參賽選手又打破了自己創下的最高紀律,單次評分9.5!”

主持人的嗓音極具穿透力和感染力,不止臺下觀衆,連周檸也後知後覺自己真是牛叉壞了。

不得不感嘆,主持人的記憶力和臨場應變能力,雖然提前有臺本,但不可能預知每位選手的參賽成績,所以是這位主持人把每位選手的成績記在腦子裏,才能脫口而出,流利地說出這段臺詞。

每個人的味蕾不同,有人偏愛甜食有人偏愛辛辣,何茜對周檸的生煎包喜愛至極,也有評委覺得的确美味,找不出挑剔之處,但沒何茜那麽誇張。

最高分是何茜的9.5分,另外四位評委分別給出9.3、9.1、9.4、8.9……

主持人迅速低頭看了一眼電子臺本,他激動宣布:“1號選手周檬平均分為9.2,讓我們用熱烈掌聲恭喜她拿到這麽好的成績。能拿到9.2的高分,按照以往排名看來,1號選手非常希望晉級決賽前八!”

臺下,掌聲如潮水般一波一波襲來,站在比賽區的周檸振耳發聩。

她朝周父的位置看去,主持人說的話略有保留,但周檸知道,不是有很大希望,她有九成把握進入決賽。

還有一成的不确定,交給時間。

2號選手是柳依然,全國廚王入圍賽柳依然拿到了8.7的高分,曾一度吊打上半場參賽男性選手,搞得男選手們擡不起頭,以致某些ws男心生嫉妒不滿,對柳依然的外貌身材發表不堪的品評。

今天柳依然的菜品是一道雞湯汆海蚌,這道八大菜系之一的閩菜珍品,可以說是與名氣遠播的“佛跳牆”并列雙花!

雖名氣遠不如“佛跳牆”如雷貫耳,但“雞湯汆海蚌”勝在食材平價,鮮美度極高,很受喜好。

用散養的土雞熬成的濃香雞湯,撇去上面漂浮着的一層金黃油脂,以大火熬煮得沸騰的雞湯,澆淋着新鮮海蚌,瞬間雞湯把海蚌汆熟,食材遇熱,外皮緊縮,更好的鎖住了海鮮的水分。

何茜慢條斯理地咬一口海蚌,被它的鮮嫩多汁所驚住,濃郁的雞湯賦予了海蚌滋味兒,只加入了食鹽,再沒有別的調料,卻可以做到雞湯濃香滾滾,海蚌鮮嫩脆的口感。

何茜給出的評分,是9.4,僅次于周檸。

另外四位評委的評分,別分是9.3、9.2、9.2、9.3,平均分為9.28,四舍五入……主持人宣布:“2號選手柳依然平均分為9.3分,請大家用熱烈的掌聲為她歡呼!”

比賽區,同樣周檸也舉手為柳依然送去掌聲,落落大方。

沒有嫉妒,甚至她很欣賞柳依然。

劉東有一句話沒有說錯,廚師界陽盛陰衰,全國廚王大賽入圍晉級賽的,只有周檸和柳依然兩位女性選手,她希望她們可以跟那些男選手公平競賽,如果能拿到廚王獎杯就更好了。

瞧不起女性,不止在別的領域,在廚師界也屢見不鮮。

參加蘇市分賽區海選時,周檸被一個叫劉峰的選手歧視,來參加全國廚王大賽,又遇到劉東對女選手評頭道足……

腦海紛紛雜雜,周檸心念一動,朝身後觀衆席望去。

從比賽開始,她就感覺暗中有人盯着自己的一舉一動。

她望過去,只看見會場出入口通道,一高一低的兩道背影,其中一道脊背佝偻,應該是一位老人。

另一道背影筆挺,西裝西褲,氣質斐然。

“您不是一開始回絕了,怎麽突然又同意擔任決賽評委?”

唐裝老者睨向身邊的青年人:“你心裏不是已經猜到了。”

青年男人震驚:“您真的動了收徒的心思?”

唐裝老者說:“一腳踏進了閻羅殿,一身本事帶到棺材板裏,那才是對不起老祖宗累下來的基業和財富,是時候把一身手藝傳承下去。”

青年男人驚訝之餘,回頭朝賽場望了望,正好和比賽區的周檸望了個正着。

面對周檸探究的眼神,青年男人心裏頗不是不是滋味兒。

他轉過頭去,不死心道:“爺爺,要不要你再考慮考慮,主要是這位選手她,她……她幹的那些事兒,真是一言難盡。以後打着我們秦家的名號,在外邊胡作非為,咱們秦家世代積累的名聲,全部要敗在外人手裏。”

唐裝老者:“你不必多說,我心意已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