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好美色
神龍評價了穆懷淵一句,馬上躲到典籍身後去不肯出來。
品鑒人才是名士大德們的風雅愛好,更是他們的看家本領。
典籍鑒人的本領便是一絕,曾對只有一面之緣的某家晚輩以成長中的幾件小事為例,直言此人若為官,治下百姓必民不聊生。果不其然,這位很會讀書的後生當了縣令之後,好大喜功,冬日強征民夫開鑿河道,致使百餘青壯凍爛了手腳,癱瘓在家,再無耕作之力。
一千人便可成“縣”,四十多戶人家沒了青壯支撐,典兒賣女絕非小事,很快驚動了被禦史臺,事情直接被捅到吏部,告上京中,最後判下來的結果是擄了那人官位流放一千裏。
即便如此,那四十多戶人家也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了。
典籍本就有善于鑒人的名聲,經過此事,聲名大噪。
可神龍跟典籍不一樣。
神龍是個聲名在外的癡兒,他的話哪有人當真,即便典籍自己聽到,也只是覺得弟子認為二殿下可愛,想要逗逗師弟罷了。
典籍笑呵呵的把背後的小少年拉出來,按回位置上,指着穆懷淵說,“別聽他逗你。你落水後,懷淵一直坐立不安,公主入宮探回消息,說你病情已經穩定了才慢慢放下心來。此後,他每天捏在手裏的不光是各代經典,還多了醫書,要非通曉岐黃之術。”
二殿下是癡兒,內容太長了二殿下可以聽不懂。
神龍一臉呆滞的坐着欣賞穆懷淵的美貌,不發一言。
“唉。”典籍遺憾嘆息,摸摸神龍頭頂,無奈道,“記得你師兄心裏維護你便好,以後他留在宮中與你同吃同住,你們要相互倚靠,常伴左右。”
“神龍已然十三,怎可一直留在宮中。”神龍迷惑的看着典籍,突然語調嚴肅的開口。
“陛下即将冊立你為太子,為什麽不能……不對,誰對你說得這種話?”典籍嚴肅的問。
神龍臉上神情越發不解,口中繼續維持着語調說:“待父皇冊立東宮大殿過後,我會為神龍求一塊富庶的封地。”
“……麟德這個孽障。”聽到這裏典籍還有什麽不明白。
Advertisement
分明是大殿下在世的時候自以為神龍癡傻聽不懂人言,與崔皇後對峙的時候根本沒顧忌神龍也在邊上,直接把心裏的打算說出來,讓神龍給記住了。而麟德本就對年歲相差無幾的弟弟不甚喜愛,很少出現在他面前;二殿下多日不見兄長也沒考慮過“兄長死了我就能永遠留在宮裏”的問題,快快樂樂的把讨厭鬼抛之腦後,只有典籍提出要穆懷淵與神龍“在宮中常伴左右”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可能就要從宮裏滾蛋了。
二殿下只是個癡兒,一輩子留他在宮中好吃好喝的供着,除了花費點銀錢又能對麟德有什麽阻礙!
縱然典籍知道已逝的大殿下是個能下手殘害手足的畜生,也沒想到他連個癡兒都容不下。
難怪祭祖路上暴亡,怕是上天都覺得留他不如讓個癡兒坐龍椅。
“殿下多慮了。以後殿下想在宮中住多久就可以住多久。”典籍安慰可憐的二殿下,越發心疼這孩子的遭遇,“懷淵,你平日要多照顧殿下。”
崔皇後宮中的幾名大宮女都是人精子,聽了二殿下的話都已經壓着眼角拭淚了。
穆懷淵神色平淡,他視線清淡的從神龍做唱俱佳的表演掃過,心裏只覺好笑。
神龍殿下還真是十年如一日的喜歡裝傻賣癡,引人主動做事。
他輕輕垂下眼眸,對老師應了一聲“是”,端得順從乖巧,心思卻已經飛到十萬八千裏之外。
穆懷淵自是“穆懷淵”,但他本應是三十年後的穆懷淵,而非如今坐困愁城的十六歲少年。
上輩子的穆懷淵在父親事發身亡後被送到典籍身邊保命。
他年少時循規蹈矩,自不會在老師思念老友的時候勸師父人生苦短,應該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因此典籍與安平大長公主婚後基本沒踏出過洛陽地界,穆懷淵也就不曾在太湖中“救”了落水的二殿下。
沒了這段事故中的曲折牽扯,典籍根本沒考慮過将心愛的弟子送去給傻子二殿下當伴讀。
穆懷淵成年後,典籍也從不在泰興帝面前提起過家中悉心教導已然成材的穆懷淵,而是逼着穆懷淵做學問。直到他二十五歲也成了名動天下的大家才被朝廷以賢才征召,去了一方貧瘠的小縣為官。苦熬六載後,憑借出色的政績和安平大長公主與崔皇後——那時候已經得叫“崔太後”了——的親密關系,穆懷淵終于得到回京的機會。
穆懷淵才智出衆、看問題一針見血,更重要的是,崔太後也認為“政審有瑕疵”的穆懷淵想要重振家業必定得依靠神龍,所以對他很是倚重。
不出三年,調去大理寺的穆懷淵以“善斷懸案、疑案”、“明察秋毫”而得到晉升,終于出現在神龍面前。
對于這位充滿了傳奇色彩的“傻子皇帝”,穆懷淵一直感到奇怪。
畢竟,泰興帝在世的時候好奢侈,無論宮內宮外,只要是名門望族都有鬥富的惡習,為了維持奢靡生活,免不了搜刮民脂民膏,當時不說鬧得民不聊生,也出過許多亂子。
不想神龍殿下登基後,因為去外家走了一趟,回來大發雷霆,哭鬧着說自己給泰興帝守孝,每頓只得一碗薄粥,宮外臣子卻每餐花費萬錢,絕對是看不起皇家。直接拿親舅舅開刀,下令嚴查一番,一口氣撸掉了朝堂上幾十個官員,其中不乏封疆大吏。
各家都倒了黴,但想想得罪皇帝本來就沒有好果子吃,尤其還是認死理的傻子皇帝,朝中竟然沒有一個人深思。
神龍陛下經人提醒,似乎也明白了把官員都趕走,朝裏就沒有幹活的人了。
于是他苦着臉在朝堂上別別扭扭的宣布廣納賢才,讓各位官員積極舉薦。
有這麽好的機會往朝堂上塞自己家親朋好友,誰會放過?
你不忽悠傻子、總有人忽悠。
朝堂上的位置就這麽多,一個蘿蔔一個坑,被人占去了,就沒自己家的份兒了!朝堂上頓時人頭攢動,人人都給神龍陛下舉薦了一大堆“賢士”。
神龍陛下表面上連連點頭把人都收下了,全安置在學宮之中給了博士的名號,然後突然把考校太學生們的題目送去了學宮,讓禁衛看着新提拔的博士們答題,收了卷紙後充作太學生的送去給太學的主官們批閱。
雖然各家送來的“賢才”之中确實不乏有能之士,但絕大多數都是濫竽充數,批出來的卷面成績差得吓壞了太學主官,直接跑到朝堂上磕頭認錯,直言自己沒本事,把一群有才華的年輕人教導成了目不識丁的笨蛋。
神龍陛下這時候才神情迷惑的說,那是他想起來自己當初每次交了功課還要被泰興帝額外考校一番,看看是不是有人幫着作弊,所以照辦的。
不管朝臣當時臉上多麽尴尬,他們“蒙蔽聖聽”的罪責都少不了。
不光剛被塞進學宮的“博士”們幾乎全帶着蠢貨的名聲被送回家,連舉薦這群人的官員也沒落着好果子吃,依照律法被扒光了褲子,在大太陽底下露着屁股蛋子挨廷杖、罰俸祿,順便連官職都逆向沖了幾級。
官員們自然不會甘心失去名聲地位,吵嚷着沒人做事,整日在宮中生事。
神龍陛下似乎被他們鬧怕了,躲在後宮不肯出面。過了好些天,把官員們拖得快要鬧騰不動了,才再開大朝。
官員們不會放棄鬧騰的機會,當着神龍陛下的面又開始作天作地,神龍陛下呆愣愣的看了他們好半天,突然說泰興帝教過他,騙人一回的,一輩子都想着騙人,所以朝上這群官員裏肯定也有許多學問不行的,硬是把太學院裏的大儒們全叫過來,當場出題考試。
沒等朝臣們反應過勁兒,神龍陛下連地方上的官員也一批一批的招進京中考試,所以成績不合格的,全給撸成了白板,又是殿前的一頓好打之後,讓內侍敲鑼打鼓的沿街訴說罪狀,給他們送回家吃自己去了。
有人吃虧,就有人占便宜,考試合格的官員得到提升,官位漲得還很快。
得到升任的官員和被抹了官職的許多出自同一家族,有人喊冤想要給神龍陛下找麻煩,通過考試得到升任機會的又怎麽肯把位置讓出來。他們親自出馬把本家親自痛斥一番,直接把對方形容成了不忠不孝只吃幹飯不做事的惡人。
一場朝堂君臣之争演變成了各家族內鬥,一家子人相互懷着怨言,不再齊心合力。
到了穆懷淵重回幼年之前,大周朝堂上下風氣肅然一新,已有中興态勢。
所有人都覺得那是誤打誤撞得來的好運,是大周列祖列宗庇佑,是崔太後賢良扶持,是官員有良心撐着江山。
除了穆懷淵,從來沒人考慮過神龍陛下在裝傻。
至于為何穆懷淵知道神龍陛下不是傻子?
原因簡單得很,對方每次見到他都面紅耳赤、手腳不知道往哪裏擺,很快便裝不下去露出馬腳。
如今看來,神龍殿下果然從小好美色。
穆懷淵視線從紫荊、綠蘿等一幹宮女臉上掃過,心中不悅。
神龍殿下身邊伺候的宮女還真是環肥燕瘦各有千秋啊。
作者有話要說:
穆懷淵:神龍,過來,把這首《登。徒。子。好。色。賦》全文背誦,然後寫五千字感言。
神龍:……我又做錯了什麽!