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征途

天朝十二年七月,振威将軍秦凡,領大将軍之職。

大軍出征這日,皇帝穿着武弁服登上奉天殿。秦凡一身玄色铠甲,頭戴羽盔,寒光熠熠。入就丹墀。對着奉天殿方向四拜,繼而由西邊臺階而上,入奉天殿,對着皇帝再次跪拜。

皇帝手持聖旨,一臉肅然。靜靜的看着眼前對自己恭敬下跪的秦凡,握着聖旨的手緊了緊,指尖有些泛白。

終究慢慢展開聖旨,對着殿下文武百官,大軍将士,朗聲道,“吾天朝泱泱之大國,威儀四海。東夷蠻族逆天倒行,犯吾邊境,擾吾之百姓。今,朕代天懲之。令振威将軍秦凡領大将軍之職,統領天下兵馬,禦敵抵寇。望爾等莫失聖恩,揚吾國威!”

鄭重的将聖旨放入秦凡向上攤開的手中。

“臣接旨,”秦凡正聲接旨。随即站起,對着殿下大軍将士喊道,“吾皇萬歲,揚我國威!”聲音雄厚深遠,傳入衆人耳中。

将士們齊聲大喊,“吾皇萬歲,揚我國威!”

“吾皇萬歲,揚我國威,揚我國威……”聲音在偌大的皇城中撞擊回響。

氣勢高昂,聲震九霄!

此時此刻,不管是義忠王一黨,還是皇帝一黨,都深深的意識到,日後的朝堂只怕會更加風雲莫測。

大軍出征,建旗幟,鳴金鼓,文武百官皆相送。

秦凡坐在追雲馬上,腰佩非離寶劍。馬兒一步步駛出神武門外,後面将士方才一列列依次而出。腳步聲整齊劃一,如地動山搖之勢。

皇帝領文武百官,站在神武門上,看着越行越遠的大軍隊伍,緊緊捏住了袖角。此次若能平定東夷,秦凡不能再留了!

清香缭繞的潇湘館中,半開的床圍裏露出一只玉足,粉嫩的指甲在晨光中釋放出誘人的光澤。

紗織的床幔在晨風的吹拂下,輕輕擺動,偶爾現出睡夢中女子的粉頰。女子紅唇勾起一個幸福的弧度,眼線彎彎。玉手緊緊抓着着床幔的一角。突然輕輕喃道,“禦之……”

紫鵑端着清水輕輕推開了門,見黛玉還未起身,不禁疑惑,姑娘可是從未賴床的。慢慢走過去,掀起床幔,手下一頓。才發覺床幔被黛玉的小手緊緊抓在手中。

Advertisement

“姑娘……”,紫鵑輕輕喚道。

“嗯”,黛玉從睡夢中被喚醒,濃厚卷翹的睫毛輕輕動了兩下。美目慢慢睜開,目光朦胧。

片刻,突然想起什麽,眼光瞬間清明。猛地坐起來,推開紫鵑,赤着腳跑出了屋子,站在院子中。看着天上的日頭已經升起,眼光中慢慢湧出無助,愣愣的站着。

“姑娘,姑娘,您先穿鞋子,仔細腳下。”紫鵑匆忙的提着一雙繡鞋從屋子裏追出來。

黛玉恍若未聞,只是一遍遍的回想着兩人相處的一幕幕。此刻才恍然知道,這次是兩人相識以來的第一次別離。他去了刀光劍影的戰場,也許會受傷,也許會……

一股股的無助,恐慌終于慢慢籠罩着少女脆弱的心。雙手緊緊抱住肩膀,想要得到一絲依靠。

“姑娘,”醇酒般的聲音帶着安撫人心的氣息。

青姨一身青衣站在回廊處,溫和的看着黛玉,慢慢走過來。

“青姨,姑娘不知道怎麽了,突然跑出來了。”

“無事,”青姨接過紫鵑手中的繡鞋,走至黛玉身前蹲下,扶起黛玉的玉足,一一穿上。方才站起身子,“姑娘,你答應他會照顧好自己的,不是嗎?”

黛玉眼睑動了動,那人對自己說過的,“你須得信我”。

擡頭望向天際,陽光有些刺眼,明眸被這光芒刺激的微微發紅,“禦之,我信你……”

東疆大營

東夷人遲遲未曾出兵,使得鎮東軍得以踹息數日。馮唐突然斃命,鎮東軍此時暫由王副将指揮,軍中各項才得以穩定。只是東夷人就在江面上虎視眈眈,随時可能攻進來,這一點讓鎮東軍人心惶惶。

大帳中,各将領依次而坐,眉頭緊皺。

錢副将忍不住罵道,“他娘的,這過的可真憋屈,還不如讓老子去宰幾個東夷狗賊。”

王副将沉默片刻,方才對着下座的偏将們道,“朝廷那邊已經派了虎贲軍的秦将軍來此。”

“此人曾經對戎族和荻族的幾場戰役,都很是兇殘,據說不殺個精光,決不罷休。”宋偏将皺眉道。

其他幾位偏将皆戚戚焉。

李恒突然輕笑出聲,“呵呵呵呵”

王偏将眉頭緊蹙,“李偏将何故發笑?”

“大人,李恒只是覺得各位偏将很是仁慈,忍不住便笑了。只是李恒想問問各位兄弟,若是東夷人打進來了,可會放過在場的各位嗎?遠的不說,戎族人初次犯邊,便屠殺了虎門關內的整城百姓。”說到後面,已經收住笑容,眼內露出一絲狠絕。

“這……”各位偏将面露尴尬。

李恒笑道,“李恒不是笑話各位兄弟,只是此次東夷人來勢洶湧,吾等皆無力阻擋。就連馮将軍也……,若是此次秦将軍真能禦敵,吾等還有何話可說。為将者講的是能力。咱們可不能學文人那股子酸氣。”

“李兄弟說的極是,若是秦将軍能夠打的東夷人灰溜溜的滾回去,我老錢就服他。”錢偏将乃是步兵營的首領,為人粗犷,最為豪爽。人長的也是五大三粗,一臉的絡腮胡子,肌肉橫飛。

其餘諸人紛紛附議。

王副将捏着茶杯的杯腳,心裏沉了沉。跟随馮将軍多年,自然也知道将軍心裏的想法。鎮東軍是太上皇的利劍,這已經是未公開的秘密了。可是馮将軍突然走了,極有可能是皇上的意思。太上皇也病重,此時鎮東軍跟着皇上,不妥;跟着太上皇,似乎也不妥。恐怕衆将士心裏早就開始嘀咕這件事情了。此次秦凡的到來倒是給了他們一個機會,此人的謀略英勇,世所罕見。連将軍都常說自愧不如。若是此戰真的旗開得勝,只怕鎮東軍就……

想到這裏,王副将的心沉入谷底。馮将軍多年來的懷柔之策,讓這些軍中将領早就沒了盼頭。此次碰到一個強勢将領出現,只怕就激發出了這些血性男兒內心的那股子熱血。再加上衆人都對當今聖上失望,難道這鎮東軍真的要落入秦凡手中嗎?

李恒淡淡掃視了一番衆人,嘴角的笑容若隐若現。又看了一眼上座的王副将。端起茶杯,擋住眼中的狠厲。此人只怕不能留。

清晨的大營裏早已炊煙寥寥,即使是大戰前夕,也要先填飽肚子。火頭軍們熱火朝天的砍柴,熬粥。定要趕着士兵們晨練結束前,膳食就要上桌子了。

士兵們三更便起來操練,此時已是滿頭大汗。厚重的盔甲穿在身上,內衫早已濕透。集合的號角吹起,士兵們撒着腳丫子跑的飛快,終于可以開始用膳了。雖然不知道對面虎視眈眈的東夷人什麽時候會攻進來,可是,也不能對不起自己的五髒廟不是。

飯桌上已經擺滿的粥水饅頭,看的這些士兵們口水直流。一窩蜂的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抓起饅頭便開始狼吞虎咽。

突然……

桌子開始晃動,碗裏的粥水也輕輕的蕩漾起來,濺到桌面上。士兵們心驚,饅頭含在嘴裏不敢動。剛剛還吵鬧不止的營帳內,一片安靜。

“咚咚咚……”急促的馬蹄聲地動山搖之勢,似萬馬奔騰一般,越來越近。

東夷人打來了?

此時不僅這些士兵們心裏大驚,便是王副将等将領們也紛紛拿起佩劍,沖出營帳。

不遠處一陣塵煙激起,隆隆的聲音由遠及近。朦朦胧胧的可以看見是數千騎黑色铠甲隐于其中。

“是東夷人嗎?”錢偏将咋咋呼呼的喊道。

李恒走上前一步,輕笑道,“是秦将軍來了。”

果然,衆人仔細看去,随着駿馬疾馳晃動的戰旗上,一個大大的秦字赫然出現在衆人眼中。

“這般快?”王副将心驚,從京城急行軍,再快也要半月之久,可是按照來信上的出發時間,到現在,竟是只花了七天時間。

錢偏将喊道,“王副将,你之前随馮将軍進京見過秦将軍的,此人真是秦将軍嗎?”他娘的,要真是的,這行軍速度真是賊快了。

雖然極不想承認,可是還是微微點了點頭。緊緊捏了捏拳頭。方對着衆将士喊道,“迎接秦将軍。”

黑旋風一般的隊伍席卷而來,終于在大營門口拉住缰繩,馬背上之人皆是黑甲重配,殺氣騰騰。雖然經過了連夜的急行軍,可是除了發絲淩亂,臉上有塵埃之外,未見疲憊之相。為首的高頭大馬上躍下一身玄色重甲的男子,劍眉星目,英氣十足。後面馬上諸人見為首男子下馬,紛紛跳下馬來。動作整齊劃一,佩劍随着動作撞擊着铠甲,發出叮的一聲。

“如此年輕!”衆人心中紛紛感嘆。

眼見玄甲男子大步走進營中,鎮東軍衆人這才反應過來,紛紛跪在地上,齊聲高呼“末将等恭迎秦将軍。”

秦凡冷然掃視了一番衆人,俊眉皺起。馮唐的人怎麽是這樣一番德行,作為軍人,竟然沒有一點殺氣,心裏失望。

冷聲道,“衆将士請起。”

“謝将軍。”

衆人皆不了解眼前這個年輕的将軍是何脾性,又加之之前聽聞的各種傳言,便起了畏懼之心,都不敢開口。

王副将硬着頭皮上前道,“末将是軍中副将王守仁。将軍一路辛苦了,末将等不知道将軍行軍如此之快,竟來不及準備,還請将軍稍作歇息片刻,晚間再給将軍接風。”

秦凡淡然道,“軍情緊急,本将令大隊在後面押糧草慢行,先趕過來了。接風自是不必了,先随本将去廉江邊看看才是正理。”說完便提着非禮寶劍走出大營,盔甲叮叮作響。

王副将等人自然不敢稍作停留,立馬便跟了上去。

“他娘的,這才是血性!”錢偏将見秦凡這般幹脆利落,不拖泥帶水的,忍不住感嘆道。

江邊的風呼呼的吹着,秦凡摘下頭盔,擱在手臂上。冷眼看着江對岸的鐵皮大船,大船的陣型和自己之前所設計的一模一樣。唇邊浮起一個滿意的笑容。

身後鎮東軍将士們再次看到東夷大鐵皮船只,忍不住感嘆,這般的防護,就是火攻,也不能了。到底要如何是好?衆人又看了眼立于前方的秦凡。如此年輕,卻透露出非常人一般的沉穩老練。雄姿英發,頂天立地的男兒本色。就是不知道這位将軍有何退敵之色。再過兩日便是東風大起之日,到時候東夷人只怕就有如神助了。

“将軍,不知何時退敵?”王副将忍不住好奇問道。

“……”

衆人屏息等候。半響,終于聽到,“兩日後。”

“兩日後?”衆人大驚。這将軍是不善水戰,所以不知道東風對于此次戰役的重要性嗎?還是說,這位大名鼎鼎的秦将軍根本就不識天文!

王副将皺眉,“可是将軍,兩日後便是東風大起之日,東夷人的大船屆時有如神助,來勢更加兇猛了。”

其餘諸将士心內附議。

秦凡冷聲道,“本将等的就是東風大起之日。”

還未等衆人反應過來,便聽到,“東風大起之日,便是他們有來無回之時!”

聲音森寒,似從地獄而來。

作者有話要說:男主終于要爆發了,親們,你們不要吝啬評論嘛,看了文文,給個鼓勵的花花也是好的啊。偶每天碼字,表示很頭疼的。

另外,這篇文文是言情文,純言情文啊。所以戰争描寫,陰謀詭計方面的,确實描寫的不好,親們湊合着看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