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萬民書

魏淳回到書房,魏清在就在那裏等他。魏淳還來不及坐下來,魏清就近身低語。

“侯爺,宮裏消息。太後昨日向陛下請旨,許嫁了榮陽縣主于嶺南王世子。今日早朝,馮相和蔡首輔兩人合力推薦王純為中書令,陛下直接和馮相和蔡首輔對上了,不曾松口。”魏清将自己知道的如數說出來。

“京都這看不清的渾水,嶺南王也要來攪一攪嗎?”魏淳眉色凝重。

“陛下昨日還召見了徐瑾年,至于說了一些什麽,屬下不知。”魏淳手掌禁軍不假,但是皇宮之內隸屬禦林軍管轄,縱使他手段滔天想知道司晏兆和殿說了一些什麽,還是不太可能。

“陛下想要徐瑾年執掌中書,那便幫徐瑾年一把,你去辦一件事......”魏淳最後的話是在魏清耳邊說的,聲音極小,只有他們二人知道。

魏清聽完,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于是便退下,留魏淳一個人在書房。

司晏下朝,內閣便捧來賜婚的聖旨,司晏看見蔡榮陽的名字,想都沒有相就讓窦玉拿玉玺去蓋印。一個賜婚而已,司晏給的起,就看蔡家能受的起。

到了晚膳時間,窦玉身邊的孩子突然在門外候着派人通傳,說是昭寧長公主觐見。司晏想着要吃晚膳了,便召了昭寧一起。

“臣妹參見皇兄!”昭寧被黃門帶入就看見司晏端坐在桌邊,桌上已經布滿菜肴,連忙低頭福身行禮。

“無須多禮,這裏來坐!”司晏指了指身邊的位置,嘴角帶着笑意。

司寧依言坐了下來,端莊優雅。

窦玉見到兩個主子都坐下來,便開始布菜。司晏招呼一下司寧,就開始慢慢的吃了起來。

“皇兄,臣妹今日進宮是有一件喜事,要告知皇兄。”司寧也露出一抹笑意:“今日樂陽公主遣人來說,與魏家的親事成了,魏家夫人同意了,兩家相談甚歡。只要陛下下旨賜婚,兩家就開始議親,明年年底就能成就良緣。”

司晏眼前一亮:“當真?”

司寧點頭:“真的,樂陽公主還十分高興的給臣妹送了很多禮,臣妹都不知道怎麽回禮呢!”司寧笑着點頭。

“正好,窦玉你現在就去內閣,拟旨,賜婚郡主,讓他們把蔡榮陽賜婚的聖旨一起送出宮去。”司晏立馬轉頭吩咐窦玉。

Advertisement

窦玉領會,招來身邊的孩子為司晏布菜,自己親自出門去囑咐負責跑腿傳達旨意的孩子。

待窦玉轉身回來,司晏已經和司寧聊上了,還很開興。

“秋獵在即,皇妹也來,朕帶着皇妹一起圍獵,朕記得,皇妹騎射也是不錯的。”司晏突然記起秋獵,司寧一直憂思太重,借着秋獵的機會然她散散心,也是好的。

“好呀!”司寧看着司晏的笑容,突然想起舊日的時光,自己皇兄小時候帶着她練習騎射,陽光下其樂融融。

一起吃完飯,司寧的進宮的目的也達到了,便沒有久留,直接出宮了。

第二日早朝,賜婚的聖旨便傳了出去。滿朝文武都在想這兩道聖旨的深意,包括蔡首輔都在想。他自認為他沒有表露太多,只是求旨賜婚罷了。

今日,司晏看見了魏淳,魏淳是武官之首,又是侯爵之位。小朝會自然有魏淳一席之地,司晏把目光落到魏淳身上,魏淳卻躲開了,目光收斂着,看着大殿的地面。

“卿有本邊奏,無本退朝。”司晏立時什麽心情都沒有了,面無表情的說道。

“臣有本......!”馮相剛站出來話還沒有說完,就見魏淳緩緩出列。

“臣有本奏!”魏淳俯身行禮,朗聲壓過馮相的聲音。

“魏候請說!”司晏直接忽略馮相。

見狀,馮相心底升起一絲不好的預感,眉心緊緊皺了起來。

“臣請旨,立大理寺卿徐瑾年為中書令,替陛下執掌中書。”魏淳掏出奏折,直接豐上禦前。

看着面前的奏折,司晏擡手接了過來,細細的翻看起來。看到裏面的內容,司晏心底就漸生喜悅。

“荒謬!”蔡首輔馬上冷哼一聲。

“魏候慎言!”馮相也是眉峰一挑冷冷的看着魏淳。

馮相和蔡首輔都以為魏淳近幾天沒有上朝,是被老魏候之死給絆住腳步,沒有想到這是在給他們憋一個更大的坑,逼着他們跳。

“馮相和蔡首輔有何要說的?”司晏耐着性子,溫聲開口。

馮相和蔡首輔相視一眼,各自心底都在盤算着,過了片刻,還是馮相站了出來。

“陛下,徐大人青年才俊,确實難能可貴。可是中書涉及六部,需要一個資歷能力都十分出衆的人,王純論能力,他執掌兵部近十年,從無差錯。論資歷,王純是六部的老人,最熟悉六部不過。”馮相分析優劣,瞬間就把徐瑾年說的一無是處。

“陛下,馮相說的極是,徐大人資歷尚淺,怎可執掌中書號令六部?”見到馮相說完,蔡首輔還不忘上來符合一句,再踩徐瑾年一腳。

司晏也不急,就靜靜的聽馮蔡二人說完,然後看向魏淳。魏淳今日是做足了準備,決心要幫司晏替徐瑾年拿下中書令一職。

“馮相所言極是,只是,當官從政只是來混資歷的嗎?”魏淳擡眸,目光橫掃過身後諸公。冷冽的氣勢,瞬間吓得不少文臣武将,紛紛低下了頭。

“當然不是!”人群裏,不知道是誰嘀咕一句。

魏淳譏诮一笑:“這就對了,若是升遷任職只看資歷,那朝中豈不是都是垂暮之輩,于朝堂何利?”

“馮相,看看這個,然後您再問問您身後的王純有沒有這個政績,然後再來談談中書令該誰當。”司晏将手裏的折子遞向馮相。

馮相結果折子,只是一眼便暗自咬牙,這不是折子,這是一封萬民書。徐瑾年曾經任過幾年維西布政史,做過很多利國利民的事情,最出名的事就是親身救洪。當地百姓感念徐瑾年的功德,便上萬民書褒獎徐瑾年。這便是那封萬民書,上面按着密密麻麻的血手印。

這書是早前就有百姓寫好的,想交給徐瑾年,可是徐瑾年這個人不沽名釣譽,就沒有接。轉手就落到魏淳手裏,魏淳想着總有一天會用的着,沒想到真的用上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