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接着宗齊光的錄取通知書到了, 第一志願錄取到圓明園職業技術學院數學系。
兩天後,姜明光的錄取通知書也到了,第一志願錄取到圓明園職業技術學院法律系。
賀群不太滿意,但學校那麽好,又是在首都,想想也就算了。她是舍不得女兒,心裏想着這個女兒大概跟父母緣分不深,跟父母住在一起的時間只有幼時兩年,15歲之後的這五年,滿打滿算也不到八年。
姜韶波說:“你想那麽多幹嘛?孩子大了,結了婚,又考上了大學,是喜事,大喜事。”
賀群抽了抽鼻子,甕聲甕氣的說:“我難過。孩子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辛辛苦苦挺了幾個月肚子,吃不好睡不好。兩個孩子,我顧得了這個就顧不了那個,本想着婆婆能幫我一把,你要說我當初把大的放在身邊,小的給她奶奶帶,過幾個月告訴我說孩子沒了,我能找誰去?”
“你盡想那不可能的事幹啥?媽還能害自己的孫女?”
“她不就一直說小的體弱,養活不了嗎?”過了十幾年,賀群一提到這事還是氣憤難忍,“你都不知道,你不在家,她把明珠抱出去扔了!我睡了一覺起來,沒見孩子,問她孩子呢,她好半天才說給扔了!”
姜韶波呆住了,“你怎麽從來沒提過這事!”他用力一拍大腿。
“我怎麽說?我當時要說了,你能信嗎?”賀群抹着眼淚,“她喜歡明光,明光也大了,她願意帶走明光,也是想着萬一明珠活不下來,我和你再生個孩子,給你們老姜家生個大孫子!”
她怒沖沖的。
“唉唉,媽老糊塗了,老惦記着孫子。啥孫子啊?你看那個老王家倒是有兒子,有什麽用啊?整天吃喝嫖賭的不着家。女兒好,女兒好,我就喜歡女兒,你看我們兩個女兒多争氣!”姜韶波讨好的說:“媳婦你功勞大大的。”
賀群抹抹眼淚,“孩子大了,都有學上,将來都有工作。明珠再找個好丈夫,我也就安心了。明光自己找了對象,沒讓我們操心,将來啊,等她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去首都給她帶孩子,讓她安心學習。”
“那都是以後的事情,人家家裏有孩子奶奶呢。”
賀群哼了一聲,“張蘭莛能帶孫子嗎?我看她不行。”
“那小宗兄弟倆不是她帶大的啊?你看看你,說的什麽話!”
“你不懂!”賀群不耐煩的說:“當婆婆的永遠都不會真心疼兒媳婦,兒媳婦是外人,外人懂不懂?”
“懂懂懂,你說的對!”
姜明光不知道親媽已經把她的将來安排的明明白白。
她跟宗齊光出門買糖去了。到百貨大樓買了五斤散裝水果糖,五斤大白兔奶糖。成績出來已經放了好幾挂鞭炮,錄取通知書下來就低調一點,給鄰居和同事們發發糖就行了。
大白兔奶糖算是硬通貨,大人小孩都愛吃,奶香濃郁。
姜明光愛吃本地産的花生糖,花生粒粒飽滿,麥芽糖酥香,于是買了一斤。
回來的時候見大院裏有個崩爆米花的,忙催着宗齊光走快些。“快回去拿米來,爆米花吃。”
回了姜家,将糖果往桌上一放,便去扒米袋。
“媽,家裏有大米嗎?”
“有,那個小桶裏就是大米。幹啥?這還不到吃飯的點,你今天煮飯?”
“不煮飯,下面有爆米花的,想吃爆米花了。”
賀群便找了一個花布的小口袋,裝了一些大米,又給她兩個幹淨的面口袋。
一鍋爆米花一角錢,其中兩分是糖精錢。不要糖精是八分錢。不少人拿了大米、玉米、年糕片來,都可以爆。
有人問:“姜明光,你錄取通知書到了沒有?”
“到了到了。”
“哪裏的學校?”
“首都的。”
說了學校名字,稍微關心一點的都知道這算是全國最好的學校之一了。很是羨慕。
“你對象考了哪裏?”
“我倆在一起。”
對方連聲說“出息了出息了”,好得很。又問妹妹考到哪裏,幼兒師範,也好也好,只要能考上,那以後都是公家人啦!
宗齊光跟她說到小時候在家裏吃的零食,首都有不少名小吃,但很多他不愛吃,焦圈豆汁這種就不愛吃,張蘭莛說那都是窮人吃的東西,進不得口。這次姜家去首都,他都沒想過帶他們嘗嘗這些。
“豆汁什麽味道?”
“酸酸臭臭,你們肯定吃不慣。你家連皖省臭豆腐都不吃,就別說豆汁了。”
“那不好吃,不過驢打滾還不錯,甜甜的。”
“驢打滾算是甜點。”
又說到物價,這時候的物價還相當低,吃零食花一角錢兩角錢就算多的,一個人吃個早點,甜鹹燒餅3、4分,油條4分,鹹豆漿4分,甜豆漿5分(要放白糖),白面條8分,加素菜一角,加牛肉一角五;
奶油雪糕8分到一角,啤酒三角;
硫磺皂兩三角,香皂稍貴,五角左右,一塊香皂全家洗臉能用兩個月。
相比之下,一臺單缸半自動洗衣機300多元是天價,黑白電視機9英寸300多元,12英寸400多元,手表100多元,縫紉機100多元,相機300多元,都是名副其實的“大件”了。
所以算算,只是日常生活的話,一個月50元生活費,一天将近2元錢,吃飯頂多花一元五角,50元很富裕。畢竟有人50元工資還要養活一家老小呢。
大件是很貴,但這時代的小家電質量過硬,300多的洗衣機少說用個5年吧,60個月,平均算下來一個月也就5、6元而已,能夠解放雙手,當然是劃算的。
宗齊光的生活理念是,只要能用機器代勞的,就絕不用手。
姜明光也是這個理念。
姜明珠仍然走她的劇情,順利上了幼兒師範,三年後畢業,開始走正文劇情。
她和宗齊光的命運已經變了。
想想真奇妙啊。
以後遇到男主的可能性也不大,不用擔心會成為炮灰墊腳石了。
姜明珠眼熱姐夫的照相機,想要家裏買臺照相機,賀群沒同意。宗齊光知道後,跑去買了一臺新照相機,讓姜明光拿去送給妹妹。
“算是祝賀她考上幼兒師範吧。”他說。
也行,姜明光想着年輕女孩嘛,愛美是肯定的,300多元的東西又不是多稀罕。另外給了姜明珠100元零花錢,要她好好收着,不要亂買東西,該花的時候才花。
姜明珠興高采烈的謝了姐姐。
“我姐夫是不是什麽都聽你的?”姜明珠好奇的問。
“差不多吧。問這個幹什麽?”
“嘻嘻,沒什麽,就是随便問問。我以後也要找一個什麽都聽我的話的男朋友。”
姜明光驚訝的問:“你有男朋友了?”
“沒有沒有,還沒有。”她忙搖頭。“我就是看姐夫對你很好,媽媽嘴裏不說,其實心裏特別高興。”
姜明光好半天才憋出一句,“媽媽也不容易。”
“我知道的,奶奶不喜歡媽媽。”
“那你知道為啥奶奶不喜歡媽媽嗎?”
“知道,奶奶想要孫子。”姜明珠頗是憤憤,“媽媽不能生孩子了,不然你看陳小二家裏四個孩子,我們好多同學家裏至少三四個孩子,我們家只有兩個。”
嗳?居然是這樣嗎?想想好像很合理,計劃生育實際是70年代初才開始試行的,她59年9月出生,賀群又并不抗拒生孩子,所以只生了兩個孩子,并不是真的不想繼續生,只是不能生?
“生孩子本來就是很危險的事情,她生我們的時候還太年輕。”
“我不想生孩子,生孩子沒意思,又很危險,帶孩子累死累活。”
“那你還去念幼兒師範?”
“我喜歡小孩子,但不喜歡24小時都照看孩子,我要是當了幼兒園老師,早上上班,下午下班,一天頂多只需要看到他們12個小時。”
哎呀!沒想到聖母女主妹妹的思想搞得那麽清楚!撸別人的娃可以将風險降到最低,不想幹了可以換個工作,或者直接在家裏當個躺平學大師。
“我支持你。”
她想着孩子實在是拖累人的“四腳吞金獸”,以前她看過一些社會學著作,其中提到,成為孩子的父母後,不分男女都會降低自尊,原本的小仙女小仙男再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姐姐神仙哥哥了,而是埋在尿布奶嘴排洩物嘔吐物中,就從天上掉到了泥裏。
想想就可怕。
人的價值不應該以他們生了幾個孩子來衡量,不生兒子不是錯,不生孩子也不是錯。你上個大學還需要參加考試呢,怎麽當父母居然不需要考試?這不是地球人類最大不解之謎嗎?
不過這事暫時不用跟宗齊光說,沒準他也認為他有個皇位需要兒子來繼承呢。
她想好了,上大學四年可以先拖一拖,就說為了專心學習。期間可以慢慢給他洗腦,畢竟說真的,有了孩子就別想這麽潇灑快活了。
他們還在新婚期間,正處在熱衷探索對方身體的時候,兩個人都不希望忽然多了一個孩子來打攪二人世界。
作者有話說:
五道口職業技術學院=清華大學,圓明園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大學。80年代清華還是工科大學,理科和文科在北大。現在清華是理工科大學,北大是綜合性大學。
1978年教育部選出了88所重點大學,除了合并後消失的,基本就是之後211、985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